一种拉破式制粉机无动力粉尘收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1449发布日期:2021-03-23 11:0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破式制粉机无动力粉尘收集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粉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破式制粉机无动力粉尘收集总成。



背景技术:

粉体制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环保、材料等行业,工业上多采用制粉机对材料进行破碎制粉。然而在制粉机工作过程中,设备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的收集处理是工作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现有的集尘方案大多采用动力设备如引风机等将设备内部的粉尘排出设备进行收集,这样的就会使得设备的成本增加,功耗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破式制粉机无动力粉尘收集总成,该装置能够实现无动力收集粉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破式制粉机无动力粉尘收集总成,包括机体、第一转子体、第二转子体和除尘装置,所述第一转子体和所述第二转子体均转动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子体分布于所述第二转子体的斜上侧,所述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机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管,所述集尘管设置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机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转子体的回转面、所述第二转子体的回转面和所述机体的内壁构成粉尘气旋腔,所述粉尘气旋腔分布于所述第二转子体的上侧,所述集尘管靠近所述粉尘气旋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管上配置有集排尘组件,所述集排尘组件包括集尘箱和安装于集尘箱内部的除尘器,所述集尘箱的内部与所述集尘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管的靠近所述机体的端部配置有网罩。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管的内部配置有风阀,所述风阀分布于所述网罩和所述集排尘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排尘组件上配置有排空气管,所述排空气管与所述集排尘组件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内壁上配置有若干个反击板,所述反击板分布于所述集尘管的对侧靠近所述第一转子体和所述第二转子体处。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上配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分布于所述机体的顶端,所述出料口分布于所述机体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子体和所述第二转子体同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上配置有筛板,所述筛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子体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外接集尘管配合粉尘气旋腔的结构布局实现粉尘的无动力收集,减小了设备成本,集尘效果佳;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风阀能够调节集尘管中的空气流速从而达到理想的集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第一转子体,2-第二转子体,3-筛板,4-粉尘气旋腔,5-风阀,6-集尘管,7-集排尘组件,8-排空气管,9-排尘口,10-机体,11-反击板,12-出料口,13-衬板,14-进料口,15-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配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一种拉破式制粉机无动力粉尘收集总成,包括机体10、第一转子体1、第二转子体2和除尘装置,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均转动安装于机体10的内部,如图1所示,机体10为中空的壳体状,第一转子体1分布于第二转子体2的左斜上侧,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的轴线平行。这里的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用来对物料进行破碎,优选的,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同向转动。如图1所示,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均逆时针转动。优选的,第一转子体1的回转面、第二转子体2的回转面和机体10的内壁构成粉尘气旋腔4,如图所示,粉尘气旋腔4处于第一转子体1的右侧和第二转子体2的上侧的交叉区域,当物料自进料口14投入装置后在经过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破碎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第一转子体1所处的区域内,由于第一转子体1高速转动,产生的粉尘被第一转子体1沿其的周向抛出,同样的第二转子体2高速转动也将其附近的粉尘沿其周向抛出,由于粉尘气旋腔4的空间相较于机体10内的其他位置较大,因此该处会聚集大量的粉尘,而且机体10的密封良好,并且在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的高速转动下,粉尘气旋腔4内会产生一个顺时针转动的气旋,以此吸收更多的粉尘聚集于此。优选的,除尘装置设置于机体10上并与机体10的内腔连通。如图1所示,这里的除尘装置包括中空的集尘管6,集尘管6通过螺栓安装于机体10上并与机体10的内腔连通,集尘管6靠近粉尘气旋腔4分布。如图1所示,所示集尘管6分布于粉尘气旋腔4的上方。具体地,随着粉尘气旋腔4内聚集的粉尘不断增加,粉尘气旋腔4内的压强会增大,此时粉尘气旋腔4与通过集尘管6连通的外界空间之间产生压力差,粉尘气旋腔4内聚集的粉尘就会沿着集尘管6排出装置。

优选的,集尘管6的靠近机体10的端部配置有网罩15,网罩15可以是金属材质,用来防止大块的物料进入集尘管6,起过滤作用。集尘管6上配置有集排尘组件7,集排尘组件7包括集尘箱和安装于集尘箱内部的除尘器,集尘箱的内部与集尘管6连通,集尘箱上配置有排空气管8,排空气管8与集尘箱的内部连通。具体地,当微尘通过集尘管6进入集尘箱后,通过除尘器对微尘和空气进行分离,过滤后的空气经排空气管8排出,微尘收集在集尘箱中,待微尘收集到一定量后通过设置于集尘箱底部的排尘口9排出。

优选的,集尘管6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风阀5,风阀5分布于网罩15和集排尘组件7之间。这里的风阀5的角度可调,以此调节集尘管6的孔径大小,从而改变集尘管6中的风速,使其达到排尘的最佳风速。

优选的,机体10的内部配置有若干个反击板11,若干个反击板11分布于集尘管6的对侧靠近第一转子体1和第二转子体2处。优选的,反击板11为四个,两个靠近第一转子体1分布,两个靠近第二转子体2分布。机体10的内部还安装有衬板13,衬板13与反击板11相互衔接,优选的,机体10上配置有进料口14和出料口12,进料口14分布于机体10的顶端,出料口12分布于机体10的底端。优选的,出料口12上配置有筛板3,筛板3靠近第二转子体2分布。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将物料从进料口14处投入装置内,通过第一转子体1和与其适配的反击板11将物料初步压碎并高速甩至第二转子体2处,经第二转子体2和与其适配的反击板11将物料再次粉碎研磨,经筛板3过滤,研磨合格的物料经出料口12排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第一转子体1的回转面、第二转子体2的回转面和机体10的内壁构成粉尘气旋腔4内聚集的粉尘形成气旋,随着粉尘气旋腔4内的粉尘聚集的越多,该处的压强越大,并与通过集尘管6连通的外部空间形成压力差,进而将粉尘通过集尘管6输送至集尘箱中,后经安装于集尘箱中的除尘器过滤收集,通过排尘口9排出装置外。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