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快速起火产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4650发布日期:2019-01-16 08:05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气化炉快速起火产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化炉燃料快速点火产气的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即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气化炉是一种将生物质作为燃烧能源的装置。气化炉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高效节能、洁净环保、使用安全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气化炉内的燃料点火大多需要人工引火。通过点燃纸张或布团作为火种投放入气化炉底部,再填充少量生物质料,借助鼓风机的风力作用,将生物质料点燃,最后将气化炉填充满生物质料并压实、封盖,气化炉开始产气。这种点火方法不但点火成功率不高,而且点火过程中烟大持续时间长,污染空气。由于明火存在,易发生灼伤和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化炉内燃料点火慢,烟大持续时间长,污染空气,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火快,既安全又不污染空气的气化炉快速起火产气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化炉快速起火产气结构,它包括炉体,炉体下部设有环绕炉体外壁一周的供氧通道,炉体下方连接有设置供氧孔的供氧孔板,供氧孔板为圆盘状,以供氧孔板中心为圆心,由内向外供氧孔板下表面依次连接有圆环状的二次供氧通道、三次供氧通道和四次供氧通道,二次供氧通道、三次供氧通道和四次供氧通道分别通过设置的二次供氧管、三次供氧管和四次供氧管和各自连接的控制阀门与供氧通道连通,供氧孔板下表面中心通过设置的高温点火供氧管和与之连接的控制阀门与供氧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二次供氧通道、三次供氧通道和四次供氧通道的截面为u型,开口端与供氧孔板下表面固定。

作为优选,供氧孔贯通供氧孔板上下表面,供氧孔均布于以供氧孔板中心为圆心的若干道同心圆上,供氧孔的中轴线与供氧孔板中轴线成α夹角,α夹角为30°-40°。

作为优选,供氧孔的中轴线与供氧孔板直径成β夹角,为a型供氧孔,β夹角为85°-88°,a型供氧孔由供氧孔板下表面至上表面朝向供氧孔板边缘倾斜。

作为优选,供氧孔的中轴线与供氧孔板直径成γ夹角,为b型供氧孔,γ夹角为50°-60°,b型供氧孔由供氧孔板下表面至上表面朝向供氧孔板边缘倾斜。

作为优选,供氧孔板与二次供氧通道、三次供氧通道和四次供氧通道对应的面,至少设有一道a型供氧孔和一道b型供氧孔。

作为优选,二次供氧通道内环外壁与供氧孔板构成点火区,点火区设有一道b型供氧孔,b型供氧孔为三至五个。

作为优选,供氧孔板下表面连接有冷水箱,冷水箱覆盖供氧孔板下表面。

作为优选,二次供氧通道、三次供氧通道和四次供氧通道浸入冷水箱。

作为优选,点火供氧管内套接有高温陶瓷管,高温陶瓷管内连接有高温点火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空气通过高温点火器把炉内物料点燃,采用高温旋转供氧燃烧气化和多道式供氧,燃烧面积大,实现快速起火。起火供氧集中,整个点火过程无烟无尘排放,不污染空气。无明火点燃,使用安全。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3为图2中b-b剖视图;

附图4为图3中c向视图;

附图5为图3中d的放大图;

附图6为图4中e的放大图。

图中:1-炉体;2-供氧通道;3-供氧孔板;4-冷水箱;21-进风管;22-点火供氧管;23-二次供氧管;24-三次供氧管;25-四次供氧管;31-二次供氧通道;32-三次供氧通道;33-四次供氧通道;34-供氧孔;35-冷却水出口;36-冷却水进口;34a-a型供氧孔;34b-b型供氧孔;221-高温点火器;222-高温陶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气化炉快速起火产气结构,它包括炉体1。炉体1大致呈圆柱体状。炉体1下部设有环绕炉体1外壁一周的供氧通道2。供氧通道2位于炉体1燃烧部的位置,包覆炉体1外壁一周。供氧通道2连接有进风管21。进风管21通过风机与大气连通。炉体1下方连接有设置供氧孔34的供氧孔板3。供氧孔板3为圆盘状。供氧孔板3下表面连接有高温点火供氧管22和二次供氧通道31、三次供氧通道32和四次供氧通道33。高温点火供氧管22一头为弯头与供氧孔板3下表面焊接固定。二次供氧通道31、三次供氧通道32和四次供氧通道33呈圆环状,截面为u型,开口端与供氧孔板3下表面焊接固定。二次供氧通道31、三次供氧通道32和四次供氧通道33以高温点火供氧管22中心为圆心从内向外依次布置。高温点火供氧管22与供氧孔板3构成点火区向外二次供氧通道31内环外壁扩散。中间凹陷为冷却区隔开;靠近点火区凸起的为二次供氧通道31;靠近二次供氧通道31凸起的为三次供氧通32,中间凹陷为冷却区隔开;靠近三次供氧通32凸起的为四次供氧通道33,中间凹陷为冷却区隔开。二次供氧通道31与三次供氧通32之间留有空隙为冷却区。三次供氧通32与四次供氧通道33之间留有空隙为冷却区。图4、6中的虚线,表示供氧通道的边界。供氧孔34均布于以供氧孔板3中心为圆心的若干道同心圆上。供氧孔板3使用若干道以供氧孔板3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虚拟圆),供氧孔34均布在这些圆上。每个供氧孔34贯通供氧孔板3上下表面。供氧孔34与供氧孔板3表面呈一定角度倾斜,按倾斜角度不同,分为a型供氧孔34a和b型供氧孔34b。首先,供氧孔34(包括a型供氧孔34a和b型供氧孔34b)的中轴线与供氧孔板3中轴线成α夹角,α夹角为36°。其次,a型供氧孔34a的中轴线再与供氧孔板3直径成β夹角,β夹角为86°;b型供氧孔34b的中轴线再与供氧孔板3直径成γ夹角,γ夹角为56°;a型供氧孔34a、b型供氧孔34b均由供氧孔板3下表面至上表面朝向供氧孔板3的边缘倾斜。供氧孔板3与二次供氧通道31、三次供氧通道32和四次供氧通道33对应的面,至少设有一道a型供氧孔34a和一道b型供氧孔34b。图2、4,给出了一种排布形式。在二次供氧通道31对应的面供氧孔板3有三道同心圆(虚拟圆),靠近供氧孔板3中心的一道圆设置a型供氧孔34a,另外二道圆均设置b型供氧孔34b。在三次供氧通道32对应的面供氧孔板3有四道同心圆(虚拟圆),靠近二次供氧通道31的一道圆设置a型供氧孔34a,另外三道圆均设置b型供氧孔34b。在四次供氧通道33对应的面供氧孔板3有四道同心圆(虚拟圆),靠近三次供氧通道32的一道圆设置a型供氧孔34a,另外三道圆均设置b型供氧孔34b。点火区设有一道b型供氧孔34b。b型供氧孔34b为四个。供氧孔板3下表面通过设置的点火供氧管22与和与之连接的控制阀门供氧通道2连通。点火供氧管22一端通过连接的控制阀门与供氧通道2连通,另一端伸入点火区,管口与供氧孔板3下表面密封连接。四个b型供氧孔34b下口均与点火供氧管22管口连通。点火供氧管22内连接有高温点火器221。点火供氧管22内套接有高温陶瓷管222。高温陶瓷管222内连接有高温点火器221。高温点火器221位于靠近b型供氧孔34b下口。二次供氧通道31、三次供氧通道32和四次供氧通道33分别通过设置的二次供氧管23、三次供氧管24和四次供氧管25和各自连接的控制阀门与供氧通道2连通。二次供氧通道31、三次供氧通道32和四次供氧通道33通过各自阀门单独控制,设置的二次供氧管23、三次供氧管24和四次供氧管25与供氧通道2连通。二次供氧管23一端与供氧通道2连通中间安装阀门控制进风量,另一端插入二次供氧通道31朝向供氧孔板3下表面,通过供氧孔34与炉体内腔连通。三次供氧管24一端与供氧通道2连通中间安装阀门控制进风量,另一端插入三次供氧通道32朝向供氧孔板3下表面,通过供氧孔34与炉体内腔连通。四次供氧管25一端与供氧通道2连通中间安装阀门控制进风量,另一端插入四次供氧通道33朝向供氧孔板3下表面,通过供氧孔34与炉体内腔连通。氧孔板3下表面连接有冷水箱4。冷水箱4覆盖供氧孔板3下表面。二次供氧通道31、三次供氧通道32和四次供氧通道33浸入冷水箱4。高温点火供氧管22也浸入冷水箱4。冷水箱4设有冷却水进口36和冷却水出口35,分别与外界连通,水冷却循环。

点火时,冷水箱4加满水。风机通过进风管21向供氧通道2提供氧气(空气)。打开阀门通过高温点火供氧管22和高温点火器221点燃炉体1腔体中燃料。接着开启二次供氧管23阀门点燃二次供氧通道31对应的供氧孔34,炉内开始不断供应氧燃烧,高温点火器221自动关闭,再开启三次供氧管24点燃三次供氧通道32对应的供氧孔34,最后开启四次供氧管25点燃四次供氧通道对应的供氧孔34。点火完成。冷水箱4循环进水冷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