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6385发布日期:2019-05-03 21:2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处理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主要污染物有so2、nox和粉尘,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的严格要求,各行各业的工业窑炉污染治理日益紧迫。工业窑炉由于燃料来源和燃烧工况不同,产生的烟气成分也不尽相同,如耐火材料行业的隧道窑、玻璃窑、化工工业炉、冶金行业加热炉等,产生的烟气有的温度较低,有的含有极细粉尘。

工业窑炉产生的烟气最后通过烟囱排放,一般未采取措施,烟气中的水汽在离开烟囱后与外界环境温度发生热量交换,水汽凝结会造成烟羽呈白色,即形成白雾现象。而未经处理的烟气由于不能迅速消散,特别是当地区温度、气压较低或在阴霾天气的时间段,烟气中携带的粉尘及液滴聚集在烟囱附近,落到地面形成“石膏雨”或酸雨,对厂区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甚至腐蚀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陷,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粉碎至颗粒粉末状,通入到硫酸铁水溶液中,并进行温度加热,使其温度升至140-150℃;将升温脱硫后的煤粉通入到脱硝反应器中,在所述脱硝反应器中为低氧设置,并加热30-50min,使其温度达到20℃;将燃烧后的煤粉通入到吸附池中进行吸附,其时间持续20-30min。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池中的吸附剂设置成活性炭。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脱硝反应器中氧浓度设置6~7mg/l。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硫酸铁水溶液的浓度设置成30-45mol/l。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池中设有液体水,在其一侧设有阀门并连接水源以进行随时更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说明书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粉碎至颗粒粉末状,通入到硫酸铁水溶液中,并进行温度加热,使其温度升至140℃;将升温脱硫后的煤粉通入到脱硝反应器中,在所述脱硝反应器中为低氧设置,并加热30min,使其温度达到20℃;将燃烧后的煤粉通入到吸附池中进行吸附,所述吸附池中的吸附剂设置成活性炭,其时间持续20min;并将所述脱硝反应器中氧浓度设置6~7mg/l,所述硫酸铁水溶液的浓度设置成30-45mol/l。所述吸附池中设有液体水,在其一侧设有阀门并连接水源以进行随时更换。

实施例2,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粉碎至颗粒粉末状,通入到硫酸铁水溶液中,并进行温度加热,使其温度升至150℃;将升温脱硫后的煤粉通入到脱硝反应器中,在所述脱硝反应器中为低氧设置,并加热45min,使其温度达到20℃;将燃烧后的煤粉通入到吸附池中进行吸附,所述吸附池中的吸附剂设置成活性炭,其时间持续30min;并将所述脱硝反应器中氧浓度设置6~7mg/l,所述硫酸铁水溶液的浓度设置成30-45mol/l。所述吸附池中设有液体水,在其一侧设有阀门并连接水源以进行随时更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其相对于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煤粉碎成粉末状并分别进行脱酸与脱硝处理,在脱硝处理过程中还添加了活性炭吸附剂增强脱硝效果,有效净化了烟气,能够达到较佳的脱硫脱硝效果,节能环保。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粉碎至颗粒粉末状,通入到硫酸铁水溶液中,并进行温度加热,使其温度升至140℃;将升温脱硫后的煤粉通入到脱硝反应器中,在所述脱硝反应器中为低氧设置,并加热使其温度达到20℃;将燃烧后的煤粉通入到吸附池中进行吸附,其时间持续20‑30min。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环境中煤的脱硫脱硝方法,其相对于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煤粉碎成粉末状并分别进行脱酸与脱硝处理,在脱硝处理过程中还添加了活性炭吸附剂增强脱硝效果,有效净化了烟气,能够达到较佳的脱硫脱硝效果,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华;陆宝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春光自控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14
技术公布日:2019.05.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