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111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多采用分级设置,如图1所示,连接皮带为两
根,其为V型三角带或多楔带, 一为发电机/水泵皮带2、 一为空调/动力 转向泵皮带6。发电机/水泵皮带2连接着曲轴皮带轮l、发电机带轮3和 水泵带轮4;空调动力转向泵皮带6连接着曲轴皮带轮1、空调皮带轮7 和动力转向泵带轮5。上述各带轮的工作面不在一个平面上,都由曲轴皮 带轮l驱动其运转工作,这样曲轴皮带轮l的轴向尺寸做得特别大,导致 发动机的整体轴向尺寸增大、整体质量增加,使发动机变得庞大,不利于 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布置,有悖于发动机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而且 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 其结构紧凑合理布置,提高了轮系工作的可靠性和发动机的传动效率,使 安装工艺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包 括用于连接的皮带、曲轴带轮、发电机带轮、水泵带轮、压縮机带轮和动 力转向泵带轮;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 第二皮带安装在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上,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经第二皮带 与所述水泵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歩的改进是,所述第二皮带为弹性皮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一自动张紧轮;所述曲轴带轮、 所述发电机带轮、所述水泵带轮、所述压縮机带轮及所述自动张紧轮处于 同一平面;所述曲轴带轮经由所述第一皮带依次连接所述自动张紧轮、所 述发电机带轮、所述水泵带轮和所述压縮机带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由第一皮带连接的所述曲轴带轮、所 述发电机带轮、所述水泵带轮、所述压縮机带轮及所述自动张紧轮为第一 平面;由第二皮带连接的所述水泵带轮和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平面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水泵带轮为内六槽外四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曲轴带轮安装在曲轴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水泵带轮安装在水泵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自动张紧轮安装在所述压縮机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压縮机带轮安装在所述压縮机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动力转向泵安装在动力转向泵支 架上,该动力转向泵经过支架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水泵带轮设计成内外 双安装槽的旋压结构,通过一根很短的弹性皮带与动力转向泵连接、带动 其运转;水泵带轮在重量方面的增加比把曲轴带轮做成类似结构,在成本 和重量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另外,采用发电机、水泵、压縮机用一 根皮带连接带动,其各带轮工作面在一个平面内,减少了曲轴带轮的轴向 尺寸,从而整体降低发动机的轴向尺寸和质量,整个轮系只需用一个自动 张紧轮,没有使用到惰轮;这种紧凑合理的布置,提高了轮系工作的可靠 性和发动机的传动效率,使发动机安装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图1是现有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皮带驱动轮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水泵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 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包括用于连接的第一 皮带9、曲轴带轮10及由所述曲轴带轮10驱动的发电机带轮8、水泵带轮 13和压縮机带轮11;还包括一用于保证皮带伸长或縮短张力均保持恒定的 自动张紧轮12;所述曲轴带轮IO、所述发电机带轮8、所述水泵带轮13、 所述压縮机带轮11及所述自动张紧轮1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曲轴带轮10 经由所述第一皮带9依次连接所述自动张紧轮12、所述发电机带轮8、所 述水泵带轮13和所述压縮机带轮11。对于在整车上配置有动力转向泵时, 把动力转向泵安装在动力转向泵支架上,再将动力转向泵支架安装在发动 机缸体上。用第二皮带14连接动力转向泵带轮15及水泵带轮13。由于水泵带轮13是旋压成型件,在重量的增加方面比把曲轴带轮10做成类似结 构,在成本和重量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该水泵带轮13为内六槽 外四槽,其上安装6PK的多楔带和4PK的弹性多楔带。
由第一皮带9连接的所述曲轴带轮10、所述发电机带轮8、所述水泵 带轮13、所述压縮机带轮11及所述自动张紧轮12的工作面为第一平面; 由第二皮带14连接的所述水泵带轮13和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15的工作面 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平面相平行。
本新型皮带驱动轮系的安装过程如下
A、 将曲轴带轮10安装在曲轴上,并用螺栓紧固;
B、 将水泵带轮13安装在水泵上与发动机缸体相连,并保证其安装可 靠、紧固;
C、 将发电机安装到缸体上,自动张紧轮12和压縮机安装到压縮机支 架上,并全部用相应的螺栓紧固;
D、 将6PK的第一皮带9依次绕过曲轴带轮10、发电机带轮8、压縮 机带轮ll、水泵带轮13及自动张紧轮12后,将自动张紧轮臂锁销拔出, 从而实现第一皮带9的自动张紧
E、 如果整车配置有动力转向泵,则把动力转向泵安装到动力转向泵 支架上,再通过动力转向泵支架安装到发动机缸体上,用弹性的第二皮带 14连接动力转向泵带轮15及水泵带轮13。
本实用新型把水泵带轮设计成内外双安装槽的旋压结构,通过一根很 短的弹性皮带与动力转向泵连接、带动其运转;水泵带轮在重量方面的增 加比把曲轴带轮做成类似结构,在成本和重量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另外,采用发电机、水泵、压縮机用一根皮带连接带动,其各带轮工作面 在一个平面内,减少了曲轴带轮的轴向尺寸,从而整体降低发动机的轴向 尺寸和质量,整个轮系只需用一个自动张紧轮,没有使用到惰轮;这种紧 凑合理的布置,提高了轮系工作的可靠性和发动机的传动效率,使发动机 安装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包括用于连接的皮带、曲轴带轮、发电机带轮、水泵带轮、压缩机带轮和动力转向泵带轮;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连接曲轴带轮、发电机带轮、水泵带轮、压缩机带轮,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经第二皮带与所述水泵带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皮带为弹性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一自动张紧轮;所述曲轴带轮、所述发电机带轮、所述水泵带轮、 所述压縮机带轮及所述自动张紧轮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曲轴带轮经 由所述第一皮带依次连接所述自动张紧轮、所述发电机带轮、所述 水泵带轮和所述压縮机带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皮 带连接的所述曲轴带轮、所述发电机带轮、所述水泵带轮、所述压 縮机带轮及所述自动张紧轮为第一平面;由第二皮带连接的所述水 泵带轮和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平 面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 2或4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 述水泵带轮为内六槽外四槽。
6、根据权利要求1、 2或4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 述曲轴带轮安装在曲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l、 2或4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 述水泵带轮安装在水泵上。
8、根据权利要求l、 2或4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 述自动张紧轮安装在所述压縮机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l、 2或4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 述压縮机带轮安装在所述压縮机上。其特征在于所其特征在于所其特征在于所其特征在于所其特征在于所
10.根据权利要求l、 2或4所述的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 述动力转向泵安装在动力转向泵支架上,该动力转向泵通过支架安 装在发动机缸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皮带驱动轮系,其包括用于连接的皮带、曲轴带轮、发电机带轮、水泵带轮、压缩机带轮和动力转向泵带轮;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安装在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上,所述动力转向泵带轮经第二皮带与所述水泵带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把水泵带轮设计成内外双安装槽的旋压结构,通过一根很短的弹性皮带与动力转向泵连接、带动其运转;水泵带轮在重量方面的增加比把曲轴带轮做成类似结构,在成本和重量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紧凑合理的布置,提高了轮系工作的可靠性和发动机的传动效率,使发动机安装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文档编号F02B67/06GK201232583SQ2008200958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0日
发明者吕兆平, 张光亚, 曾令生, 闫剑滔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