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及其电控单体泵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17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及其电控单体泵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其电控单体泵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泵大多是机械式泵油方式,并通过调速器和喷油正时 调节机构来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刻,为使得机械喷油泵达到欧三以上排放标准,电控单体 泵结构开始出现。在当前国内市场上,与传统柴油机的喷油泵相比,电控单体泵结构相对简 单,对原型发动机改动少,可实现对传统柴油机的升级换代。2007年9月26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0620052064. 7号揭露了一种柴油 发动机电控单体泵液压控制阀。参阅图1,所述柴油发动机电控单体泵液压控制阀包括控制 阀芯1、柱塞套2和阀套3,柱塞套2上有阀套孔,阀套3的外形为与柱塞套2上的阀套孔相 适应的圆形,其上有与控制阀芯1的外形相适应的阀芯孔,控制阀芯1通过阀套3安装在柱 塞套2内,与阀套3组成精密偶件,阀套3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柱塞套2中。为保证阀套3 与柱塞套2可靠连接,可靠密封高压燃油,减少阀套3装配的变形量,阀套3与柱塞套2过 盈量的选取要合理,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但是,阀套3与柱塞套2由于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因此在阀套3需要进行维护或更 换时,难以取下;由于难以取下阀套3,一旦阀套3损坏即整个控制阀损坏,维护成本高;并 且阀套3与柱塞套2过盈量的选取要合理,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因此过盈量的控制需要 精确控制,增加设计和制作难度,在阀套3装配后增加过度变形的几率或安装不牢固的几 率,质量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性能较 佳的发动机及其电控单体泵控制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控单体泵 控制阀,包括控制阀芯、柱塞套和阀套,所述柱塞套上设有阀套孔,所述阀套的外形与柱塞 套上的阀套孔相适应,所述阀套设与控制阀芯的外形相适应的阀芯孔,所述控制阀芯通过 阀套安装在柱塞套内,所述阀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塞套上的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 并且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顶,所述阀套外表面与所述柱 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 包括电控单体泵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阀芯、柱塞套和阀套,所述柱塞套上设有阀套 孔,所述阀套的外形与柱塞套上的阀套孔相适应,所述阀套设与控制阀芯的外形相适应的 阀芯孔,所述控制阀芯通过阀套安装在柱塞套内,所述阀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塞套上的 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并且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 顶,所述阀套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垫。[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阀套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柱塞套中 导致装配拆卸困难、维护成本高以及质量难以控制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国内设备 使用情况,使阀套可拆卸安装于柱塞套上的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并且至少部分外表 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顶,从结构设计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单体泵柱塞套 与控制阀芯配合孔之间存在的加工、安装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在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此 外,阀套外表面与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垫,利用相互抵顶 力和密封垫达到密封的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单体泵控制阀安装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 性能较佳。

图1是现有技术柴油发动机电控单体泵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阀套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2、3、4、5,本实用新型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实施例包括控制阀芯121、柱塞套5和阀套122,所述柱塞套5上设有阀套孔(未标示),所述 阀套122的外形与柱塞套5上的阀套孔相适应,所述阀套122设与控制阀芯121的外形相 适应的阀芯孔,所述控制阀芯121通过阀套122安装在柱塞套5内。所述阀套12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塞套5上的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12,并且 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顶,所述阀套122外表面与所述 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垫17。区别于现有技术阀套122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柱塞套5中导致装配拆卸困难、维 护成本高以及质量难以控制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国内设备使用情况,使阀套122 独立于单体泵柱塞套5,可单独加工、形状规则、便于装夹,更容易保证阀套孔的加工尺寸精 度和形位公差要求,满足控制阀偶件12的配合要求。此外,使阀套122可拆卸安装于柱塞套5上的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12,并且至 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顶,从结构设计上解决了现有技术 单体泵柱塞套5与控制阀芯121配合孔之间存在的加工、安装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在维修 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阀套122外表面与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 一密封垫17,利用相互抵顶力和密封垫17达到密封的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单体泵控制 阀安装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性能较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阀套122可拆卸安装于柱塞套5上的阀套孔内的结构由以 下方案实现包括限位板10和具有外螺纹的螺套4,对应螺套4的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 具有内螺纹,所述限位板10位于所述螺套4和阀套122之间,螺套4通过阀套孔内表面内
4螺纹旋入并经所述限位板10压紧所述阀套122,形成所述阀套122远离螺套4的一端与柱 塞套5阀套孔孔底之间的抵顶结构。螺套4末端设置电磁阀总成9。采用螺套4螺接的方 式可以非常简单、实用并且低成本地实现阀套122与柱塞套5上阀套孔之间的可拆卸结构。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阀套122远离螺套4的一端的油路板15,所 述密封垫17位于所述油路板15与柱塞套5阀套孔孔底之间,所述阀套122上设有与控制 阀芯121密封锥面贴合的密封锥孔、以及与油路板15相通的油孔(未标示),所述油孔经 密封垫17、锥孔与单体泵柱塞套5上的柱塞孔(未标示)相通。此方案中给出了密封垫17 与油路板15、阀套122、柱塞套5之间的一种组合结构。为进一步方便调整阀套122、阀芯及其油路,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限位板 10与阀套122之间的调整套11,所述阀套122与油路板15、调整套11通过四只圆柱销18 定位连成一体。并且,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阀芯孔内的控制阀弹簧16和弹簧调整垫片13。在另一种阀套122与柱塞套5上阀套孔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中,所述阀套122外表 面具有外螺纹,所述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具有与所述阀套122外表面外螺纹适配的内螺 纹,所述油路板与所述阀套之间具有同步旋转定位结构,即油路板跟随阀套同步旋转。这 样,保证油路板与阀套之间的油路定位,同样可以简单、实用地实现阀套122与柱塞套5上 阀套孔之间的可拆卸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中阀套122与柱塞套5上阀套孔之间的可拆卸结构可以有其他 各种各样不同的设计,比如包括卡扣,所述柱塞套5具有卡槽,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柱塞套5上 并压紧所述阀套122,形成所述阀套122远离螺套4的一端与柱塞套5阀套孔孔底之间的抵 顶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直接装入发动机内或安装在外装的凸轮轴箱体内。工作原理 如下进油通道环形油道(未标示)_进油斜孔(图未示)_阀套孔_调整套11-控制 阀芯121-阀套122-油路板15-密封垫17-柱塞油孔(未标示)。回油通道柱塞油孔-密封垫17-油路板15-阀套122-控制阀芯121-调整套 11-阀套孔_回油孔(图未示)。所述柱塞在凸轮轴(图中未画出)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压缩柱塞孔中的燃油,当电 控单元ECU发出指令给电磁阀总成9电磁铁通电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调整销6向左运 动,推动控制阀芯121运动,控制阀芯121的密封锥面与阀套122的密封锥孔贴合,控制阀 关闭。此时柱塞孔中燃油在柱塞的作用下压力迅速升高,高压燃油通过阻尼阀、高压油管、 喷油器(图中未画出),喷入发动机气缸。当电控单元发出指令给电磁铁断电时,在控制阀 弹簧16作用下,控制阀芯121向右运动,密封锥面开启,通过回油通道泄油,柱塞孔中的燃 油压力迅速下降,喷油器关闭,喷油结束。凸轮轴继续转动,凸轮进入下降段,柱塞向下运 动,柱塞孔通过进油通道进油。其中1)可以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调整垫片13将控制阀的弹簧力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0033]2)阀套122、调整套11和限位板10构成了控制阀行程调整机构,通过选用不同规 格调整套11将控制阀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3)阀套122和控制阀芯121组成独立的控制阀偶件12,而与柱塞套5脱离配合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电控单体泵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控 制阀芯121、柱塞套5和阀套122,所述柱塞套5上设有阀套孔,所述阀套122的外形与柱塞 套5上的阀套孔相适应,所述阀套122设与控制阀芯121的外形相适应的阀芯孔,所述控制 阀芯121通过阀套122安装在柱塞套5内,所述阀套12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塞套5上的 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12,并且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 抵顶,所述阀套122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5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 垫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包括控制阀芯、柱塞套和阀套,所述柱塞套上设有阀套孔,所述阀套的外形与柱塞套上的阀套孔相适应,所述阀套设与控制阀芯的外形相适应的阀芯孔,所述控制阀芯通过阀套安装在柱塞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塞套上的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并且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顶,所述阀套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和具有外螺纹 的螺套,对应螺套的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具有内螺纹,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螺套和阀套之 间,螺套通过阀套孔内表面内螺纹旋入并经所述限位板压紧所述阀套,形成所述阀套远离 螺套的一端与柱塞套阀套孔孔底之间的抵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阀套远离螺 套的一端的油路板,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油路板与柱塞套阀套孔孔底之间,所述阀套上设 有与控制阀芯密封锥面贴合的密封锥孔、以及与油路板相通的油孔,所述油孔经密封垫、锥 孔与单体泵柱塞套上的柱塞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限位板与阀套之 间的调整套,所述阀套与油路板、调整套通过四只圆柱销定位连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阀芯孔内的 控制阀弹簧和弹簧调整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阀套远离螺 套的一端的油路板,所述油路板与所述阀套之间具有同步旋转定位结构,所述阀套外表面 具有外螺纹,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具有与所述阀套外表面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所述柱塞套具有 卡槽,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柱塞套上并压紧所述阀套,形成所述阀套远离螺 套的一端与柱塞套阀套孔孔底之间的抵顶结构。
8.一种发动机,包括电控单体泵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阀芯、柱塞套和阀套,所 述柱塞套上设有阀套孔,所述阀套的外形与柱塞套上的阀套孔相适应,所述阀套设与控制 阀芯的外形相适应的阀芯孔,所述控制阀芯通过阀套安装在柱塞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塞套上的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并且至少部分外表 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顶,所述阀套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 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和具有外螺纹的螺套,对应 螺套的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具有内螺纹,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螺套和阀套之间,螺套通过 阀套孔内表面内螺纹旋入并经所述限位板压紧所述阀套,形成所述阀套远离螺套的一端与 柱塞套阀套孔孔底之间的抵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阀套远离螺套的一端的 油路板,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油路板与柱塞套阀套孔孔底之间,所述阀套上设有与控制阀 芯密封锥面贴合的密封锥孔、以及与油路板相通的油孔,所述油孔经密封垫、锥孔与单体泵 柱塞套上的柱塞孔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电控单体泵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阀芯、柱塞套和阀套,所述柱塞套上设有阀套孔,所述阀套的外形与柱塞套上的阀套孔相适应,所述阀套设与控制阀芯的外形相适应的阀芯孔,所述控制阀芯通过阀套安装在柱塞套内,所述阀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塞套上的阀套孔内组成控制阀偶件,并且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相互抵顶,所述阀套外表面与所述柱塞套阀套孔内表面之间的抵顶处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的单体泵控制阀安装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性能较佳。
文档编号F02M59/46GK201582022SQ20092026096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
发明者刘均, 寇金宝, 张俊哲 申请人: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