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88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发动机组件结构的改进,尤其是一种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
目前,国内摩托车上所使用的发动机,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OHV(Overhead Valve)结构的。OHV是指发动机的配气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是由配气正时凸轮推动下摇臂,再通过气门挺柱推动上摇臂,由上摇臂驱动进排气门,从而控制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开启与关闭。这种发动机的摇臂支座通常为冲压件,支座通过排列近似直线的三只螺钉固定在机体上。由于该支座的轴座与底板为等厚的钢板弯折而成,这就导至该摇臂支座自身的刚度较差;且摇臂支座与机体的连接受力面过于窄小和定位螺栓的布局不合理。因此,该发动机在运行中,会产生一种不正常的异响声。这种异响声在摩托车行业里被俗称为气缸头异响。气缸头异响实际上是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振动。严重的振动不但会影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配气性能,而且还会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发动机摇臂支座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包括由轴座和底板构成的摇臂支座,摇臂支座的底板上开有三只供安装螺钉穿置的螺栓孔,其特征在于底板上开设的三只安装螺栓孔以三角形方式分布,即距螺栓孔4和6中心连线之平行距H至少为15mm处开设一可与上述两只螺栓孔形成三角形的螺栓孔5。
本实用新型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的设计原理是根据摇臂的受力状况,增大摇臂支座的安装连接面,以三角形方式设置支座与机体的安装固定点。本摇臂支座通过上述结构之改进,可使在其上安装的摇臂的受力支撑区从域外改为域内,使通过摇臂支座安装的上摇臂组件的受力状态更合理,从而大大地增加了上摇臂与发动机的连接刚度;本摇臂支座由于运用了新的受力分析和新的结构分析,自身的刚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明显地改善了发动机的气缸头异响,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主视图;图2是
图1所示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的右视图;图3是
图1所示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A-A位置的剖视图。
实施例从
图1、2、3可以清楚地看到,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由底板1和垂直设置在其上的两对分别供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及其摇臂轴安装的轴座2构成,底板上设有供摇臂杆密闭的通孔3和供摇臂支座与机体安装的螺栓孔4、5、6,螺栓孔4和6所设位置与现有摇臂支座相同,均设置在两对轴座2的外侧,距螺栓孔4和6中心连线之平行距H为41mm处开设中间螺栓孔5,使三只螺栓孔4、5、6以三角形方式分布在底板1上。以此方式提高摇臂支座与机体间安装之稳固性。
为提高摇臂支座自身的钢度,摇臂支座为整体铸造结构,轴座2与底板1的连接处均设有过渡转角R。
权利要求1.一种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包括由轴座(2)和底板(1)构成的摇臂支座,摇臂支座的底板(1)上开有三只供安装螺钉穿置的螺栓孔(4)、(5)、(6),其特征在于底板上开设的三只安装螺栓孔(4)、(5)、(6)以三角形方式分布,即距螺栓孔(4)和(6)中心连线之平行距H至少为15mm处开设中间螺栓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其特征在于摇臂支座为整体铸造结构,轴座(2)与底板(1)的连接处均设有过渡转角R。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其特征在于距螺栓孔(4)和(6)中心连线之平行距H为41mm处开设中间螺栓孔(5)。
专利摘要一种CG125发动机摇臂支座结构之改进,摇臂支座的底板上开设的三只安装螺栓孔以三角形方式分布,即:距螺栓孔4和6中心连线之平行距H至少为15mm处开设一可与上述两只螺栓孔形成三角形的螺栓孔5。通过上述结构之改进,可使在其上安装的摇臂的受力支撑区从域外改为域内,使安装在摇臂支座上的摇臂组件的受力状态更合理,从而大大地增加了摇臂与发动机的连接刚度,明显地改善了发动机的气缸头异响,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1L3/00GK2435517SQ0023769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9日
发明者徐勇 申请人:徐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