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储存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7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的宽的孔口或入口的内径足够宽,以方便和容易地接收流体输入而不溢出,并且足够窄以允许多个流体储存器附接到用于将流体传送到歧管的入口的面板,例如,用于将流体传送到微流控芯片的面板。例如参见图3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漏斗部具有大约0.92-0.97英寸的竖直长度/深度、大约30°的开口角度以及大约0.45-0.55英寸的较宽的孔口或入口。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的漏斗部能够容纳在大约0.2 mL至大约2.0 mL的范围中的流体体积,例如,大约0.2 mL、大约0.3 mL、大约0.4 mL、大约 0.5 mL、大约 0.6 mL、大约 0.7 mL、大约 0.8 mL、大约 0.9 mL、大约 1.0 mL、大约 1.1 mL、大约 1.2 mL、大约 1.3 mL、大约 1.4 mL、大约 1.5 mL、大约 1.6 mL、大约 1.7 mL、大约1.8 mL、大约1.9 mL、或大约2.0mL。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的漏斗部能够容纳大约1.5 mL至大约2.0 mL的流体体积。
[0019]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漏斗部的外表面具有凸缘或突出部(4)。所述凸缘或所述突出部被定位成彼此成180°,并且与窄的孔口或出口或颈部相邻。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缘或所述突出部从漏斗部的外表面垂直地伸出大约0.10英寸至大约0.15英寸,例如,0.10英寸、0.11英寸、0.12英寸、0.13英寸、0.14英寸、0.15英寸,通常为大约0.12-0.13英寸。所述凸缘具有用作引导件的使用,所述引导件能够锁定到例如歧管中的槽中,以便当流体储存器直接地或经由转接器安装在歧管上时,促进流体储存器和歧管之间的稳定性和不渗透液体的密封。例如参见图5。
[0020]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的壁的厚度在大约0.030英寸至大约0.10英寸的范围中,例如,0.030英寸、0.035英寸、0.040英寸、0.045英寸、0.050英寸、0.055英寸、0.060英寸、0.065英寸、0.070英寸、0.075英寸、0.080英寸、0.085英寸、0.090英寸或0.10
英寸。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的壁的厚度为大约0.050。视情况,流体储存器的壁的厚度能够是均匀的或变化的。所述流体储存器一般由当与生物流体(例如,全血)接触时对悬浮于介质中的细胞是惰性的并且不会与之结合或溶解的材料制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由一种或多种聚合物制成,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和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 )。
[0021]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料斗以如下速率分配或排出流体,即:速率在大约2 mL/hr至大约 25 mL/hr 的范围中,例如,2.0 mL/hr、2.5 mL/hr N 3.0 mL/hr、3.5 mL/hr、4.0 mL/hr、4.5 mL/hrN5.0 mL/hr、5.5 mL/hr、6.0 mL/hr、6.5 mL/hr、7.0 mL/hr、7.5 mL/hr、8.0 mL/hr、10 mL/hrN12 mL/hr、15 mL/hr、18 mL/hr、20 mL/hr、22 mL/hr 或 25 mL/hr。在一些实施例中,料斗以大约5.0 mL/hr的速率分配或排出流体。如上文中讨论的,基于重力的流体分配或排出的速率能够通过调整窄的孔口或出口的内径、漏斗部的开口角度以及维持在料斗中的流体量来调制或调整。当安装在包括微流控芯片的系统的歧管(例如,如图4中所描绘的)中时,分配或排出的速率能够通过调制或调整驱动流体流动的栗的分配和回抽速率来进行调制或调整。
[0022]转到图3,其描绘了收容一个或多个微流控芯片的示例性歧管(6)。在描绘的实施例中,示出了经由转接器(5)连接到歧管的一系列料斗。所述料斗和转接器密封到与微流控装置流体连通的歧管中的孔口上,以产生不渗透流体的密封,用于将流体从所述料斗通过歧管中的通道传送或分配到微流控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被直接附接到例如放置在歧管内的微流控芯片并与之直接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经由转接器(5)附接到微流控芯片并与之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器与微流控芯片接口。所述转接器的带凸缘的基部被形成为压靠芯片的平坦顶部,并且密封流体通道,从而使它不渗透流体。所述转接器能够被模制成装配到作为接口的料斗或流体储存器的基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器由硅制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微流控芯片包括在芯片的顶部上模制的凹形连接器。料斗随后能够被模制或吹模成具有凸形配对物,以实现料斗与芯片的相互作用。
[0023]图5示出了另一个示例性歧管的照片。料斗密封到这样的孔口中,所述孔口具有槽以收容从料斗(7)突出的凸缘。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料斗直接旋拧到或卡合到所述孔口中,并且所述凸缘将料斗引导或锁定到稳定和密封的位置中。料斗可以直接密封到歧管中的孔口中,或可以通过转接器密封到歧管中的孔口中。图4示出了在例如美国专利号7,807,454 和 8,263,387 以及美国专利公开号 2012/0129252、2012/0100560、2012/0045828和2011/0059519中描述的用于处理来自细胞混合物的罕见细胞群的系统的背景下的歧管
(6)的放置,所有的这些专利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地结合于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的目的。如图4中所描绘的,歧管处于其打开位置中,从而也示出了微流控芯片的放置。
[0024]3.使用方法
所述流体储存器具有用于例如以恒定的和预定的流速将流体受控传送到微流控装置中的使用。例如,通过调整窄的出口的内径,通过调整漏斗部的开口角度和竖直高度以及通过调整漏斗中的流体液位,能够控制通过窄的出口的流体分配的流速。对方便地接收通过手动程序或自动程序传送的生物流体而言,所述流体储存器还有更多用处。用于流体输入的宽的孔口或入口减少或消除了溢出、污染(例如,围绕入口的区域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0025]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被附接到歧管中的孔口,以允许与微流控装置的流体连通以及流体到微流控装置的受控传送或分配。所述流体储存器可以被直接附接到歧管,或通过转接器附接到歧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可以被直接附接到(例如,在歧管内的)微流控芯片,或通过转接器附接到微流控芯片。取决于流体储存器的附接部内的螺纹的设计或存在,流体储存器能够被螺接到歧管或转接器上和/或卡合就位和/或密封到歧管或转接器上。流体储存器和歧管或转接器或微流控芯片之间的附接是不渗透流体的,使得传送通过流体储存器的所有流体被传送到微流控装置,并且在流体储存器和歧管或转接器或微流控芯片之间的接合处不泄漏。
[0026]流体储存器和转接器能够是可重用的或一次性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流体储存器和/或转接器被使用一次并更换。
[0027]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示例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并且根据其的各种修改或改变将给予本领域技术人员建议且将被包括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地结合于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流体储存器,包括: 漏斗部,其中,所述漏斗部具有用于接收流体的宽的入口和用于以恒定的流速排出流体的窄的出口;以及 经由所述窄的出口与所述漏斗部流体连通的附接部,其中,所述附接部的内表面包括用于与歧管的液体不渗透密封的螺纹,其中,所述流体储存器能够容纳大约2 mL的最大体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部的开口角度在大约25°至大约35°的范围中。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部的外表面包括定位成彼此成180°并且与所述窄的出口相邻的两个凸缘。4.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窄的出口具有在大约0.10英寸至大约0.20英寸的范围中的内径。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器与微流控装置流体连通。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器包括高密度聚乙烯。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器通过模制过程生产。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器通过吹模过程生产。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器是如图1、图2、图3和/或图5中描绘的流体储存器。10.一种连接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并与之流体连通的微流控芯片。1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被直接连接到所述流体储存器。1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经由转接器连接到所述流体储存器。13.—种连接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储存器并与之流体连通的歧管。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被直接连接到所述流体储存器。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经由转接器连接到所述流体储存器。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与微流控装置流体连通。17.—种以恒定的流速将流体传送到微流控装置的方法,其包括将流体输入到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储存器中或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歧管中或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中。
【专利摘要】本公开提供了用于液体生物样品到微流控装置的受控传送的流体储存器或料斗。
【IPC分类】B65B39/00, B67C11/02, G01N35/10, B01L3/00
【公开号】CN105163857
【申请号】CN201380060163
【发明人】B.瓦希迪, B.斯特隆, S.费尔古森
【申请人】辛温尼奥生物系统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3年9月11日
【公告号】EP2897729A1, US20150224501, WO2014046943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