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72021阅读:来源:国知局
也可以选择性地使其中一个或多个冷凝模块与所述吸附单元相连,只要能将未液化的气体返回吸附单元即可。
[0039]进一步,初级冷凝模块与所述吸附单元相连。
[0040]若有两级以上冷凝模块时,一般设定后级冷凝模块的冷凝温度比前级冷凝模块的冷凝温度要低,故,为了节省能源,可将从后级冷凝模块出来的未液化的气体返回前级冷凝模块,为前级冷凝模块提供能量。
[0041]进一步,末级冷凝模块还与所述初级冷凝模块相连。
[0042]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三级冷凝模块。
[0043]进一步,所述初级冷凝模块将待处理气体的温度冷却至3°C,第二级冷凝模块将待处理气体的温度冷却至-15 °C?-3 5 °C,末级冷凝模块将待处理气体的温度冷却至-45°C ?-70 °C。
[0044]整个装置密闭循环,只有吸附单元吸附后的达标尾气直排大气,没有二次污染;整个装置只消耗电能,不需要蒸汽、导热油、氮气等其它公用工程;整个装置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节约能耗。
[0045]实施例2
[0046]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应用例。
[0047]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 11、第二进气口 12、吸附单元3、冷凝单元4和液体罐5。
[0048]所述第一进气口 11连接吸附单元3。
[0049]所述吸附单元3包括第一出口 21、第二出口 22和三级吸附模块:吸附模块31、吸附模块32、吸附模块33。各级吸附模块分别相互连接,各级吸附模块均连接所述第一出口21和第二出口 22 ;所述第一出口 21通至大气,所述第二出口 22与第二进气口 12相连。所述第二出口 22与真空泵34相连。吸附模块中的吸附介质为活性炭。
[0050]所述第二进气口 12连接冷凝单元4。
[0051]所述冷凝单元4包括第三出口 23、第四出口 24和三级冷凝模块:冷凝模块41、冷凝模块42、冷凝模块43。各级冷凝模块顺次相连,初级冷凝模块41与所述第三出口 23相连,所述第三出口 23与所述第一进气口 11相连;末级冷凝模块43还与初级冷凝模块41相连;各级冷凝模块均与所述第四出口 24相连,所述第四出口 24与液体罐5相连。所述初级冷凝为遇冷至3°C,第二级冷凝为浅冷至-15?_35°C,末级冷凝为中冷至-45?70°C。
[0052]所述液体罐5用于盛放从冷凝单元4出来的液体。
[0053]将上述装置应用到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处理中,废气中的主要成分为二氯甲烷和空气。对废气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风量5500m3/h,浓度3.6g/m3;这样的风量和浓度,单纯的活性炭一级吸附根本无法达标排放,吸附放热量也比较大,容易产生危险。在工厂不能提供蒸汽为活性炭脱附的时候,这种工况就比较难以处理。
[0054]经过排查,尾气来源于2股,其中一股为低浓度废气5000m3/h,浓度约0.5g/m3;另外还有一股高浓度生产工艺尾气500m3/h,浓度高达35g/m3;这样,我们就可以区分对待:
[0055]将低浓度废气通过第一进气风机30通入第一进气口 11,经过吸附单元吸附,脱附气和高浓度废气通过第二进气风机40通入第二进气口 12,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液体进入液体罐5,为冷凝的气体进入第一进气口再进行吸附;达标气体从第一出气口 21排至大气。
[0056]高浓度尾气通过冷凝,降低浓度返回吸附,确保一级吸附即可达标,另一方面还可以降温,确保吸附的安全性。又因为配备了冷凝单元,活性炭可以利用真空脱附,而不必采用蒸汽或者热氮气脱附,从而降低能耗和公用工程的需求。
[0057]上述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提供两个气体入口,使得不同浓度的气体可以选择不同的气体入口进入装置进行处理,以达到处理目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形式的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气体处理通道,待处理气体进入吸附单元,输出分为两路,一路排出到大气,一路进入冷凝单元; 第二气体处理通道,待处理气体进入冷凝单元,输出分为两路,一路排出至储存容器盛放,一路进入吸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包括两级以上分别相连的吸附模块,各级吸附模块均连通至大气和所述冷凝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两级以上顺次相连的冷凝模块,各级冷凝模块均与所述储存容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以上顺次相连的冷凝模块中的初级冷凝模块与所述吸附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级冷凝模块与所述初级冷凝模块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三级冷凝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初级冷凝模块将待处理气体的温度冷却至3°C,第二级冷凝模块将待处理气体的温度冷却至-15°C?_35°C,末级冷凝模块将待处理气体的温度冷却至_45°C?-70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排出至冷凝单元的流路上设置真空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气体处理通道,待处理气体进入吸附单元,输出分为两路,一路排出到大气,一路进入冷凝单元;第二气体处理通道,待处理气体进入冷凝单元,输出分为两路,一路排出至储存容器盛放,一路进入吸附单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置合理、节约能耗、适用性强等优点。
【IPC分类】B01D53-00, B01D53-02
【公开号】CN204380477
【申请号】CN201420683664
【发明人】邹松林, 张晓来, 肖新霞, 王功换, 蔡炳良
【申请人】清本环保工程(杭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