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249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燃机的燃料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包括喷油泵、喷油嘴、进气管,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电磁活塞阀、吸力调节阀、真空调节器、导向杆、转换器、曲线转子。电磁活塞阀与喷油嘴连接在一起;进气管与吸力调节阀、真空调节器通过真空连接管相连接;吸力调节阀的进口通大气,出口与真空连接管相通;真空调节器的内腔有一个膜片将其分成左、右两室。左室固定在内燃机的机体上,并通过真空管与吸力调节阀相通,左室内装有弹簧;右室通大气,室内装有拉杆,一端与膜片相联,另一端与转换器相联;曲线转子为耐磨材料制成的凸轮,与内燃机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曲线转子,是将内燃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燃料喷射特性参数,制成特性曲线,复制在用耐磨材料制成的圆柱体上。内燃机每旋转两周,带动曲线转子旋转一周。用曲线转子上的特性曲线面,借助于转换器上的电触点转换成电流,使高压油路上的电磁活塞阀控制喷油嘴启闭,从而控制喷油嘴的喷油过程。喷油量的控制由电磁活塞阀的关闭时间和喷油压力的大小决定。而喷油定时由电磁活塞阀的关闭时刻确定,实现喷油量、喷油始点、调速等的一体控制。
本实用新型由于对内燃机实施了时间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所以内燃机的使用性、经济性、排放和噪声等综合性能均有很大的改善。
5、最佳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喷油泵1仍保持传统柱塞泵往复运动脉冲供油方式,柱塞只起加压、供最大喷油量的作用,取消了调节油量和调速等作用。电控喷油器2是由一个电磁活塞阀4和一个喷油嘴5组成。电磁活塞阀4上有一个与低压油路相通的回油孔3,当电磁活塞阀4没有电流流过时,回油孔3开启,来自喷油泵1的燃油经回油孔3返回低压油路。当电磁活塞阀4有电流流过时,电磁活塞将回油孔3关闭,喷油泵1提供的燃油压开喷油嘴5进入气缸,6为内燃机的进气管。7为真空连接管。吸力调节阀8的进口通大气,出口与连接进气管6和真空调节器9的真空连接管7相通,全关闭时没有空气经吸力调节阀8进入真空连接管7,真空连接管7传入真空调节器9的真空吸力最大。全打开时真空连接管7与大气相通,进气管6到真空调节器9的吸力被短路,吸力消失。真空调节器9的内腔有一个膜片11将其分成左、右两室。左室固定在内燃机17的机体上,用真空连接管7与吸力调节阀8相通,室内装有弹簧10。右室通大气,室中有拉杆12,一端与膜片11相联,另一端与转换器14相联。当传入左室的真空吸力大于弹簧10的弹力时,膜片11、拉杆12、转换器14一起被向左吸过一段距离。当真空吸力小于弹簧10的弹力时,它们被弹力向右弹回一段距离。转换器14由一托板与一组触点(也可用电子元件做成无触点式)组成,触点的数量与内燃机17的气缸数相同。导向杆13为一金属棒,起导向定位转换器14的作用。曲线转子15是用耐磨材料制成的凸轮。上面制有内燃机17在不同工况下的循环喷油量、喷油始角等最佳喷油特性为参数制成的特性曲线面。当曲线转子15旋转时,将转换器14上的触点不断地闭合与打开。当特性曲线面对准触点时,触点闭合。蓄电池16提供的电流由蓄电池15的电流由正极→电磁活塞阀4→转换器14的活动触点→转换器14的固定触点→蓄电池16的负极,电磁活塞关闭回油孔3,喷油嘴5喷油开始。当曲线转子15顶开转换器14的活动触点时,电路被切断,电磁活塞复位,回油孔3打开,喷油嘴5喷油停止。
喷油始点和循环喷油量的控制。利用吸力调节阀8,调节进入真空连接管7的空气量,使传入真空调节器9的吸力发生变化。这个吸力的变化再通过膜片11、弹簧10、拉杆12、使转换器14沿导向杆13的轴向往复运动。转换器14同时带动触点沿旋转着的曲线转子15的轴线往复运动。当触点移向曲线转子15上特性曲线面宽的方向时,触点闭合时刻比前一位置提前,闭合的时间延长。则电控喷油器2的喷油始点提前,喷油持续时间延长。当触点移向特性曲线面窄的方向时,触点闭合时刻比前一位置推迟,闭合的时间缩短。则电控喷油器2的喷油始点推迟,喷油持续时间缩短。
调速作用。内燃机17在某一转速下工作时,曲线转子15每旋转一周,转换器14的触点闭合时间是一定值,电控喷油器2持续喷油时间也为一定值,内燃机17在这一转速下稳定工作。当外界负荷变大时,曲线转子15的旋转速度变慢,转换器14的触点每一周闭合的时间就相对延长,电控喷油器2的持续喷油时间也相应的延长,内燃机17的转速升高。当外界负荷变小时,曲线转子15的转速变快,转换器14的触点每一周闭合的时间相对变短,电控喷油器2喷油持续时间也相应缩短,内燃机17的转速下降。这样燃料控制装置随着外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喷油量,使内燃机17的转速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控制,也可以用于内燃机废气最循环的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包括喷油泵[1]、喷油嘴[5]、进气管[6],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电磁活塞阀[4]、真空连接管[7]、吸力调节阀[8]、真空调节器[9]、导向杆[13]、转换器[14]、曲线转子[15];电磁活塞阀[4]与喷油嘴连接在一起;进气管[6]与吸力调节阀[8]、真空调节器[9]通过真空连接管[7]相连接;吸力调节阀[8]的进口通大气,出口与真空连接管[7]相通;真空调节器[9]的内腔有一膜片[11]将其分成左、右两室;左室固定在内燃机[17]的机体上,并通过真空连接管[7]与吸力调节阀[8]相通,左室内装有弹簧[10];右室通大气,室内装有拉杆[12],一端与膜片[11]相联,另一端与转换器[14]相联;导向杆[13]固定在内燃机[17]的机体上;曲线转子[15]为耐磨材料制成的凸轮,与内燃机[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电控喷油器[2]由一个电磁活塞阀[4]和一个喷油嘴[5]组成,电磁活塞阀[4]上设有一个与低压油路相通的回油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转换器[14]由一个托板和一组触点组成,触点的数量与内燃机[17]的气缸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曲线转子[15]上面复制有内燃机在不同工况下最佳燃料喷射的特性参数曲线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燃机燃料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喷油泵、喷油嘴、进气管、电磁活塞阀、吸力调节阀、真空调节器、导向杆、转换器、曲线转子,利用曲线转子上的最佳喷油特性参数制成的特性曲线面,控制高压油路上的电控喷油器的喷油过程,实现喷油量、喷油始点及自动调速的一体控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燃烧各种燃料的大、中、小型内燃机的燃料控制,也可以应用于对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的控制。
文档编号F02D1/08GK2536792SQ0221474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浩国, 王志明 申请人:王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