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8457发布日期:2022-09-30 17:4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2.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他无用水。
3.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煤炭、电力、各类矿石、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些行业需求的物料大部分为粉粒状,而且粒度分布比较宽,其中有较大颗粒状,也有很小的微粒状即粉尘,对于粉尘的处理现有的一般利用喷淋法进行处理,随着现代的发展,用水量越来越多,增加了水资源的浪费,在对粉尘遇水沉降时粉尘和废水进行分离,沉降物会粘连在过滤装置上,使得过滤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包括:
8.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设置有碳纤维过滤网,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出口;
9.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壳体内腔的底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废水箱,所述废水箱的一侧开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壳体的内腔开设有废水口;
10.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废水箱的顶端,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外壁分别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内壁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壁固定套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清洁锟。
11.优选的,所述废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ⅰ,所述过滤网ⅰ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活性炭,所述第一活性炭的底端设置有海绵,所述过滤箱的内腔一侧设置有过滤网ⅱ和第二活性炭。
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电机,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轴承上,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内壁传动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内腔,所述皮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相同的两个齿轮,且所述齿轮的内腔设置有相同的旋转杆,且相同所述旋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壳体的内壁。
13.优选的,所述清洁锟的表面设置有刷毛,所述清洁锟通过两个从动杆传动连接在
两个皮带的中部。
14.优选的,所述壳体外壁的底端设置有清水箱,所述清水箱的一侧通过输出管固定套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顶端固定套接有运输管,所述运输管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
15.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管道,所述壳体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废料口,且所述废料口的一端设置在废料管道的底部。
16.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腔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输出口,且所述过滤箱的一侧通过输出口与清水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该实用新型,通过废水箱上端的过滤网ⅰ、第一活性炭和海绵使得粉尘和废水进行分离,同时对废水进行过滤,使得废水进入废水箱的内部对没有过滤完的粉尘进行沉淀,在通过连接管流入过滤箱的内腔,利用吸附网和第二活性炭对过滤的水进行二次过滤,使得干净的水进入清水箱的内腔,在利用循环水泵使得水从分流管上的喷头喷出,通过两次过滤,使得废水可以循环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19.2、该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着旋转杆进行旋转,使得四个齿轮一起进行旋转,使得皮带带动着从动杆进行移动同时带动着从动轮上的清洁锟通过刷毛对废水箱顶部的过滤网ⅰ进行清理,使得对过滤网ⅰ表面分离的粉尘进行清理,使得过滤效果增加。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废水分离过滤主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齿轮传动连接主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齿轮传动连接俯视图。
24.图中:1、壳体;2、废水箱;201、过滤网ⅰ;202、第一活性炭;203、海绵;204、连接管;3、过滤箱;301、过滤网ⅱ;302、第二活性炭;4、清水箱;5、循环水泵;6、运输管;7、分流管;8、电机;9、齿轮;10、旋转杆;11、皮带;12、从动轮;13、从动杆;14、清洁锟;15、废水口;16、进气口;17、碳纤维过滤网;18、废料管道;19、废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如图1-4,包括一种可利用废水的除尘设备,包括:
26.壳体1,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进气口16,壳体1的内腔顶端设置有碳纤维过滤网17,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口;
27.且碳纤维过滤网17对处理过的气体进行干燥处理,碳纤维过滤网17为使得从出口处出去的气体不会使得空气潮湿。
28.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底端,过滤组件包括废水箱2,废水箱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管204,连接管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3,壳体1的内腔开设有废水口15;
29.废水箱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管204,连接管204的一端与过滤箱3的一端相连通且连
接管204对废水箱2和过滤箱3起到连接作用,且连接管204设置在废水箱2的顶部,废水箱2的顶部为倾斜面,且废水箱2对过滤的废水进行第一次沉淀处理,使得废水通过连接管204进入过滤箱3的内腔。
30.清洁组件,清洁组件设置在废水箱2的顶端,清洁组件包括旋转杆10,旋转杆10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两个齿轮9,两个齿轮9的外壁分别传动连接有皮带11,皮带11的内壁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2,从动轮12的内壁固定套接有从动杆13,从动杆13的顶端固定套接有清洁锟14;
31.在旋转杆10转动时带动着两个齿轮9的转动,使得皮带11带动着相同的齿轮9和从动轮12的转动,皮带11的内表面设置有齿牙,且每个齿牙与四个齿轮9和两个从动轮12的外壁相适配。
32.废水箱2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ⅰ201,过滤网ⅰ20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活性炭202,第一活性炭202的底端设置有海绵203,过滤箱3的内腔一侧设置有过滤网ⅱ301和第二活性炭302;
33.过滤网ⅰ201和过滤网ⅱ301为金属橡胶过滤网,具备耐腐蚀、强度大、抗冲击,且过滤网ⅰ201、第一活性炭202和海绵203对废水起到过滤作用,且过滤网ⅱ301和第二活性炭302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
34.壳体1外壁设置有电机8,旋转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轴承上,旋转杆10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内壁传动连接在电机8的输出轴内腔,皮带1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相同的两个齿轮9,且齿轮9的内腔设置有相同的旋转杆10,且相同旋转杆10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壳体1的内壁;
35.且两个旋转杆10的外壁分别通过连接的两个齿轮9与皮带11的内壁转动连接。
36.清洁锟14的表面设置有刷毛,清洁锟14通过两个从动杆13传动连接在两个皮带11的中部;
37.且清洁锟14放置在过滤网ⅰ201的顶部,且过滤网ⅰ201的顶端和清洁锟14的表面刷毛相接触,且清洁锟14对过滤网ⅰ201起到清洁作用。
38.壳体1外壁的底端设置有清水箱4,清水箱4的一侧通过输出管固定套接有循环水泵5,循环水泵5的顶端固定套接有运输管6,运输管6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分流管7,分流管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
39.且分流管7设置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个分流管7与运输管6外壁固定连接,循环水泵5通过输出管对清水箱4内的清洁水进行向上的运动,使得清洁水从喷头喷射而出,对粉尘进行降尘作用。
40.壳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管道18,壳体1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废料口19,且废料口19的一端设置在废料管道18的底部;
41.且沉降的粉尘通过清洁锟14的清扫进入废料口19的内腔从废料管道18进行排出。
42.过滤箱3内腔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输出口,且过滤箱3的一侧通过输出口与清水箱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43.且输出口对过滤箱3和清水箱4起到连接作用,使得干净的水进入到清水箱4的内腔进行循环利用。
44.工作原理:参考图1至图4,首先粉尘从进气口16进入壳体1的内腔进行向上的漂
浮,通过分流管7上的喷头进行对粉尘进行沉降,使得沉降产生的废水从废水口15进入到过滤网ⅰ201的表面进行粉尘和水进行分离,在利用第一活性炭202和海绵203进行过滤,使得过滤的废水进入废水箱2的内腔对没有完全过滤完的粉尘进行沉淀,在通过连接管204使得沉淀的废水进入过滤箱3的内腔过滤,通过过滤网ⅱ301和第二活性炭302度废水进行二次过滤流入到清水箱4的内部;
45.在通过循环水泵5对清水箱4内部的过滤水进行向上的运输,使得水进入运输管6的内腔流入三个分流管7的内部,在分别通过三个分流管7上的多个喷头喷射出去,对粉尘进行沉淀,使得水进行循环使用;
46.在沉降过后的气体进行向上的运动时,经过碳纤维过滤网17对气体进行干燥,在通过壳体1顶部的出口进入到外部;
47.在进行过滤时,沉淀物会吸附在过滤网ⅰ201的表面,使得过滤网ⅰ201的表面堵塞,通过开启壳体1外部的电机8使得电机8上的传输轴带动着旋转杆10进行运转,使得旋转杆10上的两个齿轮9进行转动,带动着齿轮9连接的皮带11进行运动,同时另一侧相同的齿轮9和旋转杆10进行运动,使得皮带11连接的从动轮12进行旋转,从动轮12带动着从动杆13进行旋转,使得从动杆13连接的清洁锟14进行旋转移动,使得清洁锟14表面的刷毛对过滤网ⅰ201的表面沉降物进行清理使得沉降物进入废料管道18的通道内从废料口19排出。
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