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2985发布日期:2021-07-27 15:2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糕是江南地区传统特色点心。它有利尿调理,高血压调理,水肿调理,便秘调理等功效。夏季天气闷热,红豆糕对于水肿有着非常好的食疗功效。

红豆糕h含维他命b1、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有补血、利尿、消肿、促进心脏活化等功效。红豆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等功能,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等症。将红豆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解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红豆与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疗腹泻。另外,红豆还可与中药同用,如红豆配以连翘和当归煎汤,可治疗肝脓肿等。

红豆糕的原料为红豆,在制作红豆糕之前,需要将红豆原料加工为干燥的红豆粉,干燥的红豆粉便于提升口感以及便于长时间保存。

公开号为cn10837840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豆糕制作设备,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一固定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杠上部设有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浸泡红豆的红豆箱,在所述红豆箱下设有设有能把红豆过滤的筛网,在所述水箱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杠,在所述第二固定杠上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筛网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在所述水箱前设有加热台,在所述加热台上设有能承接筛网内红豆的煮锅,在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能把水箱内的水输送到煮锅内的第一导管,在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在所述水箱上设有能上下伸缩的第一推杆电机,在所述第一推杆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能前后伸缩的第二推杆电机。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现有机械对红豆糕点原料进行加工时,红豆粉末含水量大且质量低;手工对红豆原料进行研磨效率低下,没有一种全自动的红豆原料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机械对红豆糕点原料进行加工时,红豆粉末含水量大且质量低;手工对红豆原料进行研磨效率低下,没有一种全自动的红豆原料加工设备等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部设有破碎机构,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电弧除湿机构,所述电弧除湿机构上部与破碎机构连接,且所述电弧除湿机构还外接有液氮储存罐,所述液氮储存罐中装有液氮;

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内部为环形,所述内壳内部设有研磨机构和往复清理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在内壳内部自转所述往复清理机构安装在研磨机构上;

所述电弧除湿机构下端设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管壁为过滤部,且所述过滤管两端分别与电弧除湿机构和内壳连接;

所述外壳下部设有出料口和出风口,所述研磨机构通过出料口与外界贯通;所述内壳内部通过出风口与外界贯通。

手工糕点所需的原料红豆放入破碎机构中,经破碎机构破碎后的红豆粉末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中,通过所述电弧除湿机构对携带红豆粉末的气流进行瞬间加热,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气流携带干燥后的红豆粉末从电弧除湿机构下端进入到过滤管中,气流从过滤管管壁穿过后,再从出风口排出到外部;而干燥的红粉末沿过滤管落入到内壳内部。

红豆原料进入到内壳内部后,所述研磨机构对红豆原料进行反复研磨。

进一步,所述过滤管倾斜放置,且所述过滤管倾斜度在45°-75°之间。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上设有阀门。

所述阀门开启时,出料口贯通,而所述阀门关闭时,出料口封闭。

进一步,所述内壳由环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过滤管下端连接,所述下壳体下方与出料口连接;

所述研磨机构又包括主传动轴、连接臂和磨盘,所述主传动轴设于下壳体的环心处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下端外接有转动动力源,所述连接臂水平放置且中部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磨盘为两个且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臂两端;

还包括环形的磨槽,所述磨槽固定在下壳体底部,出料口与所述磨槽侧边连接;所述主传动轴转动时,磨盘在磨槽内转动挤压并形成剪切力。

红豆原料从所述进料口进入到内壳内部,经所述研磨机构和往复清理机构对其加工后从出料口排出,得到加工完成的红豆精粉。

所述转动动力源带动主传动轴转动,所述主传动轴进而带动连接臂和磨盘旋转,所述磨盘旋转与磨槽形成的剪切力对红豆原料进行研磨。

进一步,所述破碎机构又包括环形的静磨板、圆锥形的动磨锥和漏斗,所述静磨板固定在外壳上部,所述动磨锥在静磨板的内环处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动磨锥下端与主传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固定在静磨板上端。

红豆原料从漏斗放入,转动动力源提供动力并带动主传动轴和动磨锥转动,红豆原料在动磨锥和静磨板的相对转动下被加工为红豆粉末。

进一步,所述电弧除湿机构又包括正极管、负极管和电弧,所述正极管和负极管同轴线固定连接,且所述正极管和负极管连接处设有绝缘环,所述电弧两端分别与正极管和负极管的内壁连接;

还包括绝缘歧管,所述绝缘歧管连接在正极管或负极管上端,所述绝缘歧管有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破碎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与液氮储存罐连接,所述正极管或负极管下端与过滤管上端连接。

所述电弧除湿机构外接有电源,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管连接,电源的负极与负极管连接,所述电弧为镀金铜管。

进一步,所述往复清理机构又包括摆杆、拉杆、支撑臂和磁吸结构,所述支撑臂水平固定在连接臂上,且支撑臂与连接臂垂直;

所述支撑臂一端的上部固定有铰座,所述支撑臂另一端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拉杆在滑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下端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下端在磨槽内;

所述摆杆一端与铰座铰接,所述摆杆另一端与拉杆铰接;

所述磁吸结构固定在上壳体的环心处,所述磁吸结构正下方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摆杆固定,所述弹簧下端与支撑臂固定。

所述支撑臂与连接臂相互垂直,主传动轴转动时,所述拉杆和刮板随主传动轴一同转动。

如上述的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破碎,红豆原料从漏斗放入,转动动力源提供动力并带动主传动轴和动磨锥转动,红豆原料在动磨锥和静磨板的相对转动下被加工为红豆粉末;

s2,除湿,液氮从液氮储存罐流出后变为低温的气态氮气,低温氮气在红豆粉末在进入电弧除湿机构之前与其混合并对其冷却;经破碎机构破碎后的红豆粉末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中,通过所述电弧除湿机构对携带红豆粉末的气流进行瞬间加热,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s3,固气分离,气流穿过过滤管管壁后排出到外壳外部,而红豆粉末落入到内壳内部,实现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

s4,研磨,所述转动动力源带动主传动轴转动时,所述主传动轴进而带动连接臂和磨盘旋转,所述磨盘旋转与磨槽形成的剪切力对红豆原料进行研磨;

s5,排料,经所述研磨机构和往复清理机构对其加工后从出料口排出。

进一步,s5又包括:

s5-1,所述阀门关闭,并持续3-5分钟;

s5-2,所述阀门开启,并持续30-60秒;

s5-3,s5-1和s5-2交替重复进行。

进一步,还包括:

清扫,所述拉杆和刮板随主传动轴一同转动,并且所述刮板始终保持在两个磨盘之间,模拟人工对磨槽内的红豆进行清扫,并且所述磁吸结构周期性的提拉摆杆,使拉杆在滑槽内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使刮板在转动的同时向下冲击板结的红豆;本步骤与s4同步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过滤管实现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通过阀门控制红豆粉末成品的排出;并且阀门的间歇性开启和闭合还能够有助于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以及红豆粉末成品高效彻底地排出;通过破碎机构对红豆进行第一次的粗碎,再经电弧除湿机构对其进行除湿,最后以模仿手工研磨的方式对红豆粉末进行精磨,得到红豆粉末成品,实现对手工红豆糕点的全自动加工。

2.电弧通过加热气体,进而对红豆粉末进行加热,使红豆粉末中的水分散发;流动的气流对红豆粉末进行加热,不仅能全方位均匀加热,而且能够在防止焦糊的前提下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3.液氮从液氮储存罐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时,由于压强减少,液态氮气变为低温的气态氮气,低温氮气在红豆粉末在进入电弧除湿机构之前与其混合,使红豆粉末中的水分凝固形成冰晶,水分形成冰晶后体积增大,冰晶撑裂红豆粉末并形成微小的间隙;经降温后的红豆粉末再通过电弧除湿机构对其进行加热,冰晶融化后从微小的间隙中汽化,实现干燥除湿的工序。

4.所述研磨机构研磨红豆原料后,红豆原料出现板结情况;所述往复清理机构随研磨机构一同运动,所述往复清理机构对板结的红豆原料进行持续的捣碎,使红豆原料充分研磨,提高红豆原料的研磨质量。研磨机构对干燥的红豆粉末进行二次精磨后,得到红豆粉末成品,红豆粉末成品从出料口排出。

5.切斜度越低,则过滤管越趋近于水平,此时流动的气流在其惯性的作用下,以趋近垂直于过滤管管壁的方向进入过滤管,使得气流能够轻易地穿过过滤管管壁,实现气流和红豆粉末的分离,但是切斜度越低也使得红豆粉末容易堆积在过滤管处,造成过滤管堵塞,影响分离效果;为保证红豆粉末顺利落入到内壳内部,倾斜度为45°左右时为过滤管能够达到的最小倾斜度。

反之,切斜度越高,则过滤管越趋近于竖直,此时流动的气流在其惯性的作用下,以趋近平行于过滤管轴线的方向进入过滤管,使得气流和红豆粉末直接进入到内壳内部,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为保证气流能够穿过过滤管管壁,实现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倾斜度为75°左右时为过滤管能够达到的最大倾斜度。

6.所述破碎机构、电弧除湿机构和研磨机构对红豆原料进行加工时,所述阀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这使得内壳处于封闭空间,气流携带红豆粉末进入到过滤管中时,由于内壳内部封闭,气流无法进入到内壳内部,在持续增加的气流压力下,气流从所述过滤管管壁流出,实现气流和红豆粉末的分离。

当需要将研磨机构中的红豆粉末成品排出时,所述阀门开启,红豆粉末成品从出料口中排出;同时,部分气流进入到内壳,并携带红豆粉末成品排出到外壳外部,使红豆粉末成品高效彻底地排出。

7.红豆原料中含有大量水分,相比于传统刀片粉碎,这样的磨碎能够将红豆粉末中的水分挤压出来,进而降低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8.高温下镀金层能有效地阻止铜管与氧气反应,防止电弧氧化;同时长时间使用有可能使镀金层脱落,但由于含有氮气的原因,氮气能充当惰性保护气体,减少电弧的氧化。

9.并且所述刮板始终保持在两个磨盘之间,模拟人工对磨槽内的红豆进行清扫,并且所述磁吸结构能够周期性的提拉摆杆,使拉杆在滑槽内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使刮板在转动的同时还有一个向下冲击的力,对板结的红豆进行捣碎,实现全自动模拟手工研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实施例中内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实施例中研磨机构和往复清理机构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外壳1、出料口11、阀门111、过滤管12、出风口13、破碎机构2、静磨板21、动磨锥22、漏斗24;

电弧除湿机构3、正极管31、负极管32、电弧33、绝缘环34、绝缘歧管35、第一进气支管351、第二进气支管352;

内壳5、上壳体51、下壳体52、进料口53;

研磨机构6、主传动轴61、连接臂62、磨盘63、磨槽64;

往复清理机构7、摆杆71、拉杆72、刮板721、支撑臂73、铰座731、滑槽732、磁吸结构74、弹簧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上部设有破碎机构2,外壳1内部还设有电弧除湿机构3,电弧除湿机构3上部与破碎机构2连接,且电弧除湿机构3还外接有液氮储存罐,液氮储存罐中装有液氮;

还包括内壳5,内壳5内部为环形,内壳5内部设有研磨机构6和往复清理机构7,研磨机构6在内壳5内部自转往复清理机构7安装在研磨机构6上;

电弧除湿机构3下端设有过滤管12,过滤管12的管壁为过滤部,且过滤管12两端分别与电弧除湿机构3和内壳5连接;

外壳1下部设有出料口11和出风口13,研磨机构6通过出料口11与外界贯通;内壳5内部通过出风口13与外界贯通。

手工糕点所需的原料红豆放入破碎机构2中,经破碎机构2破碎后的红豆粉末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3中,通过电弧除湿机构3对携带红豆粉末的气流进行瞬间加热,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电弧通过加热气体,进而对红豆粉末进行加热,使红豆粉末中的水分散发;流动的气流对红豆粉末进行加热,不仅能全方位均匀加热,而且能够在防止焦糊的前提下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另外,液氮从液氮储存罐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3时,由于压强减少,液态氮气变为低温的气态氮气,低温氮气在红豆粉末在进入电弧除湿机构3之前与其混合,使红豆粉末中的水分凝固形成冰晶,水分形成冰晶后体积增大,冰晶撑裂红豆粉末并形成微小的间隙;经降温后的红豆粉末再通过电弧除湿机构3对其进行加热,冰晶融化后从微小的间隙中汽化,实现干燥除湿的工序;

气流携带干燥后的红豆粉末从电弧除湿机构3下端进入到过滤管12中,气流从过滤管12管壁穿过后,再从出风口13排出到外部;而干燥的红粉末沿过滤管12落入到内壳5内部。

红豆原料进入到内壳5内部后,研磨机构6对红豆原料进行反复研磨,研磨机构6研磨红豆原料后,红豆原料出现板结情况;往复清理机构7随研磨机构6一同运动,往复清理机构7对板结的红豆原料进行持续的捣碎,使红豆原料充分研磨,提高红豆原料的研磨质量。研磨机构6对干燥的红豆粉末进行二次精磨后,得到红豆粉末成品,红豆粉末成品从出料口11排出。

过滤管12倾斜放置,且过滤管12倾斜度在45°-75°之间。

切斜度越低,则过滤管12越趋近于水平,此时流动的气流在其惯性的作用下,以趋近垂直于过滤管12管壁的方向进入过滤管12,使得气流能够轻易地穿过过滤管12管壁,实现气流和红豆粉末的分离,但是切斜度越低也使得红豆粉末容易堆积在过滤管12处,造成过滤管12堵塞,影响分离效果;为保证红豆粉末顺利落入到内壳5内部,倾斜度为45°左右时为过滤管12能够达到的最小倾斜度。

反之,切斜度越高,则过滤管12越趋近于竖直,此时流动的气流在其惯性的作用下,以趋近平行于过滤管12轴线的方向进入过滤管12,使得气流和红豆粉末直接进入到内壳5内部,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为保证气流能够穿过过滤管12管壁,实现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倾斜度为75°左右时为过滤管12能够达到的最大倾斜度。

出料口11上设有阀门111。

阀门111开启时,出料口11贯通,而阀门111关闭时,出料口11封闭;

破碎机构2、电弧除湿机构3和研磨机构6对红豆原料进行加工时,阀门11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这使得内壳5处于封闭空间,气流携带红豆粉末进入到过滤管12中时,由于内壳5内部封闭,气流无法进入到内壳5内部,在持续增加的气流压力下,气流从过滤管12管壁流出,实现气流和红豆粉末的分离。

当需要将研磨机构6中的红豆粉末成品排出时,阀门111开启,红豆粉末成品从出料口11中排出;同时,部分气流进入到内壳5,并携带红豆粉末成品排出到外壳1外部,使红豆粉末成品高效彻底地排出。

内壳5由环形的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组成,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进料口53,进料口53与过滤管12下端连接,下壳体52下方与出料口11连接;

研磨机构6又包括主传动轴61、连接臂62和磨盘63,主传动轴61设于下壳体52的环心处并与其转动连接,主传动轴61下端外接有转动动力源,连接臂62水平放置且中部与传动轴61固定连接,磨盘63为两个且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臂62两端;

还包括环形的磨槽64,磨槽64固定在下壳体52底部,出料口11与磨槽64侧边连接;主传动轴61转动时,磨盘63在磨槽64内转动挤压并形成剪切力。

红豆原料从进料口53进入到内壳5内部,经研磨机构6和往复清理机构7对其加工后从出料口11排出,得到加工完成的红豆精粉。

转动动力源带动主传动轴61转动,主传动轴61进而带动连接臂62和磨盘63旋转,磨盘63旋转与磨槽64形成的剪切力对红豆原料进行研磨。

破碎机构2又包括环形的静磨板21、圆锥形的动磨锥22和漏斗24,静磨板21固定在外壳1上部,动磨锥22在静磨板21的内环处并与其转动配合,动磨锥22下端与主传动轴61上端固定连接;漏斗24固定在静磨板21上端。

红豆原料从漏斗24放入,转动动力源提供动力并带动主传动轴61和动磨锥22转动,红豆原料在动磨锥22和静磨板21的相对转动下被加工为红豆粉末。红豆原料中含有大量水分,相比于传统刀片粉碎,这样的磨碎能够将红豆粉末中的水分挤压出来,进而降低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上部设有破碎机构2,外壳1内部还设有电弧除湿机构3,电弧除湿机构3上部与破碎机构2连接,且电弧除湿机构3还外接有液氮储存罐,液氮储存罐中装有液氮;

还包括内壳5,内壳5内部为环形,内壳5内部设有研磨机构6和往复清理机构7,研磨机构6在内壳5内部自转往复清理机构7安装在研磨机构6上;

电弧除湿机构3下端设有过滤管12,过滤管12的管壁为过滤部,且过滤管12两端分别与电弧除湿机构3和内壳5连接;

外壳1下部设有出料口11和出风口13,研磨机构6通过出料口11与外界贯通;内壳5内部通过出风口13与外界贯通。

手工糕点所需的原料红豆放入破碎机构2中,经破碎机构2破碎后的红豆粉末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3中,通过电弧除湿机构3对携带红豆粉末的气流进行瞬间加热,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电弧通过加热气体,进而对红豆粉末进行加热,使红豆粉末中的水分散发;流动的气流对红豆粉末进行加热,不仅能全方位均匀加热,而且能够在防止焦糊的前提下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另外,液氮从液氮储存罐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3时,由于压强减少,液态氮气变为低温的气态氮气,低温氮气在红豆粉末在进入电弧除湿机构3之前与其混合,使红豆粉末中的水分凝固形成冰晶,水分形成冰晶后体积增大,冰晶撑裂红豆粉末并形成微小的间隙;经降温后的红豆粉末再通过电弧除湿机构3对其进行加热,冰晶融化后从微小的间隙中汽化,实现干燥除湿的工序;

气流携带干燥后的红豆粉末从电弧除湿机构3下端进入到过滤管12中,气流从过滤管12管壁穿过后,再从出风口13排出到外部;而干燥的红粉末沿过滤管12落入到内壳5内部。

红豆原料进入到内壳5内部后,研磨机构6对红豆原料进行反复研磨,研磨机构6研磨红豆原料后,红豆原料出现板结情况;往复清理机构7随研磨机构6一同运动,往复清理机构7对板结的红豆原料进行持续的捣碎,使红豆原料充分研磨,提高红豆原料的研磨质量。研磨机构6对干燥的红豆粉末进行二次精磨后,得到红豆粉末成品,红豆粉末成品从出料口11排出。

过滤管12倾斜放置,且过滤管12倾斜度在45°-75°之间。

切斜度越低,则过滤管12越趋近于水平,此时流动的气流在其惯性的作用下,以趋近垂直于过滤管12管壁的方向进入过滤管12,使得气流能够轻易地穿过过滤管12管壁,实现气流和红豆粉末的分离,但是切斜度越低也使得红豆粉末容易堆积在过滤管12处,造成过滤管12堵塞,影响分离效果;为保证红豆粉末顺利落入到内壳5内部,倾斜度为45°左右时为过滤管12能够达到的最小倾斜度。

反之,切斜度越高,则过滤管12越趋近于竖直,此时流动的气流在其惯性的作用下,以趋近平行于过滤管12轴线的方向进入过滤管12,使得气流和红豆粉末直接进入到内壳5内部,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为保证气流能够穿过过滤管12管壁,实现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倾斜度为75°左右时为过滤管12能够达到的最大倾斜度。

出料口11上设有阀门111。

阀门111开启时,出料口11贯通,而阀门111关闭时,出料口11封闭;

破碎机构2、电弧除湿机构3和研磨机构6对红豆原料进行加工时,阀门11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这使得内壳5处于封闭空间,气流携带红豆粉末进入到过滤管12中时,由于内壳5内部封闭,气流无法进入到内壳5内部,在持续增加的气流压力下,气流从过滤管12管壁流出,实现气流和红豆粉末的分离。

当需要将研磨机构6中的红豆粉末成品排出时,阀门111开启,红豆粉末成品从出料口11中排出;同时,部分气流进入到内壳5,并携带红豆粉末成品排出到外壳1外部,使红豆粉末成品高效彻底地排出。

内壳5由环形的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组成,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进料口53,进料口53与过滤管12下端连接,下壳体52下方与出料口11连接;

研磨机构6又包括主传动轴61、连接臂62和磨盘63,主传动轴61设于下壳体52的环心处并与其转动连接,主传动轴61下端外接有转动动力源,连接臂62水平放置且中部与传动轴61固定连接,磨盘63为两个且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臂62两端;

还包括环形的磨槽64,磨槽64固定在下壳体52底部,出料口11与磨槽64侧边连接;主传动轴61转动时,磨盘63在磨槽64内转动挤压并形成剪切力。

红豆原料从进料口53进入到内壳5内部,经研磨机构6和往复清理机构7对其加工后从出料口11排出,得到加工完成的红豆精粉。

转动动力源带动主传动轴61转动,主传动轴61进而带动连接臂62和磨盘63旋转,磨盘63旋转与磨槽64形成的剪切力对红豆原料进行研磨。

破碎机构2又包括环形的静磨板21、圆锥形的动磨锥22和漏斗24,静磨板21固定在外壳1上部,动磨锥22在静磨板21的内环处并与其转动配合,动磨锥22下端与主传动轴61上端固定连接;漏斗24固定在静磨板21上端。

红豆原料从漏斗24放入,转动动力源提供动力并带动主传动轴61和动磨锥22转动,红豆原料在动磨锥22和静磨板21的相对转动下被加工为红豆粉末。红豆原料中含有大量水分,相比于传统刀片粉碎,这样的磨碎能够将红豆粉末中的水分挤压出来,进而降低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电弧除湿机构3又包括正极管31、负极管32和电弧33,正极管31和负极管32同轴线固定连接,且正极管31和负极管32连接处设有绝缘环34,电弧33两端分别与正极管31和负极管32的内壁连接;

还包括绝缘歧管35,绝缘歧管35连接在正极管31或负极管32上端,绝缘歧管35有第一进气支管351和第二进气支管352,第一进气支管351与破碎机构2连接,第二进气支管352与液氮储存罐连接,正极管31或负极管32下端与过滤管12上端连接。

往复清理机构7又包括摆杆71、拉杆72、支撑臂73和磁吸结构74,支撑臂73水平固定在连接臂62上,且支撑臂73与连接臂62垂直;

支撑臂73一端的上部固定有铰座731,支撑臂73另一端竖直开设有滑槽732,拉杆72在滑槽73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拉杆72下端还设有刮板721,刮板721下端在磨槽64内;

摆杆71一端与铰座731铰接,摆杆71另一端与拉杆72铰接;

磁吸结构74固定在上壳体51的环心处,磁吸结构74正下方还设有弹簧75,弹簧75上端与摆杆71固定,弹簧75下端与支撑臂73固定。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实施例二中中的发明支撑臂73与连接臂62相互垂直,主传动轴61转动时,拉杆72和刮板721随主传动轴61一同转动,并且刮板721始终保持在两个磨盘63之间,模拟人工对磨槽64内的红豆进行清扫,并且磁吸结构74能够周期性的提拉摆杆71,使拉杆72在滑槽732内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使刮板721在转动的同时还有一个向下冲击的力,对板结的红豆进行捣碎,实现全自动模拟手工研磨;电弧除湿机构3外接有电源,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管31连接,电源的负极与负极管32连接,电弧33为镀金铜管,高温下镀金层能有效地阻止铜管与氧气反应,防止电弧33氧化;同时长时间使用有可能使镀金层脱落,但由于含有氮气的原因,氮气能充当惰性保护气体,减少电弧33的氧化。

如上述的一种用于糕点生产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破碎,红豆原料从漏斗24放入,转动动力源提供动力并带动主传动轴23和动磨锥22转动,红豆原料在动磨锥22和静磨板21的相对转动下被加工为红豆粉末;

s2,除湿,液氮从液氮储存罐流出后变为低温的气态氮气,低温氮气在红豆粉末在进入电弧除湿机构3之前与其混合并对其冷却;经破碎机构2破碎后的红豆粉末进入到电弧除湿机构3中,通过电弧除湿机构3对携带红豆粉末的气流进行瞬间加热,除去红豆粉末中的水分;

s3,固气分离,气流穿过过滤管12管壁后排出到外壳1外部,而红豆粉末落入到内壳5内部,实现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

s4,研磨,转动动力源带动主传动轴61转动时,主传动轴61进而带动连接臂62和磨盘63旋转,磨盘63旋转与磨槽64形成的剪切力对红豆原料进行研磨;

s5,排料,经研磨机构6和往复清理机构7对其加工后从出料口11排出。

s5又包括:

s5-1,阀门111关闭,并持续3-5分钟;

s5-2,阀门111开启,并持续30-60秒;

s5-3,s5-1和s5-2交替重复进行。

还包括:

清扫,拉杆72和刮板721随主传动轴61一同转动,并且刮板721始终保持在两个磨盘63之间,模拟人工对磨槽64内的红豆进行清扫,并且磁吸结构74周期性的提拉摆杆71,使拉杆72在滑槽732内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使刮板721在转动的同时向下冲击板结的红豆;本步骤与s4同步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过滤管12实现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通过阀门111控制红豆粉末成品的排出;并且阀门111的间歇性开启和闭合还能够有助于气流与红豆粉末的分离,以及红豆粉末成品高效彻底地排出;通过破碎机构2对红豆进行第一次的粗碎,再经电弧除湿机构3对其进行除湿,最后以模仿手工研磨的方式对红豆粉末进行精磨,得到红豆粉末成品,实现对手工红豆糕点的全自动加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