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480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涉及的是解决目前 全球性的不可再生能源缺乏危机和近代滥采滥用不可再生能源造成我们的地球大自然无 法调节守恒其散发的"热污染",使地球趋暖形态恶性循环问题。本发明《分布式地球重力 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出现,发明人认为,在人类延续、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在根本性的合 理运用自然界里的可再生能源,在怎样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使人类具有可持续性的 科学发展观问题上,将起着一个划时代明晰的里程碑起点作用。
技术背景现科学界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理论, 是指利用各种可用的分散存在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小型风能、小 型水能、波浪能等),没能包括地球重力能,和本地可方便获取的化石类燃料,主要指天然 气,进行发电供能的系统。本发明专利申请,利用其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的理论,专论《分布 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 发明内容本《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利用《重 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25712. 8,已公布)及《气压定向转 矩式重力发电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29881. 9,已公布)的两项目专利技术的延 伸,为简化、(去除了《气压定向转矩式重力发电装置》里的气压输入装置,用电动机输入转 矩能替代。)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依据圆周运动的经典力学理论,利用圆周运动 里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作用及杠杆原理,可使本装置有两个相对的圆周运动,有其固定的中 心距,向心力、离心力作用,作用为营造杠杆原理转矩效应的源力产生转矩增量,可使本装 置的大圆周运动的圆心垂直线(Y轴)分界,左边重力锤在大圆周运动的设置轨道作用,通 过联动片连接重力锤筒,左边重力锤就会向中心移动成最短轴,相对右边的重力锤同方向 移动即成长轴,大圆周运动产生的定向转矩增量,按线速度的平方与动态的重力锤质量和 辐射杆形成的转矩增量的乘积得到连续的放大效应。(牛顿经典运动力学的动能公式E = M*V*V/2),可靠方便的使地球重力高效连续产生转矩能发电。解决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 电、海浪能发电、温差发电等人类现有科技难以为继的种种弊端。使大幅度的降低发电成 本,完美的环保、相对于"节能减排",做到"产能不排",仅利用常规科技技术,就成为现实。 对于目前世界发电界所谓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的理论构想,(能 分布到以家庭为单位),无疑也是最好的、是眼见为实的支撑!(发明专利申请人已成功制 作了样机模型,原理验证正确。)《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结构有
基座1、转盘筒2、下偏心组轮3、盘筒盖4、联动片5、输入三角皮带6、上偏心组轮7、辐射杆
8、连芯块9、输入皮带轮10、输出皮带轮11、弧度导轨12、重力锤筒滚轮13、滚珠轴向轴承
14、齿轮A15、齿轮B16、重力锤筒17、重力锤18、输出三角皮带19、大定轴20、小定轴21、直
流电动机22、发电机23、辐射杆滚轮24、滚轮套筒25、弧度导轨基座26。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作进一步
的说明。 附图1是《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俯瞰平面图。
附图2是附图1的Y范围局部放大图。 附图3是附图1的L-L截面图。 附图4是附图3去除联动片5零件的截面平面图。 附图5是附图4的E范围局部放大图。 附图6是附图2的G范围局部放大图。 附图7是附图1的D范围局部放大图。 附图8是滚珠轴向轴承14零件的主视剖面图。 附图9是滚珠轴向轴承14零件的俯视剖面图。 附图10是《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电器原理输出入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俯瞰平面图。显示在大定轴20上有个被支撑大转盘(由转盘筒2和盘筒盖4组合而成)围绕大定轴20旋转。同心转的有辐射杆8、输入皮带轮10、输出皮带轮11、重力锤筒滚轮13、轴向轴承14、重力锤18、重力锤筒17,辐射杆滚轮24、滚轮套筒25,在附图4及附图5中可以看出,在围绕小定轴21的下偏心组轮3和上偏心组轮7组合的偏心轮上的圆周槽里的辐射杆滚轮24被限制在圆周槽里作顺时针运动,组合的偏心轮和大转盘两圆心是固定偏心距,组合的偏心轮的小定轴21和两连芯块9悬接固定在大定轴20上的,大转盘是围绕大定轴20同心旋转,组合的偏心轮围绕小定轴21转动,大转盘同心转的齿轮A15啮合传动齿轮B16,(见附图2)就形成了使大转盘是围绕大定轴20同心旋转的同时,组合的偏心轮围绕小定轴21的转动。有了《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 8, 2009-8-5已公布)不具有的减少摩擦力提升效率的方法。在《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本专利申请中,与《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 8, 2009-8-5公布)和《气压定向转矩式重力发电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29881. 9,已公布)的两申请项目的运行相同原理就不再赘述。 着重说明,《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和《气压定向转矩式重力发电装置》的两个专利技术叠加形成《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优势。(为简化,去除了《气压定向转矩式重力发电装置》里的气压输入装置,用电动机输入转矩能替代)。
附图1-10是《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全景平面及局部细节放大示意图。显示固定设置有一旋转机械传动装置,输入皮带轮10、输出皮带轮11,传输出一个和附图10所示的、地球重力同向作用的连续惯性转矩效用的机理。在大定轴20轴心上,大转盘转动时,带动发电机23发电,输出,同时,发电反馈给本装置电系统的变压器和整流器输入给蓄电箱充电,输入给直流电动机22,由直流电动机22控制引导本装置转动的发电最佳转速。如此,《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是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系统。"开放"是指在本装置的圆周运动中,可以在有限空间无限的转动循环里,接受地球重力的连续做功而输出发电量。 进行利用地球重力连续作用做功发电,想提高其输出效率,在本装置中就很简单了,不外乎; —,重力锤18的联动片5整体件加长,(加长转矩力臂),发电效率加大,见附图3示意。 二,成偶数配对、相等的重力锤18的数量增多,重量加重。
三,提高直流电动机22的适宜转速,即可运用牛顿经典运动力学的动能公式E =M*V*V/2,即有本装置的重力连续作用的转矩能增量呈速度V平方的乘积放大效应。
《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使人类发电技术终于从必然王国迈向了自由王国,使能源危机、二氧化碳污染人类生态环境,及在太空天气会发生的卡林顿事件,以英国业余天文学家理查德-卡林顿(RichardCarrington)的名字命名的而造成的人类生态危机这些死亡阴影成为过去,使相对于"节能减排"而"产能不排"得以在人类保生存,求发展的"发电"必须中,完美实现!
权利要求
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主要结构有基座1、转盘筒2、下偏心组轮3、盘筒盖4、联动片5、输入三角皮带6、上偏心组轮7、辐射杆8、连芯块9、输入皮带轮10、输出皮带轮11、弧度导轨12、重力锤筒滚轮13、轴向轴承14、齿轮A15、齿轮B16、重力锤筒17、重力锤18、输出三角皮带19、大定轴20、小定轴21、直流电动机22、发电机23、辐射杆滚轮24、滚轮套筒25、弧度导轨基座26,其特征是用电动机输入小转矩引发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输出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做功,依托目前世界发电界所谓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的理论构想,能分布到以家庭为单位发电。
全文摘要
本分布式地球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有两个相对的圆周运动,有其固定的中心距,向心力、离心力作用,作用为营造杠杆原理转矩效应的源力产生转矩增量,可使本装置的大圆周运动的圆心垂直线(Y轴)分界,左边重力锤在大圆周运动的设置轨道作用,通过联动片连接重力锤筒,左边重力锤就会向中心移动成最短轴,相对右边的重力锤同方向移动即成长轴,大圆周运动产生的定向转矩增量,按线速度的平方与动态的重力锤质量和辐射杆形成的转矩增量的乘积得到连续的放大效应。(牛顿经典运动力学的动能公式E=M*V*V/2),可靠方便的使地球重力高效连续产生转矩能发电。
文档编号F03G3/02GK101787964SQ20101902611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张念东 申请人:张念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