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冲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183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冲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冲起动器,其具有缠绕在绳索卷筒上的反冲绳索,其中拉动被拉出反冲起动器外壳的反冲绳索的一端以使绳索卷筒旋转,使得绳索卷筒的旋转作用力通过阻尼弹簧传递到凸轮上,然后凸轮的旋转通过棘轮机构传递到与发动机曲轴相连的旋转件上以使旋转件转动,从而起动了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设计成将由拉动反冲绳索而带动的绳索卷筒的旋转传递到凸轮中、并通过可与凸轮接合或脱离的离心式离合器或其它棘轮机构而使旋转件如飞轮磁体或传动轮进一步旋转的反冲起动器中,已经提出了一种构造成可吸收由发动机起动时的负载波动所引起并传递到操作人员手上的振动的反冲起动器,这是通过将绳索卷筒和凸轮经盘簧形式的阻尼弹簧弹性地相连以将绳索卷筒的旋转经阻尼弹簧传递到凸轮上而实现的。
如图8所示,在所提出的反冲起动器中,在形成于绳索卷筒30和凸轮31的相对表面上的环形凹腔32和33中容纳有阻尼弹簧34,阻尼弹簧34的弯成U形的一个端部35安装在形成于绳索卷筒30上的固定槽36中,而其在轴向上弯曲的另一端部37插入在形成于凸轮31内的开口38中,因此,绳索卷筒30和凸轮31通过阻尼弹簧34彼此可旋转地相连。当拉动缠绕在绳索卷筒30上的绳索39以转动绳索卷筒30时,凸轮31就可通过阻尼弹簧34而转动。结果,形成于凸轮31的外周表面上的凸轮棘爪40与设于与发动机曲轴相连的旋转件41上的棘齿42的接合将使得凸轮31的旋转传递到旋转件41上,从而使与旋转件41相连的曲轴旋转。当发动机的起动阻力阻碍了凸轮31的旋转时,阻尼弹簧34被扭曲,这样就缓冲了绳索卷筒30上的振动,并将绳索卷筒30的旋转作用力存储在阻尼弹簧34中。当绳索卷筒30的驱动力超过发动机的起动阻力时,存储在阻尼弹簧34中的旋转作用力就释放出来,因此旋转件41通过凸轮31而旋转,这就起动了发动机(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2002-144695)。
在所提出的反冲起动器中,阻尼弹簧34的相对端部35和37以固定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绳索卷筒30和凸轮31上。这样,阻尼弹簧34的端部35和37无法径向移动。因此,虽然阻尼弹簧34的卷绕部分的中间段缠绕并拉紧在绳索卷筒30和凸轮31的轮毂43和44的外周表面上,然而卷绕部分的相对端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得端部脱离了轮毂43和44的外周表面,如图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阻尼弹簧34的相对端处的弯曲部分会承受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阻尼弹簧34断裂。
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其通过设置在绳索卷筒30和凸轮31之间的阻挡装置来限制绳索卷筒30和凸轮31之间的相对转动角,从而将阻尼弹簧34的负载保持在预定的设置值之下。然而在这种技术中,在阻挡装置起作用时会引起碰撞的感觉,并作为振动传递到拉着反冲绳索39的操作人员的手上,导致了起动过程中的不舒适的感觉。此外,由于凸轮31只是在其中心部分通过形成于外壳45上的轴46而被支撑以便能转动,因此,当阻尼弹簧34的弹力作用在凸轮31上而只有一个棘齿42与凸轮棘爪40接合时,偏心负载或很强的倾斜力会作用在凸轮31上,可能导致凸轮31断裂。
另外,希望阻尼弹簧34具有较大的吸收振动和存储力的能力。虽然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阻尼弹簧34的线直径和卷绕直径来增强,然而对应于阻尼弹簧34的线直径和卷绕直径的增加,必须增大可容纳阻尼弹簧34的环形凹腔32和33的外径。在所提出的技术中,凸轮棘爪40形成为使得凸轮棘爪40从形成于凸轮31上的环形凹腔33的外周壁47的外表面上向外突出,以便在其中容纳阻尼弹簧34,如图9A和9B所示。因此,凸轮31的外尺寸因例如棘齿42、形成于旋转件41上的冷却风扇以及外壳45等部分而受到限制。结果,由于环形凹腔33的尺寸受到这样的限制,因此很难增大阻尼弹簧34的线直径和卷绕直径,除非按比例地放大反冲起动器的整个尺寸。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与现有技术有关的问题而研制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强的耐用性的反冲起动器,这是通过抑制阻尼弹簧的过度变形以提高容纳于反冲起动器内的阻尼弹簧的耐用性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冲起动器,其能够容纳具有较高吸收振动和存储力的能力的阻尼弹簧,无须按比例地放大其整个外部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强的耐用性的反冲起动器,其通过抑制凸轮上的偏心负载以提高容纳于反冲起动器内的凸轮的耐用性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冲起动器。此反冲起动器包括具有在其内部形成了卷筒轴的外壳;可旋转地安装在卷筒轴上并缠绕有反冲绳索的绳索卷筒;用于在反冲绳索的缠绕方向上旋转式推动绳索卷筒的螺旋弹簧;以朝向绳索卷筒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卷筒轴上的凸轮;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并设有棘轮机构的旋转件,棘轮机构可与凸轮可脱离地接合;以及盘簧形式的阻尼弹簧,其设置在分别形成于绳索卷筒和凸轮上的轮毂外周,阻尼弹簧具有分别固定在绳索卷筒和凸轮上的相对端部,其中绳索卷筒的旋转作用力通过阻尼弹簧的弹性而传递到凸轮上,然后凸轮的旋转通过棘轮机构而传递到旋转件上,从而起动发动机,阻尼弹簧的相对端部设有各自的接合部分,其分别通过绳索卷筒和凸轮上的固定部分而被可径向移动地支撑,因此在阻尼弹簧因发动机的起动阻力而发生弹性变形时,阻尼弹簧的基本上整个长度的卷绕部分均匀地卷绕并拉紧在分别形成于绳索卷筒和凸轮上的两个轮毂的外周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轮毂分别从绳索卷筒和凸轮上延伸出且与之形成一体,它们包括各自的端面,这些端面在阻尼弹簧的卷绕部分的大致中间处相互对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凸轮在两个位置处被可旋转地支撑,其中一个位置是由卷筒轴端面形成的中央支撑部分,而另一个位置是由凸缘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的外周支撑部分,凸缘部分从凸轮上径向向外突出并与之形成一体,从而与绳索卷筒的侧面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绳索卷筒和凸轮在其连接面上设有各自的环形凹腔,其彼此相对地形成以便在其中容纳阻尼弹簧,绳索卷筒和凸轮通过阻尼弹簧而连接在一起;凸轮包括形成了环形凹腔的外周壁,在外周壁上周向间隔开地形成了多个开口,使得外周壁上的相邻开口之间的部分均形成了可与棘轮机构相接合的凸轮棘爪。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凸轮上的形成其环形凹腔的外周壁在其一侧设有凸缘部分,其径向向外延伸并整体地形成于外周壁上,各凸轮棘爪均具有分别与凸缘部分的内周边和凸轮的环形凹腔底部相连并由它们所支撑的相对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冲起动器,其包括具有在其内部形成了卷筒轴的外壳;可旋转地安装在卷筒轴上并缠绕有反冲绳索的绳索卷筒;用于在反冲绳索的缠绕方向上旋转式推动绳索卷筒的螺旋弹簧;以朝向绳索卷筒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卷筒轴上的凸轮;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并设有棘轮机构的旋转件,棘轮机构可与凸轮可脱离地接合;以及插入在绳索卷筒和凸轮之间的阻尼弹簧,其中绳索卷筒的旋转作用力通过阻尼弹簧的弹性而传递到凸轮上,然后凸轮的旋转通过棘轮机构而传递到旋转件上,从而起动发动机,绳索卷筒和凸轮在其连接面上设有各自的环形凹腔,其彼此相对地形成以便在其中容纳阻尼弹簧,阻尼弹簧具有分别固定在绳索卷筒和凸轮上的相对端部,因此绳索卷筒和凸轮可通过阻尼弹簧而连接在一起;凸轮包括形成了环形凹腔的外周壁,在外周壁上周向间隔开地形成了多个开口,使得外周壁上的相邻开口之间的部分均形成了可与棘轮机构接合的凸轮棘爪。


从下述详细介绍中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加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反冲起动器的正视图;图2是显示了移去了旋转件的图1所示反冲起动器的正视图;图3是图1所示反冲起动器的侧剖视图;图4是显示了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使用的绳索卷筒、阻尼弹簧和凸轮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显示了其中设有阻尼弹簧的图4所示凸轮的侧剖视图;图6是沿图5中线6-6的剖视图;图7是阻尼弹簧紧密地卷绕的图3所示反冲起动器的侧剖视图;图8是显示了处于阻尼弹簧受到过大压力的状态下的现有技术的反冲起动器的侧剖视图;和图9A是显示了应用于图8所示反冲起动器中的凸轮的透视图,图9B是凸轮的纵向侧剖视图,在凸轮中容纳有阻尼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的反冲起动器构造成当拉动与暴露在外壳1之外的反冲绳索2的一端相连的手柄3时,容纳于外壳1内的绳索卷筒4就被旋转地驱动,因此凸轮8由绳索卷筒4带动旋转,这样,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的旋转件9通过可与形成于凸轮8的外周表面上的凸轮棘爪11相接合的棘轮机构10而转动,从而起动了发动机。
如图2和3所示,绳索卷筒4具有缠绕在其周围的反冲绳索2,其一端被拉出到外壳1之外,绳索卷筒4由卷筒轴5可旋转地支撑,卷筒轴5以在外壳1中向内突出的方式整体地形成于外壳1的内部。缠绕在绳索卷筒4上的反冲绳索2的另一端固定在绳索卷筒4上。反冲绳索2的一端被拉出到外壳1之外,并具有与其末端相连的手柄3,以便能手动地拉动反冲绳索2。拉动手柄2会使反冲绳索2的卷绕部分从绳索卷筒4上松开,从而使绳索卷筒4绕卷筒轴5旋转。
在绳索卷筒4的侧面和外壳1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反冲螺旋弹簧6,以便使已经通过拉动反冲绳索2而转动的绳索卷筒4反向地旋转,从而将反冲绳索2重新缠绕到绳索卷筒4上。反冲螺旋弹簧6的在内周侧上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上,而在其外周侧上的另一端则固定在绳索卷筒4上。当绳索卷筒4通过拉动反冲绳索2而旋转时,旋转作用力就存储在反冲螺旋弹簧6中。当释放反冲绳索2时,存储在反冲螺旋弹簧6中的旋转作用力使绳索卷筒4反向旋转,使得反冲绳索2缠绕在绳索卷筒4上。
凸轮8通过螺钉22以邻近于绳索卷筒4的方式安装到形成于外壳1上的卷筒轴5的端面上以便能转动,这样凸轮8就可将绳索卷筒4的旋转传递到发动机的曲轴上。在凸轮8的外周上形成了多个凸轮棘爪11,使得该凸轮棘爪11可与设于旋转件9上的棘轮机构10可脱离地接合,旋转件9和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当其中一个凸轮棘爪11与旋转件9的棘轮机构10相接合时,凸轮8的旋转就可通过旋转件9而传递到发动机的曲轴上。在所示实施例中,棘轮机构10构造成离心式离合器,使得由于发动机起动后的旋转件9的旋转,棘轮机构10将通过离心力而在脱离凸轮棘爪11的方向上旋转运动。结果,发动机侧和凸轮8之间的旋转传递被中断,从而防止了旋转从发动机侧传递到反冲起动器侧。
在绳索卷筒4和凸轮8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形成了环形凹腔12和13,使得环形凹腔12和13彼此相对。在环形凹腔12和13中容纳有阻尼弹簧14,阻尼弹簧14可旋转地连接了绳索卷筒4和凸轮8。如图4所示,阻尼弹簧14构造成扭转盘簧的形式,并在一端具有接合部分15,该接合部分通过将阻尼弹簧14的一个端部水平地弯曲成U形来形成。接合部分15容纳在一个固定槽16内,固定槽16形成于绳索卷筒4的环形凹腔12之外并与环形凹腔12邻接,结果使得绳索卷筒4和环形凹腔12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在阻尼弹簧14的另一端形成了在轴向方向上弯曲的另一接合部分17。该接合部分17插入在固定孔18中,固定孔18从环形凹腔13的底部28一直穿透到凸轮8的顶面,这样就使阻尼弹簧14的另一端与凸轮8可旋转地相连。
绳索卷筒4和凸轮8的环形凹腔12和13包括各自的内周表面,其形成了具有相同外径的轮毂19和20。阻尼弹簧14放置成使得轮毂19和20的端面在容纳于环形凹腔12和13中的阻尼弹簧14的卷绕部分的基本上中间处彼此对接。这样的构造使得当在阻尼弹簧14中因发动机的起动阻力而存储了预定的旋转作用力时,阻尼弹簧14的卷绕部分能够基本均匀地卷绕并拉紧在绳索卷筒4和凸轮8的各自的轮毂19和20的外周表面上,结果就抑制了阻尼弹簧14进一步的弹性变形,并且限制了最大的压力。
如图3和4所示,阻尼弹簧14的由绳索卷筒4固定的接合部分15容纳并固定在固定槽16中,并使得接合部分15可以朝向或远离绳索卷筒4的环形凹腔12的轮毂19的外周表面运动。形成于凸轮8的环形凹腔13的底部28处的固定孔18形成为在凸轮8的径向方向上是伸长的。阻尼弹簧14的另一端处的接合部分17宽松地装配在固定孔18中,从而可允许接合部分17靠近凸轮8的轮毂20的外周表面。这种构造使得当阻尼弹簧14的卷绕部分卷绕并拉紧在轮毂19和20上时,阻尼弹簧14的全部长度的卷绕部分能够均匀地卷绕并拉紧在轮毂19和20上,如图7所示。这种功能与众所周知的弹簧离合器机构的功能相同。当卷绕部分卷绕并拉紧在绳索卷筒4和凸轮8的轮毂19和20上时,阻尼弹簧14的卷绕部分起到弹簧离合器的作用,导致轮毂19和20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4到6所示,形成环形凹腔13的凸轮8的外周壁26设有凸缘部分23,其径向向外延伸并整体式地形成于外周壁26的一侧上。通过在多个位置上去除凸轮8的外周壁26的一些部分,就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形成了多个开口27,使得这些开口27从环形凹腔13的内部穿透到外周壁26的外部。相邻开口27之间的外周壁26的未去除部分形成了沿周向分布的各个凸轮棘爪11。形成凸轮棘爪11的外周壁26具有相对的端部,其与凸缘部分23的内周边和环形凹腔13的底部28相连。这就使得阻尼弹簧14容纳于凸轮棘爪11的内周面内且被其支撑,并允许凸轮棘爪11的周向上的接合面29与棘轮机构10相接合,从而将凸轮8的旋转经棘轮机构10传递到旋转件9上。
此外,与棘轮机构10相接合的接合面29以沿垂直于周向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凸轮8的各凸轮棘爪11的相对的周向端部上,如图5和6所示。另外,如图4所示,固定槽16形成为与绳索卷筒4的环形凹腔12相关,以便在其中安装容纳于环形凹腔12内的阻尼弹簧14的接合部分15,固定槽16在周向上对称地形成,使得固定槽16可将具有不同卷绕方向的任一阻尼弹簧安装在其中,这样就使反冲起动器可应用于在某一旋转方向上运转的发动机以及在相反旋转方向上运转的发动机。
另外,凸轮8的凸缘部分23在其侧面的外周侧设有环形导向部分24,其整体地形成在凸缘部分23上以便朝向绳索卷筒4突起,如图4所示。环形导向部分24安装在形成于绳索卷筒4的侧面上的环形下凹部分25中,以便能引导凸轮8和绳索卷筒4之间的相对旋转。凸轮8和绳索卷筒4以下述方式容纳在外壳1中。首先,将绳索卷筒4安装在形成于外壳1中的卷筒轴5上。然后将阻尼弹簧14连接在绳索卷筒4的轮毂19上,同时将阻尼弹簧14的一端的接合部分15安装在绳索卷筒4的固定槽16中。之后将凸轮8置于绳索卷筒4的侧面上,使得阻尼弹簧14的另一端处的接合部分17插入到形成于凸轮8上的固定孔18中,然后将螺钉22拧紧到卷筒轴5的末端上。
凸轮8在其中心处由螺钉22的近端部分支撑以便可相对于卷筒轴5转动,而且还在凸缘部分23的外周侧上的环形导向部分24处由绳索卷筒4的环形下凹部分25支撑以便可以旋转,这样就可以抑制凸轮8因作用在凸轮8上的偏心负载而倾斜,并可防止凸轮8由于偏心负载而断裂。在所示实施例中,环形导向部分24形成在凸轮8的凸缘部分23上。然而,通过形成环形导向部分以使导向部分从绳索卷筒4上朝向凸轮8而突起,并通过使凸轮8的凸缘部分23的一个外周边与绳索卷筒4的环形导向部分的内周表面相接合,也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的反冲起动器的操作。在发动机起动操作之前,设在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的旋转件9上的棘轮机构10因弹簧(未示出)的作用而退回并位于内侧位置,在此位置处棘轮机构10与形成于凸轮8上的凸轮棘爪11相接触。当拉动反冲绳索2以使绳索卷筒4旋转时,凸轮8经阻尼弹簧14而与绳索卷筒4一起旋转。凸轮8的凸轮棘爪11与棘轮机构10接触,从而通过棘轮机构10而使旋转件9转动,并还使与旋转件9相连的发动机的曲轴转动。这时,虽然凸轮8的旋转负载由于发动机的起动阻力所引起的旋转负载的增加而增大,然而阻尼弹簧14被扭转以吸收负载,从而防止了振动直接传递到反冲绳索2上。
这时,阻尼弹簧14的扭转使得绳索卷筒4的旋转作用力存储在阻尼弹簧14中。由于阻尼弹簧14发生扭转,因此其卷绕部分的直径减小,从而使其卷绕部分缠绕并拉紧在绳索卷筒4和凸轮8的轮毂19和20上,结果是不会有更多的压力作用在阻尼弹簧14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阻尼弹簧14的类似弹簧离合器的作用,绳索卷筒4就与凸轮8连接在一起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绳索卷筒4的旋转就直接传递到凸轮8中。此时,由于阻尼弹簧14的相对端处的接合部分15和17向内移动,因此阻尼弹簧14的基本上全部长度的卷绕部分与轮毂19和20的外周表面紧密地接触,结果是阻尼弹簧14的端部不会受到过大的压力。
此时,偏心负载作用在凸轮8上的与棘轮机构10相接合的凸轮棘爪11和支撑阻尼弹簧14的固定孔18之间。然而,凸轮8在其中央由螺钉22支撑,并且在凸缘部分23的外周侧上的环形导向部分24处由绳索卷筒4的环形下凹部分25的周向面支撑,这样就抑制了凸轮8因偏心负载所引起的倾斜和变形。
另外,当旋转作用力随着绳索卷筒4的转动而超过发动机的起动阻力时,拉动反冲绳索2所引起的绳索卷筒4的旋转作用力和存储在阻尼弹簧14中的旋转作用力就释放到凸轮8上,使得旋转作用力通过棘轮机构10而传递到旋转件9上。结果,发动机的曲轴突然地转动,从而起动了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且曲轴旋转时,棘轮机构10因离心力的作用而向外旋转运动,使得棘轮机构10脱离凸轮8的凸轮棘爪11,以防止将发动机的旋转传递到凸轮棘爪11上。当发动机起动之后松开反冲绳索2时,绳索卷筒4通过存储在反冲螺旋弹簧6中的旋转作用力而沿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将反冲绳索2卷绕在绳索卷筒4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在发动机侧产生了过大的负载时,阻尼弹簧卷绕并拉紧在形成于绳索卷筒和凸轮上的轮毂的外周表面上,从而可以抑制阻尼弹簧因过大负载而产生的显著变形。因此,可以防止阻尼弹簧因过大负载而引起的耐用性的下降。而且,根据本发明,阻尼弹簧的卷绕部分通过逐渐地卷绕并拉紧在轮毂上而与绳索卷筒和凸轮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就不会产生与上述现有技术中阻挡件相似的碰撞感觉,并提供了在由拉动反冲绳索而进行的发动机起动操作过程中的更好的手感。
此外,由于阻尼弹簧在相对端处的接合部分被支撑成可朝向或远离轮毂的外周表面而运动,因此阻尼弹簧的基本上全部长度的卷绕部分可卷绕在轮毂上,并因弹簧离合器的作用而与绳索卷筒和凸轮可旋转地相连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使产生于阻尼弹簧的相对端上的接合部分处的压力保持为较低,从而延长了阻尼弹簧的耐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形成于绳索卷筒和凸轮上的轮毂的端面在阻尼弹簧的卷绕部分的大致中间处对接,因此阻尼弹簧的卷绕部分可均匀地卷绕并拉紧在两个轮毂的外周表面上,这样就通过弹簧离合器的作用而将绳索卷筒和凸轮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这种构造允许旋转作用力从绳索卷筒传递到凸轮上,并且在阻尼弹簧上不会产生任何过大的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凸轮通过螺钉和凸缘部分而在两点受到支撑以便能够旋转,其中一点位于中央而另一点处于外周,因此凸轮对由偏心负载所引起的倾斜和偏移更具抵抗力。结果,在两个棘轮机构中只有一个与凸轮棘爪相接合的情况下,或者在仅设有一个棘轮机构的情况下,都可以防止过大偏心负载所引起的凸轮倾斜,从而使凸轮保持完好无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形成于凸轮上以容纳阻尼弹簧的环形凹腔的外周壁被部分地去除以形成开口,使得外周壁上未被去除的保留部分就形成了凸轮棘爪。因此,不必形成从凸轮外周壁上向外突出的凸轮棘爪,这样,可将环形凹腔的外周壁向外扩大到与将形成突起的凸轮棘爪的程度。结果,可以增大环形凹腔的外径而不用增大凸轮的外部尺寸,从而允许在环形凹腔中容纳具有更大线直径和卷绕直径的阻尼弹簧。因此,可以容纳具有较高的吸收振动和存储力的能力的阻尼弹簧,无须增大反冲发动器的外部尺寸,这样就提供了一种易于操作的反冲起动器。
在使用具有与传统阻尼弹簧相同尺寸的阻尼弹簧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凸轮的外部尺寸,因此设置在凸轮外侧的旋转件如飞轮磁体、传动轮等以及容纳这些部件的外壳可设计成具有更小的尺寸,从而提供了一种紧凑且重量较轻的反冲起动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形成了其环形凹腔的凸轮外周壁在其一端设有凸缘部分,凸缘部分径向向外延伸并整体地形成于外周壁上,使得各凸轮棘爪都具有分别与凸缘部分的内周边和环形凹腔的底部相连并被其支撑的相对端部。这种构造可以防止在凸轮棘爪与棘轮机构接合时凸轮棘爪的变形。
虽然在这里已经详细介绍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及目前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创新概念可以其它各种方式体现和使用,所附权利要求力图包括未被现有技术所限制的这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冲起动器,包括具有在其内部形成了卷筒轴(5)的外壳(1);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卷筒轴(5)上并缠绕有反冲绳索(2)的绳索卷筒(4);用于在所述反冲绳索(2)的缠绕方向上旋转式推动所述绳索卷筒(4)的螺旋弹簧(6);以朝向所述绳索卷筒(4)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卷筒轴(5)上的凸轮(8);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并设有棘轮机构(10)的旋转件(9),所述棘轮机构(10)可与所述凸轮(8)可脱离地接合;和盘簧形式的阻尼弹簧(14),其设置在分别形成于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上的轮毂(19,20)的外周,所述阻尼弹簧(14)具有分别固定在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上的相对端部,其中,所述绳索卷筒(4)的旋转作用力通过所述阻尼弹簧(14)的弹性而传递到所述凸轮(8)上,然后所述凸轮(8)的旋转通过所述棘轮机构(10)传递到所述旋转件(9)上,从而起动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弹簧(14)的所述相对端部设有各自的接合部分(15,17),其分别通过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上的固定部分(16,18)而被可径向移动地支撑,因此在所述阻尼弹簧(14)因所述发动机的起动阻力而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阻尼弹簧(14)的基本上全部长度的卷绕部分均匀地卷绕并拉紧在分别形成于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上的所述轮毂(19,20)的外周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9,20)分别从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上延伸出且与之形成一体,并包括各自的端面,所述端面在所述阻尼弹簧(14)的所述卷绕部分的大致中间处相互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在两个位置处被可旋转地支撑,其中一个位置是由所述卷筒轴(5)的端面形成的中央支撑部分,而另一个位置是由凸缘部分(23)的外周表面形成的外周支撑部分,所述凸缘部分从所述凸轮(8)上径向向外突出并与之形成一体,从而可与所述绳索卷筒(4)的侧面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在其连接面上设有各自的环形凹腔(12,13),其彼此相对地形成以便在其中容纳所述阻尼弹簧(14),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通过所述阻尼弹簧(14)而连接在一起;和所述凸轮(8)包括形成了所述环形凹腔(13)的外周壁(26),在所述外周壁上周向间隔开地形成了多个开口(27),使得所述外周壁(26)上的相邻开口(27)之间的部分均形成了可与所述棘轮机构(10)相接合的凸轮棘爪(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在其连接面上设有各自的环形凹腔(12,13),其彼此相对地形成以便在其中容纳所述阻尼弹簧(14),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通过所述阻尼弹簧(14)而连接在一起;和所述凸轮(8)包括形成了所述环形凹腔(13)的外周壁(26),在所述外周壁上周向间隔开地形成了多个开口(27),使得所述外周壁(26)上的相邻开口(27)之间的部分均形成了可与所述棘轮机构(10)相接合的凸轮棘爪(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的形成其所述环形凹腔(13)的所述外周壁(26)在其一侧设有凸缘部分(23),其从所述外周壁(26)上径向向外地延伸出并与之形成一体,各所述凸轮棘爪(11)都具有分别与所述凸缘部分(23)的内周边和所述凸轮(8)的所述环形凹腔(13)的底部(28)相连并由它们所支撑的相对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的形成其所述环形凹腔(13)的所述外周壁(26)在其一侧设有凸缘部分(23),其从所述外周壁(26)上径向向外地延伸出并与之形成一体,各所述凸轮棘爪(11)都具有分别与所述凸缘部分(23)的内周边和所述凸轮(8)的所述环形凹腔(13)的底部(28)相连并由它们所支撑的相对端部。
8.一种反冲起动器,包括具有在其内部形成了卷筒轴(5)的外壳(1);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卷筒轴(5)上并缠绕有反冲绳索(2)的绳索卷筒(4);用于在所述反冲绳索(2)的缠绕方向上旋转式推动所述绳索卷筒(4)的螺旋弹簧(6);以朝向所述绳索卷筒(4)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卷筒轴(5)上的凸轮(8);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并设有棘轮机构(10)的旋转件(9),所述棘轮机构(10)可与所述凸轮(8)可脱离地接合;和插入在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之间的阻尼弹簧(14),其中所述绳索卷筒(4)的旋转作用力通过所述阻尼弹簧(14)的弹性而被传递到所述凸轮(8)上,然后所述凸轮(8)的旋转通过所述棘轮机构(10)而传递到所述旋转件(9)上,从而起动所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在其连接面上设有各自的环形凹腔(12,13),其彼此相对地形成以便在其中容纳所述阻尼弹簧(14),所述阻尼弹簧(14)具有分别固定在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上的相对端部,使得所述绳索卷筒(4)和所述凸轮(8)可通过所述阻尼弹簧(14)而连接在一起;和所述凸轮(8)包括形成了所述环形凹腔(13)的外周壁(26),在所述外周壁上周向间隔开地形成了多个开口(27),使得所述外周壁(26)上的相邻开口(27)之间的部分均形成了可与所述棘轮机构(10)相接合的凸轮棘爪(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的形成其所述环形凹腔(13)的所述外周壁(26)在其一侧设有凸缘部分(23),其从所述外周壁(26)上径向向外地延伸出并与之形成一体,各所述凸轮棘爪(11)都具有分别与所述凸缘部分(23)的内周边和所述凸轮(8)的所述环形凹腔(13)的底部(28)相连并由它们所支撑的相对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在两个位置处被可旋转地支撑,其中一个位置是由所述卷筒轴(5)的端面形成的中央支撑部分,而另一个位置是由凸缘部分(23)的外周表面形成的外周支撑部分,所述凸缘部分从所述凸轮(8)上径向向外突出并与之形成一体,从而可与所述绳索卷筒(4)的侧面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在两个位置处被可旋转地支撑,其中一个位置是由所述卷筒轴(5)的端面形成的中央支撑部分,而另一个位置是由所述凸缘部分(23)的外周表面形成的外周支撑部分,所述凸缘部分(23)可与所述绳索卷筒(4)的侧面接合。
全文摘要
一种反冲起动器,其通过抑制阻尼弹簧的过度变形来提高耐用性,并能够容纳具有较高的吸收振动和存储力的能力的阻尼弹簧。此反冲起动器包括通过拉动反冲绳索(2)而转动的绳索卷筒(4)和凸轮(8),从而可通过棘轮机构(10)将凸轮(8)的旋转传递到发动机上,以便起动发动机。将绳索卷筒(4)和凸轮(8)彼此相连的阻尼弹簧(14)在其相对端部处具有分别由绳索卷筒(4)和凸轮(8)的固定部分(16,18)可径向移动地支撑的接合部分(15,17),这样,由于发动机的起动阻力,基本上全部长度的阻尼弹簧(14)可均匀地卷绕并拉紧在绳索卷筒(4)和凸轮(8)的两个轮毂(19,20)的外周表面上。
文档编号F02N5/00GK1492140SQ0315793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9日
发明者角田修平, 远山勋, 森重敏宪, 宪 申请人:开始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