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287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特别是一种超声波辅助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质利用新技术、装置的发明,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有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和生物质固化三种。其中生物质水解液化成液体燃料已在各国迅速投产并应用,近来,各国学者又纷纷进行把超临界流体应用于生物质液化方面的研究,这是一项极具有现实意义和前景的生物质液化技术。但超临界流体液化生物质要求高温高压环境,对设备要求苛刻;同时反应过程还需要磁力或机械搅拌来提高液化率,操作过程中设备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缩短液化时间、降低液化压力和温度、设备简单、提高液化率、产品纯度高的超声波辅助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包括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通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各装置直接得管道上装有水泵和阀门。所述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包括进料斗I、外层包裹一层锡液的包锡反应釜3和超声波换能器21组成;超声波换能器21装在包锡反应釜3,进料斗I通过阀门2和管道与包锡反应釜3连通;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19、管道20和水泵6 ;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塔17管道18和水泵8 ;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13、管道16、水泵11和冷凝装置14。包锡反应釜3特点为外层由一层锡液包裹,反应釜的加热元件布置于最外层,用于加热锡液及使锡液恒温,反应釜内的原料由锡液加热及恒温,这样能缩短反应釜内流体达到超临界状态的时间,减少反应中的热解和积碳现象所述包锡反应釜3底部连接高温气液出口管4,高温气液出口管4通过阀门5、水泵6和管道20与冷却塔19顶部连通,冷却塔19底部经阀门7和水泵8接管道18,管道18通入固液分离塔17,固液分离塔17右侧下部经阀门10和水泵11接管道16,管道16接入精馏塔13顶部,精馏塔13顶部通过阀门15连接有冷凝装置14。所述固液分离塔17底部开有固体残留物出口,出口处装有阀门9,固体残留物经此排除。所述精馏塔13底部开有废液出口,出口处装有阀门12,废液经此排除。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包锡反应釜3先将锡液加热到指定温度并恒温,后打开阀门2,生物质和液体介质由进料斗I进入反应釜3中,进料结束后打开超声波换能器21,此时原料中液体迅速达到超临界状态,将生物质液化,液化结束后打开阀门5,高温气液经管道4由泵6抽入管道20,进入冷却塔19中进行冷却,冷却后打开阀门7,冷却后的物质由泵8抽入管道18,进入固液分离塔17,分离后的固体残留物由阀门9控制排出,半成品液体燃料由阀门10控制,经泵11抽入管道16后,进入精馏塔13进行精馏,精馏后的废液由阀门12控制排出,得到的精馏燃料蒸汽由精馏塔13顶部阀门15控制送入冷凝装置14,冷却后的成品液体燃料去收集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应釜内的原料由锡液加热及恒温,缩短反应釜内流体达到超临界状态的时间,减少反应中的热解和积碳现象 ;超声波换能器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波动效应以及热效应,使生物质更易液化,降低了液化压力和温度;经过整个装置后能得到较纯净的成品燃料。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 :进料斗,2 :阀门,3 :包锡反应釜,4 :管道,5 :阀门,6 :水泵,7 :阀门,8 :水泵,9 :阀门,10 :阀门,11 :水泵,12 :阀门,13 :精馏塔,14 :冷凝装置,15 :阀门,16
管道,17 :固液分离塔,18 :管道,19 :冷却塔,20 :管道,21 :超声波换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I :如图所示,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包括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通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各装置直接得管道上装有水泵和阀门。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包括进料斗I、外层包裹一层锡液的包锡反应釜3和超声波换能器21组成;超声波换能器21装在包锡反应釜3,进料斗I通过阀门2和管道与包锡反应釜3连通;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19、管道20和水泵6 ;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塔17管道18和水泵8 ;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13、管道16、水泵11和冷凝装置14。包锡反应釜3底部连接高温气液出口管4,高温气液出口管4通过阀门5、水泵6和管道20与冷却塔19顶部连通,冷却塔19底部经阀门7和水泵8接管道18,管道18通入固液分离塔17,固液分离塔17右侧下部经阀门10和水泵11接管道16,管道16接入精馏塔13顶部,精馏塔13顶部通过阀门15连接有冷凝装置14。固液分离塔17底部开有固体残留物出口,出口处装有阀门9。精馏塔13底部开有废液出口,出口处装有阀门12。实施例2 :如图所示,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包括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通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各装置直接得管道上装有水泵和阀门。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包括进料斗I、外层包裹一层锡液的包锡反应釜3和超声波换能器21组成;超声波换能器21装在包锡反应釜3,进料斗I通过阀门2和管道与包锡反应釜3连通;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19、管道20和水泵6 ;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塔17管道18和水泵8 ;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13、管道16、水泵11和冷凝装置14。包锡反应釜3底部连接高温气液出口管4,高温气液出口管4通过阀门5、水泵6和管道20与冷却塔19顶部连通,冷却塔19底部经阀门7和水泵8接管道18,管道18通入固液分离塔17,固液分离塔17右侧下部经阀门10和水泵11接管道16,管道16接入精馏塔13顶部,精馏塔13顶部通过阀门15连接有冷凝装置14。·
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通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各装置直接得管道上装有水泵和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包括进料斗(I)、外层包裹一层锡液的包锡反应釜(3)和超声波换能器(21)组成;超声波换能器(21)装在包锡反应釜(3),进料斗(I)通过阀门(2)和管道与包锡反应釜(3)连通;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19)、管道20和水泵(6);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塔(17)管道(18)和水泵(8);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13)、管道(16)、水泵(11)和冷凝装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 锡反应釜(3)底部连接高温气液出口管(4),高温气液出口管(4)通过阀门(5)、水泵(6)和管道(20)与冷却塔(19)顶部连通,冷却塔(19)底部经阀门(7)和水泵(8)接管道(18),管道(18)通入固液分离塔(17),固液分离塔(17)右侧下部经阀门(10)和水泵(11)接管道(16),管道(16)接入精馏塔(13)顶部,精馏塔(13)顶部通过阀门(15)连接有冷凝装置(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塔(17)底部开有固体残留物出口,出口处装有阀门(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塔(13)底部开有废液出口,出口处装有阀门(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特别是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超临界水解反应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通冷却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精馏装置,各装置直接得管道上装有水泵和阀门。本实用新型反应釜内的原料由锡液加热及恒温,缩短反应釜内流体达到超临界状态的时间,减少反应中的热解和积碳现象;超声波换能器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波动效应以及热效应,使生物质更易液化,降低了液化压力和温度;经过整个装置后能得到较纯净的成品燃料。
文档编号C10L1/02GK202786161SQ2012204560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吴桢芬, 苏有勇, 王 华, 包桂蓉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