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使用其的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277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喇叭口 12的扩散作用和所述进气分流件13的分流作用,使烟气可以均匀分布到所述主体段3上。避免烟气只集中分布在所述主体段3的中心,使所述主体段3的除尘范围小,除尘率较低的问题。
[0031]优选地,还设置有喷淋装置31,所述喷淋装置31安装在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31的喷嘴朝向所述污物收集极33。所述喷淋装置31的连续喷雾使得所述污物收集极33上形成完整的水膜,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所述污物收集极33上的粉尘随水膜流下。所述喷淋装置31安装在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的上方,即可使水膜最大化,提高除尘率,又可冲洗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抑制酸腐蚀现象发生,有效延长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及使用其的空气净化系统的内部件使用寿命。
[0032]优选地,所述保温箱2的保温材料为岩棉,岩棉的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同时岩棉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防止因冷凝水导致所述壳体5带电的问题。所述保温箱2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当所述保温箱2温度低于30 °C时启用所述加热装置,防止烟气结露,提高所述湿式电除尘器的安全可靠性。若进口温度大于70°C时,所述喷淋装置31自动开启,进行喷淋降温,直至进口温度低于65°C才停止喷淋,防止高温造成保温材料脱落。
[0033]优选地,还设置灰斗6,所述灰斗6与所述壳体5的靠近所述出气部4的一端连通。所述灰斗6可收集从所述污物收集极33上流下的污水,收集到的污水可经后续净化循环利用。
[0034]优选地,所述主体段3设置有若干组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如图4和图5所示,每组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为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污物收集极33与放电极32的极针距离为350mm?450mm,优选为400mm,若所述污物收集极33与放电极32的极针距离太大则产生的电场太弱导致粉尘荷电率降低;若所述污物收集极33与放电极32的极针距离太小则产生的电场太强容易发生电场击穿,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0035]优选地,所述污物收集极33的长为2m?7m,优选为4.5m;宽为800mm?850mm,优选为818mm。所述污物收集极33的长度若过长则不便于安装运输,反之若太短则集尘路径过短,降低集尘量。而所述污物收集极33的宽度若过宽则不便于安装运输,反之若太窄则单位面积内所需的污物收集极33增多,提高生产成本。所述污物收集极33的两端设有卷曲面,可使所述污物收集极33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水膜,起到导水作用。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不锈钢易于焊接,方便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的安装;经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处理的污水具有弱酸性,而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从而提高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的抗腐蚀能力;还有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温度长期保持在60°C以上,而不锈钢的耐热性能好,从而提高所述放电极32和污物收集极33的使用寿命,降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的保养成本。
[0036]优选地,所述出气部4包括排气管41和出气喇叭口42 ;所述排气管41的出风端设置在所述壳体5侧壁,所述排气管41的进风端设置在所述壳体5中部;所述出气喇叭口 42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41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出气喇叭口 42的开口端朝向壳体6的另一端。所述出气喇叭口 42可防止从所述污物收集极33上滴落的水滴进入所述出气部4,从而防止风机进水,可延长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及使用其的空气净化系统的风机使用寿命。
[0037]优选地,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的空气净化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辊道窑、风机、喷淋脱硫塔、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和烟囱;所述辊道窑的废气出口连通所述风机的进气口,所述喷淋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气口,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喷淋脱硫塔的出气口,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烟囱。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的空气净化系统工作流程为所述辊道窑产生烟气经风机吹送至所述喷淋脱硫塔,所述喷淋脱硫塔的洗涤作用可脱除烟气中的部分颗粒物;另外,由于存在脱硫浆液雾化夹带、脱硫产物结晶析出,也会形成PM2.5,对S03的去除率很低,S03可以气溶胶的形式随烟气排出。经过脱硫后的烟气进入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及使用其的空气净化系统,通过水流冲洗和静电除尘,脱除PM2.5的超细粉尘和S03酸雾,最后气体经烟囱排出,实现超低排放,对解决石膏雨、蓝烟、烟囱腐蚀等问题提供有效方法。
[003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部、保温箱、主体段、出气部和壳体;所述进气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连通,所述壳体为矩形筒体;所述保温箱围绕包裹所述壳体靠近进气部的两侧;所述主体段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主体段包括放电极和污物收集极,所述放电极和污物收集极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放电极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污物收集极的极针,所述放电极与所述污物收集极为平行于烟气方向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的侧壁设置有出气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包括进气导向管和进气喇叭口 ;所述进气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喇叭口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喇叭口与所述壳体的一端连通;还设置有喇叭状的进气分流件,所述进气分流件设置于所述进气部的中部,所述进气分流件的收口端朝向所述进气导向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安装在所述放电极和污物收集极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的喷嘴朝向所述污物收集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的保温材料为岩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灰斗,所述灰斗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设置有若干组放电极和污物收集极,每组所述放电极和污物收集极为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污物收集极与放电极的极针距离为350mm?45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收集极的长为2m?7m,宽为800mm?850mm;所述污物收集极的两端设有卷曲面;所述放电极和污物收集极的材料均为不锈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部包括排气管和出气喇叭口;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排气管的进风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出气喇叭口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出气喇叭口的开口端朝向壳体的另一端。10.使用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辊道窑、风机、喷淋脱硫塔、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和烟囱;所述辊道窑的废气出口连通所述风机的进气口,所述喷淋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气口,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喷淋脱硫塔的出气口,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烟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使用其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进气部、保温箱、主体段、出气部和壳体;所述保温箱围绕包裹所述壳体靠近进气部的两侧;所述主体段包括放电极和污物收集极。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及使用其的空气净化系统主要用于处理陶瓷厂的尾部烟气处理,烟气从所述进气部进入,经所述主体段除去粉尘,再从所述出气部排出。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及使用其的空气净化系统对解决PM2.5高效脱除、石膏雨、蓝烟、烟囱腐蚀等问题提供有效方法。
【IPC分类】B03C3/16, B03C3/34
【公开号】CN205253359
【申请号】CN201521054042
【发明人】吴荣标, 潘润锦, 冯远新, 杨伟辉, 陈汝河, 孔维杰, 潘俏君
【申请人】佛山市合璟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