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2152发布日期:2023-01-25 10:4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活性炭废气净化器又名活性炭过滤器,其主要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处理,由于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从而使污染物质被吸附,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作用。
3.现有的活性炭吸附箱,废气气流一般是在风机的带动下,从吸附箱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活性炭的过滤后,再从吸附箱的出风口排出。目前,大多数活性炭吸附箱通常采用抽屉式的活性炭盒,其具有更换方便,容量大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吸附箱内部气流流动通道一般都是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由于上、下相邻活性炭盒之间具有供废气气流流动的通道,废气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体会径直从上述流动通道流过,而不会与活性炭盒内的活性炭发生反应,从而导致了活性炭吸附箱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4.而对于活性炭吸附箱来说,活性炭盒的布置形式,以及箱体内部气体流动通道的结构布置直接关系到了活性炭吸附箱对与废气的净化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可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和效率的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以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和效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其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的前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布置的插口;第一隔板,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并靠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靠近所述箱体内腔的腔底;
7.第二隔板,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并靠近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二导流口靠近所述箱体内腔的腔顶,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箱体合围形成净化通道,所述净化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多个所述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口和所述第二导流口之间,所述安装位与所述插口对应设置;
8.多个容纳盒,数量与所述插口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容纳盒活动插接在所述安装位内,所述容纳盒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容纳盒的底部贯穿有若干透风孔,所述容纳盒的前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箱体的前侧板上;以及多个锁紧组件,每个所述锁紧组件对应一个所述容纳盒,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挡板锁紧在所述箱体上,或者使所述挡板与所述箱体分离。
9.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箱体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
导流通道分别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导流口。
10.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箱体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导流口和所述出风口。
11.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内腔的腔底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箱体内腔的腔顶的夹角处设置有第四导流板,所述第四导流板和所述第三导流板均呈弧形。
12.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锁紧单元,两个所述锁紧单元分别布置在所述挡板的两侧,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安装座,其设置在所述插口的一侧;支轴,其沿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螺杆,其设置在所述支轴上,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所述支轴的轴线垂直;支耳,其设置在所述挡板上并沿平行于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挡板外,所述支耳设置在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支耳设置有可供所述螺杆转入的让位缺口;以及锁紧手轮,其螺纹配合在所述螺杆上,所述锁紧手轮上设置有抵接部,当所述螺杆转入所述让位缺口内后,所述抵接部可抵接在所述支耳背离所述箱体的一侧。
13.优选地,所述插口的周向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背离所述箱体一侧形成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密封垫。
14.优选地,每个所述安装位内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所述容纳盒的支撑角铁,两个所述支撑角铁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其通过在箱体内设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并通过对第一导流口与第二导流口开设位置的设计,使得废气气流自下而上能够全部通过每个装有活性炭的容纳盒,如此,保证了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和效率。同时,通过设计锁紧组件来对挡板进行锁紧或解锁,操作便捷,便于工作人员对容纳盒内的活性炭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该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22.图5为其中一个容纳盒抽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0-箱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抵接凸起,131-安装面,14-密封垫,15-支撑角铁;
26.20-第一隔板,21-第一导流口;
27.30-第二隔板,31-第二导流口;
28.41-净化通道,42-第一导流通道,43-第二导流通道;
29.50-容纳盒,51-透风孔,52-挡板;
30.60-活性炭;
31.71-第一导流板,72-第二导流板,73-第三导流板,74-第四导流板;
32.80-锁紧单元,81-安装座,82-支轴,83-螺杆,84-支耳,841-让位缺口,85-锁紧手轮,851-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4.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活性炭60吸附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0、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30、多个容纳盒50和多个锁紧组件。
40.箱体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箱体10的前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布置的插口。第一隔板20和第二隔板30均设置在箱体10的内腔中,第一隔板20靠近进风口11,第一隔板20上开设有第一导流口21,第一导流口21靠近箱体10内腔的腔底。第二隔板30靠近出风口12,第二隔板30上开设有第二导流口31,第二导流口31靠近箱体10内腔的
腔顶,第二隔板30、第一隔板20和箱体10合围形成净化通道41,净化通道41内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多个安装位位于第一导流口21和第二导流口31之间,安装位与插口对应设置。
41.容纳盒50的数量与插口的数量相对应,容纳盒50活动插接在安装位内,容纳盒50内设置有活性炭60,容纳盒50的底部贯穿有若干透风孔51,容纳盒50的前侧设置有挡板52,挡板52抵接在箱体10的前侧板上。每个锁紧组件对应一个容纳盒50,锁紧组件用于将挡板52锁紧在箱体10上,或者使挡板52与箱体10分离。
42.本实施例的活性炭60吸附过滤装置,其通过在箱体10内设计第一隔板20和第二隔板30,由于第一隔板20上的第一导流口21靠近箱体10内腔的腔底,而第二隔板30上的第二导流口31靠近箱体10内腔的腔顶,因此,当废气气流从进风口11进入到箱体10内后,在第一隔板20的阻挡作用下,只能流向第一导流口21。当废气气流流入到净化通道41后,在第二隔板30的阻挡作用下,只能向上流动,而废气气流在穿过容纳盒50的透风孔51后,会与多孔活性炭60接触,废气气流中的污染物就会被吸附在活性炭60的表面,从而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从而实现了对废气气流的净化目的。经过净化并达到排放标准的气流通过第二导流口31流向出风口12,最后从与出风口12连接的烟囱高空排放。
43.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对容纳盒50内的活性炭60进行更换,工作人员通过操作锁紧组件来对挡板52进行解锁,在将容纳盒50从插口取出后,便可更换新的活性炭60,更换完毕后,重新将容纳盒50插入到安装位内并利用锁紧组件锁紧挡板52即可。
44.本实施例的活性炭60吸附过滤装置,其通过在箱体10内设计第一隔板20和第二隔板30,并通过对第一导流口21与第二导流口31开设位置的设计,使得废气气流自下而上能够全部通过每个装有活性炭60的容纳盒50,如此,保证了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和效率。同时,通过设计锁紧组件来对挡板52进行锁紧或解锁,操作便捷,便于工作人员对容纳盒50内的活性炭60进行更换。
45.在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0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71,第一导流板71设置在第一隔板20与进风口11之间,第一导流板71与箱体10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流通道42,第一导流通道42分别连通进风口11和第一导流口21。当废气气流从进风口11进入到箱体10内后,在第一导流板71的导流作用下,废气气流只能流向第一导流口21,通过设计第一导流板71,缩短了废气气流在进风口11与第一隔板20之间的停留时间,使得废气气流能够快速地流向净化通道41,提高了废气气流的流动速度。
46.在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0内设置有第二导流板72,第二导流板72设置在第二隔板30与出风口12之间,第二导流板72与箱体10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流通道43,第二导流通道43分别连通第二导流口31和出风口12。经过净化后的气流从第二导流口31流出后,在第二导流板72的导流作用下,净化后的气流只能流向出风口12,通过设计第二导流板72,缩短了净化后的气流在第二导流口31与出风口12之间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气流的排出速度。
4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隔板30与箱体10内腔的腔底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导流板73,第一隔板20与箱体10内腔的腔顶的夹角处设置有第四导流板74,第四导流板74和第三导流板73均呈弧形。当废气气流从第一导流口21流入到净化通道41内后,在呈弧形的第三导流板73的导流作用下,废气气流能够快速地向上流动,从而缩短了废气气流在第二隔板30与箱体10腔底夹角处的停留时间。
48.在一个实施例中,锁紧组件包括两个锁紧单元80,两个锁紧单元80分别布置在挡
板52的两侧,锁紧单元80包括安装座81、支轴82、螺杆83、支耳84和锁紧手轮85。安装座81设置在插口的一侧,支轴82沿竖向转动设置在安装座81内,螺杆83设置在支轴82上,螺杆83的轴线与支轴82的轴线垂直。支耳84设置在挡板52上并沿平行于挡板52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挡板52外,支耳84设置在安装座81背离箱体10的一侧,支耳84设置有可供螺杆83转入的让位缺口841。锁紧手轮85螺纹配合在螺杆83上,锁紧手轮85上设置有抵接部851,当螺杆83转入让位缺口841内后,抵接部851可抵接在支耳84背离箱体10的一侧。
49.在将容纳盒50从插口插入到安装位中后,并使挡板52抵接在箱体10的前侧板上,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螺杆83,使支轴82带动螺杆83旋转,当螺杆83转入到支耳84的让位缺口841内后,通过旋转锁紧手轮85,当抵接部851抵紧在支耳84背离箱体10的一侧后,且无法进行转动锁紧手轮85后,即表示锁紧到位,此时,挡板52就会牢牢地抵紧在箱体10的前侧板,如此,不仅保证了挡板52的锁紧效果,也避免了废气气流从插口漏出。
50.当需要解锁时,操作人员只需要旋松两个锁紧手轮85,并使螺杆83可旋出让位缺口841外即可,此时,便可将容纳盒50抽出,从而实现对活性炭60的更换。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口的周向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抵接凸起13,抵接凸起13背离箱体10一侧形成有安装面131,安装面131设置有密封垫14。通过设计抵接凸起13并在其安装面131上设计密封垫14,在两个锁紧单元80的锁紧作用下,挡板52会牢固地抵紧在密封垫14上,如此,进一步提高了挡板52与插口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了废气气流从插口漏出。
52.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位内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容纳盒50的支撑角铁15,两个支撑角铁15分别布置在第一隔板20和第二隔板30上。
53.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