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再生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851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再生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油处理装置,尤其指既能过滤,又能再生的油处理装置。
目前,工业用油处理装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油过滤器,主要针对劣化油中机械杂质(颗粒);进行机械过滤或离心分离,同时除去油中水份,另一类是油再生装置,主要针对劣化油中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酸、环烷酸皂、胶质等,进行吸附;通常劣化油需要分别在油过滤器和油再生装置中净化处理后,才能作为工业上的润滑油、绝缘油、液压油等,显然,油的处理过程较复杂;而且,上述装置大多采用上、下叠层式结构,不但体积大、净化效果不佳,尤其对过滤和吸附物的更换、清理都较麻烦,很易污染环境。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再生过滤器,以多环竖直筒体的过滤吸附层,连续除去油中机械杂质和有害化学物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油再生过滤器包括净化滤芯筒、壳体和壳盖,净化滤芯筒是由内、外净化筒、吸附剂圈、上、下封闭环及内孔腔构成,其中吸附剂圈填充在内、外净化筒之间,在内、外净化筒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封闭环,又内净化筒由带孔内金属网筒和内滤筒连接而成,外净化筒由带孔的外金属网筒和外滤筒连接而成;净化滤芯筒竖直置于壳体内底壁上,且其外壁与壳体内壁间形成一外环腔,此外,壳体侧下方和底壁中心分别设置侧通口和底通口。上述内、外滚筒分别连接在内、外金属网筒外壁上、且内滤筒为精细纤维滤材,外滤筒为聚合物滤材。上述内滤筒连接在内金属网筒外壁上,外滤筒连接在外金属网筒内壁上,且内滤筒为聚合物滤材,外滤筒为精细纤维滤材。上述吸附剂圈为硅铝酸盐材料。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操作过程简单、更换过滤和吸附物方便,同时体积小、净化效果还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净化滤芯筒 11内净化筒 111内金属网筒 112内滤筒 12外净化筒 121外金属网筒 122外滤筒 13吸附剂圈 14上封闭环 15下封闭环 16内孔腔 2壳体 21侧通口 22底通口 23底密封环 24外环腔 3壳盖 31盖密封环 32密封组件如
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包括净化滤芯筒1、壳体2及壳盖3。净化滤芯筒1是由内净化筒11、外净化筒12、吸附剂圈13、上、下封闭环14、15内孔腔16构成。
吸附剂圈13是固体颗粒状高效分子筛吸附剂(如硅铝酸盐)组成,用于吸附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酸、环烷酸皂、胶质等,该吸附剂圈13被填充在内、外净化筒11、12之间,在内、外净化筒11、12的上、下端分别嵌接或粘接上、下封闭环14、15,使吸附剂圈13固定在封闭腔内,而内净化筒11的内孔腔16是通孔;又内外净化筒11、12分别是由带孔的内金属网筒111和内滤筒112及由带孔的外金属网筒121和外滤筒122连接而形成。
净化滤芯筒1竖直置于壳体2内底壁上、且其外壁与壳体2内壁间形成一外环腔24,壳体2的侧壁下方具有一侧通口21,连通外环腔24,而壳体2的底壁中心设有底通口22,连通内孔腔16,另外在壳体2底壁内还设置底密封环23,使净化滤芯筒1的下封闭环15与壳体2内底壁之间的接触,保持密封。
壳盖3与壳体2上部外壁用螺纹或嵌合连接,便于拆装,更换净化滤芯筒1容易,壳盖3上的盖密封环31,保持壳盖3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密封,另外壳盖3顶壁内还设有密封组件32(内压紧螺钉、钢球、压板及密封环构成),使由孔腔16顶端密封内、外金网筒111、112是在筒体上均布通孔的金属筒,除让过滤油通过外,还支持滤筒,内滤筒112为精细纤维滤材(通常能过滤80微米以上颗粒),除去油中机械杂质,并且内、外滤筒112、122分别连接在内、外金属网筒111、112外壁上。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内滤筒112为聚合物滤材(通常能过滤80微米以上颗粒),外滤筒122为精细纤维滤材(通常能过滤3微米以上颗粒),除去油中机械杂质,并且内滤筒112连接在内金属网筒111的外壁上,而外滤筒122连接在外金属网筒112的内壁上;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
第一实施例的油处理过程,按
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侧通口21为油进口,底通口22为油出口;第二实施例的油处理过程,按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底通口22为油进口,侧通口21为油出口。
权利要求1.一种油再生过滤器包括净化滤芯筒、壳体和壳盖,其特征是净化滤芯筒是由内、外净化筒、吸附剂圈、上、下封闭环及内孔腔构成,其中吸附剂圈填充在内、外净化筒之间,在内、外净化筒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封闭环,又内净化筒由带孔内金属网筒和内滤筒连接而成,外净化筒由带孔的外金属网筒和外滤筒连接而成;净化滤芯筒竖直置于壳体内底壁上,且其外壁与壳体内壁间形成一外环腔,此外,壳体侧下方和底壁中心分别设置侧通口和底通口。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油再生过滤器,其特征是上述内、外滚筒分别连接在内、外金属网筒外壁上、且内滤筒为精细纤维滤材,外滤筒为聚合物滤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再生过滤器,其特征是上述内滤筒连接在内金属网筒外壁上,外滤筒连接在外金属网筒内壁上,且内滤筒为聚合物滤材,外滤筒为精细纤维滤材。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再生过滤器,其特征是上述吸附剂圈为硅铝酸盐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油处理装置,尤其指既能过滤,又能再生的油处理装置。它的净化滤芯筒是由内、外净化筒、吸附剂圈、上、下封闭环及内孔腔构成,其中吸附剂圈填充在内、外净化筒之间,在内、外净化筒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封闭环,又内、外净化筒分别以内金属网筒机内滤筒的连接及以外金属网筒和外滤筒的连接构成;净化滤芯筒竖直置于壳体内底壁上,且其外壁与壳体内壁间形成一外环腔。从而操作简单、更换过滤和吸附物方便。
文档编号B01D24/02GK2213557SQ9424851
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永洛 申请人:电力工业部热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