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919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包括下模机构和上模固定板、上模导柱、上模气缸;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下模转盘,下模固定在下模转盘上,下模转盘连接转轴,转轴上装有角接触球轴承,转轴与转轴外套和转轴内套形成滚动配合;转轴连接转盘齿轮副,由转盘电机驱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底座和钢球,下模底座上设置有与保持架兜孔相同大小的钢球,钢球沿下模底座圆周方向均布;所述钢球分别与待分离保持架的兜孔内表面或外表面接触,由于兜孔内外表面形状的差异,从而使落入下模的正反面保持架形成一定的高度差,由不同的取料机构拾取;该种浪形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自动完成浪形保持架的正反面分离和整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静音轴承保持架在装配和包装前需要对其正反面进行区分并分类整理,现有的生产技术是采用人工区分正反面,手工完成保持架的正反面整理。由于静音轴承保持架为大批量生产,这种分离方法存在着分离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区分正反面,手工完成保持架的正反面整理,由于静音轴承保持架为大批量生产,这种分离方法存在着分离 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包括下模机构和上模固定板、上模导柱、上模气
缸;
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下模转盘,下模固定在下模转盘上,下模转盘连接转轴,转轴上装有角接触球轴承,转轴与转轴外套和转轴内套形成滚动配合;转轴连接转盘齿轮副,由转盘电机驱动;
上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上模导柱,上模导柱通过与下模上对应的孔相配合起导向作用;上模固定板连接导向轴,导向轴和直线轴承形成滚动配合,为上模固定板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上模气缸通过升降螺杆连接上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底座和钢球,下模底座上设置有与保持架兜孔相同大小的钢球,钢球沿下模底座圆周方向均布。
[0005]优选地,所述上模固定板设有放料机构和取料机构,下模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与上模固定板上的放料机构和取料机构相对应。
[0006]优选地,转盘电机为步进电机,上模固定板设置有上模缓冲套。
[0007]优选地,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分料杆和分料钉、放料底座、放料凸轮、环形放料弹簧、放料转臂,所述分料杆和分料钉滑动装配在放料底座上,通过环形放料弹簧顶紧在放料凸轮的多边形表面,放料凸轮连接放料转臂,放料转臂通过放料转臂连接销连接放料气缸。
[0008]优选地,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抱爪、取料底座和环形取料弹簧,取料抱爪铰接在取料底座上,通过环形取料弹簧将取料抱爪合拢。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自动完成静音轴承保持架的正反面分离和整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实施例中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是实施例中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实施例中保持架反面分离原理图。
[0014]图5是实施例中保持架正面分离原理图。
[0015]图中,1、转盘电机,2、上模气缸,3、转盘齿轮副,4、转轴外套,5、转轴内套,6、下模转盘,7、放料气缸,8、上模固定板,9、放料机构,10、上模导柱,11、上模缓冲套,12、上料杆,13、升降螺杆,14、转轴,15、取料机构,16、下模,17、导向轴,18、直线轴承,19、底板,20、角接触球轴承,21、机架,22、放料底座,23、放料弹簧,24、放料凸轮,25、分料杆,26、分料钉,27、放料转臂,28、放料转臂连接销,29、取料底座,30、取料抱爪,31、取料弹簧,32、保持架,33、钢球,34、下模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17]实施例提供一种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包括下模机构和上模固定板8、上模导柱10、上模气缸2 ;
下模机构包括下模16、下模转盘6,如图1所示,下模16固定在下模转盘6上,下模转盘6连接转轴14,转轴14上装有角接触球轴承20,转轴14与转轴外套4和转轴内套5形成滚动配合;转轴14连接转盘齿轮副3,由转盘电机I驱动,其中转盘电机I为步进电机;上模导柱10固定在上模固定板8上,通过与下模16上对应的孔相配合起导向作用;上模固定板8连接导向轴17,导向轴17和直线轴承18形成滚动配合,从而为上模固定板8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上模气缸2通过升降螺杆13连接上模固定板8,上模固定板8设置有上模缓冲套11,从而可以缓冲上模固定板8下降到位后的冲击。
[0018]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下模16包括下模底座34和钢球33,下模底座34上设置有与保持架32兜孔相同大小的钢球33,钢球33沿下模底座34圆周方向均布。所述钢球33分别与待分离保持架32的兜孔内表面或外表面接触,由于兜孔内外表面形状的差异,从而使落入下模16的正反面保持架32形成一定的高度差,由不同的取料机构15拾取。
[0019]如图2所示,所述放料机构9包括分料杆25和分料钉26、放料底座22、放料凸轮24、环形放料弹簧23、放料转臂27,分料杆25和分料钉26滑动装配在放料底座22上,通过环形放料弹簧23顶紧在放料凸轮24的多边形表面,放料凸轮24连接放料转臂27,放料转臂27通过放料转臂连接销28连接放料气缸7。
[0020]如图3所示,所述取料机构15包括取料抱爪30、取料底座29和环形取料弹簧31,取料抱爪30铰接在取料底座29上,通过环形取料弹簧31合拢。
[0021]放料机构9、取料机构15固定在上模固定板8上,上模固定板8连接在机架21上;下模机构连接在底板19上,底板19连接在机架21上。
[0022]工作原理:
首先将一定数量不分正反面的静音轴承保持架依次紧挨串装在上料杆12上,按下启动按钮,转盘电机I做步进旋转,带动下模转盘6旋转到位,此时,上模气缸2动作,带动上模固定板8向下移动,到位后,放料气缸7动作,带动放料转臂27旋转,从而使放料凸轮24旋转,放料凸轮24使分料杆25向外张开,分料钉26向内收缩,由于分料钉26与分料杆25相差一定高度,则最下部保持架32下落,落入下模16,其他保持架32被分料钉26托住,从而完成单片保持架32的上料。
[0023]如图4所示,对于落入下模16的保持架32,如果其平面在上(反面),则由于其兜孔外表面与钢球33相接触,与球面在上(正面)相比,如图5所示,保持架32的高度相对较高。同时,取料机构15随上模固定板8下移,到位后,如图3所示,取料抱爪30的内侧斜面抵压在保持架32的圆环外侧,由于保持架32的反作用力,取料抱爪30克服取料弹簧31的作用力而向外张开,当保持架32完全进入取料抱爪30的张口中时,取料抱爪30的内侧斜面与保持架32脱离接触,取料抱爪30在取料弹簧31的作用下合拢,从而将保持架32抱住,完成保持架32的整理。
[0024]而取反面保持架32的取料机构15高度大于取正面保持架32的取料机构15,因此,反面保持架32在此工位被取走,正面保持架32随下模16旋转至下一工位,然后被取正面保持架32的取料机构15取走,从而完成了保持架32的正反面分离和整理。
【权利要求】
1.一种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机构和上模固定板(8)、上模导柱(10)、上模气缸(2); 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16)、下模转盘(6),下模(16)固定在下模转盘(6)上,下模转盘(6)连接转轴(14),转轴(14)上装有角接触球轴承(20),转轴(14)与转轴外套(4)和转轴内套(5)形成滚动配合;转轴(14)连接转盘齿轮副(3),由转盘电机(I)驱动; 上模固定板(8)上固定有上模导柱(10),上模导柱(10)通过与下模(16)上对应的孔相配合起导向作用;上模固定板(8 )连接导向轴(17 ),导向轴(17 )和直线轴承(18 )形成滚动配合,为上模固定板(8)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上模气缸(2)通过升降螺杆(13)连接上模固定板(8 ),所述下模(16 )包括下模底座(34 )和钢球(33 ),下模底座(34 )上设置有与保持架(32)兜孔相同大小的钢球(33),钢球(33)沿下模底座(34)圆周方向均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板(8)设有放料机构(9)和取料机构(15),下模(16)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与上模固定板(8)上的放料机构(9)和取料机构(15)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盘电机(I)为步进电机,上模固定板(8 )设置有上模缓冲套(1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9 )包括分料杆(25 )和分料钉(26 )、放料底座(22 )、放料凸轮(24 )、环形放料弹簧(23)、放料转臂(27),所述分料杆(25)和分料钉(26)滑动装配在放料底座(22)上,通过环形放料弹簧(23)顶紧在放料凸轮(24)的多边形表面,放料凸轮(24)连接放料转臂(27),放料转臂(27 )通过放料转臂连接销(28 )连接放料气缸(7 )。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静音轴承保持架正反面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15 )包括取料抱爪(30 )、取料底座(29 )和环形取料弹簧(31),取料抱爪(30 )铰接在取料底座(29 )上,通过环形取料弹簧(31)将取料抱爪(30 )合拢。
【文档编号】B07C5/00GK103962309SQ20141016573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万宇, 王斌 申请人:安徽华之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