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4427发布日期:2021-01-05 17:5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加热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石油提炼或焦煤油精馏后的副产物,在土木工程中,沥青是应用广泛的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主要应用于屋面、地面、地下结构的防水,木材、钢材的防腐。除此以外沥青还是道路工程中应用广泛的路面结构胶结材料,它与不同组成的矿质材料按比例配合后可以建成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施工现场的沥青加热方式大多采用燃气明火加热或通过电热炉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因热源无法对沥青均匀接触,所以要不断的对沥青进行搅拌以加快热量传递,防止沥青在加热过程中的碳化。此类加热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加重环境污染,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无法对沥青即时温度进行监测与控制,容易造成沥青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市面上常见的沥青加热装置大多在施工中断后无法对加热完成的沥青进行及时的保温措施,导致沥青凝固,堵塞管道。因此如何对沥青进行高效、恒温、环保的加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过程易监测控制、可移动使用、环保等优点的沥青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包括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底座、导热管、出料口、进料口及排气筒。

加热腔固定在底座上部,底座底部设有4个滑轮,可以通过加热腔左侧外壁的固定把手实现沥青加热装置移动使用。导热管在加热腔内部采用双螺旋结构,并通过管道与外部的导热油加热器及压力推进器先后进行连接构成导热循环结构;所述的加热腔内部设有液位监视器和电子温度计,并与外部中控连接;所述的排气筒底部设置空气过滤器;所述出料口位置设有电子流量计数表和阀门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导热管为双螺旋管设计,一侧为顺时针,另一侧为逆时针。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内部使用导热油作为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采用不锈钢材质,整体设置成双层pu保温板结构,并在左右两侧进行加厚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内壁、内部导热管外壁、温度计及液位监视器表面均涂有特氟龙疏水防粘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装置设有可打开式侧门,内部设有可更换的双层活性炭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的滑轮,其结构设为带限位卡扣的万向轮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顶部配备有相应的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加热腔使用双侧的保温结构设计可以很好的保证在沥青加热过程和加热完成后内部的热量不散失,双螺旋式的热管设计也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热管与箱内加热沥青的接触面积,提高沥青加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损耗。同时内部的液位监视器和电子温度计方便了操作人员对内部加热的沥青情况有及时的了解,提高了施工的操作的便捷性,且出料口的流量计数表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输出沥青的精确控制。除此以外在排气筒底部增设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对沥青加热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过滤,减少了对设备附近施工人员的危害,并有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沥青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加热腔;3、空气净化装置;4、排气筒;5、进料口;6、电子流量计数表;7、阀门;8、出料管;9、滑轮;10、导热管;11、压力推进器;12、导热油加热器;13、固定把手;14、液位监视器;15、电子温度计;16、中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使用新型提供的沥青加热装置包括有底座1、加热腔3、排气筒4其底部设置空气过滤器3、进料口5,在加热腔右下角位置设有出料口,其外壁连接的依次为电子流量计数表6、阀门7以及出料管8,加热腔左侧外壁设有导热油加热器12、压力推进器11,其均与导热管10连接构成导热循环结构,加热腔右侧内壁设有液位监视器14和电子温度计15,液位监视器、电子温度计、导热油加热器、压力推进器及电子流量计数表均通过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在加热腔右侧外壁设有中控开关16,其设有相应显示屏和操作按钮。加热腔固定在底座上部,底座底部设有滑轮9,可以通过加热腔左侧外壁的固定把手13实现沥青加热装置移动使用。

工作过程:将设备推动到指定位置停稳后放下万向滑轮的限位卡扣,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拿下进料口顶部的盖板,将施工需要加热的沥青加入到设备箱体内,随后盖回顶部盖板,启动中控开关,通过按钮对加热温度和速度进行调节,设置完成后,进行启动,设备开始工作,随后导热油加热器预热,预热完成后开始输送导热油,并在压力推进器作用下,进行循环作业,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中控显示屏观察内部温度情况,达到相应施工要求温度后,开启出料口附近的阀门,输出沥青,同时可以观察显示屏来了解箱内的沥青剩余量。如需定量输出沥青可通过中控对沥青流量计数表进行相应设置,当沥青使用完成后,即可关闭中控开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加热腔(2)、排气筒(4)其底部设置空气过滤器(3)、进料口(5),在加热腔右下角位置设有出料口,其外壁连接的依次为电子流量计数表(6)、阀门(7)以及出料管(8),加热腔左侧外壁设有导热油加热器(12)、压力推进器(11),其均与导热管(10)连接构成导热循环结构,加热腔右侧内壁设有液位监视器(14)和电子温度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油管在加热腔内为双螺旋管设计,一侧为顺时针,另一侧为逆时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腔内部设置为双层pu保温板结构,并在左右两侧进行加厚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腔内壁、内部导热管外壁、温度计及液位监视器表面均涂有特氟龙疏水防粘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位监视器、电子温度计、导热油加热器、压力推进器及电子流量计数表均通过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在加热腔右侧外壁设有中控开关(16),其设有相应显示屏和操作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底部设有4个滑轮(9),其结构为带限位卡扣的万向轮形式,同时在加热腔左侧外壁设有固定把手(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涉及沥青加热装置领域。该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底座、导热管、出料口、进料口及排气筒。所述的导热管与加热器及压力推进器构成导热循环结构,加热腔内部设有液位监视器和电子温度计,并与外部中控连接;所述的排气筒底部设置空气过滤器,出料口位置设置流量计数表和阀门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导热管双螺旋结构的设计可大幅增加导热油对沥青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热油热能的利用,加快沥青加热效率,提高了施工的操作的便捷性,且出料口的流量计数表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输出沥青的精确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过程易监测控制、可移动使用、环保,可满足相关施工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费壮;王宏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