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交换旋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3082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气交换旋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开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焦炉使用的煤气交换旋塞,特别适用于切换焦炉煤气时防止爆鸣,除去管道中石墨的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由于焦炉煤气在砖煤气道中部分受热分解,形成的石墨会堵住砖煤气道及烧嘴,因此,当火道处于下降气流,砖煤气道中不通焦炉煤气时,应进入空气烧除石墨,除碳。目前普遍采用三通式交换旋塞进行焦炉煤气加热时的除碳,交换旋塞通过交换把、交换拉条由交换机带动,使三通旋塞往返旋转45°,实现煤气的切换调整。当停止向焦炉送煤气后,旋塞与大气相通,靠加热系统吸力吸入少量空气,烧掉砖煤气道中因焦炉煤气热解生成的石墨。但生产中存在交换旋塞、砖煤气道等处不严诸多问题,当立火道不进煤气时,砖煤气道中尚有残留煤气,故当交换后,除碳空气一进入就会与残留煤气混合而爆鸣,造成砖煤气道灰浆或烧嘴震漏、脱落,这对炉体和旋塞的严密性十分有害,减少焦炉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交换旋塞无法彻底解决“爆鸣”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气交换旋塞,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4]旋塞采取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横卧式结构,主要由导气管、壳体、芯体和交换把四大部分组成,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煤气出口、煤气入口和废气出口,壳体侧上部设置混合空气导入口 ;芯体内设有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卧式内腔,外侧设有一个半月型内陷的导气凹槽和下降气流煤气出口、上升气流煤气出口兼下降气流废气出口和上升气流煤气入口,小端接有传动轴;导气管外接于壳体外部,与芯体上的导气凹槽相通;交换把与芯体的传动轴相接,通过传动拉条带动芯体转动,实现气体导向的控制。
[0005]所述的壳体在废气出口的下方设置两个注油口,壳体的内部设有凹陷的油沟。
[0006]所述的壳体上端设置混合空气导入口,外端与导气管相接,内部设置凹陷的除油
□ O
[0007]所述的芯体内部为异型结构,煤气入口和煤气出口纵穿芯体的两端,废气出口与煤气入口和煤气出口垂直接通,混合空气入口由芯体半月型内陷凹槽和壳体共同组成。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0009]图1为煤气旋塞整体图。
[0010]图2为旋塞芯体图。
[0011]图3为煤气旋塞纵向剖面图。
[0012]图4-1为煤气旋塞A-A平面剖面图,
[0013]图4-2为上升气流时气体走向图,
[0014]图4-3为下降气流时气体走向图。
[0015]图1中:1-导气管2-煤气出口 3-壳体4-芯体5-煤气换向指示标志6_废气出口 7-注油口 8-煤气入口 9-注油口 10-弹簧压盖11-交换把12-传动拉条13-固定螺母。
[0016]图2中:14-油沟15-内陷凹槽16-下降气流煤气出口 17-传动轴18-上升气流煤气出口兼下降气流废气出口 19-油沟。
[0017]图4-1中:16_下降气流废气出口 18-上升气流煤气出口兼下降气流废气出口20-混合空气入口 21-除油槽22-上升气流煤气入口 23-混合空气下喷管入口 24-油沟25-油沟26-油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19]参见图1、图2、图3,图4-1,图4-2,图4_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焦炉煤气加热换向时“爆鸣”的煤气旋塞,旋塞采取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横卧式结构,主要由导气管1、壳体3、芯体4和交换把11四大部分组成,壳体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煤气出口 2、煤气入口8、废气出口 6,侧上部设置混合空气入口 20 ;芯体4内设有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卧式内腔,芯体前端刻有煤气换向标志5,外侧设有一个半月型的导气内陷凹槽15和下降气流煤气出口 16、上升气流煤气出口兼下降气流废气出口 18、上升气流煤气入口 22,小端接有用于传动轴17 ;导气管I外接于壳体3外部,与芯体4上的导气凹槽15相通;弹簧压盖10将交换把11固定在芯体的传动轴17上,传动拉条12通过固定螺母13与交换把11相连,通过传动拉条12带动芯体4转动,实现气体导向的控制。
[0020]所述的壳体3在废气出口 6的下方设置两个注油口 7、9,壳体3的内部和芯体4的外部设有凹陷的油沟24、25、26,煤气旋塞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向注油口 7、9压入黄油,注油口 7、9与旋塞内部的油沟14、19相同,通过旋塞的转动,使黄油均匀分散在旋塞内部,润滑旋塞,保证旋塞的气密性。
[0021]所述的壳体3上端设置混合空气导入口 20,外端与导气管I相接,内部设置凹陷的除油口 21,防止油渍堵塞导气口。
[0022]所述的芯体4内部为异型结构,煤气入口 8和煤气出口 2纵穿芯体4的两端,废气出口 6与煤气入口 8和煤气出口 2垂直接通,混合空气入口 20由芯体4上的半月型内陷凹槽15和壳体3共同组成。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
[0024]1.当焦炉煤气处于上升气流时,如图4-2所示,旋塞的芯体4转动,使半月形内陷凹槽15旋转至封闭位置,封闭混合空气入口 20,禁止混合空气吹入,芯体4的上升气流煤气入口 22和上升气流煤气出口兼下降气流废气出口 18与煤气管路相通,焦炉煤气通过旋塞对焦炉进行加热。
[0025]2.当焦炉煤气处于下降气流时,如图4-3所示,旋塞转动,使半月形内陷凹槽15与混合空气入口 20对接,上升气流煤气入口 22被壳体封闭,混合空气由入口 20鼓入,经半月凹槽15引导,由混合空气下喷管入口 23进入到下喷管道中。
[0026]3.混合气体成分为:氮气20?60%,空气40?80%,通过导入混合空气,降低残余煤气的浓度,使其小于爆炸极限,同时空气中存在氧气,使管路中的石墨在缓慢的条件下烧尽。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28]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煤气交换旋塞,其特征在于:采取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横卧式结构,主要由导气管(1)、壳体(3)、芯体(4)、和交换把(11)四大部分组成,壳体(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煤气出口(2)、煤气入口(8)、废气出口(6),侧上部设置混合空气入口(20);芯体(4)内设有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卧式内腔,芯体前端刻有煤气换向标志(5),外侧设有一个半月型内陷的导气凹槽(15)和下降气流煤气出口(16)、上升气流煤气出口兼下降气流废气出口(18)、上升气流煤气入口(22),小端接有用于传动轴(7);导气管(I)外接于壳体(3)外部,与芯体⑷上的导气凹槽(15)相通;交换把(11)与芯体(4)的传动轴(17)相接,通过传动拉条(12)带动芯体(4)转动,实现气体导向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交换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在废气出口(6)的下方设置两个注油口(7、9),壳体(3)的内部设有凹陷的油沟(24、25、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交换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上端设置混合空气导入口(20),外端与导气管(I)相接,内部设置凹陷的除油口(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交换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4)内部为异型结构,煤气入口⑶和煤气出口⑵纵穿芯体⑷的两端,废气出口(6)与煤气入口⑶和煤气出口⑵垂直接通,混合空气入口(20)由芯体(4)上的内陷半月型凹槽(15)和壳体(3)共同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气交换旋塞,旋塞采取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横卧式结构,主要由导气管、壳体、芯体和交换把四大部分组成。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煤气的出口、入口、废气出口,侧上部设置混合空气导入口;芯体内设有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度卧式内腔,外侧设有一个半月型内陷的导气凹槽和三个通气口,小端接有传动轴;导气管外接于壳体外部,与芯体导气凹槽相通;交换把与芯体的传动轴相接,通过传动拉条带动芯体转动,实现气体流向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焦炉煤气换向时管路中残余煤气与空气接触发生爆鸣的问题,避免对焦炉设备的损害,延长焦炉寿命。
【IPC分类】C10B45-00
【公开号】CN204311016
【申请号】CN201420768859
【发明人】吕青青, 杜屏, 毛霄, 李志华
【申请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