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燃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120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化炉燃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生物质气化炉相配套使用的气化炉燃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用生物质秸秆作为燃(原)料的生物质气化炉的种类很多,原(燃)料在气化炉内燃烧产生的燃气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杂质,如焦油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焦油又是一种很难处理的有机物质。在本实用新型之前,还没有一种很理想的设备专用于焦油的处理,大部分焦油基本上随燃气送入用户,经长时间使用后未再燃尽的焦油附着在输送管道壁上,造成管道堵塞,这是很不理想的结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处理生物质燃气中的有害杂质(尤其是焦油)的气化炉燃气净化器。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为一种气化炉燃气净化器, 在壳体一侧的上端安装有压风进口管及燃气进口管,而在壳体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净燃气出口管。壳体内腔的一边装配有混合气通管,压风进口管和燃气进口管均与混合气通管相连通,在壳体内腔的另一边装配有净化气通管,净燃气出口管与净化气通管连通,而与混合气通管和净化气通管的下端相连的隔水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在壳体的下端安装有焦油漏斗,焦油漏斗的出口端经连接软管接入水池。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气化炉燃气净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①净化效果好,经此气化炉燃气净化器处理后的生物质燃气基本不含焦油,燃气输送管道不堵塞,使用寿命提高2-3倍;②输送管道的维修工作量减少50%以上;③经回收后的焦油可作为工业原料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化炉燃气净化器的正向局部剖视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气化炉燃气净化器包括压风进口管1、燃气进口管2、壳体 3、混合气通管4、净燃气出口管5、净化气通管6、焦油漏斗7、连接软管8、水池9以及隔水板10。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板或钢板)制作一个圆柱体形或方柱体形的壳体3,在壳体 3 —侧的上端安装有压风进口管1和燃气进口管2,此燃气进口管2同生物质气化炉的燃气出口管相连。在壳体3内腔的一边装配有混合气通管4,混合气通管4可为圆形或方形,而且混合气通管4的上端与压风进口管1及燃气进口管2相连通;在壳体3内腔的另一边装配有净化气通管6,净化气通管6可为圆形或方形,而且净化气通管6的上端与净燃气出口管5相连通,所述净燃气出口管5装配在壳体3另一侧的上端。混合气通管4和净化气通管 6的下端相连(如焊接)的隔水板10同样固连(如焊接)在壳体3的内腔壁上,起隔水作用。在壳体3的内腔除了混合气通管4及净化气通管6的空间外,其它空间有冷却水。在壳体3的下端安装有焦油漏斗7,焦油漏斗7的出口端套有连接软管8,焦油漏斗7可为锥形。连接软管8插入水池9中,水池9中有冷却水。当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经初步处理的燃气由燃气进口管2进入混合气通管4与从压风进口管1的空气混合,由于混合气通管4的周围全是冷却水,燃气中的焦油在混合气通管4的降温作用下会成颗粒掉入焦油漏斗7,由于焦油漏斗7的下端连通水池9,在正常大气压下水池9的水会阻止从混合气通管4出来的燃气经焦油漏斗7进入水池9,于是燃气进入净化气通管6继续净化,经净化后的燃气从燃气出口管5送入用户。从生物质气化炉出来的燃气经混合气通管4及净化气通管6两次净化后所分离冷却出来的焦油经焦油漏斗7掉入水池9中进一步冷却成块状,此时可由人工捞出作为工业原料或燃料使用,达到燃气净化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气化炉燃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3) —侧的上端安装有压风进口管(1) 及燃气进口管O),壳体(3)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净燃气出口管(5);于壳体(3)内腔的一边装配有混合气通管G),压风进口管(1)、燃气进口管( 与混合气通管(4)相连通;在壳体(3)内腔的另一边装配有净化气通管(6),净燃气出口管( 与净化气通管(6)相连,与混合气通管⑷和净化气通管(6)的下端相连的隔水板(10)固连在壳体(3)的内腔壁上; 在壳体(3)的下端安装有焦油漏斗(7),焦油漏斗(7)的出口端经连接软管(8)与水池(9) 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化炉燃气净化器,在壳体上端的一侧安装有压风进口管及燃气进口管,壳体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净燃气出口管,而在壳体内腔并列装配有混合气通管及净化气通管,混合气通管与压风进口管及燃气进口管连通,净化气通管与净燃气出口管连通。在壳体的下端有焦油漏斗,焦油漏斗的出口端经连接软管与水池连通。在混合气通管和净化气通管的下端有隔水板固连在壳体的内腔壁上。经此种燃气净化器处理后的燃气含焦油低,对燃气输气管道不造成堵塞,提高了燃气质量,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可作为配套设备用到生物质气化炉上。
文档编号C10J3/84GK201962260SQ20112000751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王定永 申请人:王定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