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5199发布日期:2020-09-29 09:4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微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一种优良的工业原料,其具有极高的硬度和一定的韧性,多用于太阳能硅片、半导体硅片、石英芯片的切割研磨,高纯度的碳化硅整体呈现绿色,碳化硅分子结构呈共价键构成的原子晶格晶体结构。随着工业生产的需要,在工业生产中对碳化硅微粉的纯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游离碳及磁性物(例如铁)是影响碳化硅微粉纯度的主要杂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许多中用以去除硅微粉中磁性杂质的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6587065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微粉除杂系统,该系统采用的装置较多,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且较多的零部件会加大后期维护保养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且能够快速分离磁性杂质的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竖向设置的分离直管,在分离直管的中下部固定对接有除杂支管,除杂支管由对接处向下倾斜设置,在除杂支管上方的分离直管上设有偏向管段,偏向管段下端向外倾斜设置并与除杂支管固定相接,偏向管段在除杂支管进口正上方构成供磁性杂质偏向使用的偏向内腔,在偏向管段及偏向管段上方的分离直管内壁均固定设有若干上下排列设置的电磁吸盘,电磁吸盘间相配合构成偏向电磁场,偏向电磁场用于引导磁性杂质沿偏向内腔进入除杂支管,在分离直管顶端进口上固定设有布料头,布料头的下部开设有线形下料孔。

电磁吸盘通过配套的电流调节系统调节磁力大小。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点是:所述的除杂支管与分离直管之间所夹锐角范围为30°~45°。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点是:在所述偏向内腔下方设有弧形导板,弧形导板固定设置在除杂支管与分离直管对接处,弧形导板下部延伸设置在除杂支管内,弧形导板上部设置在分离直管内,用于导送磁性杂质。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点是:所述的分离直管底部设有对接口,对接口能够用于与所述布料头相对接。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点是:所述的偏向管段上设置不少于两个电磁吸盘。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点是:所述的分离直管上设有透明观察视窗,透明观察视窗设置在若干电磁吸盘的侧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布料头与碳化硅微粉供料管相接,随后硅微粉沿线形下料孔进入分离直管,通过电流控制电磁吸盘进而调控偏向电磁场的引力大小,使得硅微粉中磁性杂质在下落过程中被磁场偏导,进而沿偏向内腔掉落进除杂支管中,进而对硅微粉进行磁力除杂;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离直管与除杂支管相配合,利用磁场偏导磁性杂质,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制造和维护方便、除杂效率高;

且当一根分离直管无法充分除杂时还可利用分离直管底端对接口与另外的分离直管布料头相对接,从而进行二次或多次磁力偏导除杂,使得磁力杂质去除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料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中,1分离直管,2除杂支管,3偏向管段,4电磁吸盘,5布料头,6线形下料孔,7弧形导板,8对接口,9透明观察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竖向设置的分离直管1,在分离直管1的中下部固定对接有除杂支管2,除杂支管2由对接处向下倾斜设置,在除杂支管2上方的分离直管1上设有偏向管段3,偏向管段3下端向外倾斜设置并与除杂支管2固定相接,偏向管段3在除杂支管2进口正上方构成供磁性杂质偏向使用的偏向内腔,在偏向管段3及偏向管段3上方的分离直管1内壁均固定设有若干上下排列设置的电磁吸盘4,电磁吸盘4间相配合构成偏向电磁场,偏向电磁场用于引导磁性杂质沿偏向内腔进入除杂支管2,在分离直管1顶端进口上固定设有布料头5,布料头5的下部开设有线形下料孔6。线形下料孔设置方向垂直于分离直管上电磁吸盘的轴线方向。线形下料孔能够将硅微粉充分分散开,以分别磁力对磁性杂质进行吸引。

所述的除杂支管2与分离直管1之间所夹锐角范围为35°。

在所述偏向内腔下方设有弧形导板7,弧形导板7固定设置在除杂支管2与分离直管1对接处,弧形导板7下部延伸设置在除杂支管2内,弧形导板7上部设置在分离直管1内,用于导送磁性杂质。

所述的分离直管1底部设有对接口8,对接口8能够用于与所述布料头5相对接。

所述的偏向管段3上设置有3个电磁吸盘4。

所述的分离直管1上设有透明观察视窗9,透明观察视窗9设置在若干电磁吸盘4的侧方。利用透明观察视窗9观察偏向电磁场对磁性杂质的吸引作用,并通过控制电流调节电磁吸盘4吸力大小,以获得最佳吸引效果。

使用时,将布料头5与碳化硅微粉供料管相接,随后硅微粉沿线形下料孔6进入分离直管1,通过电流控制电磁吸盘4进而调控偏向电磁场的引力大小,使得硅微粉中磁性杂质在下落过程中被磁场偏导,进而沿偏向内腔掉落进除杂支管2中,进而对硅微粉进行磁力除杂。



技术特征:

1.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分离直管,在分离直管的中下部固定对接有除杂支管,除杂支管由对接处向下倾斜设置,在除杂支管上方的分离直管上设有偏向管段,偏向管段下端向外倾斜设置并与除杂支管固定相接,偏向管段在除杂支管进口正上方构成供磁性杂质偏向使用的偏向内腔,在偏向管段及偏向管段上方的分离直管内壁均固定设有若干上下排列设置的电磁吸盘,电磁吸盘间相配合构成偏向电磁场,偏向电磁场用于引导磁性杂质沿偏向内腔进入除杂支管,在分离直管顶端进口上固定设有布料头,布料头的下部开设有线形下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杂支管与分离直管之间所夹锐角范围为3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向内腔下方设有弧形导板,弧形导板固定设置在除杂支管与分离直管对接处,弧形导板下部延伸设置在除杂支管内,弧形导板上部设置在分离直管内,用于导送磁性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直管底部设有对接口,对接口能够用于与所述布料头相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向管段上设置不少于两个电磁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直管上设有透明观察视窗,透明观察视窗设置在若干电磁吸盘的侧方。


技术总结
一种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涉及碳化硅微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竖向设置的分离直管,在分离直管的中下部固定对接有除杂支管,除杂支管由对接处向下倾斜设置,在除杂支管上方的分离直管上设有偏向管段,偏向管段下端向外倾斜设置并与除杂支管固定相接,偏向管段在除杂支管进口正上方构成供磁性杂质偏向使用的偏向内腔,在偏向管段及偏向管段上方的分离直管内壁均固定设有若干上下排列设置的电磁吸盘,电磁吸盘间相配合构成偏向电磁场,偏向电磁场用于引导磁性杂质沿偏向内腔进入除杂支管,在分离直管顶端进口上固定设有布料头。本实用新型利用磁场偏导磁性杂质,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制造和维护方便、除杂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石祥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浩森矿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