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头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0225阅读:19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笔的自动化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头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笔的生产过程中,对笔头的分拣及笔头姿态的识别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即人肉眼观察笔头的笔头尖朝上还是笔头根朝上,这种人工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且容易出错。在自动化生产领域,也有现有技术根据笔头的形态制作出对应模具的下料孔,使得姿态正确的笔头落下,而姿态不正确的笔头继续向前输送或循环经过下料孔,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这种方式易造成下料孔堵塞,此时还是需要人工疏通,影响了整体工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头筛料机构,其结构简单,筛料逻辑清晰,且不易造成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笔头筛料机构,其包括:

上料盘,其用于沿预定路径输送笔头;

下料仓,其位于所述上料盘的下方,用于每次容纳单个笔头落下;

筛料夹,其位于所述下料仓的下方,用于识别笔头的姿态,并根据该姿态选择将笔头输送至预定工位或废料仓。

优选的是,所述的笔头筛料机构,其中,所述筛料夹包括有两个相向设置的楔形夹块。

优选的是,所述的笔头筛料机构,其中,所述楔形夹块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笔头筛料机构,其中,所述下料仓的内壁被设置为从上至下逐渐收缩的斜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笔头筛料机构,其中,所述下料仓中设置有用于使笔头在滑落过程中产生旋转的档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通过对现有笔头筛料机构结构的改进,使得筛料机构的筛料效率得到提高,且筛料逻辑简单明了,不易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笔头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请参见图1,其说明本案一实施例的笔头筛料机构,其包括:

上料盘1,其用于沿预定路径输送笔头;

下料仓2,其位于上料盘1的下方,用于每次容纳单个笔头落下;

筛料夹3,其位于下料仓2的下方,用于识别笔头的姿态,并根据该姿态选择将笔头输送至预定工位4或废料仓5。

其中,筛料夹3包括有两个相向设置的楔形夹块301。

其中,楔形夹块30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02和第二传感器303。

其中,下料仓2的内壁被设置为从上至下逐渐收缩的斜面201。

其中,下料仓2中设置有用于使笔头在滑落过程中产生旋转的档杆202。

使用时,笔头从上料盘1沿预定路径输送过来,到达下料仓2的上方自由落下,并撞到档杆202后产生旋转,从水平变为竖直,并沿斜面201滑动到筛料夹3中两个楔形夹块301之间。此时,如果较细的笔头尖朝下,则此时第一传感器302和第二传感器303同时被触发,判定为姿态正确,驱动筛料夹3将笔头输送至预定工位4;如果较细的笔头尖朝上,则此时由于较粗的笔头根部朝下,它无法触发位于下方的第二传感器303,只能触发第一传感器302,此时判定为姿态不正确,驱动筛料夹3将笔头输送至废料仓5。如果第一传感器302和第二传感器303均没有被触发,则说明笔头没有以竖直状态进入筛料夹3中,卡在了筛料夹3和下料仓2之间,此时驱动筛料夹3向侧面移动一定距离,以使卡在筛料夹3和下料仓2之间的笔头落下,以避免堵塞。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案涉及一种笔头筛料机构,其包括:上料盘,其用于沿预定路径输送笔头;下料仓,其位于所述上料盘的下方,用于每次容纳单个笔头落下;筛料夹,其位于所述下料仓的下方,用于识别笔头的姿态,并根据该姿态选择将笔头输送至预定工位或废料仓。本案通过对现有笔头筛料机构结构的改进,使得筛料机构的筛料效率得到提高,且筛料逻辑简单明了,不易造成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周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派菲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4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