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石化产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103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化石化产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ff^54匕产品的方法;5L^置本发明涉及一种^化产品中脱除杂质液体的方法;^^置。 背景絲用于润滑以及用于不同动力传动装置或充压器(液压、齿轮、阀门等)中 的石化产品中的杂质液体污染物给汽车工业带拟艮大问题。这些污染物主要包 括水(来自冷凝、泄漏、结霜等)、没有燃烧的燃料^、酸辆艮椐当时*可能产生的,杂质液体,只有当7JC存在时才能形成酸。发明内容对;M亍业来说,^T液^5化产品中不含有此类液体污染物是非常重要的, 才i^^U,虔求中所述的特征P艮定的本t明的方法可以解决Ji^问题。


附图中,图i示出了才M^本发明的用于石化产品的组合式&虑争f匕器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才娥本发明的特定蒸馏部件的总^L图。图3示出了部件中 的铺的纵截面,图4示出了部件的竖直剖面,图5示出了辦的,扭见图,图6 示出了通过^t顶端和室顶端的放大断面。 M实施方式才N^^发明的特定蒸^t部件1竖直安^(fe作为包才^±>虑室10和革或盖子3 的it 虑^(t^置^P^)m室2中,^(feW室2中,液体石化产品在24巴 的压力下以20-35升/小时的流量经由管8 i^,管8 ,^热并##在约100°C 的恒温下,而后液体立即流经具有0.7-1.2111111的开口的卩艮油喷口或喷嘴5, M 里由于压力突然#^1液体^1;|^快。部分由于;綠的液体^^的不同组分 如油、7K^j^辨具有不同的热'f錄;这些组分对于温度、压力和狄的突然 变4^"有不同的^L。这些组分以分馏的方式拔^离,并iLit些拔^离的物质在离开限油喻觜5 时部分以气态形i^"在,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H象喷I^L喷泉一样冲击盖子3, 从而形g^室2的顶部,该顶部在喻觜5的正上方形成为就象拱顶4的倒置内侧。以气态或蒸发态形式存在的物质(类似于由水和酸而来的蒸汽一样的气 体、可能的汽油和头他的杂质液体)由于气体形成而产生的过压经由未示出的通风口排出。可能的柴油燃料中的轻組分和稀释油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也被蒸发 出来。
石化液体由通风室2顶部中的拱顶4向下a到蒸馏部降1的头部9,然后向下流过其也被加热到约100'C的表面,这个表面被形成具有凹槽的梨状或蘑菇状来延迟液体的表面速度以“蒸馏”可能还残留的杂质液体。液体流到蒸馏室2的底部,在这里经由未示出的出口排回到实际设备。
蒸镏部件在其顶部具有倒置拱顶4的通风室2的形状是本发明的重要部分。
蒸镏部件l优选由铝制得,因为铝具有很好的热传导性。部件l具有蘑菇或梨形形状。
加热蒸镏部件i的电加热部件插>^位于^t i头部的加热部件孔7内,用 于控制蒸馏* i头部温度的自动调温器"^£4蒸馏* i头部的自动调温器孑L6内。蒸馏部件1的表面设有阻碍或减缓液体流动的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蒸馏部件采用很少的零件却具有很高的性能,且所述零件的制造成本很低。所述的低成本相对于期很高的性能来说是非常显著的,此外根 据本发明的蒸馏部件很容易安装和使用并且不用维护。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尤其适用于从油(例如液压油、内燃机用油、汽 油以柴油等)脱水。蒸馏部件1可以单独用于回路中,也可以如图1所示与过滤或净化箱中的过滤室10中的过滤包11结合使用。油通过端口12进入过滤箱,沿着过滤器11的外侧向下流动,渗透穿过过滤器11并进入蒸馏部件1的 管8。
权利要求
1. 一种净化回路中的石化产品的方法,该回路在约2-6巴的压力下循环所述产品,其特征在于,加热石化产品,并将温度保持至约100℃,使产品通过约0.7-1.2mm的喷嘴用以提高产品的速度,从而分离产品的不同组分,将分离的干净石化产品返回到回路中,并将蒸汽和气态部分排出。
2、 根据WJ要求1的方法,*#征在于,加入,ib^污染的WK例如柴油, 以除去J4Ui所有的7K。
3、 ""^t净化回路中石化产品的装置,该回路在约24巴的压力下循环所述 产品,所錄置包括盖子(3)和入口室(10),其特絲于,该装置包括蒸馏 部件(1),该部件具有^^。热的入口管(8)、具有约0.7-1.2mm的开口的喷 口或铺(5),该^f将出口-緣引到盖子(3)顶部中的拱顶(4),管(8) ^P件(1)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加热部件,部件(1)包括顶部表面或头部(9 ), 其适于接收排^的液体。
全文摘要
一种净化回路中石化产品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回路在约2-6巴的压力下循环所述产品,所述方法和装置包括加热石化产品并保持温度在约100℃,使产品通过约0.7-1.2mm的喷嘴用以提高产品的速度,以此来分离产品的不同组分,将分离的干净石化产品返回到回路,并将蒸汽和气体部分排出。
文档编号C10M175/00GK101268174SQ200580051252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日
发明者扬·因戈尔夫·克里斯蒂安森 申请人:扬·因戈尔夫·克里斯蒂安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