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0104发布日期:2020-03-20 06:4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煤裂解炉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型煤是以粉煤为主要原料,按具体用途所要求的配比,机械强度,和形状大小经机械加工压制成型的,具有一定强度和尺寸及形状各异的煤成品;小粒径煤炭是指平均粒径小于10mm的煤炭,俗称其为粉煤;裂解又称裂化系指有机化合物受热分解和缩合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产品的过程。裂解也可称为热裂解或热解,按照是否采用催化剂,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按照存在的介质,又可分为加氢裂化、氧化裂化、加氨裂化和蒸气裂化等,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原煤除了部分用于炼焦、转化加工外,绝大部分用于直接燃烧。煤直接燃烧,导致煤炭中富含的油气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提炼利用,而且直接燃烧热效率低,对环境破坏严重。煤的热解是将煤在惰性气氛下加热,制取半焦、煤气和焦油等产品,得到的这些产品,又可以梯级利用,对油气资源充分提取的同时,又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煤热解工艺可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两类。外热式热效率低,挥发产物二次分解严重;内热式工艺克服了外热式的缺点,借助热载体(固体热载体和气体热载体)把热量传递给煤,型煤在热解炉中,高温裂解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煤气(关键,需要提纯保留下来的部分)、水蒸气、粉尘、焦油、硫化气体(需要去除的部分)。

裂解炉在对型煤进行裂解完成后,裂解炉内部仍然处于高温状态,并且在过程中会有部分的热量传递出来,现有裂解炉不能对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裂解炉不能对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固定架;

裂解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裂解组件,所述裂解组件设置于所述裂解装置上,所述裂解组件包括外炉体;

内炉体,所述内炉体固定于所述外炉体的内壁的底部;

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内炉体的表面;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于所述外炉体的顶部;

两个余热回收装置,两个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固定于所述外炉体的左右两侧,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于所述外炉体的顶部的左侧;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于所述外炉体的顶部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内壁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回收箱顶部的左侧贯穿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底端且位于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外炉体和所述内炉体且延伸至内炉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顶部的左侧且位于所述输气管的右侧贯穿有进水管,所述回收箱顶部的右侧贯穿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靠近所述外炉体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隔板、所述回收箱和所述外炉体且延伸至所述外炉体的内部,所述回收箱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一侧且位于外炉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内炉体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滤板组件,所述滤板组件包括有保护罩,两个所述保护罩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内炉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放置板,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内炉体且延伸至所述内炉体的内部,所述输气管、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进气管对内炉体内部输入惰性气体,使内炉体内部充满惰性气体,内炉体内部原有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气泵,通过进料管将型煤放入到内炉体内部,其中内炉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微倾斜设置有多个放置板,型煤为球形,放置板可以将型煤分隔开,且放置板为导热耐高温的材料制成,可以使型煤受热更加的均匀,加快裂解速率和提高裂解质量,关闭进气管、排气管和进料管上的电磁阀,通过电磁加热器对内炉体进行加热,使内炉体的炉壁和内部迅速加热对型煤进行加热裂解,在裂解过程中,部分热量散出内炉体进入到外炉体中,通过第二导热板将散出的热量导入到回收箱内部的水中,其中第一导热板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二导热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可以增加第二导热板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夹块热量的传递,第一弧形槽可以增大第一导热板与水的接触面,夹块第一导热板将热量传递到水中,在裂解完成后,裂解的混合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后,内炉体内部仍然有较高的温度,此时通过进气管继续向内炉体内部通入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在内炉体内部停留一端时间,然后打开输气管上的电磁阀,通过进气管继续通入惰性气体,将温度高的惰性气体压入到输气管,通过输气管排到回收箱内部,通过滤网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高温的惰性气体进入到位于隔板左侧的水中,然后通过隔板右侧的水中,最后通过第一通孔排出,高温的惰性气体的热量传递到水中,加热后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排出,可以用于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等,该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对裂解过程中散出的热量和裂解后裂解炉内部的余热进行很好的回收,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更加的环保,且裂解炉的裂解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裂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架,2、裂解装置,3、裂解组件,31、外炉体,32、内炉体,33、电磁加热器,34、放置板,4、进料管,5、余热回收装置,51、回收箱,52、隔板,53、第一导热板,54、第一弧形槽,55、第二导热板,56、第二弧形槽,57、输气管,58、进水管,59、出水管,510、第一通孔,511、滤网,6、滤板组件,61、保护罩,62、第二通孔,63、滤网,7、进气管,8、排气管,9、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裂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固定架1;

裂解装置2,所述裂解装置2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上;

裂解组件3,所述裂解组件3设置于所述裂解装置2上,所述裂解组件3包括外炉体31,裂解装置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裂解组件3的数量;

内炉体32,所述内炉体32固定于所述外炉体31的内壁的底部;

电磁加热器33,所述电磁加热器33设置于所述内炉体32的表面,电磁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转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功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当高速变化的交流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磁场内的交变磁力线通过金属管道时(导磁、导电材料),管壁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内炉体32的炉壁本身自行发热,内炉体32的表面设置有线圈;

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贯穿于所述外炉体31的顶部;

两个余热回收装置5,两个所述余热回收装置5固定于所述外炉体31的左右两侧,所述余热回收装置5包括回收箱51;

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贯穿于所述外炉体31的顶部的左侧,进气管7用于将惰性气体输入内炉体32内部;

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贯穿于所述外炉体31的顶部的右侧,排气管8用于将型煤裂解的混合气体从裂解炉中排出进行下一步处理。

所述回收箱51内壁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52,所述回收箱51顶部的左侧贯穿有输气管57,所述输气管57的底端且位于回收箱5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511,滤网511对输气管57中的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回收箱5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箱门,所述输气管57的一端依次贯穿外炉体31和所述内炉体32且延伸至内炉体32的内部。

所述回收箱5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所述输气管57的右侧贯穿有进水管58,进水管58用于对回收箱51内部添加水,所述回收箱51顶部的右侧贯穿有出水管59,出水管59用于将回收箱51内部的水抽出,出水管59的一端连通有水泵。

所述回收箱5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导热板53,所述第一导热板53靠近所述外炉体31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隔板52、所述回收箱51和所述外炉体31且延伸至所述外炉体31的内部,所述回收箱5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10。

所述第一导热板5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槽54,所述第一导热板53的一侧且位于外炉体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55,所述第二导热板5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弧形槽56。

所述内炉体32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滤板组件61,所述滤板组件61包括有保护罩61,两个所述保护罩6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62,保护罩61防止型煤渣进入到输气管57中。

所述内炉体32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放置板34,所述进料管4、所述进气管7和所述排气管8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内炉体32且延伸至所述内炉体32的内部,所述输气管57、所述进料管4、所述进气管7和排气管8上均设置有电磁阀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进气管7对内炉体32内部输入惰性气体,使内炉体32内部充满惰性气体,内炉体32内部原有的气体通过排气管8排出,进气管7和排气管8的一端均连接有气泵,通过进料管4将型煤放入到内炉体32内部,其中内炉体32内壁的左右两侧微倾斜设置有多个放置板34,型煤为球形,放置板34可以将型煤分隔开,且放置板34为导热耐高温的材料制成,可以使型煤受热更加的均匀,加快裂解速率和提高裂解质量,关闭进气管7、排气管8和进料管4上的电磁阀9,通过电磁加热器33对内炉体32进行加热,使内炉体32的炉壁和内部迅速加热对型煤进行加热裂解,在裂解过程中,部分热量散出内炉体32进入到外炉体31中,通过第二导热板55将散出的热量导入到回收箱51内部的水中,其中第一导热板53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二导热板5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槽54和第二弧形槽56,第二弧形槽56可以增加第二导热板55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夹块热量的传递,第一弧形槽54可以增大第一导热板53与水的接触面,夹块第一导热板53将热量传递到水中,在裂解完成后,裂解的混合气体通过排气管8排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后,内炉体32内部仍然有较高的温度,此时通过进气管7继续向内炉体32内部通入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在内炉体32内部停留一端时间,然后打开输气管57上的电磁阀9,通过进气管7继续通入惰性气体,将温度高的惰性气体压入到输气管57,通过输气管57排到回收箱51内部,通过滤网511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高温的惰性气体进入到位于隔板52左侧的水中,然后通过隔板52右侧的水中,最后通过第一通孔510排出,高温的惰性气体的热量传递到水中,加热后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59排出,可以用于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等。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的裂解炉的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进气管7对内炉体32内部输入惰性气体,使内炉体32内部充满惰性气体,内炉体32内部原有的气体通过排气管8排出,进气管7和排气管8的一端均连接有气泵,通过进料管4将型煤放入到内炉体32内部,其中内炉体32内壁的左右两侧微倾斜设置有多个放置板34,型煤为球形,放置板34可以将型煤分隔开,且放置板34为导热耐高温的材料制成,可以使型煤受热更加的均匀,加快裂解速率和提高裂解质量,关闭进气管7、排气管8和进料管4上的电磁阀9,通过电磁加热器33对内炉体32进行加热,使内炉体32的炉壁和内部迅速加热对型煤进行加热裂解,在裂解过程中,部分热量散出内炉体32进入到外炉体31中,通过第二导热板55将散出的热量导入到回收箱51内部的水中,其中第一导热板53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二导热板5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槽54和第二弧形槽56,第二弧形槽56可以增加第二导热板55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夹块热量的传递,第一弧形槽54可以增大第一导热板53与水的接触面,夹块第一导热板53将热量传递到水中,在裂解完成后,裂解的混合气体通过排气管8排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后,内炉体32内部仍然有较高的温度,此时通过进气管7继续向内炉体32内部通入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在内炉体32内部停留一端时间,然后打开输气管57上的电磁阀9,通过进气管7继续通入惰性气体,将温度高的惰性气体压入到输气管57,通过输气管57排到回收箱51内部,通过滤网511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高温的惰性气体进入到位于隔板52左侧的水中,然后通过隔板52右侧的水中,最后通过第一通孔510排出,高温的惰性气体的热量传递到水中,加热后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59排出,可以用于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等,该余热回收装置5可以对裂解过程中散出的热量和裂解后裂解炉内部的余热进行很好的回收,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更加的环保,且裂解炉的裂解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