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流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2736发布日期:2019-04-24 00:4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新型气流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筛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流筛分机。



背景技术:

从目前国内外粉体分级的发展情况来看,采用筛网达到分离目的的设备绝大部分利用振动或其他运动形式,这种方法本身有诸多的弊端。一方面,有网筛分受其分级下限的限制,这种筛分设备一般适用于刃以上的颗粒的分离,具有很大局限性,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使用振动或其他的运动形式,其能量消耗比较大,在当今倡导节能的社会里,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运动还带来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噪声、强度、疲劳破坏、密封、传动等方面,必然给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带来较大困难,这些都限制了这类设备的应用。

对于不采用筛网进行无网分级的设备,本身具有分级效率高、分级粒径小等优点。但是,这类设备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一方面,由于采用无网的方式,难以保证产品的纯度,分级出的细颗粒中难免夹杂少数粗颗粒,这在某些行业中难以适用。如在电子行业中,粉体中若存在极少量大粒子,那么做成电子产品后,通过的电流会发生突变,电热值会出现急剧变化,难以保证产品有稳定的电性能在复印粉中存在大颗粒,复印效果用肉眼都能看出明显差异涂料行业中,如果涂料中含有个别大颗粒,将会严重影响使用效果在研磨料中存在大颗粒,研磨表面会被划伤,严重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另一方面,对于加工制造的要求比较高、造价高、维护以及保养比较困难,相应的维护保养费用也比较高。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这类设备仅在小范围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气流筛分机,采用气流和网筛分,保证了筛分后的纯度且不产生噪音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气流筛分机,包括外筒体、底座、筛分装置以及出料机构,所述外筒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环绕所述外筒体内壁设置的圆形筛网、安装在所述圆形筛网内的导流内芯筒,所述导流内芯筒上设置有螺旋桨叶,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外筒体底部的细粉出料锥、设置在所述细粉出料锥上的细粉出料管、安装在所述圆形筛网底部的粗粉出料锥、设置在所述粗粉出料锥底部的粗粉出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内芯筒上设置有螺旋桨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筛分操作简便的新型气流筛分机,设置圆形筛网,工作时,细粉出料管接吸风机,吸风机在外筒体内产生风场,通过风场和圆形筛网对物料进行筛分,保证了筛分后的纯度且不产生噪音污染,同时避免振动筛分对密封、传动等比较高要求的设计,降低了能耗,造价便宜、维护以及保养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外筒体;2—圆形筛网;3—细粉出料管;4—粗粉出料管;5—底座;6—细粉出料锥;7—粗粉出料锥;8—导流内芯筒;9—螺旋桨叶;10—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气流筛分机,如图1所示,包括外筒体1、底座5、筛分装置以及出料机构,所述外筒体1设置在底座5上,所述外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10,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环绕所述外筒体1内壁设置的圆形筛网2、安装在所述圆形筛网2内的导流内芯筒8,所述导流内芯筒8上设置有螺旋桨叶9,出料机构包括安装在外筒体1底部的细粉出料锥6、设置在细粉出料锥6上的细粉出料管3、安装在圆形筛网2底部的粗粉出料锥7、设置在粗粉出料锥7底部的粗粉出料管4。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利于细粉的排出和避免死角而造成细粉料堆积,将外筒体1与圆形筛网2之间的环形区域设计成排料通道。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细粉出料管3接吸风机,混合物料通过进料斗10落入导流内芯筒8,导流内芯筒8和设置在导流内芯筒8上的螺旋桨叶9将混合物料冲散,冲散的物料在外筒体1内气场的作用下经过圆形筛网2过滤成细粉物料和粗粉物料,细粉物料透过圆形筛网2被吸入细粉出料锥6,再经过细粉出料管3排出,粗粉物料被圆形筛网2阻挡在圆形筛网2内部直接掉入粗粉出料锥7后经过粗粉出料管4排出,完成整个筛分过程,采用气流和网筛分,筛分效果好且不产生噪音污染。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