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78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织机械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剂的改进,它适用于纺织机械。
近年来,我国从外国引进了各类针织大圆机,这种针织机精度高,共有2000~3000枚织针,织针与针槽的间隙很小,需要高档润滑油连续压出雾化润滑。渗透性及洗净力是该种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油品渗透性好,可以避免出现呆针或干摩擦;洗净力强则沾污织物后容易清洗干净,不至影响下步骤漂染工序,不会产生油渍疵布。目前这类针织大圆机上用得最多的是从美国引进的TURBO TL-8000纺织机械润滑油(经联机检索,未发现申请专利)。据使用单位反映,它是同类产品中最好的一种。该润滑油以深度精制白油为基础油,含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2~6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共约5种化合物,占总重量约为6.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1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以及十六醇和油醇。其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渗透、去污等性能,而且还是一种无灰份抑锈剂。该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溶性随聚氧乙烯链增长而递减,而渗透性及去污力则递增,8~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的渗透性及去污力最佳,但溶于水而不溶于油。实际上6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已达油溶性的极限值,只能分散在油中。上述润滑油中采用2~6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是在尽可能提高其渗透性及去污力的同时,利用低聚氧乙烯链具有的一定的潜溶剂效应,产生环环相扣的增溶效果,使之接近为真溶液,这样的组成非常巧妙。但若使用2~6分子不同环氧乙烷加成物会带来比较复杂的合成工艺,在配制时加成物的用量也难以控制。况且该润滑油中采用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最高的毕竟才是6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未能达到最佳的渗透和去污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简便的增溶方法,解决8~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的不油溶性问题,开发一种合成工艺和配制方法都简便,而渗透性及去污力等性能更佳的纺织机械润滑油。
本发明的纺织机械润滑油以初步精制的正构烷烃馏份为基础油,含下述添加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CH3-(CH2)7-
-O-(CH2CH2O)10H〕;增溶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例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不但能使只溶于水的烷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溶于油,而且还具有润滑作用及优良的防锈性能;抗氧化剂例如屏蔽酚类,可选用2,6-二叔丁基对甲酚,目的是为了抑制基础油中易被氧化的组份,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润滑添加剂例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脂肪醇3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直链伯醇,前者除了和上述1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一样具有乳化、消泡、增溶性能外,还起润滑作用,后者中长链烷基比短链烷基摩擦系数小,一般采用12~18碳的直链伯醇,例如十六醇和油醇。上述三种润滑添加剂,可以在本润滑油中单独使用,但组合使用效果更佳,油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此外为增强消泡效果,还可添加一般的消泡剂,例如硅油。
可以先把上述添加剂按配比混合,加热(约60℃)至全部固体溶解后,再加入基础油中,搅拌均匀。
本发明纺织机械润滑油其组成配比是在100克初步精制正构烷烃馏份基础油中含有1~10克烷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0.5~5.0克的脂肪醇3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1~10克增溶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2~1.5克抗氧化剂例如屏蔽酚、0.1~3.0克12~18碳直链伯醇、0.005~0.02克一般的消泡剂,例如硅油。最佳的组份配比列于表一中。
本发明与TL-8000润滑油比较具有下述优点1、由于选用了辛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其渗透性及洗净力更优,因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用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避免按不同环氧乙烷加成数专门合成所带来的复杂工艺;2、由于其他添加剂的作用,还具有更优的润滑性、抗氧化性和防锈性能,详见实施例;3、以初步精制正构烷烃馏份为基础油,原料易得而价格较低,成本仅为精制白油的三分之一。经初步成本核算,本发明润滑油的成本仅为TL-8000进口价格的六分之一。
实施例以表一所述组成配比的润滑油为样品
上述润滑油主要规格列于表二
本发明上述样品与TL-8000主要指标的对比列于表三、表四
运动粘度比值越小,表示油品随温度升降而起的变化小,粘温性能好。
承载能力(四球法)是评定润滑油润滑性能的项目。最大无卡咬负荷PB是钢球不发生卡咬的最高负荷,以公斤为单位表示油膜强度,数值越大,则油品的润滑性能越好。
抗氧化安定性试验就是在一定温度并有金属催化的条件下,油品经过强烈氧化后质量的变化,以氧化后酸值和沉淀物的数值来表示。氧化后酸值和沉淀物多表示它的抗氧化安定性差使用寿命短。
防锈性显色法试验,是一种评定润滑油添加剂防锈性能的快速方法。在试验时间内,用目视检验试验材料的生锈程度。
从表三、表四看到本发明润滑油的承载能力、抗氧化安定性及防锈性能都优于TL-8000润滑油。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织机械润滑油,其组成配比是100克基础油中含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润滑添加剂例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或)0.1~3.0克12~18碳直链伯醇,例如0.4克的十六醇和(或)0.6克的油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基础油为100克的初步精制正构烷烃馏份,所说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10克的烷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所说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0.5~5.0克的脂肪醇3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此外还含有1~10克增溶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2~1.5克抗氧化剂,例如屏蔽酚,0.005~0.02克的一般消泡剂,例如硅油。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烷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为4克的辛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
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脂肪醇3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为1克。
4.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为3.4克的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为3.4克的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氧化剂屏蔽酚为0.4克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
7.根据权利要求
3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氧化剂屏蔽酚为0.4克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
8.根据权利要求
4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氧化剂屏蔽酚为0.4克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
9.根据权利要求
5所说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氧化剂屏蔽酚为0.4克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剂的改进,它适用于纺织机械。该润滑油以初步精制的正构烷烃馏分为基础油,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为抗氧化剂,还含有渗透性及去污力最佳的辛基酚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以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为增溶剂,解决了10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的不油溶性,此外还含有润滑添加剂脂肪醇3分子环氧乙烷加成物、十六醇、油醇、消泡剂硅油等。选用上述组成,使该润滑油配制简便,并具有良好的去污洗净力、渗透性、消泡性、抗氧化安定性和防锈性能。
文档编号C10M169/00GK85101997SQ85101997
公开日1986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叶凝青 申请人: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