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61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煤锅炉燃烧时,参与燃烧的空气一般通过锅炉下部的风仓送入。供风时,配风可以通过风仓的进风量控制。锅炉进风的气流的均匀性完全由风仓的结构形式决定。风仓的主要功能是将供风管道输送来的空气沿锅炉底部横向均匀地分配,保证风仓送出的空气沿锅炉底部横向均匀的通过煤层。

目前,风仓没有导流装置,导致横向气流的分配不均匀,引起锅炉横向不同位置风量大小不一,风量小的位置煤燃烧不充分,易造成灰渣含碳量高、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改善配风的均匀性,使煤炭燃烧充分,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箱和漏斗;

所述分流箱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第二侧板的上端、第三侧板的上端和第四侧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形成矩形通道;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设置有导流板;

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

所述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所述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

所述漏斗设置在所述分流箱的下端,与所述分流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一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的1/3处,且靠近所述第一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的2/3处。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的下端较所述导流板一的下端低。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二的下端较所述导流板一的下端低,且较所述进风口的下端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侧板的中部内壁为向外凸出的球面;所述球面的下端较所述进风口的下端低。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一由上至下覆盖所述进风口的2/7;

所述导流板二由上至下覆盖所述进风口的4/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固定地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所述进风管与所述进风口的连接部为矩形喇叭口状;所述喇叭口的大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内壁上端,另一端能够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包括: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间隔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平行设置,且与第一侧板平行,改善了锅炉配风的均匀性,使煤炭燃烧充分,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去掉顶板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进风管,2为调节板,3为螺纹调节机构,4为第一侧板,5为导流板一,6为导流板二,7为顶板,8为第三侧板,9为漏斗,10为第二侧板,11为第四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箱和漏斗9;分流箱包括:顶板7、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8和第四侧板11;第一侧板4的上端、第二侧板10的上端、第三侧板8的上端和第四侧板11的上端分别与顶板7固定连接;优选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可靠;当然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8和第四侧板11依次连接形成矩形通道;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8和第四侧板11优选依次固定连接,优选焊接固定,在高温下连接可靠。第一侧板4与第三侧板8相对设置,相互平行;第二侧板10与第四侧板11相对设置,相互平行。

顶板7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用于气流流出。为了使风力分布均匀,将多个通孔均匀地分布在顶板7上;顶板7优选为向下凸出的圆弧板,以使煤炭灰能向中部集中落下。本实施例优选通孔直径由中部到两侧逐渐变小,以利于煤炭灰的排出,进一步地,优选通孔呈向下的喇叭口状,以防止通孔被堵塞。

第一侧板4上设置有进风口;优选进风口设置在第一侧板4的中部位置;进风口的上端距离第一侧板4的顶部大于20cm,以减轻进风口进入的横向气流对通孔流出的纵向气流造成影响。

第一侧板4与第三侧板8之间设置有导流板,以使第一侧板4和第三侧板8的之间的气流能均匀地流出。导流板包括:导流板一5和导流板二6;导流板一5和导流板二6间隔设置在第一侧板4与第三侧板8之间;导流板一5和导流板二6平行设置,且与第一侧板4平行;改善了锅炉配风的均匀性,使煤炭燃烧充分,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

漏斗9设置在分流箱的下端,与分流箱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漏斗9与分流箱焊接固定;当然,也不排除漏斗9和分流箱一体化设置,结构可靠。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导流板一5设置在第一侧板4与第三侧板8之间的1/3处,且靠近第一侧板4。导流板二6设置在第一侧板4与第三侧板8之间的2/3处,以将第一侧板4和第三侧板8之间的气流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导流板可以为多个;多个导流板在第一侧板4和第三侧板8之间均匀分布,以将第一侧板4和第三侧板8之间的空间均匀地分布,使气流能够均匀地通过被导流板隔离出来的通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进风口为矩形,以使进风口的通风能够均匀;由其是由上至下的通风量的控制,避免了圆形的进风口中部流量大,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的流量小的问题。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进风口的下端较导流板一5的下端低,以使进风口进入的横向的气流有一部分不受导流板一5的干扰,继续横向向前流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导流板二6的下端较导流板一5的下端低,且较进风口的下端高,以使导流板二6能够阻挡部分气流,且使其中一部分气流不受干扰,继续向前流动,进入下一空间,即进入导流板二6与第三侧板8之间的空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三侧板8的中部内壁为向外凸出的球面;以使流至第三侧板8的气流能够平滑地向上过渡,减少对气流流速的影响。球面的下端较进风口的下端低,以使球面能接收横向流动的气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导流板一5由上至下覆盖进风口的2/7;导流板二6由上至下覆盖进风口的4/7,以使气流能够均匀地分配至各通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侧板4上固定地设置有进风管1;优选通过焊接连接,连接可靠。进风管1与进风口连通,以使进风口进入的气流流速和流向较稳定。

进风管1与进风口的连接部为矩形喇叭口状;喇叭口的大端与进风口连接,进风管1的通道由小逐渐变大,与进风口连通,使通过进风管1的气流能够分散,变的更均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连接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调节板2;调节板2的一端铰接在连接部的内壁上端,优选通过销轴与连接部的内壁铰接;另一端能够调节地设置在连接部上。本实施例优选调节板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调节机构3与连接部连接;螺纹调节机构3的一端与调节板2铰接;螺纹调节机构3与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螺纹调节机构3来控制调节板2。进一步地,调节板2分别设置在连接部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以调节气流的上下分布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锅炉燃煤系统的分流装置能够改善配风的均匀性,使煤炭燃烧充分,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