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6203发布日期:2021-05-04 10:2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吡嗪羧酸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



背景技术:

吡嗪羧酸酐别名是吡嗪2,3-二羧酸酐,为白色或灰白色结晶性粉末状态,吡嗪羧酸酐的生产需要进行氧化反应,这就需要使用到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进行加温加水的氧化反应。

然而现有的氧化反应釜在进料时经常投入较大质量的吡嗪羧酸酐时容易发生堵塞,且一般仅设有简单的通气体的管路,而这种通气体的方式只能进行局部供氧,并不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且需要增加反应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氧化反应釜在进料时经常投入较大质量的吡嗪羧酸酐时容易发生堵塞和卡合,且一般仅设有简单的通气体的管路,而这种通气体的方式只能进行局部供氧,并不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需要增加反应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电机、减速机和电热丝,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左侧贯穿安装有注水口,且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右侧贯穿安装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安装于反应釜本体的内部,并且反应釜本体外部的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固定连接,而且减速机底部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于转杆的一端,所述进料口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轴承安装有竖杆,且竖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漏盘,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于进料口的外壁,且进料口内部的转杆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于竖杆的顶端,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安装有纵向曝气管,且纵向曝气管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横向曝气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的电机输出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绞龙,且反应釜本体内部的电机输出轴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并且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底面右侧贯穿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壁固定套铺设有电热丝,且电热丝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反应釜本体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且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搅拌杆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内部输出轴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漏盘的宽度与进料口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且漏盘与进料口的内壁和进料口的底面贴合滑动。

优选的,所述转杆与反应釜本体之间互相平行,且转杆与进料口内部的漏盘之间相互平行,并且漏盘上预留的漏孔与进料口底部的预留口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横向曝气管设置为圆形,且横向曝气管与反应釜本体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设置,并且纵向曝气管关于横向曝气管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设置为弧形,且搅拌杆的底部与边侧分别与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底面和侧面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通过电机带动的漏盘转动且持续对吡嗪羧酸酐的进料口进行疏通,且通过螺旋绞龙和曝气管两侧以及底部的曝气持续对内部的吡嗪羧酸酐进行增加氧气,提高生产效率;

1.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啮合连接的转杆发生转动,转杆另一端啮合连接的竖杆转动带动漏盘进行持续转动,漏盘上的漏孔与进料口底部的漏孔持续发生开启闭合,完成对吡嗪羧酸酐的防堵塞转动;

2.通过反应釜本体内部的螺旋绞龙的转动带动吡嗪羧酸酐进行搅拌,且纵向曝气管和横向曝气管持续对反应釜本体进行增加氧气,反应釜本体外部的电热丝持续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吡嗪羧酸酐的生产氧化反应时间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口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口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本体;2、注水口;3、进料口;4、电机;5、减速机;6、转杆;7、竖杆;8、漏盘;9、纵向曝气管;10、横向曝气管;11、螺旋绞龙;12、搅拌杆;13、出料口;14、电热丝;15、保温层;16、第一锥形齿轮;17、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电机4、减速机5和电热丝14,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左侧贯穿安装有注水口2,且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右侧贯穿安装有进料口3,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安装于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并且反应釜本体1外部的电机4输出轴与减速机5固定连接,而且减速机5底部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6啮合连接于转杆6的一端,进料口3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轴承安装有竖杆7,且竖杆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漏盘8,转杆6的另一端贯穿安装于进料口3的外壁,且进料口3内部的转杆6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7啮合连接于竖杆7的顶端,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安装有纵向曝气管9,且纵向曝气管9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横向曝气管10,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电机4输出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绞龙11,且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电机4输出轴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2,并且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底面右侧贯穿连接有出料口13,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固定套铺设有电热丝14,且电热丝1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保温层15。

反应釜本体1与电机4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且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搅拌杆12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内部输出轴的一侧,防止电机4在工作的时候发生偏移,导致搅拌杆12损坏反应釜本体1。

进料口3与漏盘8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且漏盘8与进料口3的内壁和进料口3的底面贴合滑动,防止物料在通过进料口3时发生堵塞,无法完成进料。

转杆6与反应釜本体1之间互相平行,且转杆6与进料口3内部的漏盘8之间相互平行,并且漏盘8上预留的漏孔与进料口3底部的预留口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使得电机4在带动转杆6的同时转杆6能够带动漏盘8进行转动。

横向曝气管10设置为圆形,且横向曝气管10与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设置,并且纵向曝气管9关于横向曝气管10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使得横向曝气管10均匀分布在反应釜本体1两侧的内壁上,且底部的纵向曝气管9达到整体曝气的效果。

搅拌杆12设置为弧形,且搅拌杆12的底部与边侧分别与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底面和侧面相互贴合,防止在发生氧化反应的时候吸附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上长时间无法剥离。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吡嗪羧酸酐生产的氧化反应釜时,根据图1-5,当需要对吡嗪羧酸酐进行氧化反应时,首先将吡嗪羧酸酐投放入反应釜本体1顶部右侧贯穿的进料口3内部,启动电机4之后,通过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减速机5达到减速的效果,当电机4转动时,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6发生啮合旋转,固定在第一锥形齿轮16另一端的转杆6发生转动,同时转杆6的另一端贯穿于进料口3的内部,并且进料口3内部的转杆6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7啮合连接于竖杆7,使得轴承连接于进料口3底部的竖杆7发生旋转,旋转的竖杆7带动外壁固定连接的漏盘8发生旋转,使得漏盘8上的漏孔不断转动且经过进料口3底部的漏孔,使得落在漏盘8上的吡嗪羧酸酐在转动的效果下持续通过漏孔进入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防止吡嗪羧酸酐发生堵塞的情况;

当吡嗪羧酸酐需要进行氧化反应时,通过反应釜本体1顶部左侧的注水口2添加配比后的水,落入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吡嗪羧酸酐首先落入螺旋绞龙11上,通过电机4的转动,带动螺旋绞龙11发生转动,使得吡嗪羧酸酐在反应釜本体1内部进行持续搅拌,同时通过纵向曝气管9和横向曝气管10持续向反应釜本体1内部进行吹气,增加反应釜本体1内的氧气量,同时通过电热丝14的开启持续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提升,保温层15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持,且搅拌杆12在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进行持续刮搅,防止吡嗪羧酸酐吸附在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内壁上。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