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轿车上的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422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轿车上的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冷器,尤其是指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的轿车上的中冷器。
背景技术
在轿车的增压中冷型发动机里,进入汽缸的空气是由蜗轮增压器提供的。空气经过增压器增压后其密度增大,其中的氧含量也成倍增加,大大有利于燃油的燃烧。但是,由于经过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温度急剧升高,高温空气会膨胀从而影响了发动机的进气量。因此,要使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温度不能过高而控制在一定温度,解决此问题就要依靠中冷器。
中冷器一般安装在蜗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的汽缸之间,其由左右两主板构件1、扁管3、翅片2以及上下两边板4经过组装焊接成整体后再和左气室5和右气室6加上密封圈经过压封组合为中冷器总成,如图1所示。高温的增压空气的热量由中冷器的扁管3向外传递给翅片2,在外部空气的冷却作用下,增压空气的热量经翅片2散发到大气中去。200℃左右的高温增压空气被冷却到了理想的气缸进气温度。中冷器控制住了增压空气的受热膨胀,从而成倍增加了进入汽车气缸的空气量,使得燃油燃烧更充分,汽车的输出功率大幅度增加,尾气排放更环保,能达到欧IV排放标准。然而,安装在汽车上的中冷器由于在行驶过程中经受着振动,使中冷器的主板构件1与扁管3的焊接配合处受三维剧烈振动的影响,最容易开裂损坏。
造成上述开裂损坏原因的症结存在于目前传统中冷器的主板构件1,参考图2a至2c所示,主板构件1的主板框体10上形成有11个与11根扁管3相配合的长形的主板孔7。扁管3与主板孔7的配合处有焊接牢固,在高压状态下不能有泄漏的技术要求。但是现有中冷器的主板构件1在主板框体10上形成的11个主板孔7是经过冲切形成的,因此存在如下两个缺点1)主板孔7与扁管3相配合的区域呈线状,2)主板孔7与扁管3的配合处近似线性接触,而且主板孔7一周的焊料层也被冲切掉了。这两个缺陷对于焊接合格率、焊缝的密封性以及焊缝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焊接合格率、焊缝的密封性以及焊缝强度的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轿车上的中冷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轿车上的中冷器,包括经过组装焊接成整体的主板构件、扁管、翅片和上下两边板,以及左气室和右气室,所述主板构件包括主板框体,在所述主板框体内形成有主板孔,其特点是所述主板孔的周边翻折形成有翻边结构。
本实用新型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轿车上的的中冷器,其主板构件上形成的主板孔由于是翻边孔结构,因此使主板孔和扁管的配合处为面接触,与原来的线接触结构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而且孔周的焊料层仍旧存在,这样极大的提高了焊接合格率、焊缝的密封性以及焊缝强度。另外,具有翻边结构的主板孔与扁管的面接触也就大大增加了该处的抗振动疲劳能力,从而使得中冷器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现有中冷器用主板构件的主视图。
图2b是沿图2a的A-A线所取得的视图。
图2c是沿图2a的B-B线所取得的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用主板构件的主视图。
图3b是沿图3a的A-A线所取得的视图。
图3c是沿图3a的B-B线所取得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a至3c并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与现有的中冷器在主体结构上大致相同,包括由左右两主板构件1、扁管3、翅片2以及上下两边板4经过组装焊接成整体后再和左气室5和右气室6加上密封圈经过压封组合为中冷器总成,另外在主板机构11的主板框体12上也形成有11个呈长方形状的并排设置的主板孔8。所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板孔8的周边翻折形成有翻边结构9,翻边的厚度控制在3mm至6mm之间,以5mm为较佳。另外,翻边与主板孔8所在平面的夹角在88度至92度之间,以90度为最佳值。本实用新型中冷器的主板机构上的主板孔有了翻边结构9,使得主板孔8和中冷器的扁管3的配合处呈面接触,与现有主板孔7和扁管3配合处的线接触结构相比,它增大了主板孔8和扁管3的接触面积,而且主板孔8一周的焊料层仍旧存在。这样极大的提高了焊接合格率、焊缝的密封性以及焊缝强度。另外,翻边结构9的主板孔8与扁管3的面接触也就大大增加了该处的抗振动疲劳能力,从而使得中冷器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轿车上的中冷器,包括经过组装焊接成整体的主板构件、扁管、翅片和上下两边板,以及左气室和右气室,所述主板构件包括主板框体,在所述主板框体内形成有主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孔的周边翻折形成有翻边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孔呈长方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孔在所述主板框体内呈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孔的数量为十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厚度为3mm至6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主板孔所在平面的夹角在88度至92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最佳值为9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用于配装有增压中冷型发动机轿车上的中冷器,其结构是在主板框体上形成有呈长方形状的并排设置的主板孔,主板孔的周边翻折形成有翻边结构。此翻边结构使主板孔和扁管的配合处呈面接触,这与原来的线接触结构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而且孔周的焊料层仍旧存在,这样极大的提高了焊接合格率、焊缝的密封性以及焊缝强度。另外,翻边结构的主板孔与扁管的面接触也就大大增加了该处的抗振动疲劳能力,从而使得中冷器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文档编号F02B29/00GK2849184SQ20052004515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
发明者沈家龙 申请人:上海双桦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