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2759发布日期:2021-10-27 17:5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湿器、香薰器、喷雾消毒器等其他向空气添加物料的雾化器被生产制造出来,这些雾化器一般都是先把液体雾化,然后把雾化后的雾气排放到空气中。以加湿器为例,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在使用时,雾气出了出雾口后就只有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导致雾气的飞行距离有限,从而加湿的范围有限,只是在小范围能起到加湿的效果。香薰器等其他雾化装置亦然,只是在小范围能起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器。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和气流加速器,所述雾化器主体具有出雾口;所述气流加速器包括加速导向管和导流管,所述加速导向管具有进气段、中间段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内设有风扇,所述中间段上设有连接开口;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称为安装端和连通端,所述连通端设于所述连接开口上,所述安装端设于所述出雾口上,所述出雾口通过所述导流管与所述中间段连通。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雾气从出雾口送出、经导流管到达加速导向管内,由于加速导向管内设置有风扇,雾气能以一个较高的流速从加速导向管送出,雾气的飞行距离较远、能在较大范围内起到效果。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段内设有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所述第一连通腔和所述第二连通腔之间设有间隔板,所述进气段通过所述第一连通腔与所述出气段连通,所述连接开口设于所述第二连通腔的腔壁上,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第二连通腔与所述出气段连通。通过设置间隔板,风扇送出的气流能顺畅从出气段排出,防止风扇送出的气流在导流管处产生风压,雾化器主体产生的雾气不会被限制在导流管内,雾气能从加速导向管喷出,能达到增加雾气的传播和扩散范围的效果。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管竖向设置,所述导流管设于所述加速导向管的下侧,所述加速导向管倾斜设置,以所述进气段相对于所述出气段的方位为右方,所述加速导向管从右至左倾斜向上设置。出气段送出的气流能倾斜向上喷出,雾气的飞行距离较大,增大了雾气扩散的范围。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端处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动力机构,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出雾口上,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出雾口连通,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导流管相互套设,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导流管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和所述安装座其中之一称为第一构件、另一称为第二构件;所述动力
机构包括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二构件联动。旋转驱动器能驱动安装座与导流管相对转动,加速导向管能向不同的方向送出的气流,增大了加湿的范围。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环形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设于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驱动轴上,所述环形齿轮设于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环形齿轮与所述导流管共轴。环形齿轮除了能使第二构件和旋转驱动器的驱动轴联动之外,还能使雾化器主体产生的雾气顺畅地从环形齿轮中通过,这样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管套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外侧,所述环形齿轮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环形齿轮设于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导流管之间,所述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导流管的外侧,所述导流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传动齿轮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旋转驱动器设于导流管的外侧,则旋转驱动器不在雾气的流动通道内,防止雾气侵蚀旋转驱动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管竖向设置,所述安装座具有座体和连接部,所述座体设于所述导流管的下方,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流管相互套设,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流管之间设有第一滑筋,所述第一滑筋呈环状,所述第一滑筋套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所述座体与所述导流管之间设有第二滑筋,所述第二滑筋呈环状,所述第二滑筋套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第一滑筋限制了连接部在导流管内的横向移动的空间,使连接部和导流管的同轴度较高,第一滑筋与连接部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摩擦系数较小、摩擦力较小;第二滑筋与导流管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摩擦系数较小、摩擦力较小,便于导流管相对安装座转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气段内设有多个导流板,所有所述导流板均沿所述加速导向管的轴向延伸,所有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出气段的周向间隔设置。导流板可引导气流沿出气段的轴向流动,气流能顺畅从出气段排出,防止气流在导流管处产生风压。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底部设有雾化口,所述雾化口处设有雾发生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设有所述出雾口。使用时在储液腔添加液体,启动雾发生器,雾发生器产生的雾气能向上移动然后从出雾口送出,结构简单,使用简便。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液腔具有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所述第一腔部设于所述第二腔部的下方,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连通管,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的旁侧设有竖向设置的出雾管,所述连通管的下端和所述出雾管的下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腔部的中部位置,所述雾化口设于所述出雾管的下方,所述出雾管的顶端与所述出雾口连通。第二腔部内的液体不会全部流动到第一腔部,第一腔部内的液体能保持在深度较浅的状况,防止雾化口处产生的雾气融入回到液体内。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主视图;
19.图3是图1中的气流加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附图中:
22.100

气流加速器;110

出气段;111

导流板;121

第一连通腔;122

第二连通腔;131

风扇;140

间隔板;210

连接部;220

座体;221

第二滑筋;310

旋转驱动器;320

传动齿轮;330

环形齿轮;400

导流管;410

第一滑筋;500

雾化器主体;501

外壳;510

第二腔部;511

加液孔;520

出雾管;530

连通管;540

第一腔部;550

雾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
2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500和气流加速器100,雾化器主体500具有出雾口;气流加速器100包括加速导向管和导流管400,加速导向管具有进气段、中间段和出气段110,进气段内设有风扇131,中间段上设有连接开口;导流管400的两端分别称为安装端和连通端,连通端设于连接开口上,安装端设于出雾口上,出雾口通过导流管400与中间段连通。
28.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雾化器主体500可从市面上直接采购获得、也可适配气流加速器100进行特殊设计;气流加速器100的加速导向管从右至左倾斜向上设置,进气段位于加速导向管的右下侧,进气段上设有连通至外界的进气口,出气段110位于加速导向管的左上侧,出气段110上设有连通至外界的出气口,中间段设于进气段和出气段110之间;导流管400竖向设置,导流管400设于加速导向管的下侧,导流管400的顶端为连通端,加速导向
管的侧壁上设有与连通端连通的连通口,加速导向管的低端为安装端,安装段可通过卡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安装到出雾口上。
29.使用时,雾气从出雾口送出、经导流管400到达加速导向管内,由于加速导向管内设置有风扇131,雾气能以一个较高的流速从加速导向管送出,雾气的飞行距离较远、能在较大范围内起到效果;而且,中间段设于进气段和出气段110之间,雾气不会经过进气段处的风扇131,防止雾气损坏风扇131。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段内设有第一连通腔121和第二连通腔122,第一连通腔121和第二连通腔122之间设有间隔板140,进气段通过第一连通腔121与出气段110连通,连接开口设于第二连通腔122的腔壁上,导流管400通过第二连通腔122与出气段110连通。参照图2,第一连通腔121设于第二连通腔122的上侧,连通口设于第二连通腔122处,使得导流管400能通过第二连通腔122与出气段110连通,间隔板140从右至左倾斜向上设置,从连通口的右下端向左上方延伸、延伸至出气段110的入口处,间隔板140的右端部把出气段110的入口分隔成上部入口和下部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内设有两个风道,其一是从进气口依次经过风扇131、第一连通腔121、上部入口、出气段110后从出气口排出,其二是从导流管400依次经过连通口、第二连通腔122、下部入口、出气段110后从出气口排出,两个风道在出气段110处重合,两股气体能在出气段110处混合后送出;通过设置间隔板140,风扇131送出的气流能顺畅从出气段110排出,防止风扇131送出的气流在导流管400处产生风压,雾化器主体500产生的雾气不会被限制在导流管400内,雾气能从加速导向管喷出,能达到增加雾气的传播和扩散范围的效果。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管400竖向设置,导流管400设于加速导向管的下侧,加速导向管倾斜设置,以进气段相对于出气段110的方位为右方,加速导向管从右至左倾斜向上设置。加速导向管与导流管400的夹角可为60
°
~70
°
,出气段110送出的气流能倾斜向上喷出,雾气的飞行距离较大,增大了雾气扩散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端处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动力机构,安装座内设有导流通道,安装座设于出雾口上,导流通道与出雾口连通,导流通道与导流管400相互套设,安装座与导流管400转动连接,导流管400和安装座其中之一称为第一构件、另一称为第二构件;动力机构包括旋转驱动器310,旋转驱动器310设于第一构件上,旋转驱动器310的驱动轴与第二构件联动。通过设置安装座与导流管400转动连接,旋转驱动器310能驱动安装座与导流管400相对转动,而安装座安装在雾化器主体500上,则导流管400能相对雾化器主体500转动,即加速导向管能向不同的方向送出的气流,增大了加湿的范围;安装座可通过卡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安装到出雾口上。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传动齿轮320和环形齿轮330,传动齿轮320与环形齿轮330啮合,传动齿轮320设于旋转驱动器310的驱动轴上,环形齿轮330设于第二构件上,环形齿轮330与导流管400共轴。可把旋转驱动器310设于导流管400上、环形齿轮330设于安装座上,也可把旋转驱动器310设于安装座上、环形齿轮330设于导流管400上;环形齿轮330除了能使第二构件和旋转驱动器310的驱动轴联动之外,还能使雾化器主体500产生的雾气顺畅地从环形齿轮330中通过,这样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设置;当然,除了使用齿轮传动实现第二构件和旋转驱动器310的驱动轴联动之外,还可使用带轮皮带传动、链轮链条传动或其他合适的传动方式;旋转驱动器310可设于导流通道的内侧或外侧,环形
齿轮330的齿面可位于其外周面或内周面,旋转驱动器310能驱动导流管400和安装座相对转动即可。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管400套于导流通道的外侧,环形齿轮330设于安装座上,环形齿轮330设于导流通道与导流管400之间,旋转驱动器310设于导流管400的外侧,导流管400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传动齿轮320贯穿第一通孔。如图3所示,旋转驱动器310的驱动轴竖向设置,传动齿轮320和环形齿轮330的轴向均为竖向,环形齿轮33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环形齿轮330套设于导流通道与导流管400之间,环形齿轮330的外周面为其齿面,传动齿轮320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环形齿轮330啮合;旋转驱动器310设于导流管400的外侧,则旋转驱动器310不在雾气的流动通道内,防止雾气侵蚀旋转驱动器310;环形齿轮330设于导流通道与导流管400之间,导流管400能对环形齿轮330起保护作用,防止杂物掉落到环形齿轮330上妨碍其正常运行,结构简单紧凑;其中,旋转驱动器310可为电动机。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管400竖向设置,安装座具有座体220和连接部210,座体220设于导流管400的下方,连接部210与导流管400相互套设,连接部210与导流管400之间设有第一滑筋410,第一滑筋410呈环状,第一滑筋410套于连接部210的外侧;座体220与导流管400之间设有第二滑筋221,第二滑筋221呈环状,第二滑筋221套于连接部210的外侧。环形齿轮330套设在连接部210上,第一滑筋410可固定设置于导流管400上,第二滑筋221可固定设置于座体220上,座体220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雾化器主体500的顶部;参照图4,第一滑筋410凸出于导流板111的内壁,第一滑筋410限制了连接部210在导流管400内的横向移动的空间,使连接部210和导流管400的同轴度较高,连接部210与导流管400不接触,第一滑筋410与连接部210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摩擦系数较小、摩擦力较小;第二滑筋221凸出于座体220的上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导流管400从上至下抵住第二滑筋221,导流管400与座体220不接触,第二滑筋221与导流管400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摩擦系数较小、摩擦力较小,便于导流管400相对安装座转动。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出气段110内设有多个导流板111,所有导流板111均沿加速导向管的轴向延伸,所有导流板111沿出气段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导流板111可直接设置在出气段110的内壁,也可把导流板111设置在一个导流筒上、再把导流筒插装到出气段110内;导流板111可引导气流沿出气段110的轴向流动,气流能顺畅从出气段110排出,防止气流在导流管400处产生风压。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主体500包括外壳501,外壳501内设有储液腔,储液腔底部设有雾化口,雾化口处设有雾发生器550,储液腔的顶部设有出雾口。雾发生器550可为超声波雾化片,雾发生器550与雾化口密封连接,使用时在储液腔添加液体,启动雾发生器550,雾发生器550产生的雾气能向上移动然后从出雾口送出,结构简单,使用简便。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腔具有第一腔部540和第二腔部510,第一腔部540设于第二腔部510的下方,第一腔部540和第二腔部510之间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设有连通管530,第一腔部540和第二腔部510通过连通管530连通,连通管530的旁侧设有竖向设置的出雾管520,连通管530的下端和出雾管520的下端均延伸至第一腔部540的中部位置,雾化口设于出雾管520的下方,出雾管520的顶端与出雾口连通。参照图2,第二腔部510
的容积较大、作为主要储存液体的区域,第一腔部540的容积较小、作为雾发生器550的工作区域,连通管530和出雾管520均设于分隔板上,出雾管520从第一腔部540从下至上穿过分隔板、第二腔部510然后连接到出雾口处;使用时,第二腔部510内的液体从连通管530流动到第一腔部540,第一腔部540内的液面会与出雾管520的低端和连通管530的低端中位置较高者齐平,第二腔部510内的液体不会全部流动到第一腔部540,第一腔部540内的液体能保持在深度较浅的状况,防止雾化口处产生的雾气融入回到液体内;第二腔部510无需保持密封,可在第二腔部510的上腔壁设置多个加液孔511以便于添加液体。
3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