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吸管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1869发布日期:2022-10-05 05:3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解吸管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降解吸管结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降解吸管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降解吸管结晶机,类似一个烘箱,它是一个独立的结晶机,加热板在结晶机上方,输送带位于加热板的底部,在一些加热段通过风机将热风由上方吹至下方的输送带上,按照这种方式,结晶机内部的热气的温度不均匀,温度波动大,顶部与底部温差高达30℃左右。上下温差大导致进入结晶机的吸管上下温差大,会导致进入结晶机的降解吸管变形,增加降解吸管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解吸管结晶装置,能够使降解吸管在结晶过程中受热均匀,防止降解吸管变形。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降解吸管结晶装置,包括结晶管,所述结晶管具有预热区、加热区和退火区,所述预热区位于所述结晶管的一端,所述加热区位于所述结晶管的中部,所述退火区位于所述结晶管的另一端;所述预热区设置有第一螺旋管道,所述第一螺旋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所述结晶管上设置有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加热区设置有第二螺旋管道,所述第二螺旋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气孔,所述结晶管上设置有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退火区设置有第三螺旋管道,所述第三螺旋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出气孔,所述结晶管上设置有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所述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的进气口相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经第一气压阀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经第二气压阀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经第三气压阀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管道左右设置在所述加热区内,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进气口均经所述第二气压阀与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结晶管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一侧与所述下盖的一侧铰接,以利于所述结晶管的翻盖;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所述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均设置在所述上盖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螺旋管道、所述第二螺旋管道、所述第三螺旋管道均分为上下两部分套管,以利于所述结晶管的翻盖;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管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管径,以利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管径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管径,以利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与所述
第二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对应连接;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管径大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管径,以利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对应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经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经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连接,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的上部分管道经第三密封圈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的下部分管道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的闭合面设置有软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结晶管,使得能够对降解吸管进行结晶;在装置中加入了预热区、加热区和退火区,通过预热区的作用能够对降解吸管进行预热,使降解吸管初步形成较少的结晶,并且能够提高降解吸管的耐热性能,使降解吸管进入加热区时不会出现变形;通过加热区的作用能够将降解吸管达到最佳结晶温度,缩短降解吸管完全结晶的时间;通过退火区的作用能够给降解吸管一个均匀降温退火的过程,防止降解吸管由高温到室温的急剧骤冷导致降温吸管变形;在装置中加入了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使得能够对预热区、加热区和退火区提供对应的气体温度,从而更好的对降解吸管进行结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能够对降解吸管进行结晶,且解决了现有结晶机上下温差大,降解吸管受热不均匀导致变形严重,减少降解吸管的报废率。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闭合时)。
12.图2是所述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所述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翻开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6.请参阅图1、图2、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解吸管结晶装置,包括结晶管1,所述结晶管1具有预热区11、加热区12和退火区13,所述预热区11位于所述结晶管1的一端,所述加热区12位于所述结晶管1的中部,所述退火区13位于所述结晶管1的另一端;所述预热区11设置有第一螺旋管道2,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21,所述结晶管1上设置有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3,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3的型号可以是kjq-20/500s,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3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3能够对第一螺旋管道2提供高温气体,高温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孔21进入预热区11,所述预热区11的温度范围为70℃~90℃,使得能够对降解吸管进行预热,使降解吸管初步形成较少的结晶,并且能够提高降解吸管的耐热性能,使降解吸管进入加热区12时不会出现变形;所述加热区12设置有第二螺旋管道4,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气孔41,所述结晶管1上设置有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的型号可以是kjq-20/500s,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进
气口相连通,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能够对第二螺旋管道4提供高温气体,高温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孔41进入加热区12,所述加热区12的温度范围为90℃~120℃,使得能够将降解吸管达到最佳结晶温度,缩短降解吸管完全结晶的时间;所述退火区13设置有第三螺旋管道6,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出气孔61,所述结晶管1上设置有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7,所述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7的型号可以是kjq-20/500s,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7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7能够对第三螺旋管道6提供高温气体,所述退火区13的温度范围为65℃~90℃,使得能够给降解吸管一个均匀降温退火的过程,防止降解吸管由高温到室温的急剧骤冷导致降温吸管变形。
17.请继续参阅图1、图2、图4,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3经第一气压阀(未图示)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压阀的型号可以是qty-8,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经第二气压阀(未图示)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压阀的型号可以是qty-8,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7经第三气压阀(未图示)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相连通,所述第三气压阀的型号可以是qty-8,但不仅限于此,通过第一气压阀、第二气压阀、第三气压阀能够调整高温气体的气压,从而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降解吸管,防止气压太大导致降解吸管变形。
18.请继续参阅图1、图3、图4,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左右设置在所述加热区12内,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进气口均经所述第二气压阀与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相连通,使得能够朝加热区12的左右两侧分别输送高温气体,能够使降解吸管受热均匀,更好的对降解吸管进行结晶。
19.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述结晶管1包括上盖14和下盖15,通过上盖14与下盖15相配合,能够便于降解吸管进入到结晶管1内;所述上盖14的一侧与所述下盖15的一侧铰接,以利于所述结晶管1的翻盖;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3、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所述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7均设置在所述上盖14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均分为上下两部分套管,以利于所述结晶管1的翻盖;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的上部分管道22管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的下部分管道23管径,以利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的上部分管道22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的下部分管道23对应连接,当上盖14和下盖15闭合时,第一螺旋管道2的上部分管道22套设在第一螺旋管道2的下部分管道23上,使得高温气体只能从第一出气孔21内出气,避免高温气体从其他位置泄露,提高高温气体的利用率;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上部分管道42管径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下部分管道43管径,以利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上部分管道42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下部分管道43对应连接,当上盖14和下盖15闭合时,第二螺旋管道4的上部分管道42套设在第二螺旋管道4的下部分管道43上,使得高温气体只能从第二出气孔41内出气,避免高温气体从其他位置泄露,提高高温气体的利用率;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的上部分管道62管径大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的下部分管道63管径,以利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的上部分管道62与所述第三螺旋管道6的下部分管道63对应连接,当上盖14和下盖15闭合时,第三螺旋管道6的上部分管道62套设在第三螺旋管道6的下部分管道63上,使得高温气体只能从第三出气孔61内出气,避免高温气体从其他位置泄露,提高高温气体的利用率。
20.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的上部分管道22经第一密封圈(未图示)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2的下部分管道23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上部分管道42经第二密封圈
(未图示)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下部分管道43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上部分管道62经第三密封圈(未图示)与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的下部分管道63连接,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能够更好的防止高温气体泄露。
21.请继续参阅图2、图3,所述上盖14与所述下盖15的闭合面设置有软胶(未图示),使得能够在上盖14与下盖15闭合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从而更好的对降解吸管进行结晶。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上盖14,将经过上一步工序的降解吸管牵引穿过结晶管1后,将上盖14与下盖15闭合,启动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3、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5和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7将高温气体对应输送到预热区11、加热区12和退火区13,使降解吸管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升温结晶,从而完成对降解吸管的结晶,最后从退火区13牵引到下一步工序。
2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压缩空气加热器、第二压缩空气加热器、第三压缩空气加热器、第一气压阀、第二气压阀、第三气压阀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一种降解吸管结晶装置的结构特点。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