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965发布日期:2018-06-30 06:1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工程用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建筑材料越来越广泛,导致建筑物外表面的清理卫生也越来越难实现。建筑工地上的灰尘较多,会对工地以及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建筑场地铺设防尘网或防尘罩。目前铺设防尘网主要采用手工铺设,占用的时间成本比较大。目前清洗建筑物外表面的解决办法,多是采用“蜘蛛人”高空作业,通过安全绳绑缚吊于建筑物外,人工清除建筑物表面。但这种办法清理效果较差,效率比较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来清理,并且在清理是需要在大厦楼底隔离出一定的安全范围。增加了作业人员和路人的潜在危。另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PM2.5、PMIO等粉尘污染也也来越严重,建筑物外墙的清洁频率也相应增加。人工清理外墙已经逐渐不适合当今环境。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建筑工程用防尘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工程用防尘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建筑工程用防尘装置,包括带有倒置U型管道的驱动车,倒置U型管道的左上侧、右上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一除尘罩,除尘罩的接料口开关阀板组件包括摆动气缸和接料口开关阀板,上述抑制旋流罩包括抑制旋流罩外壳体和抑制旋流罩内部挡板,吊耳位于除尘罩壳体正上方,接料口位于除尘罩壳体正上方,1/3的接料口伸入除尘罩壳体内,除尘器接管连接于除尘罩壳体左右两侧,气动锤置于除尘罩壳体的背面,抑制旋流罩焊接于除尘罩壳体正下方;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之间设有光电效应系统,光电效应系统设置为在密闭容器内采用金属铝薄板为负电离子产生单元,密闭容器由透明玻璃构成,其内保持真空或注入惰性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锤连接于除尘罩壳体的背面,通过气动锤的周期性吹打除尘罩壳体,去除粘结在除尘罩壳体内部的粉尘。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效应系统设置在建筑物的建筑外墙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U型管道的外壁设置有导电层及绝缘层,绝缘层平铺在减震外墙表面,导电层平铺与绝缘层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负电离子产生单元接通电源,用于利用自然光线产生游离在空气中的负电离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工人可坐在驱动车内操作驱动车进入需要铺设旋流罩的周边地区,并张开到所要铺设的区域,大大节省了铺设旋流罩的时间,且提高了安全性;能够使粉尘旋流在物料输送时、输送物料结束的过程中,沿着抑制旋流罩外壳体与抑制旋流罩内回形挡板形成的环状区域吸进除尘器接口管内,提高粉尘吸附效率与工厂环境的洁净程度;通过光电效应持续释放负电离子,使其附近的悬浮颗粒带负电荷,并配合带负电荷的灰尘排斥系统将空气中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排斥开,达到防尘保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料口,2、吊耳,3、摆动气缸,4、除尘罩壳体,5、除尘器接管,6、气动锤,7、抑制旋流罩,8、接料口开关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建筑工程用防尘装置,包括带有倒置U型管道的驱动车,倒置U型管道的左上侧、右上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一除尘罩,除尘罩的接料口开关阀板组件包括摆动气缸和接料口开关阀板,上述抑制旋流罩包括抑制旋流罩外壳体和抑制旋流罩内部挡板,吊耳位于除尘罩壳体正上方,接料口位于除尘罩壳体正上方,1/3的接料口伸入除尘罩壳体内,除尘器接管连接于除尘罩壳体左右两侧,气动锤置于除尘罩壳体的背面,抑制旋流罩焊接于除尘罩壳体正下方;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之间设有光电效应系统,光电效应系统设置为在密闭容器内采用金属铝薄板为负电离子产生单元,密闭容器由透明玻璃构成,其内保持真空或注入惰性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锤连接于除尘罩壳体的背面,通过气动锤的周期性吹打除尘罩壳体,去除粘结在除尘罩壳体内部的粉尘。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效应系统设置在建筑物的建筑外墙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U型管道的外壁设置有导电层及绝缘层,绝缘层平铺在减震外墙表面,导电层平铺与绝缘层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负电离子产生单元接通电源,用于利用自然光线产生游离在空气中的负电离子。

采用特殊结构的抑制旋流罩部件,结合气动锤周期性敲打除尘罩外壳体,有效提高吸收物料输送时形成粉尘的效率,提高工厂内洁净程度,降低物料废弃率。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