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器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7438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旋流器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旋流器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洗煤是煤炭深加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原煤,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内在灰分小的煤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矸石、中煤、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通过洗煤,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精煤是一般可做燃料用的能源。

洗煤方法分为湿式洗煤和干式洗煤两种。现有的湿式洗煤一般采用旋流器;旋流器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分级设备,常用离心沉降原理。当待分离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压力从旋流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内后,产生强烈的三维椭圆型强旋转剪切湍流运动。由于粗颗粒与细颗粒之间存在粒度差,其受到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流口排出,而大部分细颗粒由溢流管排出,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目的。进而将煤中的矸石等杂质分离,得到精煤。

湿式洗煤时,首先将煤放入放煤装置内,然后向其中加入水,再将混有水的煤放入旋流器内进行分离。一般设置的时候,放煤装置的高度是高于旋流器的,由于水是从高相低流的,因此只要打开旋流器与放煤装置之间的连通管上的阀门即可;另外,为了防止煤水混合物对旋流器造成较大的碰撞,在放煤装置与旋流器之间设有缓冲箱。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设置缓冲箱后,煤水混合物在缓冲箱内的时候,由于煤中的固体比水的质量大,因此容易沉淀到缓冲箱下部,煤水混合物不能够均匀的进入到旋流器内;

2、由于旋流器的缓冲箱与整个通道是连通的,缓冲箱内容易产生较大的负压,导致放煤装置内的煤水混合物会被大批量的吸入到缓冲箱内,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旋流器缓冲结构,不仅能够使得缓冲箱内的煤水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进入到旋流器内;还能够减缓缓冲箱内的负压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旋流器缓冲结构,包括放煤装置、缓冲箱和旋流器,放煤装置与缓冲箱之间设有带单向阀的连通管,且连通管的一端与放煤装置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从缓冲箱的顶部伸入并与缓冲箱连通;缓冲箱与旋流器之间设有带单向阀的出料管,且出料管的一端与缓冲箱的下部连通,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旋流器连通;缓冲箱上设有减压口,缓冲箱的内壁上设有用于盖住减压口的盖板,盖板与缓冲箱之间设有拉簧;缓冲箱内还设有与连通管的管口对应的缓冲部,缓冲部上设有用于在连通管内煤水混合物的冲击下对缓冲箱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搅拌的搅拌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将待洗的煤放入放煤装置内,向放入装置内通入水,然后进行搅拌;打开连通管上的单向阀,放煤装置内的煤水混合物进入连通管内,然后从缓冲箱的顶部进入到缓冲箱内,煤水混合物进入后会冲击缓冲部,缓冲部上的搅拌部在煤水混合物的冲击下会对缓冲箱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搅拌。另外,当缓冲箱内的负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盖板会被吸动,进而离开减压口,外部的空气会从减压口进入到缓冲箱内,进而防止缓冲箱内的负压过大。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当煤水混合物从缓冲箱的上部进入缓冲箱后,会首先撞击缓冲部,缓冲部会进一步减少煤水混合物的冲击力;另外,煤水混合物在冲击缓冲部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搅拌部对缓冲箱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搅拌,保证了缓冲箱内的煤水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再进入到旋流器内。

2、减压口、盖板和拉簧的设置,使得缓冲箱内负压过大的时候,盖板被负压吸离减压口,进而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到缓冲箱内,能够减缓缓冲箱内的负压状态。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缓冲部包括支撑柱和圆锥形的缓冲伞,支撑柱设置在缓冲伞的底面与缓冲箱的内底面之间。

上述结构进一步的保证了煤水混合物在于缓冲部接触后能够沿着缓冲伞的周向滑落到缓冲箱的底部,非常方便。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搅拌部包括按压件、弹簧、齿轮和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条,缓冲伞上设有用于放置按压件的凹腔和用于放置齿轮和齿条的放置腔;弹簧设置在按压件和凹腔的内底面之间;凹腔的侧壁设有一条与放置腔连通的条形口;齿轮与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按压件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按压齿条;齿条的下部穿出缓冲伞,且齿条的下部设有搅拌凸起;支撑柱上用于搅拌凸起的一端插入的条形导向槽。

上述结构非常简单的实现了煤水混合物在冲击缓冲部的时候,搅拌部能够对缓冲箱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搅拌,进而保证煤水混合物混合均匀后进入到旋流器内;具体使用时,煤水混合物冲击缓冲伞时,会冲击到缓冲伞上的按压件,按压件受力朝着弹簧的方向向下运动,按压件上的按压齿条会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向上运动;当煤水混合物从缓冲伞上流入缓冲箱下部后,弹簧会使得按压件恢复原位,即按压件上的按压齿条会带动齿轮再次转动,此时的齿条会向下运动;在上述过程中,齿条下部的搅拌凸起也随着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对缓冲箱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上下搅拌;

另外,上述结构中导向槽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将搅拌凸起卡在导向槽内,使得齿条能够沿着导向槽上下运动。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放置腔的底面上设有与缓冲箱连通的通孔,齿条通过通孔穿出缓冲伞;通孔的两侧设有定位槽,齿条的两侧设有用于插入定位槽的定位片。

上述结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对齿条进行定位,齿条两侧的定位片被卡在定位槽内,进一步防止齿条偏倒。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搅拌部为多个。进一步保证多个搅拌部对缓冲箱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搅拌。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二或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按压件为圆柱形,且按压件的上端面朝着放置腔的下部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保证煤水混合物冲击到按压件表面后能够很快的滑落到缓冲箱的下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流器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缓冲箱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放煤装置1、进料口11、缓冲箱2、减压口21、盖板22、拉簧23、缓冲伞24、支撑柱241、条形导向槽2411、凹腔242、放置腔243、通孔2431、定位槽2432、按压件25、弹簧251、齿轮252、齿条253、按压齿条254、搅拌凸起2531、定位片2532、旋流器3、连通管4、出料管5。

如图1和图2所示,旋流器缓冲结构,包括放煤装置1、缓冲箱2和旋流器3,放煤装置1包括圆筒形的筒本体和位于所述筒本体的上部的进料口11。放煤装置1与缓冲箱2之间设有带单向阀的连通管4,且连通管4的一端与放煤装置1连通,连通管4的另一端从缓冲箱2的顶部伸入并与缓冲箱2连通;缓冲箱2与旋流器3之间设有带单向阀的出料管5,且出料管5的一端与缓冲箱2的下部连通,出料管5的另一端与旋流器3连通;缓冲箱2上设有减压口21,缓冲箱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盖住减压口21的盖板22,盖板22与缓冲箱2之间设有拉簧23;缓冲箱2内还设有与连通管4的管口对应的缓冲部,缓冲部上设有用于在连通管4内煤水混合物的冲击下对缓冲箱2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搅拌的搅拌部。

缓冲部包括支撑柱241和圆锥形的缓冲伞24,支撑柱241设置在缓冲伞24的底面与缓冲箱2的内底面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搅拌部包括按压件25、弹簧251、齿轮252和用于与齿轮252啮合的齿条253,缓冲伞24上设有用于放置按压件25的凹腔242和用于放置齿轮252和齿条253的放置腔243;弹簧251设置在按压件25和凹腔242的内底面之间;凹腔242的侧壁设有一条与放置腔243连通的条形口;齿轮252与放置腔243的内壁转动连接,具体设置的时候,在齿轮252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放置腔243的内壁固定连接。按压件25上设有与齿轮252啮合的按压齿条254;齿条253的下部穿出缓冲伞24,且齿条253的下部设有搅拌凸起2531;支撑柱241上用于搅拌凸起2531的一端插入的条形导向槽2411。搅拌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主要根据需要设置,本方案中的搅拌部取2个。按压件25为圆柱形,且按压件25的上端面朝着放置腔243的下部向下倾斜设置。

如图4所示,放置腔243的底面上设有与缓冲箱2连通的通孔2431,齿条253通过通孔2431穿出缓冲伞24;通孔2431的两侧设有定位槽2432,齿条253的两侧设有用于插入定位槽2432的定位片2532。

使用时,将待洗的煤放入放煤装置1内,向放入装置内通入水,然后进行搅拌;打开连通管4上的单向阀,放煤装置1内的煤水混合物进入连通管4内,然后从缓冲箱2的顶部进入到缓冲箱2内,煤水混合物进入后会冲击缓冲部,缓冲部上的搅拌部在煤水混合物的冲击下会对缓冲箱2下部的煤水混合物进行搅拌。另外,当缓冲箱2内的负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盖板22会被吸动,进而离开减压口21,外部的空气会从减压口21进入到缓冲箱2内,进而防止缓冲箱2内的负压过大。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