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799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搭载于自动二轮车上的内燃机本体安装散热器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曲轴的内燃机本体的曲轴端部外侧安装散热器的时候,由于需要确保车身倾斜时的散热器和路面之间的间隙,所以通常散热器安装在比曲轴高的位置。为了对散热器通风,在曲轴端部设置与曲轴一起旋转的冷却扇。如上所述,散热器的中心和冷却扇的中心由于向上下位置错开,所以需要形成从散热器向冷却扇顺畅地流动空气用的冷却风通路。
在以往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中,将兼用作冷却风通路部件的金属制散热器支撑部件安装在曲轴箱上,来支撑散热器、并且形成空气的顺畅流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公平6-81898号公报(图2)由于散热器是与内燃机一起摇动的部分,所以需要牢固地安装在内燃机本体上。在以往的散热器安装结构中,由于用金属部件支撑散热器,所以可以进行牢固地安装,但由于包围空气通路的部分全部是金属,所以重量就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牢固地安装散热器的同时、实现空气通路部件的轻量化,而作为整体有效地实现轻量化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目的的发明,第1个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是将由气缸和气缸盖构成的内燃机本体、收容曲轴的曲轴箱、和支撑驱动轴的动力传递箱形成一体,并且相对于车身摇动自由地被支撑的动力单元中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分体设置的、散热器支撑部件和通风导向部件,该散热器支撑部件,其被安装在曲轴箱上,包围设置在曲轴的一端的冷却扇的周围的同时、支撑与冷却扇对向配置的冷却扇;该通风导向部件,其在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从上述散热器到冷却扇的冷却风通路。
第2个发明,基于第1个发明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具有从包围上述冷却扇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臂状部,上述通风导向部件在被上述臂状部所包围的空间部形成冷却风通路。
在第1个发明中,由于分开设置散热器支撑部件和通风导向部件,所以能够提高与内燃机一体摇动的散热器的配置自由度的同时,能够使散热器支撑部件高刚性化、使通风导向部件轻量化,而作为整体可达成轻量化。
在第2个发明中,由于通过散热器支撑部件的上述臂状部,能够保护通风导向部件,所以作为通风导向部件不一定需要高强度的部件。从而可达成轻量化。


图1是搭载了具有本发明的散热器安装结构的内燃机的小型自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自动二轮车1的动力单元6的从左方看的纵剖视图。
图3是关于包含该动力单元6的气缸轴线、曲轴、带轮轴、齿轮轴的面的剖面的展开图。
图4是内燃机7前部的从左方看的纵剖面图。
图5是内燃机7的右曲轴箱23B附近从右方看的外观侧视图。
图6是表示右曲轴箱23B的辅机基座安装面90的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右曲轴箱23B的右视图。
图9是图8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辅机基座110的右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XI剖视图。
图12是水泵外壳120的右视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XIV-XIV剖视图。
图15是图6的XV-XV剖视图。
图16是散热器支撑部件160的右视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视图。
图18是通风导向部件170的右视图。
图19是图18的XIX-XIX剖视图。
图20是散热器180的右视图。
图21是图20的XXI-XXI箭头看的图。
图22是散热器盖190的右视图。
图23是图22的XXIII-XXIII剖视图。
图24是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和通风导向部件170的立体图,其表示相互离开的状态。
图25是使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和通风导向部件170重叠在连接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内燃机前部的立体图。
图27是内燃机前部的从上方看的图。
图中1-小型自动二轮车,2-车架,3-头管,4-前叉,5-前轮,6-动力单元,7-内燃机,8-动力传递装置,9-后轮支撑部,10-后轮,11-后悬架,12-物品收容部,13-座椅,14-脚踏板,15-燃料箱,16-车身罩,20-气缸体,21-气缸盖,21a-接触面,22-气缸盖罩,23-曲轴箱,23A-左曲轴箱,23B-右曲轴箱,24-气缸孔,25-活塞,26-轴承,27-轴承,28-曲轴,28a-左侧曲轴辐板,29-活塞销,30-曲轴销,31-连杆,32-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3-齿轮减速器,40-右变速器箱,41-左变速器箱,42-后轮支撑箱,43-驱动带轮,44-从动轴,45-离心式离合器,46-从动带轮,47-环状V形带,48-小齿轮,49-中间轴,50-齿轮,51-小齿轮,52-车轴,53-齿轮,60-燃烧室,61-进气孔,61a-燃烧室侧开口,61b-外侧开口,62-排气孔,62a-燃烧室侧开口,62b-外侧开口,63-进气门,64-排气门,65-进气管,66-空气滤清器,67-节流门,68-燃料喷射门,69-排气管,70-消音器,71-阀簧,72-气门室,73-气门装置,74-轴承,75-凸轮轴,76-进气凸轮,77-排气凸轮,78-进气摇臂轴,79-排气摇臂轴,80-进气摇臂,81-排气摇臂,81a-滑动部,81b-接触部,82-从动链轮,83-驱动链轮,84-传动部件收容空间,85-环状链条,86-火花塞,87-左右曲轴箱连接用螺孔(左曲轴箱),88-密封材料(曲轴外周),90-辅机基座安装面,91-左右曲轴箱连接螺栓,92-左右曲轴箱连接螺栓插入孔,93-曲轴贯通孔,94-轴承27的支撑部,95-机油泵轴支撑凹部,96-流入部机油槽,97-流出部机油槽,98-机油流入通路,99-机油流出通路,100-机油泵外壳安装用螺孔,101-水泵轴支撑凹部,102-辅机基座安装用螺孔,110-辅机基座,110a-接触面,110b-密封垫装入槽,111、111A-辅机基座安装螺栓插入孔,112-曲轴贯通孔,113-ACG定子安装面,114-ACG定子安装用螺孔,115-轮毂部,116-机油泵轴支撑凹部,117-水泵轴支撑贯通孔,118-轴承支撑部,119-水泵外壳安装面,120-水泵外壳,120a-接触面,120b-密封垫安装槽,121、121A-水泵外壳安装用螺栓插入孔,122-水泵外壳安装用螺孔,123-长螺栓,124-冷却水流入口,125-冷却水流入口,126-涡旋流路,126A-涡旋流路盖部,126B-涡旋流路基座部,127-排出水通路,127A-排出水通路盖部,127B-排出水通路基座部,128-排出管,130-机油泵,131-机油泵轴,132-机油泵驱动齿轮,133-机油泵从动齿轮,134-内转子,135-外转子,136-机油泵外壳,140-水泵,141-水泵轴,142-水泵驱动链轮,143-水泵从动链轮,144-环状链条,145-轴承,146-叶轮,147-密封材料(水泵轴外周),150-AC发电机,151-定子,152-螺栓,153-电流取出线,154-转子,155-冷却扇,160-散热器支撑部件,161-冷却风通路,162-简状部,163-抽气孔,164-臂状部,165-突出部,170-通风导向部件,171-冷却风通路,172-冷却风导向板,173-封闭板,174-周围突出部,180-散热器,181-上水室,182-下水室,183-水管,184-冷却水导入口,185-冷却水排出口,186-冷却水补给口,186a-剩余水排出口,187-框体,188-突出部,190-散热器盖,191-格子状通风部,A-将散热器160安装到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A1-设置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的螺栓A的插入孔,A2-为了拧入螺栓A而设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B-将通风导向部件170安装到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B1-设在通风导向部件170上的螺栓B的插入孔,B2-为了拧入螺栓B而设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C-将散热器18安装在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C1-设在散热器180上的螺栓C的插入孔,C2-为了拧入螺栓C而设置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D-将散热器盖190安装在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D1-设在散热器盖190上的螺栓D的插入孔,D2-为了拧入螺栓D而设在其它的部件上的螺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搭载具有本发明的散热器安装结构的内燃机的小型自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在该自动二轮车1中,在车架2的前端-体形成有头管3,在头管3上可向左右自由旋转地嵌装前叉4,在前叉4的下端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前轮5。在车架2的后部可上下自由摇动地安装着动力单元6。该摇动式动力单元6由摇臂型顶置气门式4冲程单缸的水冷式内燃机7、动力传递装置8和后轮支撑部9-体构成。后轮支撑部9具有后轮10。另外,在车架2的后部和动力单元6的后部之间安装有后悬架11。在车架2的后方上部设置物品收容部12,设置可自由开关地覆盖该物品收容部12的上部开口的座椅13。在车身中央部的脚踏板14的下部配设燃料箱15。车架2由车身罩16覆盖。
图2是动力单元6的从左方看的纵剖视图,图3是关于包含该动力单元6的气缸轴线、曲轴、带轮轴、齿轮轴的面的剖面的展开图。该动力单元的内燃机7由气缸体20、气缸盖21、气缸盖罩22、曲轴箱23构成,在指向略水平方向的气缸体20的前端结合气缸盖21,在气缸盖21的前端结合气缸盖罩22,在气缸体20的后端结合曲轴箱23。曲轴箱23由左右曲轴箱23A、23B构成。
在图2、图3中,在形成于气缸体20上的气缸孔24中可以滑动地嵌装活塞25的同时,在被保持在左右曲轴箱23A、23B上的轴承26、27上可以旋转地枢支撑着曲轴28。在活塞25和曲轴28上分别通过活塞销29和曲轴销30,可以旋转地枢支撑着连杆31的两端,活塞25往复动作时,驱动曲轴28旋转。
在动力单元6中的动力传递装置8由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2和齿轮减速器33构成,动力传递装置8的本体箱由右变速器箱40、左变速器箱41和后轮支撑箱42构成。右变速器箱40与左曲轴箱23A-体制成。左变速器箱41与右变速箱40结合,后轮支撑箱42与右变速箱40结合。
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2的驱动轴是曲轴28本身,在其上设置有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2的驱动带轮43。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2的从动轴44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在右变速箱40和后轮支撑箱42上,在该从动轴44上介由离心式离合器45设置有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2的从动带轮46。环状V形带47架在驱动带轮43和从动带轮46上。在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2中,曲轴28超过规定转速旋转时,离心式离合器45呈连接状态,从动轴44开始旋转。曲轴28的转速进一步增大时,通过驱动带轮43的离心力应用机构,使从动轴44的转速比曲轴28的转速大。
齿轮减速器33由设在3根旋转轴上的齿轮组构成。第1轴是由右变速器箱40和后轮支撑箱42支撑的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32的从动轴44自身,形成有小齿轮48。第2轴是被右变速器箱40和后轮支撑箱42自由旋转地支撑的中间轴49,在一体地嵌入与上述从动轴的小齿轮48啮合的齿轮50的同时,与其相邻地形成有小齿轮51。第3轴是被右变速箱40和后轮支撑箱42旋转自由地支撑的后轮轴52,嵌入与上述中间轴的小齿轮51啮合的齿轮53。在后轮轴52上一体固定后轮10。通过此构成,由于从动轮44的转矩经由小齿轮48、齿轮50、中间轴49、小齿轮51和齿轮53传递给后轮轴52,所以后轮轴52相对于从动轮44被大幅地减速。
图4是内燃机7前部的从左方看的纵剖面图。在图中,箭头F表示内燃机的前方,箭头Up表示上方。在与形成于气缸体20上的气缸孔24的前端部相对向的气缸盖21的底面形成燃烧室60。在该燃烧室如图3所示,火花塞86从内燃机的左侧安装在气缸盖21上,且其前端的电极面向燃烧室60。在图4中,在气缸盖21的上部形成进气孔61,在气缸盖21的下部形成排气孔62。开关进气孔61的燃烧室侧开口61a的进气门63、和开关排气孔62的燃烧室侧开口62a的排气门64分别滑动自由地嵌装在气缸盖21上。
在进气孔61的外侧开口61b连接进气管65的下游端。在该进气管65上,从上游侧依次连接空气滤清器66(图2)、节流门67、和燃料喷射门68。在排气孔62的外侧开口62b连接排气管69的上游端,排气管69的下游端连接到消音器70(图2、图3)上。进而,通过阀簧71被推向开阀方向的上述进气门63和排气门64,通过配置在由气缸盖21和气缸盖罩22形成的气门室72内的气门装置73进行开关驱动。
在图4中,位于由进气门63和排气门64夹住的V字状空间内,介由左右1对轴承74(图3)旋转自由地轴支撑指向水平方向的1根凸轮轴75(图3、图4)。在该凸轮轴75上一体地形成进气凸轮76和排气凸轮77。在位于凸轮轴75的前方且上方的、气缸盖21上轴支撑起进气摇臂轴78,位于进气摇臂轴78的下方在气缸盖21上轴支撑起排气摇臂轴79,在进气摇臂轴78和排气摇臂轴79上分别摇动自由地轴支撑进气摇臂80和排气摇臂81。在该进气摇臂80和排气摇臂81的一端设置滑动部80a、81b,在进气摇臂80和排气摇臂81的另一端,设置与进气门63和排气门64的阀杆的顶端接触的接触部80b、81b。
在凸轮轴75的左端部,一体地设置从动链轮82(图3)。在曲轴28的左侧曲轴辐板28a和前述的驱动带轮43之间,一体地嵌入具有上述从动链轮82的一半的齿数的驱动链轮83(图3)。在气缸体20和气缸盖21的左侧部,设置有连接上述驱动链轮83和从动链轮82的传动部件收容空间84,在该空间中,环状链条85架在驱动链轮83和从动链轮82上。以上是气门装置73的构成。在曲轴28旋转时,以一半的转速驱动凸轮轴75旋转,在规定的时间通过进气凸轮76和排气凸轮77来开关进气门63和排气门64。
图5是内燃机7的右曲轴箱23B附近的从右方看的外观侧视图。在右曲轴箱23B上,向右方依次呈层状安装辅机基座110、水泵外壳120、散热器支撑部件160、通风导向部件170、散热器180、散热器盖190。
图6表示除去这些附加物、在右曲轴箱23B的右侧面显露的辅机基座安装面90的图。另外,也除去右曲轴箱23B的周围部,表示左曲轴箱23A的相对于右曲轴箱23B的接触面。另外,气缸体20表示剖面。在被辅机基座安装面90包围的部分,表示曲轴28、机油泵轴131、水泵轴141和有关这些轴的驱动机构。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箭头R指向右方向。其是对连同由曲轴的驱动旋转的辅机类的旋转轴的剖面大致从下方看的图,表示被如图5所示的散热器支撑部件160、通风导向部件170、散热器180和散热器盖190即被散热器安装结构覆盖的部分的辅机类的结构。在阐述散热器安装结构之前,进行被散热器安装部件掩盖的辅机类的说明。
在图6中,在曲轴28上嵌入机油泵驱动齿轮132,在机油泵轴131上嵌入与上述机油泵驱动齿轮132相互啮合的机油泵从动齿轮133。并且,在机油泵轴131上嵌入水泵驱动链轮142,在水泵轴141上嵌入水泵从动链轮143,在这两个链轮上缠挂上环状链条144。在曲轴28旋转时,通过齿轮132、133驱动机油泵轴131旋转,进一步,通过链轮142、143和环状链条144,驱动水泵轴141旋转。在上述构成中,机油泵轴131也同时具有作为向水泵轴141传递动力用的动力传递用中间旋转轴的功能。
在图7中左右曲轴箱23A、23B通过螺栓91结合。左右曲轴箱23A、23B的结合,是将螺栓91插入右曲轴箱23B的连接螺栓插入孔92中,再拧入到左曲轴箱23A的连接螺栓用螺孔87中而达成的。曲轴28介由轴承26、27被可以旋转地支撑在左右曲轴箱23A、23B上。
在曲轴28的与右侧轴承27相邻的部分嵌入机油泵驱动齿轮132。在右曲轴箱23B的右侧安装辅机基座110。在辅机基座110的包围曲轴28的筒状突出部的ACG定子安装面上,通过螺栓152安装ACG(交流发电机)150的定子151。在定子151上设置电流取出线153。在贯通辅机基座110的贯通孔112的曲轴28的端部安装AC发电机150的转子154,在该转子154的端面用螺丝固定有冷却扇155。该冷却扇155是向后述的散热器180通风的部件。在上述辅机基座110的贯通孔112和曲轴28之间安装有密封材料88。
图8是右曲轴箱23B的右视图,图9是图8的IX-IX剖视图。在图8、图9中,上述的左右曲轴箱连接螺栓91被插入到插入孔92中。在右曲轴箱23B的右侧面形成辅机基座安装面90。在由辅机基座安装面90包围的部分的一方的端部,设置曲轴贯通孔93。曲轴28穿过该贯通孔93向曲轴箱的右方突出。在上述贯通孔93设置轴承27的支撑部94(图9)。
在由辅机基座安装面90包围的部分的中央部形成机油泵轴支撑凹部95,以包围其的方式形成有流入部机油槽96和流出部机油槽97。从右曲轴箱23B的周围部向这些机油槽96、97贯穿设有机油流入通路98和机油流出通路99(图8)。在机油槽96、97的附近设置机油泵外壳安装用螺孔100。
在由辅机基座安装面90包围的部分的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水泵轴支撑凹部101。在辅机基座安装面90的周围部,设置拧入后述的辅机基座110安装螺栓用的辅机基座安装用螺孔102。
图10是辅机基座110的右视图,图11是图10的XI-XI剖视图。在辅机基座110的左面的周围部(图11),设置与右曲轴箱23B的辅机基座安装面90接触的接触面110a,在该面上形成有密封垫装入槽110b。辅机基座110的上述接触面110a与右曲轴箱23B的安装面90接触,将插入该周围部的辅机基座安装螺栓插入孔111、111A中的螺栓拧入安装到右曲轴箱23B的辅机基座安装用螺孔102中。螺栓插入孔111A是插入后述的水泵外壳安装螺栓的插入孔。
在辅机基座110的一端设置曲轴贯通孔112,在其周围设置3个ACG定子安装面113和ACG定子安装用螺孔114。ACG定子安装用螺栓152(图7)被拧入到该螺孔114中。
在辅机基座110的中央部设置轮毂部115。在轮毂部115的左面贯穿设置机油泵轴支撑凹部116(图11)。机油泵轴131通过右曲轴箱23B的机油泵轴支撑凹部95(图8、图9)和设置在上述轮毂部115的机油泵轴支撑凹部116而可以旋转地支撑着。
在辅机基座110的另一端设置水泵轴支撑贯通孔117。水泵轴141通过右曲轴箱23B的水泵轴支撑凹部101和嵌装在上述贯通孔117的轴承支撑部118(图11)中的轴承145(图7)可以旋转地被支撑着。在辅机基座110的端部形成有水泵外壳安装面119。在被该安装面119包围的部分的端部安装水泵的排出管128。
图12是水泵外壳120的右视图,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的剖视图,图14是图12的XIV-XIV剖视图。在水泵外壳120的左面的周围部设置有与辅机基座110的水泵外壳安装面119接触的接触面120a,在该面上形成密封垫安装槽120b(图13、图14)。在水泵外壳120的周围部设置3个螺栓插入孔121、121A。在安装水泵外壳120时,使上述接触面120与辅机基座110的安装面119接触,在其中2个螺栓插入孔121中插入短的螺栓,再拧入到设置于辅机基座110相应位置的水泵外壳安装用螺孔122中,将水泵外壳120固定在辅机基座110上。在螺栓插入孔121A中插入长的螺栓123(图7),再进一步插入辅机基座110相应位置的螺栓插入孔111A中,其后,拧入到右曲轴箱23B相应位置的螺孔102中,一体地固定水泵外壳120、辅机基座110和右曲轴箱23B。
在水泵外壳120的顶部设置大小2个冷却水流入口124、125。另外,在下部设置与涡旋流路盖部126A相连的排出水通路盖部127A。这与辅机基座110的涡旋流路基座部126B和排出水通路基座部127B(图10)成对,分别成为涡旋流路126和排出水通路127。排出水经过安装在辅机基座110中的排出管128(图10、图11)送到气缸体20。
在图7中,通过右曲轴箱23B的机油泵轴支撑凹部95和设在辅机基座110的轮毂部115上的机油泵轴支撑凹部116,可以旋转地支撑机油泵轴131。在机油泵轴131上设置机油泵130的内转子134和外转子135,使被固定在右曲轴箱23B上的机油泵外壳136覆盖其外侧。机油泵外壳136利用螺丝拧入设置于右曲轴箱23B上的螺孔100(图8)而进行安装。
通过右曲轴箱23B的端部水泵轴支撑凹部101和被保持在辅机基座110的水泵轴支撑贯通孔117的内侧的轴承145,可以旋转地支撑着水泵轴141。在水泵轴141的向右方突出的轴端部,固定水泵叶轮146,水泵外壳120覆盖其外侧。在叶轮146和轴承145之间,在辅机基座110的水泵轴支撑贯通孔117的内面和水泵轴141之间装入密封材料147,在被该密封材料147、水泵外壳120和辅机基座110的水泵轴支撑贯通孔117内面包围的空间形成水泵的涡旋流路126。
在曲轴28旋转时,通过机油泵驱动齿轮132和机油泵从动齿轮133的相互啮合,使机油泵轴131旋转,通过机油泵外壳136中的内转子134和外转子135的作用,滞留在曲轴箱23的内底部的润滑用机油,被从贯穿在右曲轴箱23B内的机油流入通路98(图8)吸入,从机油流出通路99(图8)排出,供给到曲轴箱23和气缸盖21。
机油泵轴131旋转时通过从机油泵轴131的水泵驱动链轮142经由环状链条144驱动的水泵从动链轮143,使水泵轴141旋转,通过叶轮146的作用,被散热器155冷却的回流冷却水被从设置于水泵外壳120上的冷却水流入口124、125吸入,通过涡旋流路126和排出水通路127,从安装在辅机基座110上的排出管128排出,再供给到气缸体20等。
在辅机基座110上安装ACG定子151。在曲轴28上安装ACG转子152,绕上述定子151的周围旋转。在曲轴28旋转时,通过上述两者的相互作用而发电,从电流取出线153(图7)取出电流。
接着说明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图15是图6的XV-XV剖视图。该图是对右曲轴箱和附属于其的部分在大致近似垂直的横剖面切开的、从后方看的图。在图中,表示在右曲轴箱23B和辅机基座110上呈层状地安装作为散热器安装结构关连部件的散热器支撑部件160、通风导向部件170、散热器180、和散热器盖190。
图16是散热器支撑部件160的右视图,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视图。该部件是铝合金制部件,是在被安装在右曲轴箱23B上、包围设置于曲轴28的一端的冷却扇155的周围的同时,支撑与冷却扇155对向配置的散热器180的部件。本体部是尺寸短的筒状部件,在中央有较大的冷却风通路161。在筒状部162上设置多个抽气孔163。其是将被冷却扇155导入的空气从冷却扇155的周围向外部放出用的孔。在筒状部162的周围形成多个突出部。在其上设置将散热器支撑部件160自身安装在右曲轴箱上用的螺栓插入孔和将其它部件安装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用的螺栓拧入用螺孔。
在包括本图在内的以下说明的图面中,对安装部件用的螺栓、螺栓插入孔及螺孔基于如下所述的规则进行表示。
(1)对将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安装在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称为A,将设置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自身上的螺栓A的插入孔表示为A1、将为了拧入螺栓A而设置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表示为A2。
(2)对将通风导向部件170安装在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称为B,将设置在通风导向部件170自身上的螺栓B的插入孔表示为B1、将为了拧入螺栓B而设置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表示为B2。
(3)对将散热器180安装在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称为C,将设置在散热器180自身上的螺栓C的插入孔表示为C1、将为了拧入螺栓C而设置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表示为C2。
(4)对将散热器盖190安装在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称为D,将设置在散热器盖190自身上的螺栓D的插入孔表示为D1、将为了拧入螺栓D而设置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表示为D2。
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设置4个散热器支撑部件160自身的安装螺栓A的插入孔A1,关于其它的部件的安装用螺孔,其中通风导向安装螺栓拧入用螺丝用螺孔B2设置3个,散热器安装螺栓拧入用螺丝用螺孔C2设置4个。上述散热器安装螺栓拧入用螺孔C2设置在于筒状部162的上部的前后向上方倾斜的臂状部164和筒状部162的前后的突出部165上。即,散热器由这些臂状部164和突出部支撑。通风导向安装螺栓拧入用螺孔B2之内的2个设置在上述臂状部164上,另外1个设置在向筒状部162的下部突出的部分上。即,通风导向部件170,处于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和散热器180之间,被上部的臂状部164及前后的突出部165包围而安装着。为了拧入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安装螺栓A,而设置在其它部件上的螺孔A2在图8的右曲轴箱23B上设置3个,在图10的辅机基座110上设置1个。
图18是通风导向部件170的右视图,图19是图18的XIX-XIX剖视图。散热器180和冷却扇155的位置向上下方向错开(图15)。该部件是在散热器180和冷却扇155之间形成通风路,将通过散热器180的空气顺畅地导向冷却扇155侧用的部件。通风导向部件170由中央部的比半圆形稍大的冷却风通路171、和上部的上缘方形、下缘半圆凹形的冷却风导向板172、和下部的比半圆形稍小的开口部封闭用的封闭板173构成。该部件是加入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制的部件。
在通风导向部件170中设置3个通风导向部件170自身的安装螺栓B的插入孔B1,关于其它部件的安装用螺孔,在周围的突出部174设置3个散热器盖安装螺栓拧入用螺孔D2。拧入通风导向部件170自身的安装螺栓B用的螺孔B2在图16的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设置3个。
图20是散热器的右视图,图21是图20的XXI-XXI箭头看的图。该部件是,在上部具有上水室181,在下部具有下水室182,且它们之间由多个水管183连接,从上部向下部流动冷却水,通过由冷却扇155导入的空气流来冷却内部的冷却水的装置。在上水室181设置冷却水导入口184,在下水室182上设置冷却水排出口185。另外,在上水室181上设置带帽的冷却水补给口186、和剩余水排出口186a。
下水室182的冷却水排出口185和水泵外壳120的冷却水流入口124由软管连接,从散热器180向水泵140流冷却水。散热器180的冷却水排出口185和水泵140的冷却水流入口124如图5所示处于靠近位置。在图5中没有显示连接用软管。
在散热器180上的、设置在前后的框体187上的突出部188的每一个上各设置1个(合计4个)的散热器180自身的安装螺栓C的插入孔C1,不设置其它部件的安装用螺孔。拧入散热器180自身的安装螺栓C用的螺孔C2在图16的散热器支撑部件160的臂状部164和突出部上共设置4个。
图22是散热器盖190的右视图,图23是图22的XXIII-XXIII剖视图。它是具有格子状的通风部191的部件,是保护散热器180用的部件。
在散热器盖190的周围部,设置3个散热器盖190自身的安装螺栓D的插入孔D1。由于在散热器盖190的右侧不安装其它部件,所以不设置其它部件的安装用螺孔。拧入散热器盖190自身的安装螺栓D用的螺孔D2在图18所示的通风导向部件170的周围的突出部174上设置3个。
如果将上述各部件的安装螺栓A、B、C、D一般称为X,对应于基于上述的表示规则赋予的图示的符号,使螺栓X插入在上述各部件上所设的安装螺栓插入孔X1中,通过在设置于安装对象部件的螺栓拧入用螺孔X2中拧入固定上述螺栓X的前端,而将上述4个部件、散热器支撑部件160、通风导向部件170、散热器180、和散热器盖190安装在右曲轴箱23B和辅机基座110上,并且能够按照上述部件的顺序相互安装。
图24是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和通风导向部件170的立体图,其表示相互离开的状态。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的周围,设置4个将散热器支撑部件160自身安装在其它部件上用的螺栓插入孔A1。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设置上部2根臂状部164和前后2根突出部165,在每一个上设置安装散热器180用的安装螺栓拧入用螺孔C2。
在通风导向部件170上,设置3个将通风导向部件170自身安装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用的螺栓插入孔B1。该螺栓的拧入用螺丝用孔B2设置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在通风导向部件170的周围,设置3个周围突出部174,在每一个上设置散热器盖安装螺栓拧入用螺孔D2。
图25是使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和通风导向部件170重叠在连接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散热器180安装用螺孔C2、散热器盖190安装用螺孔D2,都在通风导向部件170的右面外周露出,成为可以进行散热器180和散热器盖190安装的位置。
图26是内燃机前部的立体图,图27是对内燃机前部从上看的图。这些图表示散热器支撑部件160、通风导向部件170、散热器180、和散热器盖190相互处于连接位置。在图中没有表示这些部件的安装螺栓。另外,在图中表示上述散热器180安装用螺孔C2中一个与设置在散热器180上的散热器安装螺栓插入孔C1中一个相邻、以及上述散热器盖190安装用螺孔D2中一个与散热器安装螺栓插入孔D1中一个相邻。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和通风导向部件170设成分开体,所以通过对需要强度的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使用高刚性部件,对通风导向部件170使用轻的材料,能够降低作为整体的重量。另外由于不考虑通风导向部件170的重量增加就能够考虑散热器支撑部件160的形状,所以能够提高散热器180的配置的自由度。例如通过作为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使用铝合金、作为通风导向部件170使用轻的合成树脂,形成悬架,能够同时达到确保与内燃机一起摇动的散热器180的支撑部的刚性和轻量化。
另外,通风导向部件170处于散热器支撑部件160和散热器180之间,并且由于通过设置在散热器支撑部件160上的臂状部164和突出部165保护周围,所以因不一定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则能够达到轻量化。另外通过上述臂状部164和突出部165,由于将散热器支撑在曲轴的上方,所以能够确保排气管的配置空间,而能够确保车辆的侧倾角。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是将由气缸和气缸盖构成的内燃机本体、收容曲轴的曲轴箱、和支撑驱动轴的动力传递箱形成一体,并且相对于车身摇动自由地被支撑的动力单元中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开设置的、散热器支撑部件和通风导向部件,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其被安装在曲轴箱上,包围设置在曲轴的一端的冷却扇的周围的同时、支撑与冷却扇对向配置的冷却扇;上述通风导向部件,其在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从上述散热器到冷却扇的冷却风通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具有从包围上述冷却扇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臂状部,上述通风导向部件在被上述臂状部所包围的空间部形成冷却风通路。
全文摘要
一种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是将由气缸和气缸盖构成的内燃机本体、收容曲轴的曲轴箱和支撑驱动轴的动力传递箱形成一体,并且相对于车身摇动自由地被支撑的动力单元中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中具有分开设置的、散热器支撑部件和通风导向部件,该散热器支撑部件,其被安装在曲轴箱上,包围设置在曲轴的一端的冷却扇的周围的同时、支撑与冷却扇对向配置的冷却扇;该通风导向部件,其在上述散热器支撑部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从上述散热器到冷却扇的冷却风通路。因此,在牢固安装散热器的同时,作为整体可有效地达成轻量化。
文档编号F01P11/10GK1657748SQ20051000442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7日
发明者额田芳隆, 平山周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