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

文档序号:521183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大功率汽轮机组高压缸部分普遍采用高压外缸1+高压内缸2+喷嘴组3+调节级4的结构方式,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从调节级后泄漏的高温高压蒸汽流A经高压侧平衡活塞5后,一部分再经中压侧平衡活塞6汇入中压蒸汽流A1,而另一部分则经过高压内缸外表面汇入高压排汽流A2。这样24.2Mpa/566℃/566℃超临界机组内的高压内缸2外表面将流过较高温度的蒸汽,即在在额定工况下参数为3.97MPa,445.10℃;法兰螺栓7的工作温度较高,对法兰螺栓的材料耐高温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随着汽轮机组的进汽参数达到超超临界,在25Mpa/600℃/600℃超超临界机组的高压内缸蠕变温度下高温强度和高压内缸的螺栓密封、螺栓强度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降低高压内缸的工作温度成为解决螺栓密封和螺栓强度的关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该冷却方法能较好地降低高压内缸工作温度,从而延长高压内缸的螺栓工作寿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其特征是将高压内缸后部和高压侧平衡活塞、中压侧平衡活塞合并为一体,在合并体上开有交叉错开的孔道,通过合并体上的孔道引入部分高排蒸汽流B后,高排蒸汽流B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经汽封节流后汇入中压蒸汽流B1,另一部分蒸汽流B2经汽封节流后,与调节级后泄漏的高温高压蒸汽流A混合后,形成蒸汽流C再经合并体的另一孔道汇入中压进汽一起做功。
本发明是通过将现有的高压内缸后部、高压侧平衡活塞和中压侧平衡活塞合并为一体,在合并体上开有交叉错开的孔道,经合并体上的孔道引入部分高排蒸汽,以及改变调节级后泄漏的高温高压蒸汽走向并引入至中压进汽口作功,使高压内缸法兰表面流过的是高排蒸汽,高排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较低,从而改善高压内缸螺栓的工作环境,提高高压内缸的密封性,延长高压内缸螺栓的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汽轮机组高压缸部分纵剖面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的高压缸部分纵剖面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中1高压外缸,2高压内缸,3喷嘴组,4调节级,5高压侧平衡活塞,6中压侧平衡活塞,7高压内缸法兰螺栓,8高压内缸合并体,81合并体上开有孔道,82合并体上另一孔道。M主蒸汽进汽,N中压蒸汽进汽,L转子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4,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是将高压内缸后部和高压侧平衡活塞、中压侧平衡活塞合并为一体后形成高压内缸合并体,在合并体上开有交叉错开的孔道,一孔道81开口对着高压内外缸夹层,另一孔道82开口开在调节级后端,并通向中压进汽进口端。通过合并体上的孔道81引入部分高排蒸汽流B后,高排蒸汽流B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经汽封节流后汇入中压蒸汽流B1,另一部分蒸汽流B2经汽封节流后,与调节级4后泄漏的高温高压蒸汽流A混合后,形成蒸汽流C再经合并体8的另一孔道82汇入中压进汽一起做功。
这样高压内缸2法兰表面不再流过调节级4后高温节流蒸汽,而是高排蒸汽,高排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较低,如24.2Mpa/566℃/566℃超临界机组在额定工况下高排蒸汽参数为3.97MPa,300.6℃,从而降低了螺栓7的工作温度,延长高压内缸螺栓7的寿命;而且利用合并体8,可提高高压缸整体的刚性,借助相邻螺栓,使得高压内缸2的密封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高压外缸1夹层采用高排冷却后,对整个高压缸部分的工作环境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将有利于高压外缸1的选材、外形结构设计等。
本发明不仅可适用于超临界汽轮机组中的高压缸,而且适用于超超临界汽轮机组。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其特征是将高压内缸后部和高压侧平衡活塞、中压侧平衡活塞合并为一体,在合并体上开有交叉错开的孔道,通过合并体上的孔道引入部分高排蒸汽流B后,高排蒸汽流B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经汽封节流后汇入中压蒸汽流B1,另一部分蒸汽流B2经汽封节流后,与调节级后泄漏的高温高压蒸汽流A混合后,形成蒸汽流C再经合并体的另一孔道汇入中压进汽一起做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技术。一种汽轮机高压内缸冷却方法,其特征是将高压内缸后部和高压侧平衡活塞、中压侧平衡活塞合并为一体,在合并体上开有交叉错开的孔道,通过合并体上的孔道引入部分高排蒸汽流B后,高排蒸汽流B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经汽封节流后汇入中压蒸汽流B1,另一部分蒸汽流B2经汽封节流后,与调节级后泄漏的高温高压蒸汽流A混合后,形成蒸汽流C再经合并体的另一孔道汇入中压进汽一起做功。本发明能较好地降低高压内缸工作温度,从而改善高压内缸螺栓的工作环境,提高高压内缸的密封性,延长高压内缸螺栓的寿命。
文档编号F01D25/08GK1920263SQ20061002910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
发明者蒋浦宁, 吴仕芳 申请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