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d差速式往复活塞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738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zd差速式往复活塞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技术特征为它是一种差速式往复活 塞内燃机,在气缸体的每一缸筒中装有两只作差速运动的活塞,两活 塞运动规律的控制及其功率扭矩的传输皆由同一根曲轴来完成。
背景技术
l.本发明是基于本发明人提出的"内燃机能量败值原理"而首创 的。该原理的数学方程式为
式中()d内,表示单缸、单位活塞面积、单位曲轴半径长度 内燃机的指示功。
Ex,Q为热力系统中供给的热量烦。 Wi为内燃机所作的指示功。 Mi为内燃机的指示扭矩。 a为曲轴转角(。CA)。
T为冲程数,二冲程T二2,四冲程1 = 4。
Pg为活塞顶面的缸内压力。
^为力臂系数(回转中心到连杆的垂直距离定义为力臂)
A二 f (r为曲轴半径,f为连杆长度) An2,Q为内燃机的妩(由烦退变而来)。
该"内燃机能量败值原理"的文字表迷为内燃机所供工质中 的热量烦Ex,q在实际循环过程中转变为指示功Wi,该指示功的大小等于气缸压力对曲轴的指示扭矩Mi 与无限小曲轴转角dct之乘积对 循环过程的积分;该指示扭矩的大小等于该气缸压力Pg和它所对应 的力臂系数《及单位曲轴半径长度的乘积,不能转化为指示功的 烦则随循环过程的进行逐渐贬值,并最终退化为妩,其妩增A^,Q恒 大于零。
该基本方程的三个导出方程和推论如下
推论l:内燃机的指示熟效率和指示烦效率均与气缸压力Pg和它 所对应的力臂系数《r及无限小曲轴转角dct之乘积对循环过程的积分 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Q为热力系统中供给的热量。
推论2:内燃机平均指示压力pmi为气缸压力pg和它所对应的力 臂系数《r及无限小曲轴转角dc(之乘积对一个循环过程积分的二分之 一。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Vh为气缸工作容积。
推论3:内燃机燃料供给量一定时,若想获得最大指示功,应使
最高燃烧压力Pmax在力臂系数最大时产生。其数学表达式为
(详见《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杂志,2008年第3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 6397,国内统一刊号,CN37 — 1445 / TK )
2、传统内燃机,是气缸压力pg通过活塞和曲柄连^于机构对外 输出扭矩而作功的。众所周知,内燃机燃烧压力在展开示功图上呈"脉 冲状"分布,而气缸压力对曲轴力矩的力臂,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是 一个由零逐渐变大,再逐渐回到零的过程,近似于正弦曲线。这也就是力臂系数曲线的形状。就是说,活塞在上止点附近,气缸燃烧压力 很大,力臂(或者对曲柄的切向力)却很小,故这时发动机发出的扭
矩很小;当力臂逐渐变大时,燃烧压力却急速变小,故其力矩仍然不 大。这就大大地影响了内燃机扭矩和功率的输出,致使工质的烦不能 够尽早、尽快、尽多地转化成为机械功,从而造成工质烦的大量贬值,
并最终退化为妩,永久地失去了作功能力,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
3、 差速式旋转活塞内燃机,例如考尔茨(Kauertz)发动机, 工质燃烧膨胀时,力臂系数很大,能源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但密封和 齿轮强度等问题难以解决,故无法生产应用。
4、 ?yt世界上使用的内燃机,特别是量大面广的轿车发动机,为
提高其性能,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般每只气缸4个气门,每台发动 机两根凸轮轴,加之变升程、变相位,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5、 世界石油供应日趋紧张,价格节节攀升。节约能源,成为内燃 机行业的重点课题之一5也是广大汽车消费者的期望。

发明内容
1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比油耗(g/kw.h)低、比功率(kw/L) 高、比扭矩(Nm/L)大、运行品质好、结构简单的内燃机。
2、本发明的实质是将传统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燃烧室位置进 行转移,由在活塞上止点向动力活塞行程的中部方向转移,以使气缸 最高燃烧压力时的动力活塞曲柄连4f机构有较大的力臂系数,为燃料 燃烧的热量烦及时地、尽早尽快尽多地转化为指示功创造条件,减少 在膨胀过程中烦向灶的退变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大指示功。也 就是背景技术1推论3所表述的内容。
3、 本发明的技术措施是去掉常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气缸蓋, 并由一只运动着的活塞——辅助活塞代替。这样,在一只气缸筒中, 对向布置两只活塞——动力活塞和辅助活塞。两只活塞按一定的差动 角作差速运动,类似于差速式旋转活塞发动机。动力活塞到达上止点 时,并不着火,而是立即返回,在返回途中,被辅助活塞追上,完成 压缩过程而着火燃烧,膨胀作功。两活塞运动规律的控制和功率扭矩 的传输,皆由同一根曲轴来完成。动力活塞跟曲轴的连接与常规内燃 机相同,辅助活塞与曲轴的连接需通过转接机构——摇杆或辅杆。
4、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是它由气缸体、活塞、连片f、曲轴、转 接机构、和其它常规机构与系统构成。所述气缸体可以是单缸、多缸、 立置、卧置、斜置、V型、星型等。所述活塞与常规直流换气二冲
5程内燃机活塞基本相同,只是顶部形状要适合燃油喷射(包括汽油直 喷)和组织燃烧的需要。连杆和飞轮也与常规内燃机的相同。
所述曲轴由主曲柄、副曲柄、主曲柄销、副曲柄销、主轴颈、平 衡重等构成。主曲柄长度和副曲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主副 曲柄形成一定夹角--主副曲柄夹角。主副曲柄夹角的补角即为该发
动机的差动角,用Cd表示,单位为。CA (CA为曲轴转角)。主曲柄 销与动力连杆连接,动力连杆与动力活塞连接;副曲柄销与转接连杆
连接,转接连杆连接转接机构,转接机构连接辅助活塞。
所述转接机构的作用是将辅助活塞通过转接机构与曲轴上的转 接连杆连接起来。它有两种形式——摇杆式和辅杆式。摇杆式转接机 构它实际上是一V型摇臂,摇軒轴固定在缸体上,摇杆一端与辅助 活塞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曲轴上的转接连杆连接。辅杆式转接机构 辅杆实际上是一直杆,它的上端与辅助活塞杆连接,下端与转接连杆 连接,辅杆的导向孔与气缸筒平行,辅杆在导向孔中与辅助活塞一起 作往复运动,辅杆、辅助活塞杆可以为空心杆,但需要有通气孔和润 滑油流出孔。
5、 本发明的工作和换气过程如下本发明的换气机构与二冲程 对向活塞直流换气发动机相同。排气口在动力活塞一侧,扫气口在 辅助活塞一侧。排气和扫气时间由活塞控制。
。燃烧膨胀过程辅助活塞即将到达上止点时点火燃烧,或喷入 燃料着火燃烧,膨胀作功。
② 自由排气过程在膨胀后期,下行的动力活塞将排气口打开, 开始自由排气。
③ 扫气过程下行的辅助活塞将扫气口打开,外界的新鲜空气经 曲轴箱,或扫气泵,或增压器进入气缸,开始扫气。此时,扫气口和 排气口均在开启位置,排出的废气直接进入大气,或涡轮增压器,或 后处理器。
^过后充气动力活塞经下止点上行,将排气口关闭,此时,扫 气口仍在开启位置,利用气流惯性和压力继续充气,以增大充气量。
压缩过程上行的辅助活塞将扫气口关闭,并继续上行;此时, 上行的动力活塞到达上止点后转而下行,并被上行的辅助活塞追赶, 最终实现压缩过程(汽油机可在此过程将汽油喷入气缸)。
6、 本发明与传统内燃机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烦效率与热效率高,比油耗(g/kw.h)低、用油省。② 动力性好,升功率(kw/L)高,升扭矩(Nm/L)大。 6每只气缸中,两只活塞相对运动,易形成强烈的工质紊流,有利于
燃烧和压缩比的提高。
4换气过程中,没有泵气损失,没有驱动气门弹簧的功耗和机构的摩 擦损失。
@结构简单,没有气缸蓋,没有凸轮轴气门机构,生产成本低。虽然 需要扫气泵或增压器,但在传统发动机中也广泛使用增压器。
与传统发动机比较,虽然辅助活塞的转接机构在气缸外占据了 一定空 间,但所占位置比一只气缸要小得多。考虑到本发明在气缸中已同时布置 了两只活塞,起到了两只气缸的作用,所以其结构还是紧凑的。同时,这 也有利于气缸的散热。
7、 本发明与传统内燃机比较,其主要特点是
③ 、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传统观念认为,内燃机的升功率、 升扭矩、比油耗与功率传输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没有直接关系,而 燃烧室理所当然地在动力活塞上止点位置。本发明认为内燃机的动力 性、经济性直接与曲柄连杆机构有关,且与力臂系数成正比,因此将 燃烧室转移到靠近动力活塞行程中部的位置,以充分利用燃烧压力, 从而节约了能源。
②、继承性好全面继承了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优点,密封简单 有效,功率传输机构坚固可靠。便于组织生产。
8、 本发明所使用的燃料为汽油、柴油、醚类、醇类、天然气、
石油气、氩等o
9、 本发明的用途可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火车、船舶、拖 拉机、工程机械以及直升机和轻型飞机等。


附图中各编号的名称如下
l曲轴、2转接连杆、3动力连杆、4动力活塞、5辅助活塞、6辅助活 塞连杆、7摇杆、8扫气通道、9气釭体、IO汽油喷油器、ll火花塞、12冷 却水套、13排气通道、M飞轮、15曲轴箱、16排气歧管、17限压阀、18 扫气歧管、19辅助活塞连接杆、20储气箱、21止回阀、22扫气泵出气管、 23扫气泵进气管、24扫气泵体、25扫气泵出气阀、26扫气泵活塞、27扫气 泵进气阀、M辅杆导向孔、29辅杆、30柴油喷油器、31主曲柄销、32副曲 柄销、33主轴颈、34副曲柄、35主曲柄、36摇杆轴。
图l为摇杆型CZD差速式往复活塞内燃;^L示意图,动力活塞4和辅助活 塞5对向(活塞顶对着活塞顶)布置于气缸体的同一缸筒中。图示中的活塞位置为气釭中燃烧压力达最大值时的位置,辅助活塞在上止点,动力活塞在 i殳计差动角(接近最大力臂系数)位置。
图2为摇杆示意图。它实际上是一 V形摇臂,上端连接辅助活塞的连杆, 下端连接曲轴的转接连杆,中间轴承孔的轴36固定在缸体上,并有润滑油
孔,摇杆夹角为e,摇杆两臂可以等长也可以不等长。
图3为图2摇杆左侧示图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曲轴示意图。它是一才艮单缸曲轴,31为主曲柄销,32为副曲柄 销,33为主轴颈,34为副曲柄,35为主曲柄。
图5为曲轴的差动角Cd示意图。主副曲柄夹角为屮,它的补角Cd即为 曲轴的差动角,也就;UC动机的差动角。
图6为力臂系数;的曲线图。当A = l/3. 5时,其最大值约为1.045,在 曲轴转角的75。附近。
图7为摇杆型CZD内燃机气缸工作容积变化曲线图。横坐标为曲轴转角 (° CA) , 0°为动力活塞上止点的位置、辅助活塞屮角位置。纵坐标为气 缸工作容积(AS) , A为活塞顶面积,S为活塞行程。该曲线所示的内燃才几, 主副曲柄夹角屮=130° (差动角为50。),主副曲柄长度分别为50和42 (单位为mm,下同),动力连杆和转接连杆长度分别为175和240,连接辅助 活塞连杆和转接连杆的摇臂长度分别为170和230,气缸直径为98.曲线D和 F分别为动力活塞和辅助活塞的位置变化,T为气釭综合工作容积变化。由 曲线图可以清楚看出发动;M^0。 CA(上止点)到85。 CA,气釭综合工作 容积T均在动力活塞的工作容积D之下(D曲线与缸蓋固定式传统发动初4目 同)。这就保证了本发明比传统发动机有更高更丰满的气釭燃烧压力曲线。 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更大的力臂系数。例如由于辅助活塞的影响,本发明 35° CA的工作容积,约相当传统发动机(即本动力活塞)15° CA时的工作 容积。若在此时发动机达最高燃烧压力,本发明35° CA时的动力活塞的; =0. 71,而传统发动机15。 CA时,《r =0.33。另外,传统发动才几在活塞到 达上止点前,工质已处于急燃期,气釭压力已经很高。此时活塞纯作负功。 但本发明,虽然辅助活塞也在作负功,动力活塞却在作正功,由于动力活 塞的力臂系数大大高于辅助活塞的力臂系数,故本发明的发动机综合结果 还是作正功。这就保证了本发明较传统发动机有更高的升功率和升扭矩以 及更低的比油耗。
图8为辅杆结构示意图。下端连接转接连杆,上端连接辅助活塞杆。辅 杆可以为中空,但应有通气孔和泄油孔。
图9为辅杆型CZD差速式往复活塞内燃才几示意图。图10为辅杆型CZD内燃机(CZD. F )气缸工作容积变化曲线。该曲线示 例主要参数曲轴的主副曲柄夹角为130°主副曲柄长度均为50,动力连杆 和转接连杆均为180,气釭直径为IOO,该曲线图的横坐标为曲轴转角,0°为 动力活塞的上止点、辅助活塞的屮位置。纵坐标为气缸工作容积(AS)。
D为动力活塞位置变化曲线,F为辅助活塞位置变化曲线,T为气 缸综合工作容积变化曲线。动力活塞变化曲线与缸盖固定式传统内燃机 相同。由图清楚看出在IOO。 CA时,T曲线和D曲线相交(在66.4AS 处),在0°——100° CA区间,T曲线一直在D曲线之下。也就是说, 在此区间,由于F曲线的影响,使气缸工作^P、一直小于传统内燃机, 这有力于气缸压力的提升和气釭压力曲线的丰满,有力于功率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D本发明的气缸最高燃烧压力时的动力活塞力臂系数大大 的超越了传统内燃机的力臂系数,例如若在40° CA时,达最高气缸压 力,此时的气釭工作容积为1.9AS,力臂系数等于0.79,这约为传统内燃 机15° CA时的气缸容积和力臂系数(;二0.33)。②辅助活塞将要到达上 止点时,气缸压力已经很高,该辅助活塞虽作负功,但动力活塞却作正 功,由于动力活塞力臂系数远远超过辅助活塞力臂系数,故综合结果, 发动机仍作正功。而传统内燃机,此时活塞只作负功。③辅助活塞到达 上止点后,它和动力活塞一起均作正功。由于上述三个原因,使本发明 的升功率、升扭矩和热效率,得到根本性提高。
五、具体实施方案举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摇杆型CZD汽油机,包括曲轴l.转接连牙f 2. 动力连杆3.动力活塞4辅助活塞5.辅助活塞连杆6.摇杆7,扫气通道 8.气缸体9.汽油喷射器10.火花塞11.冷却水套12排气通道m飞轮14 曲轴箱15.等。动力活塞4和辅助活塞5对向布置在同一气釭筒中,两 只活塞疾50° CA的差动角作差速运动,其运动规律的控制和功率扭矩的 传输皆由曲轴1来完成。所迷曲轴的曲柄,由主曲柄35和副曲柄34构成, 主、副曲柄的夹角为小,它的补角Cd即为该发动机的差动角。"^斥f7的 轴固定在缸体上,摇杆上端(在气缸筒上方)与辅助活塞6连接,下端 (在气釭筒之外)与转接连杆2连接,气釭上下端的缸筒周围开有袪气 孔和排气孔。袪气孔的设置,要有利于纵向涡流和漩流的形成(气口可 为切向、螺旋状)。来自增压器或扫气泵的新鲜空气(亦可采用废气再循 环),经扫气通道8进入气缸。排气口将要关闭、压缩过程将要开始时, 即可由喷油器10.将汽油喷入气釭内。压缩过程将要结束时,由火花塞
9ll点火,辅助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或将要到达上止点时),气缸内达到最 高燃烧压力,此时下行的动力活塞已经具备了很大的力臂系数,这就为 燃烧热能烦的利用创造了 "结构上"的有利条件。这是该发动机比传统 发动机的最大优越处,此时辅助活塞通过摇杆也将动力传给曲轴,增大
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与传统发动机比较,该发动机的另一大优点是 工质急燃期,辅助活塞将要到达而尙未到达上止点时,此时气缸压力已 经很高,该压力仍然通过已具备较大力臂系数的动力活塞将功率输出; 在传统发动机中,该压力作用于气缸蓋,活塞在到达上止点之前,完全 作负功。也就是说本发明在辅助活塞将要到达上止点的压缩行程末期, 动力活塞的正功要大于辅助活塞的负功,(因为动力活塞此时的力臂系数 大大的大于辅助活塞此时的力臂系数)。膨胀过程结束时,名》气口打开, 废气经排气口进入废气涡轮或废气处理器,或消音器或大气。由于排气 温度比较高,本例已增大了排气口周围的冷却强度。该发动机的燃料供 给系、点火系、^Mp系等基本与传统发动Wa同。润滑系统可采用传统 二冲程对向活塞直流换气发动机的润滑方案。进-排气系统也基本与传统 二冲程直流换气发动机相同。 具体实施例2
如图9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是一单釭辅杆型CZD柴油机。可 以连接为直列多缸,或V型多缸机。它包括曲轴l、转接连杆2、动力连 杆3,对向装入同一气缸筒中的动力活塞4和辅助活塞5,辅助活塞连接 杆l9的上端,装有扫气泵活塞26,扫气泵活^辅助活:i^辅杆29的带 动下,作往复运动。辅杆下端连接转接连杆2,辅杆在导孔28内滑动。 该扫气泵有两个进气阀27和两个出气阀25,为双向作用式,活塞向下运动 右侧的进气阀和出气阀打开,新鲜空气进入扫气泵上部,压缩空气自下 部流出,并进入储气箱20。扫气泵活塞向上运动时,左边的进气阀和出 气阀打开,新鲜空气进入扫气泵,压缩空气进入储气箱。储气箱具有冷 却作用,并装有限压阀17。该发动机的换气机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各系统与传统发动机基本相同。该发动机的气釭工作^P、变化和动力活 塞、辅助活塞的运动规律示于图10。
权利要求
1、一种CZD差速式往复活塞内燃机,它包括气缸体、活塞、连杆、曲轴、转接机构等。其特征是所述气缸体(9)的每一缸筒内,对向布置着动力活塞(4)和辅助活塞(5),两只活塞按一定的差动角作差速运动,其运动规律的控制和功率扭矩的传输,皆由同一根曲轴(1)来完成。曲轴(1)的主曲柄销(31)连接动力连杆(3),动力连杆连接动力活塞(4),副曲柄销(32)连接转接连杆(2),转接连杆(2)连接转接机构,转接机构连接辅助活塞(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活塞(5 ) 的转接机构为一摇杆(7),摇杆(7)为一V型摇臂,它的轴(36) 固定在气缸体上,摇杆的一端连接曲轴上的转接连杆(2),另一端连 接辅助活塞连杆(6 ),辅助活塞连杆(6 )与辅助活塞(5 )连接,摇 杆两臂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3.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活塞(5 ) 的转接机构为一辅杆(29 ),辅杆上端通过连接杆与辅助活塞(5 )连 接,辅杆下端与曲轴上的转接连杆(2)连接,辅杆导向孔(28)与 气缸筒平行,辅杆在导向孔(28)内,与辅助活塞(5) —起作往复 运动。辅杆(29)可以为空心或实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曲轴(1)由 主曲柄(35)、副曲柄(34)、主曲柄销(31)、副曲柄销(32)、主轴 颈(33)和平衡重等构成。主曲柄和副曲柄形成一定夹角——主副曲 柄夹角ijj,夹角ilf的补角Cd即是该内燃机的差动角。主曲柄的长度 和副曲柄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ZD差速式往复活塞内燃机。它包括气缸体、活塞、连杆、曲轴和转接机构。所述活塞包括对向安装于同一气缸筒内的动力活塞和辅助活塞,两活塞按一定大小的差动角作差速运动,其运动规律的控制和功率扭矩的传输皆由同一根曲轴来完成。由于气缸最高燃烧压力发生在动力活塞对曲轴的较大力臂系数之处,因而燃料燃烧中的热量能够及时地转化为指示功,减少了在膨胀过程中向的退变量,有效的节省了能源,故是一种高效节能内燃机。它结构简单,没有气缸蓋和凸轮轴气门机构。继承性好,可以直接利用传统内燃机的系统和零部件。
文档编号F02B75/32GK101608574SQ20091006011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
发明者楚兆鼎 申请人:楚兆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