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03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油滤清器大都是油箱外置的,需金属外壳包裹,连接工艺复杂,成本高。 滤清器结构为半圆筒状或圆筒状,半圆筒状结构使流入过滤纸吸油管的燃油仅在下方或一 定区域中流动,因此对于半圆形的过滤纸,燃油过滤效果不尽理想。圆筒状结构克服了半圆 筒状过滤装置存在的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但其还存在如下缺陷在过滤纸两端的壳体端 需设置过滤纸盖板,以固定过滤纸,但盖板易破损,增加安装工艺,提高成本;其进油管和出 油管与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之间的密封连接,通常是把密封件与端盖集成在一起,以达到 密封效果,所需的密封件较多,不仅操作复杂,且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它结构简 单、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包括圆筒形的壳体、置于壳体内部的圆筒形过滤纸、置 于壳体顶端盖的进油管、与进油管连接并与过滤纸相接触的燃油导向管、连接在过滤纸内 侧的出油口上的出油管,在过滤纸两端的壳体端分别设置有可熔接的塑料筋板,塑料筋板 加热熔化后形成使过滤纸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熔接层。 所述的进油管和出油管端与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间分别通过波纹管或快速接头 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过滤纸两端的壳体端分别设置有可熔接的薄塑料筋板,塑料筋板加 热熔化后,使过滤纸与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过滤纸两端不需设过滤纸盖板,节省材料, 减少工序,降低了成本,且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是内置于油箱中的燃油泵,省去金属外壳及与油箱相连接的管路,节 省空间和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油管和出油管端与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间分别通过波纹管或 快速接头连接,省略了原有连接方式的密封件,不仅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图1为本发明筋板未熔接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3]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申请号为200920203601. 7的一种用于燃油泵的燃 油过滤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筒形的壳体3、置于壳体 3内部的圆筒形过滤纸、在凸出于壳体3顶端盖4上设置的进油管7、置入壳体3内侧并与 进油管7连接的一侧带有斜面的燃油导向管、位于壳体3上方连接在过滤纸内侧的出油管 6、安装于壳体3下端盖1的用于连接压力调节器的连接件9,所述的燃油导向管与过滤纸相 接触,在过滤纸两端的壳体3端分别设置有可熔接的塑料筋板2,塑料筋板2加热熔化后形 成使过滤纸与壳体3固定连接的熔接层。制作过程中,将塑料筋板2加热熔化后,使过滤纸 与壳体3粘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油管7和出油管6端与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间分别通过波纹 管10连接。 安装时,进油管7与燃油泵泵芯的出油管连接,在连接件9上安装有压力调节器, 连接件9与压力调节器连接端结构相配合,通过外壳3上的固定钩块5悬挂在储油罐中,进 油管7和出油管6端采用波纹管10连接可达到密封效果。由压力调节器、燃油泵流入进油 管7的燃油,沿导向管及壳体3内圆周方向进入到过滤纸中,通过过滤纸过滤后,从出油管 6流出至发动机。 实施例2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的进油管7和出 油管6端与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间分别通过快速接头10连接,同样可以达到密封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包括圆筒形的壳体、置于壳体内部的圆筒形过滤纸、置于壳体顶端盖的进油管、与进油管连接并与过滤纸相接触的燃油导向管、连接在过滤纸内侧的出油口上的出油管,其特征在于在过滤纸两端的壳体端分别设置有可熔接的塑料筋板,塑料筋板加热熔化后形成使过滤纸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熔接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和出油管 端与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间分别通过波纹管或快速接头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燃油泵的滤清器,属于燃油泵技术领域。包括圆筒形的壳体、置于壳体内部的圆筒形过滤纸、置于壳体顶端盖的进油管、与进油管连接并与过滤纸相接触的燃油导向管、连接在过滤纸内侧的出油口上的出油管,在过滤纸两端的壳体端分别设置有可熔接的塑料筋板,塑料筋板加热熔化后形成使过滤纸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熔接层。本实用新型塑料筋板加热熔化后,使过滤纸与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过滤纸两端不需设过滤纸盖板,节省材料,减少工序,降低了成本,且连接牢固。与油路连接用波纹管或快速接头,省略了原有连接方式的密封件,不仅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内置于油箱中的燃油泵,省去金属外壳及与油箱相连接的管路,舀 省空间和原材料。
文档编号F02M37/22GK201531344SQ20092024772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朴锦玉, 车尚赞, 金一永, 鲁荣培 申请人:沈阳玄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