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发生炉干法排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462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燃气体发生炉干法排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燃气体发生炉的排灰装置,特别是一种稻壳燃气发生炉的干法排灰装置。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仍十分短缺和紧张,很多国家和地区为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安装了稻壳燃气发生炉,稻壳在发生炉内通过高温缺氧燃烧,产生出可燃气体,将该可燃气体输送到燃气机内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国内和美国等一些国家生产的稻壳燃气发生炉其排灰方式至今仍采用水封湿法-即发生炉底部直接座落在水池中,水面高于发生炉底面,水封将发生炉内与外界空气隔绝,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此时炉内的稻壳灰便直接落入炉下的水封池中。这种排灰方式具有如下不足之处①排除来的稻壳灰经浸水后含水量较高,再利用价值不大。如果把稻壳碳灰作为铸造行业的保温材料,必须待烘干方可使用,而上套烘干设备投入资金较大,因此不利于对稻壳碳灰的再利用。②稻壳碳灰由发生炉排出后温度较高,当它落入炉下水封池中时产生大量高温蒸汽,在可燃气体中含有高温蒸气不仅影响成气质量,而且还对燃气机设备有浸蚀作用。③有些地区温度较低,水封池容易冻结,影响到正常排灰,因此又限制了某些地区的使用。
针对上述水封湿法排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燃气体发生炉干法排灰装置,以此为稻壳碳灰的再利用提供方便的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稻壳燃气发生炉的炉排下面设有带进水口、出水口和水冷夹层的“漏斗”形冷却器,冷却器的出料口连接有排灰阀门,该排灰阀门包括具有上开口与下开口的阀体,阀体的两侧对应设有轴承和轴承盖以及密封圈,阀体的内部设有空心圆柱形阀芯,该阀芯的圆柱形表面上带有进料和卸料用的一个开口,阀芯的外表面与阀体的内表面为间隙配合,阀体两侧的轴承通过横穿阀芯内的传动轴相连,传动轴的一端通过齿轮减速器与电动机相连,阀芯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轴上;排灰阀门的下部安装有密封式链条排灰输送机或密封式螺旋排灰输送机。
为了使稻壳碳灰在冷却器内得到较为均匀的冷却和进一步降低稻壳碳灰的温度,在冷却器内可设置若干根连通冷却器水冷夹层的冷却管。在密封式链条排灰机的底部或密封式螺旋排灰输送机的外壁设有带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冷夹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稻壳碳灰由发生炉炉排排出后落入冷却器中,高温稻壳碳灰在冷却器中冷却一段时间后,起动电机并经齿轮减速器带动排灰阀门工作,当排灰阀门中阀芯的开口旋转到阀体上开口时,稻壳碳灰便落入空心圆柱形阀芯内,此时阀芯的其余圆柱面把阀体下开口封死,当阀芯开口旋转到阀体下开口时,已装入阀芯中的稻壳碳灰便落入排灰输送机中,并由其将稻壳碳灰输送出去。排灰阀门中的阀芯,在装稻壳碳灰和卸稻壳碳灰过程中,排灰阀门的阀体上、下开口始终处于非连通状态,以此防止空气的进入。
本发明与现有水封湿法排灰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输送出的稻壳碳灰不用任何烘干设备,可直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因此可节省投资,节约能源;②对发电设备的保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③不受环境温度的限制,应用范围较广。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排灰阀门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阀芯的横向移出剖面图。
图4是叶片式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横向剖面图。
图6是螺旋排灰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它由冷却器4、排灰阀门13、齿轮减速器5、交流电机6、排灰输送机29组成。冷却器4是采用金属板材料制作的双层“锥形漏斗”式容器,其所带的水冷夹层27通入冷却水,冷却水是通过冷却器4上部和下部设置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14进行循环的,为了使稻壳碳灰在冷却器4内得到较为均匀的冷却,在该冷却器内设置有连通水冷夹层27的冷却管16,冷却管16的根数需根据发生炉2及冷却器4的大小而定,不宜排列过密,否则不利于排灰,图1中的1为发生炉2内的炉排。
排灰阀门13是本发明的专用阀门,它是采用耐热的金属材料制作的,包括具有上开口17与下开口24的阀体18,阀体18的两侧对应设有轴承26、轴承盖21及密封圈22,阀体18的内部设有呈空心圆柱形的阀芯19,该阀芯的圆柱表面上带有进料和卸料用的开口28,阀芯19的外表面与阀体18的内表面为间隙配合,阀芯19通过螺钉20固定在贯穿其内且与两个轴承26相连的传动轴23上,该传动轴的一端通过齿轮减速器5与交流电机6相连,轴承26可选用滚动轴承,也可选用滑动轴承,工作时传动轴23及固定其上的阀芯19经交流电机6和齿轮减速器5带动旋转,当阀芯19的开口28朝上时,稻壳碳灰15落入阀芯19内,当阀芯19的开口朝下时,阀芯19内的稻壳碳灰落入密封式链条排灰输送机29内,阀芯19载稻壳碳灰和卸稻壳碳灰过程中,阀体18的上、下开口17、24始终处于非连通状态,防止了空气的进入。排灰阀门13中的阀芯还可以制作成叶片式结构的(见图4~5),即在一个轴套30上等分设有垂直于传动轴线的叶片31,叶片31的个数至少不少于6个,否则难以起到密封作用,叶片31的两侧对应设有阀芯圆盘32,轴套30通过螺钉33固定在排灰阀门的传动轴23上,此种结构的阀芯便于连续排稻壳碳灰。
排灰输送机29是密封式链条输送机,它由密封外壳8、刮板链7、进料口12、出料口9组成,其底部设有带进水口10、出水口11的水冷夹层,目的是对输送的稻壳碳灰进一步冷却,使之最后排出的稻壳碳灰温度较低,不会再燃,排灰输送机29还可采用由螺旋叶片34、传动轴39、减速器36、交流电机37及进灰口41、出灰口38组成的密封式螺旋输送机(见图6),并在其外壁上设有带进水口35和出水口40的水冷夹层。
排灰阀门13与冷却器4和排灰输送机29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以便于安装和维修。
本发明不仅适用稻壳燃气发生炉干法排灰,同时也适用于各种燃用纤维物的各种热力设备干法排灰。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燃气体发生炉干法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水口、出水口及水冷夹层的“漏斗”形冷却器,冷却器的出料口连接有排灰阀门,该排灰阀门包括具有上开口与下开口的阀体,阀体的两侧对应设有轴承、轴承盖及密封圈,阀体的内部设有空心圆柱形阀芯,该阀芯的圆柱形表面上带有进料和卸料用的一个开口,阀芯的外表面与阀体的内表面为间隙配合,阀体两侧的轴承通过横穿阀芯内的传动轴相连,传动轴的一端通过齿轮减速器与电动机轴相连,阀芯固定在传动轴上,排灰阀门的下部安装有密封式链条排灰输送机或密封式螺旋排灰输送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发生炉干法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器内还可设置连通冷却器水冷夹层的冷却管。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发生炉干法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式链条排灰输送机的底部或密封式螺旋排灰输送机的外壁还可设有带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冷夹层。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发生炉干法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阀门中的阀芯还可由轴套、叶片及阀芯圆盘组成,即在一个轴套上等分设有至少6个垂直于轴线的叶片,叶片的两侧对应设有阀芯圆盘。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燃用可燃纤维物、特别是稻壳燃气发生炉提供一种干法排灰装置,它主要由冷却器、排灰阀门、减速器、电机及排灰输送机组成。该装置应用在稻壳燃气发生炉中,可获得干燥的稻壳炭灰,为稻壳炭灰的再利用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同时也能保证可燃气体的质量,起到了以往稻壳燃气发生炉水封温法的密封效果。具有密封性能好,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的特点。
文档编号C10J3/34GK1039611SQ8910514
公开日1990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22日
发明者朴石华, 赵彦清, 陈铭义, 姚少坤 申请人:沈阳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