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6942发布日期:2023-03-25 01:5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管道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管道间防堵塞装置一般是安装在水利工程管道上,进行杂质淤泥隔离收集,防止杂质淤泥对水利工程管道造成堵塞使用的装置,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管道上。
3.但是现有的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大多是只设有一个当堵塞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过滤的淤泥排出,就需要停止供水,再将淤泥排出后重新供水,影响水利工程的供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出水端经三通管连通有两个进水支管,进水支管上连通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l形的过滤网板,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集淤筒体,所述出水管道的进水端经三通管连通有两个出水支管,出水支管的进水端与箱体上与过滤网板形成的空腔相连通,与箱体相连通一侧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与箱体相连通另一侧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位于进水支管处呈弧形的缓冲板,缓冲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向下的导淤板、导水板和挡板,箱体底端的另外两侧均设有与导淤板、导水板和挡板形成封闭导淤腔的封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水板的最低端与导淤板底端的四分之一处相连接,导水板的底端开设有导淤口,挡板的顶端与导水板底端面的三分之一相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淤板、挡板和两个封板连接的底端设有排淤管,所述集淤筒体的顶端与排淤管螺纹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淤筒体的内壁设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承重台,承重台上设有与排淤管底端相抵接的密封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的一端面设有横截面为球形的弹性卡块,承重台上开设有与弹性卡块相匹配的收纳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淤管的外壁设有与集淤筒体顶端相抵接的弧形板,集淤筒体的外壁设有限位块,弧形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弧形板和限位块的紧
固螺钉,弧形板上开设有腰形孔,限位块上开设有与紧固螺钉螺纹连接的连接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在通水时,先将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控制阀关闭,水从进水管道进入到一侧的进水支管,从进水支管进入到箱体的内部,在箱体内部过滤网板的过滤作用下,淤泥被过滤到箱体内,水通过过滤网板进入出水支管,从出水支管排入到出水管道内,定期先打开另一侧的两个第二控制阀,再关闭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控制阀,就可以定期对过滤的淤泥进行清理,避免了需要停水才能清理管道内淤泥的情况,从而不会影响水利工程的供水使用。
16.2.该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进入到箱体内部的水缓冲板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落到导水板上流动,当箱体内充满水后,过滤网板对水过滤,淤泥顺着导淤板向下滑落,并在导水板的冲刷下,淤泥从导淤口进入到导水板的下方,从而进入到集淤筒体的内部,便于对淤泥过滤集中收集,避免了水流带动淤泥反复流动。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的俯视结构剖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的箱体主视结构剖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的弧形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进水支管;4、箱体;5、过滤网板;6、集淤筒体;7、出水支管;8、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缓冲板;11、出水孔;12、导淤板;13、导水板;14、挡板;15、封板;16、导淤口;17、排淤管;18、承重台;19、密封圈;20、弹性卡块;21、弧形板;22、限位块;23、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包括进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2,所述进水管道1的出水端经三通管连通有两个进水支管3,进水支管3上连通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内部设有l形的过滤网板5,所述箱体4的底端设有集淤筒体6,所述出水管道2的进水端经三通管连通有两个出水支管7,出水支管7的进水端与箱体4上与过滤网板5形成的空腔相连通,与箱体4相连通一侧的进水支管3和出水支管7上设有第一控制阀8,与箱体4相连通另一侧的进水支管3和出水支管7上设有第二控制阀9。
25.其中,所述箱体4的内部设有位于进水支管3处呈弧形的缓冲板10,缓冲板10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1,降低了水流对过滤网板5过滤的淤泥的直接冲击。
26.其中,所述箱体4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向下的导淤板12、导水板13和挡板14,箱体4底端的另外两侧均设有与导淤板12、导水板13和挡板14形成封闭导淤腔的封板15,所述导水板13的最低端与导淤板12底端的四分之一处相连接,导水板13的底端开设有
导淤口16,挡板14的顶端与导水板13底端面的三分之一相连接,所述导淤板12、挡板14和两个封板15连接的底端设有排淤管17,所述集淤筒体6的顶端与排淤管17螺纹连接,进入到箱体4内部的水缓冲板10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落到导水板13上流动,当箱体4内充满水后,过滤网板5对水过滤,淤泥顺着导淤板12向下滑落,并在导水板13的冲刷下,淤泥从导淤口16进入到导水板13的下方,从而进入到集淤筒体6的内部,便于对淤泥过滤集中收集,避免了水流带动淤泥反复流动,螺纹连接可以对集淤筒体6进行拆卸,从而将集淤筒体6内部的淤泥排出。
27.其中,所述集淤筒体6的内壁设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承重台18,承重台18上设有与排淤管17底端相抵接的密封圈19,集淤筒体6与排淤管17螺纹连接,以及在密封圈19的密封作用下,使得密封效果更好,避免漏水。
28.其中,所述密封圈19的一端面设有横截面为球形的弹性卡块20,承重台18上开设有与弹性卡块20相匹配的收纳槽,可以对密封圈19进行拆卸更换。
29.其中,所述排淤管17的外壁设有与集淤筒体6顶端相抵接的弧形板21,集淤筒体6的外壁设有限位块22,弧形板21上设有用于固定弧形板21和限位块22的紧固螺钉23,弧形板21上开设有腰形孔,限位块22上开设有与紧固螺钉23螺纹连接的连接孔,紧固螺钉23可以对集淤筒体6限位,避免集淤筒体6转动影响集淤筒体6与排淤管17的连接密封性,腰形孔可以对紧固螺钉23进行微调,从而使得紧固螺钉23与连接孔螺纹连接。
30.工作时,该种水利工程管道的防堵塞装置,在通水时,先将进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2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控制阀8关闭,水从进水管道1进入到一侧的进水支管3,从进水支管3进入到箱体4的内部,在箱体4内部过滤网板5的过滤作用下,淤泥被过滤到箱体4内,水通过过滤网板5进入出水支管7,从出水支管7排入到出水管道2内,定期先打开另一侧的两个第二控制阀9,再关闭进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2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控制阀8,就可以定期对过滤的淤泥进行清理,避免了需要停水才能清理管道内淤泥的情况,从而不会影响水利工程的供水使用。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