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介质和带有过滤介质的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493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过滤介质和带有过滤介质的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介质(10),其包括第一介质层(12)、第二介质层(18)和至少一个第三介质层(20),其中第二介质层(18)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第一介质层(12)之后,并且其中第三介质层(20)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第二介质层(18)之后。在此第一介质层(12)具有纤维并且第二介质层(18)具有纳米纤维。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过滤介质(10)的过滤元件(50),以及这种过滤元件(50)作为燃料过滤器的用途。
【专利说明】
过滤介质和带有过滤介质的过滤元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过滤流体、尤其用于过滤液体(如例如燃料)的过滤介质,以及一种带有这种过滤介质的过滤元件,尤其用于作为内燃机的燃料过滤器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是带有玻璃纤维层的变速器油过滤器,所述玻璃纤维层在两侧粘合有纺粘非织造物(Spunbondvlies)。纺粘非织造物改善了例如在过滤器的制造过程中玻璃纤维层的可操纵性。已知的是用于液体的多覆层过滤器,在其中将熔喷非织造物(Meltbl ownv lies)与由含有纤维素的过滤纸制成的流开侧的层相组合。
[0003]概念恪喷、纺粘、湿铺的(的8 886168七6)和干铺的(1:1'0^^1^6168七6)层制造、梳理机非织造物(Krempel vlies)、丝线纺织非织造物(Fi lamentspinnvlies)和交叉层非织造物(Kreuzlagenvlies)例如被定义在uVliesstoffe:Rohstoffe ,Herstellung,Anwendung,Eigenschaften,Priifung,2.Auflage ,2012 ,Weinheim(非织造物材料:原材料、制造、用途、性能、检验.第 2版,2012,魏恩海姆)”、ISBN: 978-3-527-31519-2 中。
[0004]从空气过滤中已知的是,从玻璃纤维介质中有纤维碎片到达到纯净空气区域中。这种放出能够即使在粘合有纺粘非织造物的玻璃纤维介质中在液体过滤的情况下也被观察到。
[0005]在文件EP 2 039 411 Al中描述了一种变速器油过滤器,在其中在由玻璃纤维介质组成的过滤覆层的流开侧的熔喷介质层能够至少强烈地减少玻璃纤维的放出并且允许由此使用玻璃纤维介质以用于过滤。
[0006]此外文件WO 2008/066813 A2描述了一种过滤介质,其具有纳米纤维覆层(Nanofaserschicht)和基底覆层,其中纳米纤维覆层包括聚合物并且基底覆层例如包括纺粘纤维、纤维素纤维、熔喷纤维、玻璃纤维或它们的混合形式。由此将过滤介质的好的过滤性能与如下可行性(即使得过滤介质为了制造过滤元件在没有另外的修改的情况下以起褶的形式来折叠)相组合。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完成一种过滤介质,其以紧凑的结构形式减少了玻璃纤维碎片放出到被过滤的流体中。
[0008]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完成一种带有如下过滤介质的过滤元件,所述过滤元件以紧凑的结构形式减少了玻璃纤维碎片放出到被过滤的流体中。
[0009]之前提及的任务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在如下过滤介质(即其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至少一个第三介质层,其中第二介质层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bestimmungsgemafien Durchstr6mungsrichtung)上布置在第一介质层之后并且其中第三介质层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布置在第二介质层之后)的情况下以下面的方式解决,即第一介质层具有纤维并且第二介质层具有纳米纤维。
[0010]本发明的适宜的设计方案和优点由另外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知。
[0011]提出一种过滤介质,其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至少一个第三介质层,其中,第二介质层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介质层之后,并且其中,第三介质层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布置在第二介质层之后。在此第一介质层具有纤维并且第二介质层具有纳米纤维。
[0012]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横向或垂直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层伸延。由此待过滤的流体流穿流过滤介质的所有的介质层。
[0013]在使用含有玻璃纤维的介质的情况下附加的截止覆层(Sperrschicht)是有利的,以便阻止冲走玻璃纤维,因为他们具有高的磨蚀性的作用。此外因为玻璃纤维层没有足够的刚度(从而保持有施加的折叠结构),适宜地附加地为了可处理性(Verarbeitbarkeit)能够设置有带有高的刚度的覆层,以便在过滤元件中实现星状折叠(Sternfal tung)。所述星状折叠典型地由纺粘或纤维素层或格栅组成。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在此由支撑和截止覆层的组合在一个过滤层中进行。所述过滤层例如由非织造物材料制成,到所述非织造物材料中或上附加地施加有纳米纤维。由连续纤维(Endlosfasern)组成的基础材料提供高的透空气性和同时高的刚度。基础材料能够以两阶段的方法制造而成。在第一生产步骤中进行挤出(Extrudieren)和纺织(Spinnen)聚合物粒(Po Iymergarn)。在此能够分别特定地选取核芯和外罩材料(Kern- und Hiillenmaterial),所述核芯和外罩材料改变核芯外罩比并且总体线强度(GesamtfadenstSrke)被改变。在第二生产步骤中将带有直到四个纤维层的连续纤维置于彼此相叠并且接着热地在交叉点处粘合。由此产生非常敞孔的(off enporig)、三维的非织造物。通过纳米纤维附加地施加到织物非织造物(Gewebevl ies)的流进侧上使得保证了可能被冲走的玻璃纤维的分离。
[0014]通过将功能刚度和用于玻璃纤维的截止覆层结合在唯一的过滤介质中实现了减少过滤元件的总高度。由此得到微粒吸纳能力和寿命的提高。因此在给定的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总过滤器的结构尺寸或能够解锁过滤器以用于更长的更换周期。
[0015]有利地第二介质层能够具有带有在50 nm和1000 nm之间、优选地在600 nm和800nm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纳米纤维且/或第二介质层至少很大程度上能够由带有在50nm和1000 nm之间、优选地在600 nm和800 nm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纳米纤维形成。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加倍引起玻璃纤维碎片的明显更差的分离度。
[0016]作为纤维直径在此是指中位值。中位数将数据记录、样品或分布分成两半,从而在一半中的值小于中位值,在另一半中的值大于中位值。
[0017]另外适宜的是,第二介质层具有在0.05和10g/m2之间、优选地在0.1和5 g/m 2之间的单位面积重量。对待使用的材料的已被证实为适宜的挑选包括聚合物、纤维素(例如双乙酸)、矿物的纤维。如果纳米纤维的更高的单位面积重量对于阻止冲走玻璃纤维而言应当为适宜的,那么多于10 g/m2的单位面积重量也是可行的。还可想到纳米纤维与其它的纤维、尤其合成纤维的混合。
[0018]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二介质层能够由电纺的(elektrogesponnenen)纳米纤维形成。电纺(Elektrospinnen)特别合适于制造最小的纤维和精细织物(例如用于在过滤非织造物中的应用)。
[0019]适宜地第二介质层能够通过将第一介质层或第三介质层覆以纳米纤维来形成。以这种方式第一介质层或第三介质层能够用作用于相对薄的并且自身不那么稳定的纳米纤维层的承载介质。
[0020]有利地第一介质层能够具有带有在0.2 μπι和4 口111之间、优选地在0.5 μπι和4 μπι之间、特别地在0.5 μπι和I Mi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纤维。由此能够实现第一介质层的至少90%、优选地至少97%的针对带有大于4 μπι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适宜的分离度。在此适宜地能够使用玻璃纤维,优选地由短的和长的纤维组成的混合物。短的纤维能够例如包括纤维素和/或聚合物和/或玻璃,长的纤维能够例如包括熔喷聚合物。短的与长的纤维的混合比能够典型地包括5%至80%、优选地20%至60%(体积百分数)。
[0021]另外适宜的是,第一介质层至少到5%、优选地至少到3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5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95%地由玻璃纤维形成。
[0022]在如下优选的情况中(即第一介质层至少主要由玻璃纤维组成),粘结剂的份额优选地能够处在3和20%(质量百分数)之间。
[0023]优选地第一介质层具有纤维直径的双峰的分布,其中,包含带有在0.5 μπι和I μπι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细纤维份额以及带有在2 Mi和15 Mi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粗纤维份额。由细的和较粗的纤维组成的组合在同时低的压差和高的粉末存储能力的情况下确保高的微粒分离度。
[0024]优选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0.15至0.8mm。
[0025]适宜地第一介质层能够具有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充填密度越来越大的纤维的充填密度的梯度结构。以这种方式首先在接近表面的覆层中分离较大的微粒,而较小的微粒仍进行穿流,但所述较小的微粒此后在第一介质层的更深的覆层中在充填密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那么也被分离。由此能够实现,达成了过滤介质的适宜的寿命。
[0026]充填密度为用于过滤纤维的每介质层的深度的份额的尺度,即充填密度能够被理解为纤维或过滤纤维的每面积或体积单位的充填密度。尤其充填密度为介质层的平均的充填密度或平均的充填密度值。
[0027]梯度就本文献而言作为如下值来使用,即所述值说明了尺寸的变化比率。充填密度的梯度例如说明了,过滤介质的充填密度随着在过滤介质的穿流方向的方向上的增长的材料深度或材料厚度以哪个比率来改变。充填密度或者通过在介质层的深度区段上的减少的数量的纤维中间空间或者通过纤维中间空间的减少的尺寸来提高。
[0028]典型地第一介质层沿着待过滤的流体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从进入区域到离开区域的充填密度的梯度例如能够具有0.07到0.12的平均的标准化的充填密度的升高。
[0029]另外适宜的是,第三介质层具有纤维、优选地至少到50%地由连续纤维形成,以便由此实现尽可能高的刚度来作为玻璃纤维层的支持。
[0030]有利地第三介质层能够由熔喷层、纺粘层或纤维素层形成。
[0031]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三介质层能够形成至少一个支撑覆层。因为纳米纤维形成非常薄的覆层并且本身不足够稳定,故适宜的是,将纳米纤维层通过第三介质层来支撑并且由此获得了必要的机械的稳定性以用于使用在过滤运行中、尤其在机动车中。
[0032]有利地第三介质层能够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第一介质层的针对带有大于4 ym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优选地以小于2的系数小于)。在此分离度根据标准ISO 19438: 2003来限定。
[0033]另外第三介质层能够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60%、优选地小于30%。由此保证了,第三介质层的分离度不变得过大且能够自身完全混有脏微粒。
[0034]尤其有利的是,第三介质层有至少0.15 mm并且最高1.5 mm、优选地最高0.3 mm的厚度,以便由此在第三介质层的给定的吸纳能力的情况下实现过滤介质的尽可能紧凑的结构形式。
[0035]对于非织造物的厚度的确定通常根据DINEN ISO 9073-2进行。试验品在样本的十个不同的部位处进行取样和检验。试验品可具有DIN A5的尺寸并且在在面中间中的两个部位处来测量。如果没有这种尺寸的试验品可供使用,则可不同地还测量更小的试验品。作为结果,以单位_来给出试验品的单值以及平均值连同偏差。
[0036]适宜地第三介质层能够由带有至少I μ??并且最大40 μπι、优选地20 μπι的平均的纤维直径(中位值)的纤维形成,以便由此实现尽可能高的特定的粉末吸纳。
[0037]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能够设置有第四介质层,其中第四介质层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介质层之前并且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 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第一介质层的分离度。这种第四介质层能够适宜地实现较大的微粒的部分预分离,从而第一介质层能够比当整个的微粒负荷完全地碰到所述第一介质层上时更久地施加其过滤功能。
[0038]有利地第四介质层能够具有带有在0.2 μ??和4 μ??之间、优选地在0.5 μ??和4 μ??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纤维。在此能够适宜地使用玻璃纤维、优选地由短的和长的纤维组成的混合物。短的纤维能够例如包括纤维素和/或聚合物和/或玻璃,长的纤维能够例如包括熔喷聚合物。短的与长的纤维的混合比能够典型地包括5%至80%、优选地20%至60%(体积百分数)。
[0039]另外适宜的是,第四介质层至少到5%、优选地至少到3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5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95%地由玻璃纤维形成。
[0040]适宜地第四介质层能够具有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充填密度越来越大的纤维的充填密度的梯度结构。
[0041]—般而言第四介质层能够优选地由湿铺的非织造物、熔喷物或还由主要由玻璃纤维构建而成的介质组成。
[0042]优选地第四层的厚度处在0.15和0.8mm之间。
[0043]本发明根据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过滤元件,其包括过滤介质,其中,过滤介质为折叠的过滤介质,并且其中,过滤介质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至少一个第三介质层,其中,第二介质层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介质层之后,并且其中,第三介质层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上布置在第二介质层之后。在此第一介质层具有纤维并且第二介质层具有纳米纤维。
[0044]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这种过滤元件作为燃料过滤器、尤其作为内燃机的燃料过滤器的用途。
【附图说明】
[0045]另外的优点由下列附图描述来得出。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组合的方式包含众多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宜地还会单个地考虑这些特征并且综合成有意义的另外的组合。
[0046]其中示例性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带有三个介质层的过滤介质的示意性的示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有四个介质层的过滤介质的示意性的示图;
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有起褶的过滤介质的过滤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7]在图中将相同的或相同类型的构件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图仅仅示出了示例并且不应被理解成起限制作用。
[0048]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带有三个介质层12、18、20的过滤介质10的示意性的示图。过滤介质10在此包括第一介质层12和第二介质层18,其中第二介质层18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第一介质层12之后并且第三介质层20在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第二介质层18之后。第一介质层12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玻璃纤维,或大部分由玻璃纤维组成,而第二介质层18具有纳米纤维并且第三介质层20包括支撑覆层22。带有纳米纤维的第二介质层18用于,止挡源自第一介质层12的被冲走的玻璃纤维碎片。支撑覆层22保证了,由第一和第二介质层12、18组成的整个的复合还在制造过程中适宜地被处理,因为玻璃纤维的第一介质层12由于高的柔性而难以被处理。就此而言支撑覆层22的刚度适宜地影响三个介质层12、18、20的复合的可处理性。
[0049]第三介质层20作为支撑覆层22典型地由纺粘或纤维素层组成。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在此由截止和支撑覆层组成的组合通过两个相继的介质层18、20进行。第三介质层20例如由非织造物材料制成,到所述非织造物材料中或上附加地施加有纳米纤维。具有连续纤维的基础材料提供了高的透空气性和同时高的刚度。由此产生非常敞孔的、3维的非织造物。通过纳米纤维附加地施加到织物非织造物的流进侧上保证了可能被冲走的玻璃纤维的分离。第三介质层20能够由熔喷层、纺粘层或纤维素层形成。
[°°50] 纳米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适宜地处在0.05和10 g/m2、优选地0.1至5 g/m2之间。如果纳米纤维的更高的浓度对于阻止玻璃纤维的冲走而言应当是适宜的,那么多于10g/m2的浓度也是可行的。
[0051]有利地第三介质层20能够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第一介质层12的针对带有大于4 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优选地以小于2的系数小于)。另外第三介质层20能够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 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60%、优选地小于30%。另外适宜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覆层22至少到50%(体积百分数)地由连续纤维形成,以便由此实现尽可能高的刚度来作为介质层12的玻璃纤维层的支持。适宜地第三介质层20能够有至少0.15 mm并且最高1.5 mm、优选地最高0.3 mm的厚度24,以便由此实现尽可能高的特定的粉末吸纳。第三介质层20能够由带有至少I Mi并且最大40 μπι、优选地20 Mi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纤维形成。
[0052]第一介质层12至少到5%、优选地至少到3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5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95%地由玻璃纤维形成。第一介质层12能够具有带有在0.2 μπι和4 μπι之间、优选地在0.5 μπι和4 μπι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纤维。
[0053]适宜地第一介质层12能够具有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充填密度越来越大的纤维的充填密度的梯度结构,以便实现过滤介质10的适宜的寿命。
[0054]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二介质层18能够具有带有在50nm和1000 nm之间、优选地在600 nm和800 nm之间的纤维直径的纳米纤维,其中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加倍引起玻璃纤维碎片的明显更差的分离度。另外第一介质层12能够适宜地具有带有在50 nm和1000 nm之间、优选地在600 nm和800 nm之间的纤维直径的纤维。由此实现了第一介质层12的90%、优选地大于97%的针对带有大于4 μπι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适宜的分离度。第二介质层18能够在此由电纺的纳米纤维形成。然而第二介质层18还能够通过将第一介质层12或第三介质层20覆以纳米纤维来形成。
[0055]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有四个介质层28、12、18、20的过滤介质10的示意性的示图。复合物的总构建非常类似于在图1中所描述的那样;仅仅设置有第四介质层28,其中第四介质层28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第一介质层12之前并且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 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第一介质层12的分离度。这种第四介质层28能够适宜地实现较大的微粒的部分预分离,从而第一介质层12能够比当整个的微粒负荷完全地碰到所述第一介质层12上时更久地施加其过滤功能。第四介质层28至少到5%、优选地至少到3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5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95%地由玻璃纤维形成。第四介质层28能够具有带有在0.2 μπι和4 μπι之间、优选地在0.5 μπι和4 μπι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纤维。
[0056]适宜地第四介质层28能够具有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充填密度越来越大的纤维的充填密度的梯度结构,以便实现过滤介质10的适宜的寿命。
[0057]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有起褶的过滤介质10的过滤元件50。过滤介质10在此星形起褶地折叠出绕圈体,所述绕圈体在两个端部处利用第一端部盘52和第二端部盘54来封闭。这两个端部盘52、54用于容纳和固定以及用于密封过滤元件50在过滤器系统的壳体中。明显地在过滤介质10的绕圈体的外周缘处能够看出折叠边缘60,所述折叠边缘60处于平行于过滤介质10的支撑覆层22的纵方向,而支撑覆层22的横方向处于垂直于所述折叠边缘60。过滤元件50的在流体方面的穿流方向16径向地从外向内到过滤介质10的绕圈体中,在该处被过滤的流体能够接着轴向地通过排出部56从过滤元件50中在流出方向58上又流走。在这种实施例中过滤元件50能够例如作为内燃机的燃料过滤器来使用。
【主权项】
1.一种过滤介质(10),其包括第一介质层(I2)、第二介质层(18)和至少一个第三介质层(20),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8)在所述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层(12)之后,并且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在所述过滤介质的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层(18)之后,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2)具有纤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8)具有纳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8)具有带有在50nm和1000 nm之间、优选地在600 nm和800 nm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纳米纤维且/或所述第二介质层(18)至少很大程度上由带有在50 nm和1000 nm之间、优选地在600 nm和800 nm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纳米纤维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8)具有在0.05和10g/m2之间、优选地在0.1和5 g/m2之间的单位面积重量。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8)由电纺的纳米纤维形成。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8)通过将所述第一介质层(12)或所述第三介质层(20)覆以纳米纤维来形成。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2)具有带有在0.2 μπι和4 口111之间、优选地在0.5 μπι和4 μπι之间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纤维。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2)至少到5%、优选地至少到3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50%、另外优选地至少到95%地由玻璃纤维形成。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2)具有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充填密度越来越大的纤维的充填密度的梯度结构。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具有纤维,优选地至少到50%地由连续纤维形成。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由熔喷层、纺粘层或纤维素层形成。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形成至少一个支撑覆层(22)。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 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2)的针对带有大于4 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优选地以小于2的系数小于。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 μπι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60%、优选地小于30%。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有至少0.15 mm并且最高1.5 mm、优选地最高0.3 mm的厚度(24)。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20)由带有至少I Mi并且最大40 μπι、优选地20 Mi的平均的纤维直径的纤维形成。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设置有第四介质层(28),其中,所述第四介质层(28)在根据规定的穿流方向(16)上布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层(12)之前并且具有针对带有大于4 Mi的微粒尺寸的微粒的分离度,所述分离度小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2)的分离度。17.—种过滤元件(50),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介质(10),其中,所述过滤介质(10)为折叠的过滤介质。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滤元件作为燃料过滤器、尤其作为内燃机的燃料过滤器的用途。
【文档编号】B01D39/20GK105828905SQ201480069079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人】S.诺伊鲍尔, J.雷英格, M.克莱因, L.施佩尔特
【申请人】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