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183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空调或类似装置的气体压缩机,可用来吸入、压缩和排出制冷剂气体。
背景技术
图10和11示出了用于汽车空调或类似装置中的气体压缩机的一个实例。这种压缩机装备着具有椭圆形内表面的气缸5、以及布置在气缸5轴向端部的前侧缸体6和后侧缸体7。在气缸5内,旋转体11布置成能够绕旋转体轴10转动。若干叶片槽12从旋转体11外圆周表面向内缘延伸,叶片15分别容纳在叶片槽12中而能伸出和缩回。在每个叶片槽12的底部(内缘侧)设有回压腔14,可将压力流体供应到那里。供应到回压腔14的压力流体的压力以及由旋转体11的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叶片15朝外突出,从而可滑动地压紧到气缸的内圆周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旋转体11的外圆周表面、从旋转体11的外圆周表面突出而紧靠气缸内表面的叶片15、以及气缸5的内圆周表面构成若干个气缸压缩腔16。这就是压缩机主体的结构。
在上述气体压缩机中,当旋转体11绕旋转体轴10转动时,气缸压缩腔16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压缩气缸压缩腔16中的制冷剂气体。压缩的制冷剂从气缸压缩腔16排出到油分离缸体25中。在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过程中,制冷剂气体与气体压缩机内的油混合,含有油的制冷剂气体排放到油分离缸体25中,并由设在油分离缸体25中的油分离器26将油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油滴入油槽30而留在那里,已经除油的压缩气体则被排放到第二排气腔8中。由于压缩机内的压差,油槽30中的一些油在压力作用下经过油通道31等送至气缸压缩腔16的滑动部分以防止产生磨损并借助于油膜起到密封效果。而且,一部分油作为压力流体供应到回压腔14中。
在将油供应到回压腔14中时,应控制吸入、压缩和排出冲程中的叶片回压,使得叶片回压在从吸入到压缩冲程时处于中压,而在排出冲程时处于高压。其原因如下。当通过叶片15使封闭在气缸压缩腔16内的制冷剂气体不断压缩而到达排气阶段时,即在排气过程中,由于气缸压缩腔16内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增大而产生的强力将叶片15朝叶片凹槽12里面推动。因此,必须施加高压到回压腔14,使得叶片15能够可靠地压紧到气缸5的内表面。另一方面,在不施加高压到叶片15的阶段,即从吸入到压缩的过程中,施加大的压力到叶片15上只会导致旋转体11的转动负荷增大,而这是无用的。在此期间,应减小施加到叶片15上的压力以降低旋转体11的转动负荷。
因此,如图11所示,侧缸体的端面中设有扁平凹槽部分17,其位置和形状在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时与叶片15的回压腔14对应,油被轴承等节流而降低到中压之后供应到扁平凹槽部分17中。中压油通过扁平凹槽部分17供应到回压腔14中,使回压腔14保持在中压状态,因此防止有过大的压力施加到叶片15上,从而可以降低功率负荷,而对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压缩机来说,可以实现燃料效率的提高。
而且,在侧缸体的端面中还设有高压油供应孔18,其位置和形状在排出冲程中与叶片15的回压腔14对应,未经节流的高压油通过油通道31供应到高压油供应孔18中。于是,高压油从高压油供应孔18供应到回压腔14中。由于有高压油通过高压油供应孔1 8供应到回压腔14,所以使回压腔14保持在高压状态,于是施加在叶片15上的高压使叶片15与气缸5的内表面可靠地接触。
另外,扁平凹槽部分17和高压油供应孔18的位置使得它们之间在旋转体11转动时可通过回压腔14暂时连通。因此,即使其问的连通中断后,高压油的压力仍然保持在扁平凹槽部分17中,使得回压腔14中的压力即使在吸入和压缩冲程中也保持较高,这意味着功率负荷减小作用不能达到足够的程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2所示已作出了新的设计,其中高压油供应孔18a的位置关系,使得高压油供应孔18a与扁平凹槽部分17不能通过回压腔14连通,因此在高压油供应孔中的高压油的作用不会施加到扁平凹槽部分17。由于这种改进,从高压油供应孔18a供应的高压油不会直接流入扁平凹槽部分17中,从而使回压腔14中的压力在吸入和压缩冲程中减小到足够低的程度,因此在正常运转过程中能够可靠地达到降低功率消耗的效果。
上述结构是这样设计的,扁平凹槽部分和高压油供应孔之间不会通过叶片回压腔连通,于是在吸入和压缩冲程中叶片回压不会过度增大,因此从功率减小的角度看来,这样的气体压缩机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结构。然而,压缩机中的油是在气体压缩机中受压缩的排出气体的压力作用下达到高压的,所以,在气体压缩机启动时,由于排出气体的压力不能立即升高,使得油压较低。在吸入和压缩冲程中供应到回压腔中的油通过轴承等的降压而达到更低的压力。比如在刚刚安装好之后,气体压缩机启动时叶片还停留在叶片槽内,在叶片可以克服油膜阻力从叶片槽中突出之前,必须利用叶片回压推出叶片。然而,在上面所介绍的传统结构中,叶片回压保持在低水平,当油压还没有增加到足够高的程度时,压力不够,因此需要花费时间来使叶片突出。而且,在叶片还没有突出时,压缩过程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只要上述现象持续,气体压缩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而且,还有噪音(震颤)问题,因为在叶片突出之前,从旋转体外表面略微伸出的叶片会与气缸碰撞。
而且,取决于车辆等的运行情况,当气体压缩机连续工作使旋转体以低速转动时,由于低速转动而不可能施加足够的压力到叶片回压腔中。而且,在这种状态下,施加到叶片前端的制冷剂气体压力克服叶片压出力将叶片推回(或超过震颤极限),因此叶片在旋转体转动时撞击气缸内表面,从而产生碰撞噪音。可以通过按照震颤极限调整叶片回压(在提供低压时增大压力)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提供低压时增大压力会使上述降低功率负荷的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本发明的开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压缩机,能够在启动时或是在低速运转时将足够高的压力提供到回压腔中以提高叶片的突出性,并能在正常运转的时候提供低压以达到降低功率负荷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包括可吸入、压缩和排出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主体和可贮存压缩机主体润滑油的油槽,所述压缩机主体包括气缸、布置在气缸轴向端部的侧面缸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气缸中的旋转体、从旋转体的外圆周表面向其内缘延伸的叶片槽、以及容纳在叶片槽中能伸出和缩回的叶片。该气体压缩机还具有包含叶片槽底部的回压空间,可在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达到介于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之间的中压;第一高压油通道,当叶片处于其排出冲程位置时可使油槽与叶片槽底部连通;第二高压油通道,可使油槽与回压空间连通;和用来开启和关闭第二高压油通道的开/关阀。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开/关阀在压缩机主体停止时使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开启,在压缩机主体开始转动时关闭第二高压油通道,在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使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开/关阀在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使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关闭,而在压缩机主体未正常运转和油压较低时使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开启。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回压空间包含扁平凹槽,当叶片处于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的位置时,扁平凹槽与叶片槽底部连通,而在扁平凹槽与叶片槽底部之间断开之后,叶片槽底部与第一高压油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当叶片处于其排出冲程位置时,第二高压油通道的下游端部通到叶片槽底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第二高压油通道的下游端部通到扁平凹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开/关阀可移动地设置,以开启和关闭第二高压油通道并带有阀件和弹性件,其中阀件位于使流动通道关闭的位置,弹性件可施加弹力到阀件上而使阀件处于将通道打开的位置,在压缩机正常运转时,阀件在高压油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到使流动通道关闭的位置,而当高压油压力降低时,由于弹性件的弹力使阀件移动到将流动通道打开的位置。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受压缩机排气压力作用的高压油与中压油的压差施加到阀件上。
即,根据本发明,在油压不够高的情况下比如在启动时,开/关阀打开,从而使高压流体通过第二高压油通道供应到回压腔中。因此,无论叶片在哪个冲程,叶片回压腔中的压力增大提高叶片压出力。这在压缩机启动时有助于提高叶片的突出性,使得叶片能够克服油膜阻力从叶片槽中迅速突出而在初期就能开始正常压缩,从而使空调系统的工作加快,因此可迅速提供冷空气。而且,由于叶片压出力的提高,叶片与气缸内表面可靠地接触,可防止由于叶片碰撞而引起的震颤,因此可以使安装有压缩机的车辆降低噪音。
另一方面,在经过正常运转油压已经提高的工作状态下,开/关阀关闭,因此没有高压流体通过第二高压油通道供应到回压腔。于是,在不需要有大的叶片压出力的冲程中,只有中压油供应到回压腔中,因而不会有过高的压力施加到叶片回压腔中。因此,没有过大的压出力施加到叶片上,所以可以使安装有压缩机的车辆实现功率负荷的降低和燃料效率方面的改进。而且,可以减轻叶片和气缸的磨损,从而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在需要有大的叶片压出力的冲程中,高压经过第一高压油通道施加到回压腔中,使叶片与气缸内表面可靠地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要求开/关阀在压缩机正常运转时关闭,而在油压不够高的情况下如压缩机启动时或是低速运转时打开。
而且,为了在有中压油供应到回压腔的冲程中通过第二高压油通道将高压油供应到回压腔中,可以使第二高压油通道的下游端部在排出冲程中通到叶片槽的底部或是通到扁平凹槽中。而且,只要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对于可将流体从第二高压油通道供应到回压腔中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制。而且,对于将高压油从第二高压油通道供应到回压腔中的周期来说,不必包括将中压油供应到回压腔的冲程的整个周期,而只需要包括该冲程的至少一部分。
第二高压油通道要能够从气体压缩机中的高压油供应源(油槽或类似装置)接收供应的高压油,而对于供应源的位置在本发明中并无特别限制。而且,第二高压油通道还可以与第一高压油通道相连以接收通过该通道供应的高压油。而且,第二高压油通道可以独立于第一高压油通道设置。而且,第二高压油通道可以与气缸内的空间相连以供应高压油到气缸内的空间中。
上述中压油可以由通过在转动旋转体的旋转体轴和可转动地支承旋转体轴的轴承之间的高压油通道的高压油得到。
而且,开/关阀只需能够在正常运转时和在其它周期中开启和关闭第二高压油通道,对于其结构在本发明中并无限制。虽然开/关阀的结构并不限于上面所介绍的那种,但是其中的阀件最好是通过弹性件弹力和高压油压力(或高压油和中压油的压差)之间的适当平衡来移动(滑动或转动)以开启和关闭上述通道。
高压油的压力根据压缩机主体的工作状态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设定弹力对开/关阀进行开/关控制,使得在正常运转时,高压油的压力能够超过弹性件,而在高压油压力还没有提高到足够程度的其它状态下,弹性件的弹力占优势。
而且,高压油和中压油之间的压差也根据压缩机主体的工作状态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设定弹力来根据压缩机主体的工作状态对开/关阀进行开/关控制,使得在正常运转时,压差大到足以克服弹力,而在油压还没有提高到足够程度的其它状态下,压差太小而不能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还可以将供应到回压腔中的流体用作施加到开/关阀上的高压油和中压油。或者可以使用在气体压缩机内得到的流体。因此,该流体的压力也可以不同于供应到回压腔中流体的压力。
虽然弹性件的典型示例是螺旋弹簧,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而且,弹性件的压缩力、扩张力等只要适当就可以,而对于其使用方式并无特别限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包括气缸、布置在气缸轴向端部的侧面缸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气缸中的旋转体,从旋转体外圆周表面延伸到内缘的叶片槽、容纳在叶片槽中因而可伸出和缩回的叶片、以及设在叶片槽中用来施加压出力到叶片上的回压腔。这就是气体压缩机主体的结构。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吸气腔,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引入;吸气通道,低压制冷剂气体通过吸气通道从吸气腔吸入到气缸压缩腔中;排气孔,压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排气孔从气缸压缩腔中排出;排气腔,制冷剂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到排气腔;油槽,用以接受排气腔的压力;以及与油槽连通的油传输通道。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的前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后侧缸体的内侧视图;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中处于开启状态的开/关阀周围部分的正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一部分的局部放大正向剖视图,其中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图5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油分离缸体的内侧视图;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中压力变化的曲线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后侧缸体的内侧视图;图8是在开/关阀周围的后侧缸体一部分的局部放大正向剖视图和供应通道的正视图;图9A和9B示出了第二个实施例中在开/关阀周围的后侧缸体的一部分,图9A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开/关阀的正向剖视图,而图9B是处于开启状态的开/关阀的正向剖视图;图10是示出了传统气体压缩机的总体结构的正向剖视图;图11是传统气体压缩机中压缩机主体的前侧视图;图12是改进的传统气体压缩机中压缩机主体的前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个实施例下面将参考图1至6来介绍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并将参考图10来介绍气体压缩机的总体结构。
与传统结构一样,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装备着具有椭圆形内表面的气缸5、以及布置在气缸5轴向端部的前后侧缸体6和7。前外壳1a安装在前侧缸体6的前侧,而后外壳1b从后侧缸体7的后侧延伸到前侧气缸体6。吸气口2设在前外壳1a,吸气腔3设在前外壳1a中而与吸气口2连通。
如图1所示,旋转体11安装在气缸5中能绕旋转体轴10转动。若干叶片槽12从旋转体11的外圆周表面向内缘延伸,叶片15容纳在叶片槽12中而能伸出和缩回。在叶片槽12的底部(在内缘侧上)设有作为回压空间的回压腔14,压力流体可供应到回压腔14。
气缸压缩腔16通过设在前侧缸体6中的吸气通道4与吸气腔3连通。而且,气缸5中设有与气缸压缩腔16连通的排气孔20,与排气孔20连通的第一排气腔21沿气缸5的轴线方向设置。参考数字22表示用来开启和关闭排气孔20的簧片阀。第一排气腔21通过设在后侧缸体7中的排气通道23与设在后侧缸体7后侧的油分离缸体25连通(见图2),在油分离缸体25中设有油分离器26。而且,由后侧缸体7和后外壳1b的内部形成的空间构成可将压缩气体(制冷剂)排入其中的第二排气腔8,在第二排气腔8的下部设有一油槽30。
油槽30与油通道31连通,油通道31布置在气体压缩机内用来将油供应到气体压缩机的各个部分中。油通道31的一部分与低压部分连通,该低压部分由旋转体轴10和可转动地支承旋转体轴10的轴承10a之间的间隙等构成。扁平凹槽部分17分别设在前侧缸体6和后侧缸体7的端面中,且低压油供应孔17a通到扁平凹槽部分17中,如图3所示,供应孔17a通过油供应通道与轴承10a连通。
扁平凹槽部分17的形状和布置方式设置成,在叶片15的吸入和压缩冲程中视旋转体11的转动位置,可与叶片回压腔14连通。油通道31的另一部分与设在后侧缸体7内表面中的高压油供应孔18a连通,因此不通过旋转体轴10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就可以供应油。从油槽30侧的油通道31的开口到高压油供应孔18a的部分构成第一高压油通道。高压油供应孔18a的形状和位置设置成,在叶片15的排出冲程中视旋转体11的转动位置,可与叶片回压腔14连通。而且,扁平凹槽部分17和高压油供应孔18a的位置关系,使得它们之间不通过随旋转体11一起转动的回压腔14连通。
如图4所示,油通道31的构成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的部分,作为第二高压油通道在后侧缸体的内表面延伸,且其前端作为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在后侧缸体的内表面开口。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所在的位置,使得当回压腔14转动时,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能够通过回压腔14与扁平凹槽部分17连通。
如图4和5所示,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在油分离气缸体25中有一阀孔34,阀孔34沿与供应通道32交叉的方向延伸,外圆周表面上带有连通凹槽35a的滑柱式阀件35可移动地布置在阀孔34中。滑柱式阀件35的与阀孔34相连的一个端表面有高压油供应通道34a,因此高压油的压力可以施加到,滑柱式阀件35的与阀孔34相连的另一个端表面上有中压油进入通道34b,中压油进入通道34b与通往扁平凹槽部分17的中压油进入孔17b连通。即,高压油与中压油的压差施加到滑柱式阀件35上。此外,可施加弹力到滑柱式阀件35上以克服高油压的螺旋弹簧37作为弹性元件布置在阀孔34中。上面介绍了本发明的开/关阀的构造。
在上述开/关阀中,当滑柱式阀件35如图4中所示那样被高压油的压力(>低压油)移动到左边时,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与连通凹槽35a之间的连通断开,从而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关闭。另一方面,当滑柱式阀件35如图3中所示那样被螺旋弹簧37的弹力(扩张力)移动到右边时,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与连通凹槽35a连通,从而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打开。
在上面所介绍的气体压缩机中,当旋转体11绕旋转体轴10转动时,气缸压缩腔16的体积发生变化,使制冷剂气体通过吸气口2和吸气腔4进入气缸压缩腔16中。在旋转体11的每分钟转数较低的启动或低速运转过程中,高压油和低压油具有相等的压力或其压差很小。于是,开/关阀中的滑柱式阀件35被螺旋弹簧37的弹力移动到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打开的位置,即,移动到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与连通凹槽35a连通的位置。由于这种连通,高压油通过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供应到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中。
在上述状态下,当旋转体11转动时,在叶片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的过程中,中压油从扁平凹槽部分17供应到回压腔14中,而在排出冲程中,高压油从高压油供应孔18a供应到回压腔14中。而且,在从压缩冲程过渡到排出冲程时,高压油还从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供应到回压腔14中。此时,回压腔14暂时与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以及扁平凹槽部分17连通,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和扁平凹槽部分17通过回压腔14连通。结果,高压油通过回压腔14从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流入扁平凹槽部分17中,使扁平凹槽部分17的压力增大。于是,油从扁平凹槽部分17供应到回压腔14的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增大,使叶片15的压出力得到加强,因此即使在气体压缩机初始启动时,叶片15也能快速突出而使压缩机能够在初期进行工作,而且还可以防止由于震颤而产生噪音。而且,即使在旋转体11低速转动的时候,也可以作用适当的压出力到叶片15,同时还可以防止由于震颤而产生噪音。
另一方面,在过渡到正常工作状态之后,高压油和低压油之间的压差增大,因而高压油的压力沉重地作用在滑柱式阀件35上,使得滑柱式阀件35克服螺旋弹簧37的弹力向前移动。通过这种运动,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和连通凹槽35a之间的连通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它们之间的连通断开,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32被滑柱式阀件35的外圆周侧壁关闭,从而停止将高压油供应到高压油供应辅助孔33中。当旋转体11在这种状态下转动时,当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时只有中压油从扁平凹槽部分17供应到回压腔14中,而在排出冲程时只有高压油从高压油供应孔18a供应到回压腔14。在正常运转的时候,中压油的压力也增大,而且有较大的离心力施加到叶片15上,所以在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时,用于叶片15的压出力足够大。因此,在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小用于叶片15的压出力以降低工作负荷。另一方面,在压缩冲程中,由于高压油的作用使叶片15的压出力足够强大,从而使叶片15与气缸5的内表面可靠地接触。
在气缸压缩腔16中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在排出冲程中通过排气孔20排放到气缸压缩腔16的外面,然后通过第一排气腔21排放到油分离缸体25中。接着与现有技术中一样,油分离器26将油分离,然后排放到排气腔8中,并进一步通过排气口9排放到外部管道系统中。油分离器26分离的油聚集在油槽30中,并在上述排放的制冷剂气体压力作用下达到高压,然后通过油道31输送到气体压缩机的各部分。
图6是曲线图,示出了上面介绍的气体压缩机和传统气体压缩机中排气压力、回压腔压力、以及吸气压力的变化。所示回压腔压力是在吸入和压缩冲程中的回压腔压力。在传统气体压缩机中,排气压力和回压腔压力从启动开始逐渐增大。因此,如图所示,在启动时,回压腔中的压力不够,因而产生如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与此相反,在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中,排气压力和回压从启动开始由于开/关阀的工作而同样增大,因而在它们之间只有很小的压差或没有压差。当旋转体转速从启动开始逐渐增大直至过渡到正常转动状态时,回压腔的压力由于开/关阀的关闭逐渐减小,所以,在正常运转时,可以达到与传统气体压缩机中相同的回压腔压力。因此,如图所示,在启动时,回压腔中的压力增大以提高用于叶片的压出力;在过渡到正常运转状态之后,用于叶片的回压腔压力减小,使得能够如现有技术一样达到降低功率负荷的效果。
第二个实施例下面,将参考图7至9来介绍第二个实施例,其中对开/关阀的构造和第二高压油通道的构造作了改进。与第一个实施例以及传统气体压缩机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且其说明也将被删去或省略。
与上述实施例中一样,如图7所示,在后侧缸体7中设有扁平凹槽部分17、低压油供应孔17a、高压油供应孔18a、以及通到扁平凹槽部分17的高压油供应辅助孔40。用来供应高压油的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与高压油供应辅助孔40相连而形成第二高压油通道。在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内安装有可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移动的球阀件42。通过球阀件42的球形表面与设在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中扁平凹槽部分17侧的锥形部分41a的接合和分离,可以实现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的开启和关闭。安装在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中的螺旋弹簧43施加弹力到球阀件42上,使球阀件42朝离开锥形部分41a的方向移动。而且,扁平凹槽部分17中油的压力施加到球阀件42的一个端面侧(扁平凹槽部分侧),而高压油的压力施加到球阀件42的另一端面侧。开/关阀的构造如上面所介绍的那样。而且,在容纳有球阀件42的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的圆周侧壁中设有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延伸的流动辅助通道44(见图8),使粘性油可以从球阀件42旁经过而平稳地流到扁平凹槽部分17侧。
与第一个实施例一样,在此第二个实施例中,高压油和低压油在启动时以及在低速运转时具有相等的压力或只有很小的压差,因此球阀件42与锥形部分41a分离而移动到使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开启的位置(见图9B)。由于这种连通,高压油通过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供应到扁平凹槽部分17中,因此即使在叶片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的时候,也可以将高压油从扁平凹槽部分17供应到回压腔14,从而使用于叶片的压出力得到加强,提高叶片15的突出性。而且,由于压出力得到加强,所以还可以防止由于震颤而产生噪音。
另一方面,在过渡到正常运转状态之后,高压油和低压油之间的压差增大,因而高压油的压力沉重地作用在球阀件42上,使得球阀件42克服螺旋弹簧43的弹力移动到锥形部分41a侧。结果,使锥形部分41a与球阀件42的球形表面相互接触,高压油供应辅助通道41被球形表面封闭,从而停止将高压油供应到扁平凹槽部分17中(见图9A)。与上述实施例1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当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时只有低压油从扁平凹槽部分17供应到回压腔中,而在排出冲程时只有高压油从高压油供应孔18a供应到回压腔中。结果,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可以降低工作负荷,而在压缩冲程中,可以使叶片与气缸内表面可靠地接触。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高压油供应辅助部分中的高压油供应是通过适当的油供应通道来实现的,但是对于供应源并没有特别的限制;比如,也可以将聚集在气缸压缩腔中的高压油用作供应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气体压缩机包括可吸入、压缩和排出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主体,和可贮存压缩机主体润滑油的油槽,其中压缩机主体包括气缸、布置在气缸轴向端部的侧面缸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气缸中的旋转体、从旋转体的外圆周表面向内缘延伸的叶片槽、以及容纳在叶片槽中而能伸出和缩回的叶片;所述压缩机主体还具有包含叶片槽底部的回压腔,可在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达到介于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之间的中压;第一高压油通道,当叶片处于排出冲程位置时可使油槽与叶片槽的底部连通;第二高压油通道,可使油槽与回压腔连通;和用来开启和关闭第二高压油通道的开/关阀,因此只有在启动时或是在低速运转的时候,高压油在有中压油供应到回压腔的冲程中供应到回压腔中,从而提高叶片的突出性,使得压缩机能够在初期进行工作,并能有效地防止震颤。而且,在正常运转的时候,通过开/关阀的工作可停止高压油的供应,在只有中压流体供应到回压腔的冲程可达到降低工作负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压缩机,包括可吸入、压缩和排出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主体,和可贮存压缩机主体润滑油的油槽,所述压缩机主体包括气缸、布置在所述气缸轴向端部的侧面缸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气缸中的旋转体、从所述旋转体的外圆周表面向其内缘延伸的叶片槽、以及容纳在所述叶片槽中能伸出和缩回的叶片;包含所述叶片槽底部的回压空间,可在所述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达到介于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之间的中压;第一高压油通道,当所述叶片处于排出冲程位置时可使所述油槽与所述叶片槽底部连通;第二高压油通道,可使所述油槽与所述回压空间连通;和用来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的开/关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在所述压缩机主体停止时使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开启,在所述压缩机主体开始转动时关闭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在所述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使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在所述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使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关闭,而在所述压缩机主体未正常运转和油压较低时使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保持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压空间包含扁平凹槽,当所述叶片处于从吸入冲程过渡到压缩冲程的位置时,所述扁平凹槽与所述叶片槽底部连通,而在所述扁平凹槽与所述叶片槽底部之间的连通断开之后,所述叶片槽底部与所述第一高压油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叶片处于其排出冲程位置时,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的下游端部通到所述叶片槽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的下游端部通到所述扁平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可移动地设置,以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高压油通道,其带有阀件和弹性件,所述阀件位于使所述流动通道关闭的位置,所述弹性件可施加弹力到所述阀件上而使所述阀件处于将所述通道打开的位置,当所述压缩机正常运转时,所述阀件在高压油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到使所述流动通道关闭的位置,而当所述高压油压力降低时,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弹力使所述阀件移动到将所述流动通道打开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中排气压力作用的所述高压油与中压油的压差施加到所述阀件。
全文摘要
为了把过高的叶片回压降低到适当的压力以减轻工作负荷,以及为了在启动时和在低速运转时提高叶片的突出性以防止震颤,提出了一种气体压缩机,其具有包含叶片槽底部的回压空间,可在压缩机主体正常运转时达到介于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之间的中压;第一高压油通道,当叶片处于排出冲程位置时可使油槽与叶片槽底部连通;第二高压油通道,可使油槽与回压空间连通;和用来开启和关闭第二高压油通道的开/关阀。
文档编号F01C21/08GK1492151SQ03157928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
发明者高桥彻, 桑原冲和, 森田圭一, 一, 和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