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筛分除软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6930发布日期:2021-01-26 16:2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燃煤筛分除软杂系统的制作方法
燃煤筛分除软杂系统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去煤中软杂物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燃煤筛分除软杂系统。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燃煤火力发电行业每年都要采购大量的燃煤,厂内都要设置复杂的输煤系统,以实现将煤运输到应有的高度,同时,除去煤中所含的树皮、纤维、编织袋垃圾等软杂,方便系统制备合格的煤粉。目前,所有的输煤系统基本都包含了储煤场(或储煤筒仓)、震动筛、输煤皮带、斗轮机、除大块机(或除杂物机)、给煤机、三通等设备或设施,随着环保工作的加强,动力煤价格的提高,各厂都在寻求燃烧价格更低的含杂质较多的煤,这就要求输煤系统具备更好的处理杂质的能力;各个电厂都在想方设法改造,设备制造厂也在创新改造传统设备,以满足当下实际的需要;当下常见的除软杂的设备或设施有震动筛、钢筋焊接的平面类网格状除杂网等等;但效果不好,需要人工辅助配合拾捡较多的杂物;或除杂网太密了,大块物下落时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除杂网太稀了,孔会很大,除杂效果就不好。
[0005]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煤筛分除软杂系统,摒弃传统除软杂机呆板、效果差的弊病,既能让块状物通过,又能以更密集的钩状物钩住软杂,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便于及时清理软杂筛分组件上的软杂物,使得达到更好的除杂效果。
[0007]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燃煤筛分除软杂系统,包括犁煤器、输煤皮带和煤仓落煤口,所述煤仓落煤口为两个,分别位于犁煤器输煤皮带两侧的位置,在所述每个煤仓落煤口的上端口靠近输煤皮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落煤斗,在所述每个煤仓落煤口的上端口处挂设有不同层软杂筛分组件,所述每层的软杂筛分组件由至少两个横杆、和框架组成,所述每个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每个横杆的下方垂直设置有垂杆,在所述每个垂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鱼钩,所述每个横杆上相邻两个垂杆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不同层的软杂筛分组件通过竖杆连接在一起;所述位于上部第一层的框架的两侧呈对称状设置有钩板,所述钩板呈直角弯钩状分布,在所述每个钩板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吊耳;在所述每个煤仓落煤口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龙门架,在所述每个龙门架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
[0009]
所述龙门架为两个,在所述每个龙门架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每个升降组件分别由气缸、横板、承重杆和弯钩组成,在所述每个龙门架竖向支撑杆的内壁上分别挖设有竖向分布的凹槽,在所述每个凹槽内分别设置有气缸,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位于龙门架竖向支撑杆内壁的凹槽中,所述每个横板的端部分别与气缸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横板对应框架两侧钩板上方吊耳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承重杆,在所述每个承重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端部连接杆,在所述端部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弯钩,所述弯钩与端部连接杆铰接在一起。
[0010]
所述位于单数层的软杂筛分组件中每个横杆下方的垂杆数为2n+1个。
[0011]
所述位于双数层的软杂筛分组件中每个横杆下方的垂杆数为2n+2个。
[0012]
所述位于同一层软杂筛分组件中各横杆之间的间距为50mm,所述位于同一横杆下方相邻垂杆之间的间距为25mm,所述上、下相邻的软杂筛分组件之间的间距为50mm。
[0013]
所述上、下相邻层的横杆呈交错分布,所述上、下相邻层的除软杂组件中横杆下方的垂杆呈交错分布。
[0014]
所述上、下相邻的框架之间通过竖杆连接在一起。
[0015]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煤经输煤皮带、犁煤器分别进入两侧的煤仓落煤口中,煤经过不同层的软杂筛装置,使煤中夹杂的软杂物挂在垂杆底部的鱼钩上,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摇动滑轮,取下被鱼钩挂住的软杂物即可,把平面除杂改为立体除杂,便于布置较密集的鱼钩,除杂效果好,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
[0017]
2、本实用新型分为多个不同层的软杂筛装置,从上至下看该系统是一个密密麻麻的鱼钩网,实则上、下相邻层的软杂筛装置之间呈上下交替分布,既能让较大块状物通过,又能以更密集的鱼钩钩住软杂物,实用方便,操作简单。
[0018]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便于及时清理软杂筛分组件上的软杂物,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将除软杂组件从煤仓落煤口处提出,然后将鱼钩上软杂取出即可,使得达到更好的除杂效果。
[0019]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煤仓落煤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层软杂筛装置的分布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层软杂筛装置的分布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层软杂筛装置和第二层软杂筛装置的连接构造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龙门架及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0028]
参见图1-图6,一种燃煤筛分除软杂系统,包括犁煤器1、输煤皮带2和煤仓落煤口3,煤仓落煤口3为两个,分别位于犁煤器1输煤皮带2两侧的位置,在每个煤仓落煤口3的上端口靠近输煤皮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落煤斗3-1,在每个煤仓落煤口3的上端口处挂设有不同层软杂筛分组件8,每层的软杂筛分组件由至少两个横杆9、和框架8-1组成,每个横杆9的两端分别与框架8-1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每个横杆9的下方垂直设置有垂杆12,在每个垂杆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鱼钩13,每个横杆9上相邻两个垂杆12之间的间距相同;不同层的软杂筛分组件8之间通过竖杆8-2连接在一起;位于上部第一层的框架8-1的两侧呈对称状设置有钩板6,钩板6呈直角弯钩状分布,在每个钩板6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吊耳7;在每个煤仓落煤口3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龙门架4,在每个龙门架4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
[0029]
龙门架为两个,在每个龙门架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分别由气缸5、横板14、承重杆15和弯钩16组成,在每个龙门架竖向支撑杆的内壁上分别挖设有竖向分布的凹槽5-1,在每个凹槽5-1内分别设置有气缸5,横板14的两端分别位于龙门架竖向支撑
杆内壁的凹槽5-1中,每个横板14的端部分别与气缸5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横板14对应框架8-1两侧钩板6上方吊耳7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承重杆15,在每个承重杆1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端部连接杆15-1,端部连接杆15-1的下端连接有弯钩16,弯钩16与端部连接杆15-1铰接在一起。
[0030]
位于单数层的软杂筛分组件中每个横杆9下方的垂杆12数为2n+1个。
[0031]
位于双数层的软杂筛分组件中每个横杆9下方的垂杆12数为2n+2个。
[0032]
位于同一层软杂筛分组件中各横杆9之间的间距为50mm,位于同一横杆下方相邻垂杆12之间的间距为25mm,上、下相邻的软杂筛分组件之间的间距为50mm。
[0033]
上、下相邻层的横杆9呈交错分布,上、下相邻层中横杆下方的垂杆12呈交错分布。
[0034]
上、下相邻的框架8-1之间通过竖杆8-2连接在一起。
[0035]
如图3和图4所示,共有两层软杂筛分装置,每层横杆为五个,当垂杆数n为1时,第一层软杂筛装置中:在每个横下方垂直设置有三个垂杆,在垂杆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鱼钩;对应的第二层软杂筛分装置中:在每个横杆下方垂直设置有四个纵杆(因为上、下相邻层的横杆呈交错分布,即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横杆呈:高-低-高-低.....分布。);在第一层框架8-1和对应下方第二框架8-1之间设置有竖杆8-2。
[0036]
上述描述中,当气缸位于复位状态时,承重杆15下端的弯钩正好位于吊耳7的位置处,因为弯钩16与端部连接杆为铰接,所以当需要吊起除软杂组件时,只需将弯钩钩住吊耳,然后启动气缸即可,当除软杂组件清理完毕后,通过气缸再将除软杂组件下方在落煤口处,通过钩板16将软杂组件挂设在落煤口处,最后将弯钩从吊耳中拿开即可;钩板16与第一层的框架外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层及下面的除软杂层之间通过竖杆8-2连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
[0037]
工作原理:
[0038]
煤经犁煤器落向两侧煤仓口处的落煤口中,然后经过不同层的除软杂组件进行过滤、筛分,能将软杂物过滤在鱼钩上,从上至下看,像是在煤仓中布下一个密集的鱼钩网,实际相邻层的横杆呈上下交替分布,相邻层横杆上的垂杆也呈交替分布,既方便大块物落下,又能以更密集的鱼钩将软杂物钩住,工作人员只需定期通过气缸将除软杂组件提起,然后对鱼钩上的软杂进行清理即可。
[003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常用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