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机制砂生产用石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4720发布日期:2021-07-30 18:0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环保机制砂生产用石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粉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环保机制砂生产用石粉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机制砂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制出合格适用的砂石。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河沙采挖的禁令的收紧,机制砂逐渐成为建筑用砂的主流。

在机制砂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机制砂中的石粉进行控制,一般使用水洗的方式控制石粉的含量,结果即浪费了水资源又产生了新污染,新国标实施后,对机制砂的石粉有了明确的要求和实验方法,在原料加工前,首先进行除土处理,之后,利用专用的设备将石粉去除,并收集起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目前石粉的处理设备存在以下问题:砂对设备的壁面具有一定磨损,另外筛孔过小,容易堵塞,不易清理,处理好的砂无法较好的排出,石粉的单道工序去除率较低,需要多到工序。

本发明设计一种绿色环保机制砂生产用石粉处理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绿色环保机制砂生产用石粉处理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绿色环保机制砂生产用石粉处理装置,它包括上料模块、处理模块、运输模块,其中上料模块和运输模块分别安装在处理模块的侧边;所述上料模块是由螺旋片、上料输送管、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上料斗组成,上料斗放于地面上侧,上料输送管的下端安装在上料斗内,上料输送管的上端位于处理模块上侧,上料输送管的内侧旋转安装有螺旋片,第一电机安装在上料斗内,螺旋片旋转轴的下端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运输模块是由成品收集箱和运输机构组成,运输机构位于处理模块的下侧,成品收集箱位于运输机构的前侧。

上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气泵、第二电机、下料斗、抖动控制机构、处理壳、过滤滑块、第一气管、第二气泵,其中处理壳具有从外到内分布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内圆面上均匀的开有多个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第三气孔,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的下端相通,第二通道的下端具有收集槽;处理壳安装在运输机构的上侧,第三通道的下端位于运输机构的上侧;下料斗的下端为闭口倒八字状,下料斗的下端对称的开有两个弧形下料孔;下料斗的外圆面上具有旋转环,下料斗通过旋转环旋转安装在处理壳的上端,下料斗的下侧旋转安装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上端的外圆面上均匀的开有多个第一气孔,上料输送管的上端位于下料斗的上侧;第二电机通过支撑架安装在下料斗的上侧,第二电机通过齿轮与下料斗、第一气管传动连接;第二气泵安装在处理壳的外侧,第二气泵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连接;第一气泵安装在处理壳的外侧,第一气泵与第一通道连接;上述第二通道的下侧滑动安装在过滤滑块,过滤滑块与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的相通区域配合;处理壳的外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驱动过滤滑块在第二通道内上下往复滑动的抖动控制机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处理壳上第二通道下端收集槽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便于清理收集槽内石粉的第二门结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处理壳上第一通道下端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通区域上侧的壁面上,上下交错均匀分布的安装有多个斜向朝下的斜板;第一通道下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便于清理第一通道下端的石粉的第一门结构,第一门结构位于斜板的下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下料斗内侧的中间位置处具有传动套,下料斗下侧的中间位置处具有安装套;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套上,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太阳轮固定安装在安装套上,固定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固定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盘,三个行星轮通过三个第一转轴周向均匀的旋转安装在安装盘的上侧,三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传动环壳上端的内圆面上具有齿牙,传动环壳旋转安装在安装盘上,且传动环壳上的齿牙与三个行星轮啮合;第一气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传动环壳的下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处理壳上第一通道上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第四气孔,环套固定安装在处理壳的外侧,且环套将处理壳上所开的第四气孔包起;第一气泵通过第二支撑固定安装在处理壳的外侧,第一气泵与环套通过气管连接;处理壳上第一通道的上侧安装有过滤环,过滤环位于第四气孔的下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气管下端的外圆面上开有多个第二气孔,连接环旋转安装在第一气管下端的外圆面上,且将第一气管上的第二气孔包起,第二气泵通过第一支撑固定安装在处理壳的外侧,第二气泵通过第二气管与连接环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上端具有锥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处理壳上第一通道内圆面上的第三气孔其内径沿着轴线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第三通道内圆面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内凹面,第三气孔开设于内凹面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过滤滑块的外侧通过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板安装有驱动环,连接板与处理壳滑动配合。

上述抖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支撑、旋转盘、第一摆杆、连接销,其中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支撑固定安装在处理壳的外侧,旋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摆杆的一端偏心铰接安装在旋转盘上,第一摆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铰接安装在驱动环的外圆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处理壳上第三通道的下端为方形状,处理壳上第三通道下端的前侧均匀的铰接安装有多个摆板。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过滤滑块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在沿着过滤滑块的径向方向上均匀的开有多个第一流道,且俯视过滤滑块,第一流道成s状,第一流道之间从上到下通过多个第二流道连通;下部分为均匀分布竖直的第三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相通。

相对于传统的石粉处理技术,本发明设计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机制砂在除石粉的过程中会直接掉落到运输机构上侧,不会与处理壳的内壁发生摩擦磨损。

2、本发明中设计的过滤环的作用可防止石粉进入第一通道上端,造成第一气泵受损。

3、本发明通过对下料孔宽窄的设计使得下料斗下落的机制砂在处理壳的径向方向上以比较薄的形态下落,保证下落机制砂中的石粉在受到第一气管内的气体吹动后,大部分石粉能够从处理壳上第三通道上所开的第三气孔内进入第二通道内,保证机制砂内石粉能够被大部分清理掉,提高机制砂的质量。

4、本发明中石粉通过第三气孔进入第二通道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石粉粘在第三气孔处的壁面上,但是因本发明设计的第一气管和下料斗在工作过程中为旋转状态,会存在气流流入第三气孔内的过程中,没有带入石粉的情况,此时气流就会对粘在第三气孔处壁面上的石粉起到清理作用,保证石粉不会大量堆积在第三气孔处,将第三气孔堵塞,即本发明设计的去除设备,第三气孔是不易被堵塞的。

5、本发明当第三电机工作时,第三电机会带动旋转盘旋转,旋转盘旋转带动第一摆杆摆动,第一摆杆摆动通过连接销驱动驱动环在连接板的作用下上下往复滑动,使得过滤滑块上下往复滑动,对过滤滑块起到振动的效果,有益于过滤滑块上石粉的掉落,同时防止过滤滑块上的流道被堵死。

6、本发明中石粉最终会被收集到处理壳上的收集槽和第一通道的下端,在收集槽的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二门结构,在第一通道下端的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一门结构,通过第二门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收集好的石粉能够清理排出,因为过滤滑块具有阻断气流流入下侧收集槽内的作用,即使设备还处于工作状态下侧收集槽也可被打开进行收集。因为第一门结构内部有气流流动,所以需要将设备停止后才能对第一门结构内部石粉进行清理,大部分石粉流到下侧收集槽内,所以在第一通道的下端收集的石粉较少,可一天或几天停机状态下清理一次。

7、本发明中被去除石粉后的机制砂会掉落到运输机构上被运输机构传输到成品收集箱内,机制砂易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上料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运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处理模块外观示意图。

图5是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料斗和第一气管驱动示意图。

图7是第一气管和第二气泵安装示意图。

图8是第一气管和第二气泵配合示意图。

图9是环套安装示意图。

图10是过滤滑块和抖动控制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11是处理壳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过滤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凸起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上料模块;2、处理模块;3、运输模块;4、螺旋片;5、上料输送管;6、第一电机;7、第一齿轮;8、上料斗;9、成品收集箱;10、运输机构;11、第一气泵;12、第二电机;13、下料斗;14、抖动控制机构;15、第一门结构;16、第二门结构;17、处理壳;18、斜板;19、过滤滑块;21、第二齿轮;22、第三齿轮;23、支撑架;24、传动套;25、固定杆;26、旋转环;27、太阳轮;28、行星轮;29、传动环壳;30、第一转轴;31、第一气管;32、安装套;33、安装盘;34、下料孔;35、过滤环;36、连接环;37、第二气管;38、第一支撑;39、第二气泵;40、第一气孔;41、第二气孔;42、锥面;43、第二支撑;44、环套;45、驱动环;46、连接板;47、第三电机;48、第三支撑;49、旋转盘;50、第一摆杆;51、连接销;52、第三气孔;54、第四气孔;55、收集槽;56、摆板;57、第一通道;58、第二通道;59、第三通道;60、第一流道;61、第二流道;62、第三流道;63、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或者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它包括上料模块1、处理模块2、运输模块3,其中上料模块1和运输模块3分别安装在处理模块2的侧边;如图2所示,所述上料模块1是由螺旋片4、上料输送管5、第一电机6、第一齿轮7和上料斗8组成,上料斗8放于地面上侧,上料输送管5的下端安装在上料斗8内,上料输送管5的上端位于处理模块2上侧,上料输送管5的内侧旋转安装有螺旋片4,第一电机6安装在上料斗8内,螺旋片4旋转轴的下端和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一齿轮7传动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运输模块3是由成品收集箱9和运输机构10组成,运输机构10位于处理模块2的下侧,成品收集箱9位于运输机构10的前侧。

本发明中上料模块1和运输模块3均为现有技术,对于上料模块1,将机制砂放于上料斗8内后,通过第一电机6输出动力源,且通过第一齿轮7传递驱动螺纹片的旋转轴旋转,螺旋片4旋转轴带动螺旋片4旋转,螺旋片4旋转将上料斗8内的机制砂沿着上料运输管运输到上侧的下料斗13内。对于运输模块3,当清除石粉后的机制砂从处理壳17的第三通道59内掉落到运输机构10上后,运输机构10会将机制砂运输到成品收集箱9内。本发明所使用的运输机构10是由输送带,输送辊组成的,为现有技术。

如图4、5所示,上述处理模块2包括第一气泵11、第二电机12、下料斗13、抖动控制机构14、处理壳17、过滤滑块19、第一气管31、第二气泵39,其中如图11所示,处理壳17具有从外到内分布的第一通道57、第二通道58和第三通道59,第三通道59的内圆面上均匀的开有多个与第二通道58相通的第三气孔52,第二通道58和第一通道57的下端相通,第二通道58的下端具有收集槽55;处理壳17安装在运输机构10的上侧,第三通道59的下端位于运输机构10的上侧;如图6所示,下料斗13的下端为闭口倒八字状,下料斗13的下端对称的开有两个弧形下料孔34;下料斗13的外圆面上具有旋转环26,如图5所示,下料斗13通过旋转环26旋转安装在处理壳17的上端,如图7所示,下料斗13的下侧旋转安装有第一气管31,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气管31上端的外圆面上均匀的开有多个第一气孔40,上料输送管5的上端位于下料斗13的上侧;如图6所示,第二电机12通过支撑架23安装在下料斗13的上侧,第二电机12通过齿轮与下料斗13、第一气管31传动连接;如图7、8所示,第二气泵39安装在处理壳17的外侧,第二气泵39通过第二气管37与第一气管31连接;如图4、9所示,第一气泵11安装在处理壳17的外侧,第一气泵11与第一通道57连接;如图5、7所示,上述第二通道58的下侧滑动安装在过滤滑块19,过滤滑块19与第二通道58和第一通道57的相通区域配合;如图5、10所示,处理壳17的外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驱动过滤滑块19在第二通道58内上下往复滑动的抖动控制机构14。

本发明中处理壳17从外到内分为第一通道57、第二通道58和第三通道59三部分,第二通道58和第三通道59的下端相通;在机制砂被运输到下料斗13内后,控制第二电机12工作,第二电机12驱动第二齿轮21旋转,第二齿轮21旋转带动第三齿轮22旋转,第三齿轮22旋转带动传动套24旋转,传动套24旋转带动下料斗13旋转,下料斗13旋转一方面会使得其内侧的机制砂在所开的下料孔34处成螺旋状落下,本发明中因下料孔34较窄,所以从下料孔34成螺旋状下落的机制砂在处理壳17的径向方向上比较薄;下料斗13旋转会通过其上的安装套32带动太阳轮27旋转,太阳轮27旋转带动三个行星轮28旋转,三个行星轮28旋转通过齿牙配合驱动传动环壳29旋转,传动环壳29旋转带动其下侧安装的第一气管31旋转;本发明在工作时会控制第二气泵39和第一气泵11工作,第二气泵39工作会通过第二气管37连接环36对第一气管31吹气,第一气管31内的气体在随着第一气管31的旋转吹出去,吹动经过下料孔34下落的薄机制砂,本发明通过对下料孔34宽窄的设计使得下料斗13下落的机制砂在处理壳17的径向方向上以比较薄的形态下落,保证下落机制砂中的石粉在受到第一气管31内的气体吹动后,大部分石粉能够从处理壳17上第三通道59上所开的第三气孔52内进入第二通道58内,保证机制砂内石粉能够被大部分清理掉,提高机制砂的质量。

本发明中当石粉被吹到第二通道58内后,随着和石粉一起进入第二通道58内第一气管31吹出的气体和第一气泵11通过第一通道57传输到第二通道58内的吸力,石粉会落到过滤滑块19上,且通过过滤滑块19上所开的第一流道60、第二流道61和第三流道62,大部分落入第二通道58下侧的收集槽55内,少部分通过第二通道58和第一通道57的相通区域进入第一通道57内。

本发明中机制砂在除石粉的过程中会直接掉落到运输机构10上侧,不会与处理壳17的内壁发生摩擦磨损。

如图4所示,上述处理壳17上第二通道58下端收集槽55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便于清理收集槽55内石粉的第二门结构16。

如图7所示,上述处理壳17上第一通道57下端位于第一通道57和第二通道58相通区域上侧的壁面上,上下交错均匀分布的安装有多个斜向朝下的斜板18;如图4所示,第一通道57下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便于清理第一通道57下端的石粉的第一门结构15,第一门结构15位于斜板18的下侧。本发明设计斜板18的作用是对进入第一通道57内的石粉起到隔挡作用,使得进入第一通道57内的石粉大部分落在第一通道57下端的腔体内。

如图6所示,上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21,下料斗13内侧的中间位置处具有传动套24,下料斗13下侧的中间位置处具有安装套32;第三齿轮22固定安装在传动套24上,第三齿轮22与第二齿轮21啮合;太阳轮27固定安装在安装套32上,固定杆25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3上,固定杆2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盘33,三个行星轮28通过三个第一转轴30周向均匀的旋转安装在安装盘33的上侧,三个行星轮28与太阳轮27啮合;传动环壳29上端的内圆面上具有齿牙,传动环壳29旋转安装在安装盘33上,且传动环壳29上的齿牙与三个行星轮28啮合;第一气管3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传动环壳29的下侧。

如图11所示,上述处理壳17上第一通道57上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第四气孔54,如图5、9所示,环套44固定安装在处理壳17的外侧,且环套44将处理壳17上所开的第四气孔54包起;第一气泵11通过第二支撑43固定安装在处理壳17的外侧,第一气泵11与环套44通过气管连接;如图7所示,处理壳17上第一通道57的上侧安装有过滤环35,过滤环35位于第四气孔54的下侧。本发明设计环套44的作用是将处理壳17上所开的第四气孔54合并起来并且与第一气泵11连接。过滤环35的设计是对被第一气泵11抽吸的气体起到进一步过滤作用。

如图8所示,上述第一气管31下端的外圆面上开有多个第二气孔41,连接环36旋转安装在第一气管31下端的外圆面上,且将第一气管31上的第二气孔41包起,第二气泵39通过第一支撑38固定安装在处理壳17的外侧,第二气泵39通过第二气管37与连接环36连接;所述连接环36的上端具有锥面42。连接环36的作用是保证第一气管31的旋转不会影响第二气泵39对第一气管31内气体的输入;第二气泵39通过第二气管37输入的气体会流入连接环36内,流入连接环36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31下端的第二气孔41进入第一气管31内且从第一气管31上端所开的第一气孔40处排出。锥面42的设计可以防止下落的机制砂堆积在连接环36上。

如图11所示,上述处理壳17上第一通道57内圆面上的第三气孔52其内径沿着轴线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如图13所示,第三通道59内圆面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内凹面63,第三气孔52开设于内凹面63内。本发明中当下料斗13内下落的机制砂在第一气管31内吹出的气体的作用下通过第三气孔52进入第二通道58内的过程中,因石粉从上到下会依次减少,所以本发明设计的第三气孔52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减小。

本发明中石粉通过第三气孔52进入第二通道58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石粉粘在第三气孔52处的壁面上,但是因本发明设计的第一气管31和下料斗13在工作过程中为旋转状态,会存在气流流入第三气孔52内的过程中,没有带入石粉的情况,此时气流就会对粘在第三气孔52处壁面上的石粉起到清理作用,保证石粉不会大量堆积在第三气孔52处,将第三气孔52堵塞,即本发明设计的去除设备,第三气孔52是不易被堵塞的。凹面63的设计保证粘在壁面上的石粉能够顺利被吹入。

如图10所示,上述过滤滑块19的外侧通过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板46安装有驱动环45,连接板46与处理壳17滑动配合。

如图10所示,上述抖动控制机构14包括第三电机47、第三支撑48、旋转盘49、第一摆杆50、连接销51,其中第三电机47通过第三支撑48固定安装在处理壳17的外侧,旋转盘49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47的输出轴上,第一摆杆50的一端偏心铰接安装在旋转盘49上,第一摆杆5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51铰接安装在驱动环45的外圆面上。本发明当第三电机47工作时,第三电机47会带动旋转盘49旋转,旋转盘49旋转带动第一摆杆50摆动,第一摆杆50摆动通过连接销51驱动驱动环45在连接板46的作用下上下往复滑动,使得过滤滑块19上下往复滑动,对过滤滑块19起到振动的效果,有益于过滤滑块19上石粉的掉落,同时防止过滤滑块19上的流道被堵死。

如图11所示,上述处理壳17上第三通道59的下端为方形状,处理壳17上第三通道59下端的前侧均匀的铰接安装有多个摆板56。摆板56的作用可以起到防尘作用。

如图12中的(1)所示,上述过滤滑块19是由上下a、b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在沿着过滤滑块19的径向方向上均匀的开有多个第一流道60,如图12中的(3)所示,且俯视过滤滑块19,第一流道60成s状,如图12中的(2)所示,第一流道60之间从上到下通过多个第二流道61连通;如图12中的(1)所示,下部分为均匀分布竖直的第三流道62,第二流道61与第三流道62相通。第一流道60的s状、第二流道61对第一流道60的连通,使得石粉在过滤滑块中的行程较长,便于滞留到第一流道60中,在振动下从第二流道61经第三流道62进入到收集槽中,这样设计可以保证大部分石粉能够进入收集槽内,只有小部分石粉进入过滤腔内。

本发明中石粉最终会被收集到处理壳17上的收集槽55和第一通道57的下端,在收集槽55的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二门结构16,在第一通道57下端的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一门结构15,通过第二门结构16的设置可以保证收集好的石粉能够清理排出,因为过滤滑块19具有阻断气流流入下侧收集槽55内的作用,即使设备还处于工作状态下侧收集槽55也可被打开进行收集。因为第一门结构15内部有气流流动,所以需要将设备停止后才能对第一门结构15内部石粉进行清理,大部分石粉流到下侧收集槽55内,所以在第一通道57的下端收集的石粉较少,可一天或几天停机状态下清理一次。

具体工作流程:当使用本发明设计的清理装置时,将机制砂放于上料斗8内后,通过第一电机6输出动力源,且通过第一齿轮7传递驱动螺纹片的旋转轴旋转,螺旋片4旋转轴带动螺旋片4旋转,螺旋片4旋转将上料斗8内的机制砂沿着上料运输管运输到上侧的下料斗13内;在机制砂被运输到下料斗13内后,控制第二电机12工作,第二电机12驱动第二齿轮21旋转,第二齿轮21旋转带动第三齿轮22旋转,第三齿轮22旋转带动传动套24旋转,传动套24旋转带动下料斗13旋转,下料斗13旋转一方面会使得其内侧的机制砂在所开的下料孔34处成螺旋状落下;另一方面下料斗13旋转会通过其上的安装套32带动太阳轮27旋转,太阳轮27旋转带动三个行星轮28旋转,三个行星轮28旋转通过齿牙配合驱动传动环壳29旋转,传动环壳29旋转带动其下侧安装的第一气管31旋转;在工作时同时控制第二气泵39和第一气泵11工作,第二气泵39工作会通过第二气管37连接环36对第一气管31吹气,第一气管31内的气体在随着第一气管31的旋转吹出去,吹动经过下料孔34下落的薄机制砂,下落机制砂中的石粉在受到第一气管31内的气体吹动后,大部分石粉能够从处理壳17上第三通道59上所开的第三气孔52内进入第二通道58内,当石粉被吹到第二通道58内后,随着和石粉一起进入第二通道58内第一气管31吹出的气体和第一气泵11通过第一通道57传输到第二通道58内的吸力,石粉会落到过滤滑块19上,且通过过滤滑块19上所开的第一流道60、第二流道61和第三流道62,大部分落入第二通道58下侧的收集槽55内,少部分通过第二通道58和第一通道57的相通区域进入第一通道57内。

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打开第二门结构16将收集槽55内的石粉清理掉,在使用完成后或者使用一天或几天停机状态下可打开第一门结构15对第一通道57下端的石粉进行清理清理一次。

被去除石粉后的机制砂会在第三通道59内掉落到运输机构10上,被运输机构10传输到成品收集箱9内收集起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