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1672发布日期:2019-07-10 11:0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矿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矿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矿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洗矿厂的尾矿泥浆通常由洗矿机组直接进入浓密池,然后排至排泥库,其中,仅有小部分矿石颗粒回收送至成品料场加以利用。然而,该尾矿泥浆排放流程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点:一是大量细颗粒矿石流失,造成浪费,从而引发环境污染。据统计,每天排出的尾矿泥浆中直径大于2mm的细颗粒矿石含量为200吨以上,同时,取样试验数据显示,尾矿泥浆中平均A/S为6.49,Al2O3含量为55.34%。二是细颗粒矿石混在泥浆中,极易造成浓密池、底流泵、外排泵和排泥管线的堵塞和磨损。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尾矿泥浆中的细颗粒矿石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矿回收装置,能够实现对尾矿泥浆中的细颗粒矿石进行回收,以减少浪费,避免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矿回收装置,包括分离模块和传送模块;所述分离模块包括一级分离模块和二级分离模块;

所述一级分离模块为若干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池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连通洗矿机的泥浆排出管,所述出口连通浓密池;

所述二级分离模块为尾矿脱水筛;

所述传送模块包括门式起重机、料斗和传送带,所述门式起重机设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且能沿所述沉淀池的池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门式起重机上设有抓斗,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尾矿脱水筛之间,所述传送带用于将经所述沉淀池初步分离的细颗粒矿石与泥浆混合物传送至所述尾矿脱水筛,所述料斗设于所述传送带的起点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长宽比不小于7.5:1。

作为优选,所述尾矿脱水筛为直线型脱水筛,筛孔直径为0.5mm。

作为优选,细颗粒矿石经所述尾矿脱水筛处理后被送至成品料场配矿。

当尾矿泥浆进入所述沉淀池后,大部分泥浆随着水溢出,而细颗粒矿石与小部分泥浆的混合物留在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沉淀池内的矿石颗粒与泥浆混合物被所述抓斗抓起,经所述门式起重机移动后,投放于所述料斗内,并经所述传送带传送至所述尾矿脱水筛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泥量较少的细颗粒矿石。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一级分离模块、二级分离模块和传送模块的配合,实现了尾矿泥浆中细颗粒矿石的回收利用,回收效果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减少了浪费,避免了环境污染。

2.本装置运行后,能够大幅地减少浓密池底部和泵组内部的堵塞,减少底流泵、外排泵及外排管道的磨损及维修量,从而降低检修及材料费用,提高生产运转率,并能够减少因外排管线磨损而导致尾矿泥浆泄漏造成的次生事故及环境污染。

3.本装置运行后,能够减少尾矿库的矿砂占用库容,提高尾矿库的服务年限,同时减少沉积的大量矿砂造成库底防排渗设施过量承压,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尾矿排放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尾矿排放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洗矿机组;20-浓密池;30-成品料场;40-尾矿回收装置;410-分离模块;420-传送模块;421-门式起重机;422-料斗;423-传送带;424-抓斗;430-一级分离模块;431-沉淀池;432-入口;433-出口;440-二级分离模块;441-尾矿脱水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现有技术中,洗矿厂的尾矿泥浆由洗矿机组10直接进入浓密池20,最后排至排泥库,其中,仅有小部分矿石颗粒回收送至成品料场30加以利用,具体排放流程如图1所示。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尾矿排放流程图。区别于现有技术,尾矿泥浆从洗矿机组10排出后,先进入尾矿回收装置40处理,细颗粒矿石传送至成品料场30重新配矿,残余泥浆则排放至浓密池20。尾矿泥浆经过尾矿回收装置40的处理回收,并送至成品料场30重新配矿,大大减少了浪费,避免了环境污染。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尾矿回收装置40,包括分离模块410和传送模块420,所述分离模块410用于尾矿泥浆中矿石颗粒与液体的分离,所述传送模块420用于细颗粒矿石与泥浆混合物的传送。所述分离模块410包括一级分离模块430和二级分离模块440。

如图3所示,所述一级分离模块430为两个沉淀池431。沉淀池431优选为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为了取得更好的沉淀效果,还可以采用多个沉淀池431并联设置,将洗矿机组10排出的尾矿泥浆分别导入多个沉淀池431内,多个沉淀池431交替沉淀,即可取得较好的沉淀效果。

所述沉淀池431的池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口432和出口433,所述入口432连通洗矿机的泥浆排出管,所述出口433连通浓密池。

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431的长宽比为7.5:1。当然,为了取得更好的沉淀效果,所述沉淀池431的长宽比还可设为大于7.5:1。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二级分离模块440为尾矿脱水筛441。尾矿脱水筛441通常由一对性能参数相同的振动电机为激振源,当两台振动电机以相同的角速度作反向运转时,其偏心块产生的惯性力在特定的相位重复叠加或抵消,从而产生巨大的激振力,驱使筛箱沿直线轨迹做周期性往复运动,使筛网上的来料从进料端逐渐向出料端跳动,在跳动过程中小于筛孔的部分透过筛孔落下,其余部分则由出料端排出,从而达到分级、脱水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矿脱水筛441为直线型脱水筛,直线型脱水筛能够较好的配合传送带使用。同时,由于细颗粒矿石的直径普遍大于2mm,因此筛孔直径优选为0.5mm,一方面可保证泥水的充分分离,另一方面又可避免矿石颗粒的流失。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传送模块420包括门式起重机421、料斗422和传送带423,所述门式起重机421设于所述沉淀池431的上方,且能沿所述沉淀池431的池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门式起重机421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选用MDG型通用门式起重机。

所述门式起重机上421设有抓斗424,所述传送带423设于所述沉淀池431与所述尾矿脱水筛441之间,所述传送带423用于将经所述沉淀池431初步分离的细颗粒矿石与泥浆混合物传送至所述尾矿脱水筛441,所述料斗422设于所述传送带423的起点上方。

当尾矿泥浆进入所述沉淀池431后,大部分泥浆随着水溢出,而细颗粒矿石与小部分泥浆的混合物留在所述沉淀池431内。所述沉淀池431内的细颗粒矿石与泥浆混合物被所述抓斗424抓起,投放于所述料斗422内,并经所述传送带423传送至所述尾矿脱水筛441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泥量较少的细颗粒矿石,即实现了尾矿的回收。

所述传送模块420的设置,就是为了将矿石颗粒混合物从一级分离模块430传送至二级分离模块440,因此,所述传送模块420不限于门式起重机421、料斗422和传送带423的组合设置,其它符合传送要求的设备及组合均可使用。

细颗粒矿石经所述尾矿脱水筛441处理后被送至成品料场30配矿,既可以采用传送皮带传送,也可以采用其它大功率的运输工具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回收装置40通过一级分离模块430、二级分离模块440和传送模块420的组合,实现了尾矿泥浆中细颗粒矿石的回收利用,回收效果显著。在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禄峒洗矿厂的技改实践中,建设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回收装置,投入土建、设备材料及安装费用共计500万元,建成后,日回收尾矿200吨以上,半年即收回了成本,每年回收矿石2000万元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回收装置40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减少了浪费,避免了环境污染,制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