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轴聚风式风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469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轴聚风式风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风力发电机配套的风力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人们开始将目光逐渐转移到可再生能源上,在众多新型能源当中,风能则是其中主要一种,且已被人们用于发电。如中国专利CN1450263A公开了一种立轴式多维风力发电机,其特点是在垂直地面的转轴上装有2-6组风叶,每组风叶均由多个活动叶片叠加排列而成,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总有一个组风叶风,另外风叶打开,风叶便沿一个方向旋转做功。又如中国专利CN1661229A公开了立轴可扩展微叶片框架式风力发电机,包括由若干框架组合成的叶轮,叶轮围绕旋转立轴均匀布置;叶轮由若干框架组合成,能够很方便的扩展叶轮,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且采用旋转风轮、齿轮、增速齿轮箱、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等。上述风力机结构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
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包括立轴、两组以上风叶,其特征在于立轴9顶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风箱12,风箱12前后敞口,且前后对应的两敞口形成喇叭口状;两侧风箱12的喇叭口方向相反;每侧风箱12内竖直设有两组以上风叶,每组风叶由两块遮风板8和轴6组成,遮风板8的板面为弧面,且弧面对应风箱的喇叭口大口侧;每组风叶的轴6为空心轴,轴6通过水平固定杆3设于风箱12内,其内插设有内轴15,两块遮风板8通过铰链分别连接着轴6和内轴15;轴6和内轴15的顶端分别设有伞齿轮16、14,与伞齿轮16、14啮合的伞齿轮17通过传动轴、活动联轴器连接一对伞齿轮副18,伞齿轮副18设于传动轴2上;传动轴2为一根长轴,贯穿于两侧风箱,且位于风箱顶面内侧。
根据上述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其特征在于风箱12是由内聚风板1、外聚风板5、上聚风板4和下聚风板7组成的前后敞口的箱体,外聚风板5连接转轴10,转轴10的上下端固定在上聚风板4和下聚风板7上。
根据上述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6的上部和下端通过水平固定杆3设于风箱12内。
根据上述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齿轮17的传动轴垂直下部设有固定架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最大限度的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提高了风力机的工作效率;适应任意风向的风力作用,保持风力机工作稳定;可提高发电机的单机容量。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叶传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包括立轴、两组以上风叶。见图1。
立轴9顶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风箱12,风箱12是由内聚风板1、外聚风板5、上聚风板4和下聚风板7组成的前后敞口的箱体,且外聚风板5面积大于内聚风板1面积,外聚风板5内侧连接转轴10,转轴10的上下端固定在上聚风板4和下聚风板7上,下聚风板7上安装有限位块11,前后对应的两敞口形成喇叭口状;两侧风箱12的喇叭口方向相反。
每侧风箱12内竖直安装有两组以上风叶,每组风叶由两块遮风板8和轴6组成,遮风板8的板面为弧面,且弧面对应风箱的喇叭口大口侧。
每组风叶的轴6为空心轴,轴6的上部和下端通过水平固定杆3固定安装于风箱12内,轴6内插设有内轴15,两块遮风板8通过铰链13和轴承21分别连接着轴6和内轴15;轴6和内轴15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伞齿轮16、14,与伞齿轮16、14啮合的伞齿轮17通过传动轴、活动联轴器19连接一对伞齿轮副18,伞齿轮副18安装于传动轴2上。传动轴2为一根长轴,贯穿于两侧风箱,且位于风箱内侧顶面。
伞齿轮17的传动轴垂直下部装有固定架20,固定架20的另一端安装在轴6上。见图2该风力机的工作原理是,因两块遮风板8的铰链13分别连接着轴6和内轴15,故当它们由开的状态变为关的状态时,引起内外轴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带动了两组伞齿轮副的转动,最终带动传动轴2转动;传动轴2再将运动传递到另一侧风箱中的一对遮风板8使它们由关的状态转变为开的状态,带动立轴9转动,立轴9输出动力带动发电机工。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均可驱动风力机工作。
外聚风板5面积大于内聚风板1面积的设计主要是,当风箱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气体大量流向外聚风板5一侧,但受到外聚风板5的阻挡不会流失,而将其导内风箱12内,保证风力机的持续转动工作。外聚风板5内侧连接转轴10可实现一定范围的摆动,当风力机转动时引起风吹向风箱的相对方向有所改变时,外聚风板5的摆动及两关闭遮风板8的摆动可保持其与风向平行,从而实现对风的阻力最小。
由于两遮风板8的板面为弧面,当风从背面吹来两遮风板8对合关闭时,其外侧面形成了流线型,对风的阻力最小。
权利要求1.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包括立轴、两组以上风叶,其特征在于立轴(9)顶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风箱(12),风箱(12)前后敞口,且前后对应的两敞口形成喇叭口状;两侧风箱(12)的喇叭口方向相反;每侧风箱(12)内竖直设有两组以上风叶,每组风叶由两块遮风板(8)和轴(6)组成,遮风板(8)的板面为弧面,且弧面对应风箱的喇叭口大口侧;每组风叶的轴(6)为空心轴,轴(6)通过水平固定杆(3)设于风箱(12)内,其内插设有内轴(15),两块遮风板(8)通过铰链分别连接着轴(6)和内轴(15);轴(6)和内轴(15)的顶端分别设有伞齿轮(16)、(14),与伞齿轮(16)、(14)啮合的伞齿轮(17)通过传动轴、活动联轴器连接一对伞齿轮副(18),伞齿轮副(18)设于传动轴(2)上;传动轴(2)为一根长轴,贯穿于两侧风箱,且位于风箱顶面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其特征在于风箱(12)是由内聚风板(1)、外聚风板(5)、上聚风板(4)和下聚风板(7)组成的前后敞口的箱体,外聚风板(5)连接转轴(10),转轴(10)的上下端固定在上聚风板(4)和下聚风板(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6)的上部和下端通过水平固定杆(3)设于风箱(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齿轮(17)的传动轴垂直下部设有固定架(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立轴聚风式风力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的立轴聚风式风力机。特点是立轴聚风式风力机包括立轴,立轴顶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风箱,风箱前后对应的两敞口形成喇叭口状;两侧风箱12的喇叭口方向相反;每侧风箱内竖直设有两组以上风叶。本实用新型可最大限度的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提高了风力机的工作效率;适应任意风向的风力作用,保持风力机工作稳定;可提高发电机的单机容量。
文档编号F03D9/00GK2830692SQ20052007691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聂发勇 申请人:聂发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