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3426发布日期:2021-07-27 13:4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在涂料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到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现有的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在使用时,不能对过滤后产生的杂质进行快速清理,这样时间一长积累的杂质较多,使得杂质的清理消耗了大量时间,从而导致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出现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

经检索申请号201921084341.6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涂料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水斜板,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过滤箱。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板、承载板、推板、移动板、滑板、滑槽、滑块和刮板的配合使用,方便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快速清理,这样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过滤效果更好,解决了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在使用时,因无法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快速清理,使得杂质的清理消耗了大量时间,从而导致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出现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水平分隔的多层过滤板,后期需要进行清理时,拆装十分不便,费时费力,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外桶,所述外桶内腔底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排水斗,位于所述外桶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搭接圈台,搭接圈台上搭接有外网筒,外网筒内腔底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中心网管,位于所述外网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网管,中间网管套在中心网管外部,位于所述中心网管和中间网管之间填充有过滤棉,位于所述中间网管和外网筒之间填充有石英砂填料,位于所述外桶上部盖合有顶盖,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拧合插接在外桶上部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外桶前侧外壁固定嵌入有透明观察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盖中部竖直向下固定贯穿有对接管,对接管的直径与中心网管的直径相等,对接管与中心网管的上端部竖直对齐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网筒、中间网管和中心网管均为100目的不锈钢网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盖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外部的污水从对接管注入到外桶内腔的中心网管内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过滤棉进行进一步过滤,最终通过石英砂填料作为最后一步过滤,提高过滤效果,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后期需要更换过滤填料和清洗脏污时,直接将顶盖拆除后期将外网筒取出即可,提高效率,操作也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外网筒内腔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螺纹管与顶盖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桶;2、石英砂填料;3、中心网管;4、外网筒;5、搭接圈台;6、顶盖;7、把手;8、透明观察板;9、螺纹管;10、对接管;11、中间网管;12、排水斗;13、过滤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外桶1,外桶1内腔底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排水斗12,位于外桶1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搭接圈台5,搭接圈台5上搭接有外网筒4,外网筒4内腔底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中心网管3,位于外网筒4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网管11,中间网管11套在中心网管3外部,位于中心网管3和中间网管11之间填充有过滤棉13,位于中间网管11和外网筒4之间填充有石英砂填料2,位于外桶1上部盖合有顶盖6,顶盖6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9,螺纹管9拧合插接在外桶1上部内壁;具体的:将外部的污水从对接管10注入到外桶1内腔的中心网管11内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过滤棉13进行进一步过滤,最终通过石英砂填料2作为最后一步过滤,提高过滤效果,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后期需要更换过滤填料和清洗脏污时,直接将顶盖6拆除后期将外网筒4取出即可,提高效率,操作也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位于外桶1前侧外壁固定嵌入有透明观察板8。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顶盖6中部竖直向下固定贯穿有对接管10,对接管10的直径与中心网管3的直径相等,对接管10与中心网管3的上端部竖直对齐对接。

本实施例中,外网筒4、中间网管11和中心网管3均为100目的不锈钢网件。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顶盖6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各个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工作原理:将外部的污水从对接管10注入到外桶1内腔的中心网管11内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过滤棉13进行进一步过滤,最终通过石英砂填料2作为最后一步过滤,提高过滤效果,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后期需要更换过滤填料和清洗脏污时,直接将顶盖6拆除后,将外网筒4取出即可,提高效率,操作也十分方便。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所述外桶(1)内腔底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排水斗(12),位于所述外桶(1)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搭接圈台(5),搭接圈台(5)上搭接有外网筒(4),外网筒(4)内腔底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中心网管(3),位于所述外网筒(4)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网管(11),中间网管(11)套在中心网管(3)外部,位于所述中心网管(3)和中间网管(11)之间填充有过滤棉(13),位于所述中间网管(11)和外网筒(4)之间填充有石英砂填料(2),位于所述外桶(1)上部盖合有顶盖(6),顶盖(6)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9),螺纹管(9)拧合插接在外桶(1)上部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外桶(1)前侧外壁固定嵌入有透明观察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中部竖直向下固定贯穿有对接管(10),对接管(10)的直径与中心网管(3)的直径相等,对接管(10)与中心网管(3)的上端部竖直对齐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筒(4)、中间网管(11)和中心网管(3)均为100目的不锈钢网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外桶,所述外桶内腔底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排水斗,位于所述外桶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搭接圈台,搭接圈台上搭接有外网筒,外网筒内腔底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中心网管,位于所述外网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网管。本实用新型将外部的污水从对接管注入到外桶内腔的中心网管内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过滤棉进行进一步过滤,最终通过石英砂填料作为最后一步过滤,提高过滤效果,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后期需要更换过滤填料和清洗脏污时,直接将顶盖拆除后期将外网筒取出即可,提高效率,操作也十分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郭金权;崔凤霞;曹琳青;高莉;陈慧霞;徐琳;胡翠芳;杨拓;秦天苍;张建国;徐跃珍;张清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