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4192阅读:8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焦炉烟尘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捣固焦炉装煤时,炉顶散发的烟尘捕集净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炉顶消烟车或炉顶导烟车捕集后,通过除尘器和风机就地处理;另一种是采用导烟车的跨越管将装煤烟尘导入相邻炭化室,并配合高压氨水喷射,将部分烟尘引到焦炉集气管。这些做法只能对炉顶烟尘进行捕集处理,但对机侧炉门的逸散烟尘没有对应的治理手段,而焦炉在装煤时,从机侧炉门上部外排到大气中的烟尘仍然会造成严重污染。

申请号为20071015881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对炉顶烟尘及机侧烟尘的捕集,其中捕集到的炉顶烟尘在车载燃烧室内燃烧后通过烟尘对接导管、双接口翻板阀、除尘干管导入除尘地面站;机侧炉门散发的烟尘来自正在装煤的炭化室炉门,采用吸气罩、连接管导入接口阀,与炉顶烟尘汇合后导入除尘地面站。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导烟车较长,导烟车的一端通过升降套筒收集炉顶烟尘,在燃烧室内燃烧后的烟尘通过烟尘导管到达了导烟车的另一端,导致炉顶烟尘通往除尘干管的出口与装煤时散发烟尘的炭化室机侧炉门处于水平错位的情况,无法实现同时导出来自导烟车上的炉顶烟尘及来自机侧炉门的机侧烟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装置及方法,有效解决了炉顶烟尘和机侧烟尘难以同时导出的问题,且炉顶烟尘导通接口和机侧烟尘导通接口的有效流通面积增大,减小了运行阻力,降低了运行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装置,包括导烟车、升降套筒、伸缩对接导套、双接口翻板阀、连接管道及吸气罩,所述导烟车沿炉顶移动,导烟车上设燃烧室,燃烧室底部通过多个升降套筒与炉顶烟尘出口对接;燃烧室的一侧通过伸缩对接导套与双接口翻板阀的侧向开口对接;双接口翻板阀的底部开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吸气罩,吸气罩设置在机侧炉门上方;对应各炭化室设置的多个双接口翻板阀通过连通管道连通形成双接口翻板阀组,双接口翻板阀底部开口为机侧烟尘导通接口,连接管道内设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导烟车上设液压推杆一用于开启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使机侧烟尘导通接口处于导通状态;双接口翻板阀的侧向开口为炉顶烟尘导通接口,侧向开口处设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伸缩对接导套的固定套筒顶部设液压推杆二用于开启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使炉顶烟尘导通接口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液压推杆一、液压推杆二分别设于导烟车的两端,用于开启不同孔炭化室相对应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和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

所述液压推杆一、液压推杆二的设置间距为炭化室间距的1~5倍。

一种基于所述装置的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方法,炭化室装煤时,对应装煤炭化室的炉顶烟尘通过升降套筒收集到导烟车中,并在燃烧室内燃烧;燃烧后的炉顶烟尘通过烟尘导管到达导烟车的另一端,设置在该端的伸缩对接导套与对应位置的双接口翻板阀对接,通过液压推杆二开启该双接口翻板阀侧面开口处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燃烧后的炉顶烟尘通过炉顶烟尘导通接口导入双接口翻板阀组内;同时,液压推杆一开启对应位置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使装煤炭化室的机侧炉门烟尘通过吸气罩、连接管道、机侧烟尘导通接口导入双接口翻板阀组内;炉顶烟尘和机侧烟尘在双接口翻板阀组内汇合后通过引风机导入除尘地面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解决炉顶烟尘通往除尘干管的出口与装煤时散发烟尘的炭化室机侧炉门水平错位问题,确保炉顶烟尘和机侧烟尘同时顺利导出;

2)炉顶烟尘导通接口和机侧烟尘导通接口的有效流通面积增大,减小了运行阻力,降低了运行成本;

3)炉顶烟尘导通接口和机侧烟尘导通接口采用自重回落式翻板阀封闭,高效节能;没有烟尘需要导入的双接口翻板阀处于关闭状态,空气不会串漏进入除尘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视图。

图中:1.双接口翻板阀组11.第n+m孔炭化室对应的双接口翻板阀12.第n孔炭化室对应的双接口翻板阀2.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3.连接管道4.吸气罩5.导烟车6.伸缩对接导套7.液压推杆一8.液压推杆二9.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10.升降套筒11.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装置,包括导烟车5、升降套筒10、伸缩对接导套6、双接口翻板阀、连接管道3及吸气罩4,所述导烟车5沿炉顶移动,导烟车5上设燃烧室11,燃烧室11底部通过多个升降套筒10与炉顶烟尘出口对接;燃烧室11的一侧通过伸缩对接导套6与双接口翻板阀的侧向开口对接;双接口翻板阀的底部开口通过连接管道3连接吸气罩4,吸气罩4设置在机侧炉门上方;对应各炭化室设置的多个双接口翻板阀通过连通管道连通形成双接口翻板阀组1,双接口翻板阀底部开口为机侧烟尘导通接口,连接管道3内设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导烟车5上设液压推杆一7用于开启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使机侧烟尘导通接口处于导通状态;双接口翻板阀的侧向开口为炉顶烟尘导通接口,侧向开口处设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9,伸缩对接导套6的固定套筒顶部设液压推杆二8用于开启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9,使炉顶烟尘导通接口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液压推杆一7、液压推杆二8分别设于导烟车5的两端,用于开启不同孔炭化室相对应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和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9。

所述液压推杆一7、液压推杆二8的设置间距为炭化室间距的1~5倍。

一种基于所述装置的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方法,炭化室装煤时,对应装煤炭化室的炉顶烟尘通过升降套筒10收集到导烟车5中,并在燃烧室11内燃烧;燃烧后的炉顶烟尘通过烟尘导管到达导烟车5的另一端,设置在该端的伸缩对接导套6与对应位置的双接口翻板阀对接,通过液压推杆二8开启该双接口翻板阀侧面开口处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9,燃烧后的炉顶烟尘通过炉顶烟尘导通接口导入双接口翻板阀组1内;同时,液压推杆一7开启对应位置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使装煤炭化室的机侧炉门烟尘通过吸气罩4、连接管道3、机侧烟尘导通接口导入双接口翻板阀组1内;炉顶烟尘和机侧烟尘在双接口翻板阀组1内汇合后通过引风机导入除尘地面站。

本发明所述双接口翻板阀组1的内部是连通的,每个双接口翻板阀在靠近导烟车5一侧均设有炉顶烟尘导通接口,不导烟时依靠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2密封,导烟时可由液压推杆二8将其推开。每个双接口翻板阀的底部设机侧烟尘导通接口,不导烟时依靠下方连接管道3内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密封,导烟时可由液压推杆一7将其推开。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装置的捣固焦炉机侧炉门及炉顶烟尘捕集方法如下:

设定正在装煤的炭化室为第n孔炭化室,炉顶烟尘出口所在位置在第n+m孔炭化室处(如图中所示时,m等于3);具体应用时,因导烟车5结构不同,m也可以是1、2、4、5等其他自然数。

当第n孔炭化室装煤时,炉顶烟尘被导烟车5收集、燃烧,燃烧后的炉顶烟尘通过位于第n+m孔炭化室的伸缩对接导套6与对应位置的双接口翻板阀11对接,伸缩对接导套6上方的液压推杆二8将第n+m孔炭化室处对应设置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9推开,炉顶烟尘通过对应双接口翻板阀11进入双接口翻板阀组1内。

与此同时,导烟车5上位于第n孔炭化室处的液压推杆一7,将第n孔炭化室处对应设置双接口翻板阀12下方连接管道3内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推开,机侧烟尘通过炉门上方的吸气罩4、连接管道3及对应的双接口翻板阀12进入双接口翻板阀组1内,与炉顶烟尘汇合后通过引风机导入除尘地面站。

其他没有烟尘需要导入的双接口翻板阀在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9的双重作用下,处于关闭、密封状态,空气不会窜漏进入除尘系统。

第n孔炭化室装煤结束后,伸缩对接导套6、液压推杆一7和液压推杆二8收回,对应的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一2和自重回落式翻板阀二9在重力作用下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