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3366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本行业对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普遍采用专用角度卡板来调整,其 缺点是一个卡板只能适用于一种产品,不能任意调整角度;对于尺寸较大的涡 轮增压器,卡板重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人为因素,角度调整容易产生 误差,不适用于自动化装配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采用专用角度卡板, 一个卡板只适用于一种产品,角度调整不精确的问题。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装 配角度调整装置。
本发明包括第一支架、交流伺服电机、减速器和第二支架,减速器的输入 端与交流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支架固装在第一支架的一侧,它还包括 两个支脚、两个第一导杆、两个中壳调整机构、第二定位块、三爪卡盘、两个 手动夹钳、轴承、托盘、两条倍速链、两个铝型材、两个第三支架、两个第二 导杆、带导杆的气缸、连接板、轴承座、转轴、定位板、第一定位块、第四支 架和三个定位销,两个支脚分别固装在第一支架的上端面上,每个支脚的内孔 中配装有一个第一导杆,两个中壳调整机构上下设置在两个第一导杆上,两个 铝型材相对固装在第二支架的两侧,每个铝型材的上下腔中装有一条倍速链, 每个铝型材的下面装有一个第三支架,两个第三支架相对设置,第四支架固装 在第三支架的下面,带导杆的气缸的两侧分别与第四支架的两侧面固接,带导 杆的气缸的顶端与连接板固接,连接板套装在两个第二导杆上,两个第二导杆 的下端分别固装在第四支架的上端面上,定位板设置在两个第二导杆的上面, 转轴的一端设置在定位板的内孔中转轴的另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轴承 座套装在转轴上且轴承座的下端面与连接板的上端面连接,减速器固装在连接 板的下端面上,托盘设置在上端的两个倍速链上,三爪卡盘通过轴承装在托盘的内孔中,两个手动夹钳相对固装在托盘上端面的外侧,托盘上设有三个定位 孔,三个定位销设置在定位板上且位置分别与三个定位孔相对应,第一定位块 设置在第一导杆上的下方中壳调整机构的前端,第二定位块设置在第一导杆上 的上方中壳调整机构的前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采用本发明取代了角度卡板来调整涡轮增压器 角度,实现了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的自动调整,角度调整精确,行程、位置调 整灵活方便。二、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装配作业,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三、 本发明可对40至90系列涡轮增压器任意设置的角度进行调整。


图1是本发明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 1的C-C剖视图,图3是涡轮增压器的外廓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第一
支架l、交流伺服电机18、减速器21和第二支架28,减速器21的输入端与交 流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支架28固装在第一支架1的一侧,它还包 括两个支脚2、两个第一导杆3、两个中壳调整机构5、第二定位块9、三爪卡 盘ll、两个手动夹钳12、轴承13、托盘14、两条倍速链15、两个铝型材16、 两个第三支架17、两个第二导杆19、带导杆的气缸20、连接板22、轴承座23、 转轴24、定位板26、第一定位块27、第四支架29和三个定位销35,两个支脚 2通过连接件分别固装在第一支架1的上端面上,每个支脚2的内孔中配装有一 个第一导杆3,两个中壳调整机构5上下设置在两个第一导杆3上,两个铝型材 16通过连接件相对固装在第二支架28的两侧,每个铝型材16的上下腔中装有 一条倍速链15,每个铝型材16的下面装有一个第三支架17,两个第三支架17 相对设置,第四支架29固装在第三支架17的下面,带导杆的气缸20的两侧分 别通过连接件与第四支架29的两侧面固接,带导杆的气缸20的顶端通过连接 件与连接板22固接,连接板22套装在两个第二导杆19上,第二导杆19与连 接板22通过轴承滑动配合,两个第二导杆19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固装在第 四支架29的上端面上,定位板26设置在两个第二导杆19的上面,转轴24的 一端设置在定位板26的内孔中且转轴24的台肩与通过连接件与定位板26固接,转轴24的另一端与减速器21的输出端连接,轴承座23套装在转轴24上且轴 承座23的下端面与连接板22的上端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减速器21通过连接件 固装在连接板22的下端面上,托盘14设置在上端的两个倍速链15上,三爪卡 盘11通过轴承13装在托盘14的内孔中,两个手动夹钳12通过连接件相对固 装在托盘14上端面的外侧,两个手动夹钳12上的夹头将三爪卡盘11夹住,托 盘14上设有三个定位孔14-1,三个定位销35设置在定位板26上且位置分别与 三个定位孔14-1相对应,第一定位块27设置在第一导杆3上的下方中壳调整 机构5的前端,第二定位块9设置在第一导杆3上的上方中壳调整机构5的前 端。第二导杆19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第二定位块9用于适应不同型号的涡 轮增压器的测量表面。第二导杆19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本发明可实现涡轮 增压器装配角度的自动调整,角度调整精度高,可达±15 °。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结合图l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中 壳调整机构5由限位块4、四个锁紧套6、连接块7、气缸导杆8、限位块锁紧 螺钉IO、两个安装板30、两个导向块31、气缸体32和四个锁紧螺钉36组成, 气缸体32设置在两个安装板30之间的一端,两个导向块31设置在两个安装板 30之间的另一端,每个导向块31对应的上下安装板30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锁紧 套6,气缸导杆8设置在气缸体32中,连接块7通过连接件固装在气缸导杆8 的前端,限位块4套装在气缸导杆8的后端位置上,限位块锁紧螺钉10设在限 位块4上,每个锁紧套6上设有一个锁紧螺钉36,每个导向块31和与其对应的 两个锁紧套6及上下安装板30 —同套装在一个第一导杆3上,导向块31与第 一导杆3.间隙配合;拧紧锁紧螺钉36时,锁紧套6弹性变形且将导向块31夹 紧,松开锁紧螺钉36时,锁紧套6可沿第一导杆3上下调整以适应不同型号的 涡轮增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支脚2 与第一导杆3过盈配合。这样设计可以使第一导杆3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首先将涡轮增压器40夹在三爪卡盘11上且将涡轮进 气口 37和中壳40-2上的进油口 38分别与上、下端的中壳调整机构5上的连接 块7对正;启动带导杆的气缸20,通过连接板22和转轴24带动定位板26升起, 定位销35进入定位孔14-1,定位板26与托盘14结合,此时托盘14升起高出铝型材16的表面;按下第一导杆3上的下端中壳调整机构5的启动按钮,其上 的气缸导杆8向前(伸出)至连接块7的定位面与涡轮进气口 37的端面贴紧, 锁紧两个手动夹钳12,再次按下第一导杆3上的下端中壳调整机构5的按钮, 其上的气缸导杆8向后(縮回),按下交流伺服电机18的正转按钮,通过减速 器21、转轴24带动托盘14转动角度A;按下第一导杆3上的下端中壳调整机 构5的启动按钮,其上的气缸导杆8向前(伸出)至第二定位块9的定位面与 中壳进油口38的端面贴紧,固定中壳40-2,再次按下第一导杆3上的上端中壳 调整机构5的按钮,其上的气缸导杆8向后(縮回),按下交流伺服电机18的 反转按钮,交流伺服电机18带动托盘14转回原位,带导杆的气缸20下降,托 盘14降到倍速链15上,从而实现了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A的调整。涡轮增压 器40上的压壳40-1与涡壳40-3之间的相对角度B调整时也用本发Bi进行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装置,它包括第一支架(1)、交流伺服电机(18)、减速器(21)和第二支架(28),减速器(21)的输入端与交流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支架(28)固装在第一支架(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支脚(2)、两个第一导杆(3)、两个中壳调整机构(5)、第二定位块(9)、三爪卡盘(11)、两个手动夹钳(12)、轴承(13)、托盘(14)、两条倍速链(15)、两个铝型材(16)、两个第三支架(17)、两个第二导杆(19)、带导杆的气缸(20)、连接板(22)、轴承座(23)、转轴(24)、定位板(26)、第一定位块(27)、第四支架(29)和三个定位销(35),两个支脚(2)分别固装在第一支架(1)的上端面上,每个支脚(2)的内孔中配装有一个第一导杆(3),两个中壳调整机构(5)上下设置在两个第一导杆(3)上,两个铝型材(16)相对固装在第二支架(28)的两侧,每个铝型材(16)的上下腔中装有一条倍速链(15),每个铝型材(16)的下面装有一个第三支架(17),两个第三支架(17)相对设置,第四支架(29)固装在第三支架(17)的下面,带导杆的气缸(20)的两侧分别与第四支架(29)的两侧面固接,带导杆的气缸(20)的顶端与连接板(22)固接,连接板(22)套装在两个第二导杆(19)上,两个第二导杆(19)的下端分别固装在第四支架(29)的上端面上,定位板(26)设置在两个第二导杆(19)的上面,转轴(24)的一端设置在定位板(26)的内孔中,转轴(24)的另一端与减速器(21)的输出端连接,轴承座(23)套装在转轴(24)上且轴承座(23)的下端面与连接板(22)的上端面连接,减速器(21)固装在连接板(22)的下端面上,托盘(14)设置在上端的两个倍速链(15)上,三爪卡盘(11)通过轴承(13)装在托盘(14)的内孔中,两个手动夹钳(12)相对固装在托盘(14)上端面的外侧,托盘(14)上设有三个定位孔(14-1),三个定位销(35)设置在定位板(26)上且位置分别与三个定位孔(14-1)相对应,第一定位块(27)设置在第一导杆(3)上的下方中壳调整机构(5)的前端,第二定位块(9)设置在第一导杆(3)上的上方中壳调整机构(5)的前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每个中壳调整机构(5)由限位块(4)、四个锁紧套(6)、连接块(7)、气缸导杆(8)、限位块锁紧螺钉(10)、两个安装板(30)、两个导向块(31)、气缸 体(32)和四个锁紧螺钉(36)组成,气缸体(32)设置在两个安装板(30) 之间的一端,两个导向块(31)设置在两个安装板(30)之间的另一端,每个 导向块(31)对应的上下安装板(30)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锁紧套(6),气缸导 杆(8)设置在气缸体(32)中,连接块(7)固装在气缸导杆(8)的前端,限 位块(4)套装在气缸导杆(8)的后端位置上,限位块锁紧螺钉(10)设在限 位块(4)上,每个锁紧套(6)上设有一个锁紧螺钉(36),每个导向块(31) 和与其对应的两个锁紧套(6)及上下安装板(30) —同套装在一个第一导杆(3) 上,导向块(31)与第一导杆(3)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脚(2)与第一导杆(3)过盈配合。
全文摘要
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装置,它涉及一种角度调整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调整采用专用角度卡板,角度调整不精确的问题。支脚固装在第一支架上,支脚内孔中装有第一导杆,两个中壳调整机构上下设置在两个第一导杆上,每个铝型材的上下腔中各装有一个倍速链,带导杆的气缸顶端与连接板固接,连接板套装在两个第二导杆上,定位板设置在第二导杆的上面,转轴的一端设置在定位板的内孔中,另一端与减速器连接,托盘设置在上端的两个倍速链上,三爪卡盘通过轴承装在托盘的内孔中,两个手动夹钳相对固装在托盘上,托盘上设有定位孔,定位销设置在定位板上。本发明可实现涡轮增压器装配角度的自动调整,角度调整精度可达±15°。
文档编号F02C6/12GK101424213SQ20081020972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李瑞峰, 高云峰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