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输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0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水输油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上供油系统的连接油管,特别是一种输水输油管。
背景技术
现有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的连接油管通常是单层的,只能输送柴油,冬季柴油易 凝结,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浪费柴油。200720185084. 6号"双层输油管"专利即是针对这 一缺点作出的设计,这种输油管为双层管,内层管输送油,外层管是把发动机体内的防冻防 锈液循环到柴油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利用发动机上的水泵工作自身产生的热量通过双层输 油管对内层柴油管进行循环加热,在冬季柴油不凝结。但是该设计结构较复杂,安装与组装 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根据上述输油管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的输水输油管,将 带有温度的防冻液经输水管把热度传递到导油管,使燃油保持一定的温度使用,起到对燃 油的加温作用,成本低、工艺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在发动机水泵的作用下,把带有温度的防冻液通过焊接件进水口流
入输水管再经过焊接件出水口流出,对输油管内的柴油进行循环预热,达到对燃油加热,起
到燃油不结腊的目的。其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水输油管,包括输油管、油管进、出油接
头,输水管、进、出水口和膨胀钉,油管进、出油接头分别与发动机滤清器进、出油口相接,输
油管置于输水管中其间为走水夹层,其特征在于膨胀钉镶嵌在输油管的端部且在油管进
油接头的作用下与进水口配合,进水口根部与输水管的端部分别置入套皮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使用该输油管连接,不但起到对
燃油的加温作用,发动机启动方便又节省柴油,可起到发动机节能减排的作用;同时成本
低、工艺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油管进油接头、2膨胀钉、3焊接件进水口、4套皮、5输油管、6输水管、7 弹簧、8出水口、9油管出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油管进油接头1、出油接头9分别与发动机滤清器进、出油口相接,进油 口接头1出油口接头9分别与输油管膨胀钉2配合连接在输油管5两端;膨胀钉2在油管 进油接头1的作用下与焊接件进水口 3配合把输油管5的一端固定,起到内连通燃油外密 封防冻液的作用;焊接件进水口 3与套皮4、输水管6的一端相配合,起到防冻液的疏通作 用;油管进油接头与油管出油接头相同;焊接件进水口 3与焊接件出水口 8相同,焊接件进水口接头3焊接件出水口 8套皮4分别连接输水管6两端,出水口 8连接到发动机入水口 ;输水管6的外围缠绕有弹簧7,以起到对输水管6的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一种输水输油管,包括输油管(5)、油管进、出油接头(1、9),输水管(6)、进、出水口(3、8)和膨胀钉(2),油管进、出油接头分别与发动机滤清器进、出油口相接,输油管(5)置于输水管(6)中其间为走水夹层,其特征在于膨胀钉(2)镶嵌在输油管(5)的端部且在油管进油接头(1)的作用下与进水口(3)配合,进水口(3)根部与输水管的端部分别置入套皮(4)内。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输水输油管,其特征在于输水管(6)的外围缠绕有弹簧(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水输油管,包括输油管、油管进、出油接头,输水管、进、出水口和膨胀钉,油管进、出油接头分别与发动机滤清器进、出油口相接,输油管置于输水管中其间为走水夹层,其特点是膨胀钉(2)镶嵌在输油管(5)的端部且在油管进油接头(1)的作用下与进水口(3)配合,进水口(3)根部与输水管的端部分别置入套皮(4)内。在发动机水泵的作用下,把带有温度的防冻液通过焊接件进水口流入输水管再经过焊接件出水口流出,对输油管内的柴油进行循环预热,达到对燃油加热,起到燃油不结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但起到对燃油的加温作用,发动机启动方便又节省柴油,使发动机节能减排;同时成本低、工艺简单、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F02M31/16GK201521369SQ20092024774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姜敦水 申请人:姜敦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